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ǔ jì hǔ míng
成语简拼:SJHM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鼠技虎名
成语解释
只有老鼠之流的雕虫小技敢冒老虎的威名。指当权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冒别人的名行恶
成语接龙
鼠技虎名→名存实废→废寝忘食→食方于前→前度刘郎→郎前白发→发喊连天→天地诛灭→灭景追风→风驰电卷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“鼠技虎名”几个大字。
(2)风风不会写成语“鼠技虎名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小蕊写不出成语“鼠技虎名”的拼音。
(4)杨家坡初中的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鼠技虎名”。
(5)云岚姐姐给静彝和思谣讲述了“鼠技虎名”的成语典故。
成语出处
《雪涛小说》:『夫至于挟鼠技,冒虎名,立民上者皆鼠辈。』
成语故事
楚地人称老虎为老虫,姑苏人称老鼠为老虫。一个人在长州当官,因公去娄东去办事,夜宿驿站中,刚吹灯入睡,门外有声响,他问看门人是什么东西。看门人说是老虫,他吓得想逃跑。看门人说不必惊慌,只不过是区区老鼠而矣,鼠冒虎名真有威名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鼠鼠: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,种类多,一般的身体小,尾长,门齿很发达,没有犬齿,毛褐色或黑色,繁殖力很强,有的能传播鼠疫。通称老鼠,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技技:jì 1、<名>技术;技能;本领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善哉!技盖至此乎?』2、<名>有技艺的人。《荀子·富国》:『故百技所成,所以养一人也。』[技痒] 急于想表现展示自己所擅长的技术艺能。
虎虎:hǔ 1、<名>老虎。《周处》:『又义兴水中有蛟,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。』2、<形>比喻凶狠残暴。《屈原列传》:『秦,虎狼之国,不可信。』《赤壁之战》:『曹公,豺虎也,挟天子以征四方。』
名名:míng 1、<名>名字;名称。《屈原列传》:『屈原者,名平,楚之同姓也。』2、<动>取名;命名。《离骚》:『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』3、<动>说出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。』4、<名>名义;名分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。』5、<名>名声;名望。《陈情表》:『不图宦达,不矜名节。』6、<动>有名;闻名。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『凡江中独山,如金山、焦山、落星之类,皆名天下。』7、<形>有名的;著名的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。』[名场] 科举考试的考场,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。[名刺] 又称『名帖』,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。[名士] (1)知名而做官的人。(2)泛指知名人士。(3)特指恃才放达、不拘礼法的人
鼠鼠:《亥集下·鼠字部》《唐韵》书吕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赏吕切,□音暑。《说文》穴虫之总名也。《广韵》鼠,小兽,善为盗。《春秋·运斗枢》玉枢星散而为鼠。《易·系辞》艮为鼠。又十二生肖之首。又水鼠。《云僊亲志》穴水旁岸隙,似鼠而小,食菱芡鱼虾。又冰鼠。东方朔云:生北荒积冰下,皮毛柔,可为席。又火鼠。《神异经》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,人取其毛绩之,号火浣布。又阴鼠。《郭璞·山海经序》阴鼠生於炎山。又耳鼠。《山海经》丹熏山有兽,状如鼠,以其尾飞。又香鼠。《字汇》河南禹州密县雪霁山香鼠,长寸余,齿须毕具香,类麝,踰大路则死。又辟毒鼠。《西域旧图》大秦有辟毒鼠。又天鼠。《王羲之·十七帖》天鼠膏可治耳聋。又兀儿鼠。《甘肃地志》凉州地有兀儿鼠者,似鼠,有鸟名木周儿者,似雀,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。○按此即《尙书》同穴之鸟鼠也。又鸟名。□鼠。《山海经》栒状之山有鸟,状如鸡而鼠毛,名曰□鼠。又昌鼠,鲳鯸[音tái,河豚的别称]鱼别名。又鼠妇,虫名。《尔雅·释虫》蟠,鼠负。〈注〉瓮器底虫。〈疏〉负作□。陶注本草云:多在鼠坎中,鼠背负之。《诗·豳风》伊威在室。《毛传》委黍也。郭璞曰:鼠□之别名。□,亦作妇。又马直肉下曰输鼠。《齐民要术》相马法输鼠欲方。又木名。《尔雅·释木》楰鼠梓。《郭注》楸属。又《本草》有鼠李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葝,鼠尾。〈注〉可以染皁。〈又〉□鼠莞。〈注〉纤细似龙须,可为席。又《正字通》山名。鸟鼠同穴山,在陇西首阳县。又土色。《释名》土赤曰鼠肝,似鼠肝色也。又忧也。《诗·小雅》鼠思泣血。亦书作癙。《小雅》癙忧以痒。又持两端曰首鼠。《史记·灌夫传》武安君召韩御史曰:何为首鼠两端。〈注〉首鼠,言一前一却也。上象齿,下象腹爪尾。俗省作□。楰字原刻臾作□。考证:(《释名》大赤曰鼠肝,似鼠肝石也。)谨照原文大赤改土赤。石也改色也。
技技:《卯集中·手字部》《唐韵》渠绮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巨绮切,□奇上声。《说文》巧也。《礼·王制》作奇技,奇器以疑衆[音zhòng]。〈疏〉若公输般请以机窆,指其人巧谓之奇技,指其机窆谓之奇器。《前汉·艺文志》技巧者,习手足,便器械,积机关,以立攻守之胜者也。又《广韵》艺也。又方术也。《礼·王制》凡执技以事上者,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。又《坊记》尚技而贱车,则民兴艺。又能也。《书·秦誓》断断兮无他技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奇寄切,音芰。义同。通作伎。
虎虎:《申集中·虍字部》虝《唐韵》火古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火五切,□音浒。《玉篇》恶兽也。《说文》山兽之君,从虍从儿,虎足象人也。《徐铉注》象形。《易·乾卦》风从虎。《诗·小雅》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。《大戴礼》三九二十七主星,星主虎,故虎七月而生。《述异记》虎千年,则牙蜕而角生。又姓。《广韵》汉有合浦太守虎旗,其先八元伯虎之后。又州名,唐有虎州,后避太祖讳攺武州。又滩名。《水经注》夷水又东迳虎滩。又山名。《吴越春秋》吴王葬阊门外,金玉精上浮为白虎,名虎丘。又便器名。《西京亲记》汉朝以玉为虎子,以为便器。又与琥通。《吴志·裴松之注》虞翻曰:仆闻虎魄不取腐芥。《六书正伪》象虎踞而回顾之形。《篇海》儿rén,古人字,虎足象人,故从人。从几,误。《干禄字书》通作□。
名名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《唐韵》武幷[同并]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弥幷[同并]切《正韵》眉兵切,□音詺。《说文》自命也。从口从夕。夕者,冥也。冥不相见,故以口自名。《玉篇》号也。《广韵》名字也。《春秋·说题》名,成也。《左传·桓六年》九月丁卯,子同生,公问名于申繻。对曰:名有五,有信,有义,有象,有假,有类。又自呼名也。《礼·曲礼》父前子名,君前臣名。又呼人之名也。《礼·曲礼》国君不名卿老世妇。又名誉也。《易·乾卦》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。又《春秋·说题》名,大也。《书·武成》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〈疏〉山川大,乃有名,名大互言之耳。又名号也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请问名。〈疏〉问名,问姓氏也。名有二种,一是名字之名,一是名号之名。孔安国注尚书,以舜为名。郑君目录,以曾子为姓名,亦据子为名,皆是名号为名者也。今以姓氏为名,亦名号之类。《周语》有不贡,则修名。〈注〉名谓尊□职贡之名号。又号令也。《周语》言以信名。〈注〉信,审也。名,号令也。又文字也。《仪礼·聘礼》不及百名书于方。〈注〉名书,文也,今谓之字。〈疏〉名者,即今之文字也。《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》谕书名。〈注〉书名,书之字也,古曰名。又《春秋·解题》名,功也。《周语》勤百姓以为己名。〈注〉功也。又《释名》名,明也,明实事使分明也。又《尔雅·释训》目上为名。〈注〉眉眼之间。《说文》引《诗·齐风》作猗嗟□兮。又姓。《广韵》左传楚大夫彭名之后,唐名初撰公侯政术十卷。又与命通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免七命。〈注〉免星有七名。又《张耳传》亾命游外黄。〈注〉脱名逃籍也。又《集韵》忙经切,音冥。与铭同。志也。详金部铭字注。又《集韵》弥正切,洺去声。与詺同。目诸物也。详言部詺字注。又叶弥延切,音绵。《道藏歌》□挺自嘉会,金书东华名。贤安密所戒,相期阳洛汧。又叶莫阳切,音□。《韩愈·曹成王□辞》子父易封,三王守名。延延百载,以有成王。又叶必仞切,音傧。《张华鲍元泰诔》烈考中丞,妙世显名。峩峩先生,诞资英俊。考证:(《周语》有不贡,则修名。〈注〉名为尊□职贡之名号。)谨照原文为改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