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:shǔ qiè gǒu tōu
成语注音:ㄕㄨˇ ㄑㄧㄝ ˋ ㄍㄡˇ ㄊㄡ
成语简拼:SQGT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鼠竊狗婾
成语英文:play petty tricks on the sly like rats that filch and dogs that snatch
成语解释 象老鼠少量窃取,象狗钻油偷盗。指小偷小摸。
成语用法 作宾语、定语;指小偷小摸
近义词 鸡鸣狗盗、鼠偷狗盗、鼠窃狗盗、梁上君子
反义词 正人君子
成语接龙 1、鼠窃狗偷→偷安旦夕→夕惕朝干→干干翼翼→翼翼小心 →心浮气躁→躁言丑句→句斟字酌→酌水知源→源远流长 →长年累月 →月落参横 →横草之功→功一美二→二惠竞爽→爽心豁目→目挑眉语→语短情长 →长驱直进 →进退无措→措心积虑→虑周藻密→密不通风→风餐雨宿→宿水飱风
2、鼠窃狗偷→偷安旦夕→夕惕若厉→厉兵粟马→马足龙沙→沙鸥翔集→集腋为裘→裘马轻狂→狂嫖滥赌→赌神发咒→咒天骂地→地下修文→文星高照→照功行赏 →赏高罚下→下笔成章→章台杨柳 →柳宠花迷→迷花沾草→草庐三顾→顾影惭形→形诸笔墨→墨迹未干→干城之将→将伯之呼
3、鼠窃狗偷→偷寒送暖→暖衣饱食→食不兼肉→肉眼惠眉→眉眼高低→低吟浅唱→唱对台戏→戏彩娱亲→亲如骨肉→肉朋酒友→友风子雨 →雨淋日炙 →炙手可热 →热情洋溢→溢美之言 →言十妄九 →九衢三市→市井小人→人心所归→归马放牛→牛溲马勃→勃然奋励→励兵秣马→马入华山
4、鼠窃狗偷→偷合苟从→从俗浮沉→沉重少言→言方行圆 →圆首方足→足兵足食→食饥息劳→劳而无功→功遂身退→退旅进旅→旅进旅退→退食自公→公私两济→济世安人→人财两失→失魂丧魄→魄荡魂飞→飞砂转石→石火电光→光前裕后→后福无量→量才録用→用夏变夷 →夷然自若
5、鼠窃狗偷→偷合苟容→容头过身→身非木石→石火电光→光华夺目→目瞪舌强→强聒不舍→舍身为国→国富民强→强本弱支→支分族解 →解人难得→得胜回朝→朝夷暮跖→跖犬吠尧 →尧年舜日→日月交食→食味方丈→丈二和尚 →尚虚中馈→馈贫之粮→粮尽援绝→绝其本根→根椽片瓦
成语示例 (1)鼠窃狗偷之徒,何足虑哉。▲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七十五回
成语造句 (1)成语「鼠窃狗偷」是一个联合式成语。
(2)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“鼠窃狗偷”几个大字。
(3)天星桥中学的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鼠窃狗偷”。
(4)小达写不出成语“鼠窃狗偷”,导致语文测试只考了97分。
(5)小娇不会写成语“鼠窃狗偷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秀林大哥哥 给刘笑和甡嫣讲述了“鼠窃狗偷”的历史典故
(7)鼠窃狗偷之徒,何足虑哉。见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七十五回。
(8)在去往平顶山市第三十一中学的火车上,传贵叔叔给彩曦和吉妤讲了『鼠窃狗偷』的历史故事。
(9)吾想此辈鼠窃狗偷,岂有深谋远计,连日被我敌败,力屈计穷。见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平蛮奏凯》。
(10)犯法的是他哥一家而不是他们!几年来,正是因为深恶痛绝大哥家靠鼠窃狗偷发不义之财,才使他和俊文别了兄弟之情。
成语出处 《史记·刘敬书孙通列传》:『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,何足置之齿牙间。』
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鼠 鼠: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,种类多,一般的身体小,尾长,门齿很发达,没有犬齿,毛褐色或黑色,繁殖力很强,有的能传播鼠疫。通称老鼠,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窃 窃:qiè 1、<动>偷窃;盗窃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而如姬最幸,出入王卧内,力能窃之。』2、<副>偷偷地,暗地里。《促织》:『成有子九岁,窥父不在,窃发盆。』3、<副>私下里,私自。表示个人意见或行为的谦词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臣尝有罪,窃计亡赵走燕。』
狗 狗:gǒu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,毛有黄、白、黑等颜色。是一种家畜,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,有的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等。也叫犬。
偷 偷:tōu 1、<形>苟且;得过且过。《石壕吏》:『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。』2、<形>刻薄;不厚道。《论语·泰伯》:『故旧不遗,则民不偷。』3、<动>偷窃;偷盗。《高祖还乡》:『还酒债,偷量了豆几斛。』4、<名>小偷;窃贼。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『群偷惊走。』
鼠 鼠:《亥集下·鼠字部》《唐韵》书吕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赏吕切,□音暑。《说文》穴虫之总名也。《广韵》鼠,小兽,善为盗。《春秋·运斗枢》玉枢星散而为鼠。《易·系辞》艮为鼠。又十二生肖之首。又水鼠。《云僊亲志》穴水旁岸隙,似鼠而小,食菱芡鱼虾。又冰鼠。东方朔云:生北荒积冰下,皮毛柔,可为席。又火鼠。《神异经》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,人取其毛绩之,号火浣布。又阴鼠。《郭璞·山海经序》阴鼠生於炎山。又耳鼠。《山海经》丹熏山有兽,状如鼠,以其尾飞。又香鼠。《字汇》河南禹州密县雪霁山香鼠,长寸余,齿须毕具香,类麝,踰大路则死。又辟毒鼠。《西域旧图》大秦有辟毒鼠。又天鼠。《王羲之·十七帖》天鼠膏可治耳聋。又兀儿鼠。《甘肃地志》凉州地有兀儿鼠者,似鼠,有鸟名木周儿者,似雀,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。○按此即《尙书》同穴之鸟鼠也。又鸟名。□鼠。《山海经》栒状之山有鸟,状如鸡而鼠毛,名曰□鼠。又昌鼠,鲳鯸[音tái,河豚的别称]鱼别名。又鼠妇,虫名。《尔雅·释虫》蟠,鼠负。〈注〉瓮器底虫。〈疏〉负作□。陶注本草云:多在鼠坎中,鼠背负之。《诗·豳风》伊威在室。《毛传》委黍也。郭璞曰:鼠□之别名。□,亦作妇。又马直肉下曰输鼠。《齐民要术》相马法输鼠欲方。又木名。《尔雅·释木》楰鼠梓。《郭注》楸属。又《本草》有鼠李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葝,鼠尾。〈注〉可以染皁。〈又〉□鼠莞。〈注〉纤细似龙须,可为席。又《正字通》山名。鸟鼠同穴山,在陇西首阳县。又土色。《释名》土赤曰鼠肝,似鼠肝色也。又忧也。《诗·小雅》鼠思泣血。亦书作癙。《小雅》癙忧以痒。又持两端曰首鼠。《史记·灌夫传》武安君召韩御史曰:何为首鼠两端。〈注〉首鼠,言一前一却也。上象齿,下象腹爪尾。俗省作□。楰字原刻臾作□。考证:(《释名》大赤曰鼠肝,似鼠肝石也。)谨照原文大赤改土赤。石也改色也。
窃 窃:《午集下·穴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千结切,音切。盗也。《集韵》盗自中出曰窃。《书·微子》殷民攘窃神只之牺牷牲。〈传〉往盗曰窃。《春秋·定八年》盗窃宝玉大弓。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□窃狗盗。《博雅》窃,取也。又私也。《论语》窃比於我老彭。《孟子》窃负而逃。《前汉·公孙弘传》尚窃迟之。又非所据而据亦曰窃。《论语》臧文仲其窃位者与。〈疏〉知贤不举,偸安於位,故曰窃位。又窃窃,犹察察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窃窃然知之。〈注〉犹察察也。又鸟名。《尔雅·释鸟》桑鳸窃脂。〈疏〉桑鳸,一名窃脂,好盗脂膏,因名。又浅也。《转注古音略》窃,即古浅字。九扈中,窃□,浅黑也。窃蓝,浅青也。窃黄,浅黄也。窃丹,浅赤也。四色皆具,则窃脂亦浅白也。《尔雅·释兽》虎窃毛谓之虦猫。〈疏〉虎之浅毛者,别名虦猫。又叶七计切,音砌。《王筠诗》宝地恣凭陵,神乐忽侵窃。猛将穷奋击,勇夫贪搏噬。
狗 狗:《巳集下·犬字部》《唐韵》古后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举后切,□音苟。《说文》孔子曰:狗,叩也。叩气吠以守。从犬,句声。《尔雅·释畜》未成毫,狗。〈注〉狗子未生□毛者。〈又〉尨,狗也。《易·说卦》艮为狗。《礼·曲礼》尊客之前不叱狗。又《汲冢周书》正西崑仑狗国。《五代史》狗国人身狗首,长毛不衣,语为犬嘷。其妻皆人,生男为狗,生女为人。自相婚嫁,穴居食生。又星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天狗,状如大奔星。又鸟名。《尔雅·释鸟》鴗,天狗。〈注〉小鸟也。青似翠,食鱼,江东呼为水狗。又《扬子·方言》蝼蛄,南楚谓之杜狗。又木狗。《正字通》熊大古冀越集云:木狗,生广东左右江山中,形如黑狗,能登木。皮为衣□,能运动脚气。元世祖足疾,取其皮为袴。又溪狗,虫名。《正字通》陈藏器曰:生南方溪□□处,状如虾蟇,尾长三四寸,治溪毒游蛊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蘻,狗毒。〈疏〉蘻,一名狗毒。又地名。《齐语》以燕为主,反其□地,柴夫吠狗。〈注〉燕之二邑。又人名。《左传·襄二十九年》吴公子札适卫说□瑗史狗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汉狗未央。见印薮。又《韵会》通作□。荀子,曾不如相鸡□之可以为名也。《埤雅》狗从苟。韩子曰:蝇营狗苟 。狗苟,故从苟也。◎按荀子儒效篇今本作狗。又《集韵》许□切,音诟。本作□。熊虎子名。或作豿。《尔雅·释兽》熊虎丑,其子狗。〈注〉律曰:捕虎一,购钱三千,其狗半之。〈疏〉郭引当时之律,以证虎子名狗之义也。
偷 偷:《子集中·人字部》《广韵》托侯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他侯切,□透平声。《说文》苟且也。《左传·昭十三年》子产曰:晋政多门,贰偷之不暇。又《礼·表记》安肆日偷。又《尔雅·释言》佻也。《广韵》盗也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偷得利,而后有害,偷得乐,而后有忧者,圣人不为也。又薄也。《左传·襄三十一年》赵孟之语偷。又叶容朱切,音余。《张衡·西京赋》敬慎威仪,示民不偷。我有嘉賔,其乐愉愉。声敎布濩,盈溢天区。考证:(《尔雅·释诂》佻也。)谨照原书释诂改释言。
注 :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,未与权威书籍校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