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ǔ cuàn fēng shì
成语注音:ㄕㄨˇ ㄘㄨㄢˋ ㄈㄥ ㄕㄧˋ
成语简拼:SCFS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鼠竄蜂逝
成语解释
形容纷纷跑散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成语接龙
1、鼠窜蜂逝→逝将去汝→汝南晨鸡→鸡鸣起舞→舞弄文墨→墨守成规→规圆矩方→方领圆冠→冠冕堂皇→皇亲国戚→戚戚具尔→尔汝之交→交詈聚唾→唾壶敲缺→缺一不可→可乘之机→机关算尽→尽力而为→为渊驱鱼→鱼与熊掌→掌上观纹→纹丝没动→动荡不安→安如盘石→石破天惊
2、鼠窜蜂逝→逝将去汝→汝南晨鸡→鸡犬皆仙→仙风道骨→骨鲠之臣→臣心如水→水母目虾→虾兵蟹将→将功赎罪→罪恶深重→重门叠户→户枢不朽→朽条腐索→索隐行怪→怪诞不经→经济之才→才大难用→用智铺谋→谋财害命→命蹇时乖→乖唇蜜舌→舌战群儒→儒雅风流→流行坎止
3、鼠窜蜂逝→逝将去汝→汝南晨鸡→鸡犬升天→天地不容→容膝之地→地覆天翻→翻箱倒箧→箧书潜递→递胜递负→负义忘恩→恩重泰山→山光水色→色厉胆薄→薄暮冥冥→冥昭瞢闇→闇无天日→日征月迈→迈古超今→今昔之感→感人肺肝→肝胆涂地→地北天南→南征北战→战战业业
4、鼠窜蜂逝→逝将去汝→汝南晨鸡→鸡鹜争食→食箪浆壶→壶天日月→月下老人→人欲横流→流年不利→利害攸关→关门大吉→吉祥止止→止戈兴仁→仁柔寡断→断发纹身→身遥心迩→迩安远至→至德要道→道弟称兄→兄弟怡怡→怡然自若→若敖之鬼→鬼计多端→端倪可察→察今知古
5、鼠窜蜂逝→逝者如斯→斯斯文文→文房四士→士农工商→商彝夏鼎→鼎足而立→立眉竖眼→眼中拔钉→钉嘴铁舌→舌桥不下→下逐客令→令人捧腹→腹中兵甲→甲第连天→天作之合→合从连衡→衡情酌理→理正词直→直言正谏→谏争如流→流汗浃背→背信弃义→义不容辞→辞穷理屈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“鼠窜蜂逝”几个大字。
(2)加加写不出成语“鼠窜蜂逝”的拼音。
(3)佳璇哥哥给丹丹和柔萁介绍了“鼠窜蜂逝”的成语典故。
(4)婧婧不会写成语“鼠窜蜂逝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梁家会初中的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鼠窜蜂逝”。
成语出处
元·曹居一《李伯渊奇节传》:『乃大呼曰:「所诛者此逆贼耳,他人无与焉。」稍稍鼠窜蜂逝,帖如也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鼠窜鼠窜:比喻象老鼠那样的惊慌逃走:抱头鼠窜。
鼠鼠: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,种类多,一般的身体小,尾长,门齿很发达,没有犬齿,毛褐色或黑色,繁殖力很强,有的能传播鼠疫。通称老鼠,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窜窜:cuàn 1、<动>躲藏;奔逃。《苦斋记》:『虽欲效野夫贱隶,跼跳窜伏,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。』《教战守策》:『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,四方之民兽奔鸟窜。』2、<动>放逐;贬官。《滕王阁序》:『窜梁鸿于海曲,豈乏明时?』韩愈《进学解》:『暂为御史,遂窜南夷。』3、<动>删改。韩愈《答张彻》:『渍墨窜旧史,磨丹注前经。』4、<动>放;安置。《荀子·大略》:『然故民不困财,贫窭者有所窜其手。』5、<动>施药在患处产生作用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『即窜以药,旋下,病已。』[窜点] 以墨删改涂抹。[窜谋] 谋划微妙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『絷敏且知礼,敬以知微。敏能窜,知礼可使;敬不坠命,微知可否。』[窜逐] 放逐。李白《赠别郑判官》:『窜勿复哀,惭君问寒灰。』
蜂蜂:fēng(1)昆虫,种类很多,有毒刺,能蜇人,常成群住在一起。(2)特指蜜蜂:蜂箱;蜂蜜。(3)比喻成群地:蜂起;蜂拥;蜂聚。
逝逝:shì 1、<动>去;离去。《论语·子罕》:『了在川上曰:「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」』2、<动>奔跑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时不利兮骓不逝。』3、<动>消逝;消失。《祭妹文》:『旧事填膺,思之凄梗,如影历历,逼取便逝。』4、<动>死。《<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:『既痛逝者,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勖。』5、<动>通『誓』,发誓。《硕鼠》:『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』
鼠鼠:《亥集下·鼠字部》《唐韵》书吕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赏吕切,□音暑。《说文》穴虫之总名也。《广韵》鼠,小兽,善为盗。《春秋·运斗枢》玉枢星散而为鼠。《易·系辞》艮为鼠。又十二生肖之首。又水鼠。《云僊亲志》穴水旁岸隙,似鼠而小,食菱芡鱼虾。又冰鼠。东方朔云:生北荒积冰下,皮毛柔,可为席。又火鼠。《神异经》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,人取其毛绩之,号火浣布。又阴鼠。《郭璞·山海经序》阴鼠生於炎山。又耳鼠。《山海经》丹熏山有兽,状如鼠,以其尾飞。又香鼠。《字汇》河南禹州密县雪霁山香鼠,长寸余,齿须毕具香,类麝,踰大路则死。又辟毒鼠。《西域旧图》大秦有辟毒鼠。又天鼠。《王羲之·十七帖》天鼠膏可治耳聋。又兀儿鼠。《甘肃地志》凉州地有兀儿鼠者,似鼠,有鸟名木周儿者,似雀,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。○按此即《尙书》同穴之鸟鼠也。又鸟名。□鼠。《山海经》栒状之山有鸟,状如鸡而鼠毛,名曰□鼠。又昌鼠,鲳鯸[音tái,河豚的别称]鱼别名。又鼠妇,虫名。《尔雅·释虫》蟠,鼠负。〈注〉瓮器底虫。〈疏〉负作□。陶注本草云:多在鼠坎中,鼠背负之。《诗·豳风》伊威在室。《毛传》委黍也。郭璞曰:鼠□之别名。□,亦作妇。又马直肉下曰输鼠。《齐民要术》相马法输鼠欲方。又木名。《尔雅·释木》楰鼠梓。《郭注》楸属。又《本草》有鼠李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葝,鼠尾。〈注〉可以染皁。〈又〉□鼠莞。〈注〉纤细似龙须,可为席。又《正字通》山名。鸟鼠同穴山,在陇西首阳县。又土色。《释名》土赤曰鼠肝,似鼠肝色也。又忧也。《诗·小雅》鼠思泣血。亦书作癙。《小雅》癙忧以痒。又持两端曰首鼠。《史记·灌夫传》武安君召韩御史曰:何为首鼠两端。〈注〉首鼠,言一前一却也。上象齿,下象腹爪尾。俗省作□。楰字原刻臾作□。考证:(《释名》大赤曰鼠肝,似鼠肝石也。)谨照原文大赤改土赤。石也改色也。
窜窜:《午集下·穴字部》《唐韵》七乱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取乱切,□音爨。《说文》匿也,逃也。《周语》不窋自□于戎翟之间。《前汉·蒯通传》奉头□窜。又《广韵》放也,诛也。《书·舜典》窜三苗于三危。又藏也,隐也。《贾谊·吊屈原文》鸾凤伏窜兮,鸱鴞翱翔。《晋语》可以窜恶。〈注〉隐也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窜,微也。〈疏〉窜行之微也。《晋语》敏能窜谋。〈注〉微也。又《史记·仓公传》即窜以药,旋下病已。〈注〉窜,以药薰之也。又改易也。《韩愈诗》渍墨窜古史。又《广东新语》增城谓屋曰窜。又《集韵》七丸切,爨平声。入穴也。又《韵会小补》诱人为恶曰窜。俗曰撺掇。又叶仓甸切,音茜。《苏辙·□中诗》江流日益深,民语渐以变。遥想彼中人,状类麖鹿窜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取外切,音襊。亦逃也。
蜂蜂:《申集中·虫字部》《唐韵》敷容切,音丰。与蠭同。《集韵》蠭通作蜂。又薄红切,音蓬。《苍颉篇》螽蜂,虫名。字或作□。
逝逝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时制切,音誓。《说文》往也。《增韵》行也,去也。《诗·魏风》逝将去女。《楚辞·九歌》将腾驾兮偕逝。又《正韵》亡也。《前汉·司马迁传》长逝者魂魄。又发语辞。《诗·邶风》逝不古处。《集韵》或作递。又《集韵》征例切,音制。义同。或作遰。又叶之列切,音折。《诗·大雅》言不可逝。叶上舌字。又叶食列切,音设。《江淹·伤友赋》魂绵昧其若绝,泣萦盈其如洁。嗟妙赏之不留,叹知音之已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