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ǔ cuàn láng bēn
成语注音:ㄕㄨˇ ㄘㄨㄢˋ ㄌㄤˊ ㄅㄣ
成语简拼:SCLB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鼠竄狼奔
成语解释
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逃跑的情景
近义词
鼠撺狼奔、狼奔鼠窜
成语接龙
1、鼠窜狼奔→奔轶绝尘→尘羹涂饭→饭来张口→口呆目钝→钝学累功→功成不居→居心险恶→恶贯满盈→盈千累万→万应灵丹→丹枫迎秋→秋高气肃→肃然起敬→敬天爱民→民穷财尽→尽态极妍→妍蚩好恶→恶衣恶食→食辨劳薪→薪桂米珠→珠零锦粲→粲花之论→论长说短→短中取长
2、鼠窜狼奔→奔轶绝尘→尘羹涂饭→饭囊酒甕→甕里酰鸡→鸡飞狗走→走头无路→路断人稀→稀奇古怪→怪声怪气→气焰嚣张→张口结舌→舌敝耳聋→聋者之歌→歌莺舞燕→燕岱之石→石赤不夺→夺门而出→出乎预料→料敌制胜→胜任愉快→快心遂意→意出望外→外圆内方→方领圆冠
3、鼠窜狼奔→奔轶绝尘→尘羹涂饭→饭糗茹草→草衣木食→食甘寝宁→宁死不屈→屈打成招→招风惹草→草长莺飞→飞鸟依人→人地生疏→疏不闲亲→亲操井臼→臼杵之交→交口称誉→誉不绝口→口诵心惟→惟利是求→求知若渴→渴而穿井→井中求火→火上弄冰→冰雪严寒→寒往暑来
4、鼠窜狼奔→奔轶绝尘→尘羹涂饭→饭蔬饮水→水陆毕陈→陈辞滥调→调良稳泛→泛浩摩苍→苍白无力→力不自胜→胜残去杀→杀马毁车→车怠马烦→烦文缛礼→礼顺人情→情同手足→足兵足食→食肉寝皮→皮破血流→流光易逝→逝者如斯→斯事体大→大地回春→春风得意→意在笔前
5、鼠窜狼奔→奔轶絶尘→尘羹涂饭→饭坑酒囊→囊空如洗→洗颈就戮→戮力一心→心怡神旷→旷心怡神→神清骨秀→秀色可餐→餐风宿水→水中著盐→盐梅之寄→寄雁传书→书香人家→家殷人足→足兵足食→食必方丈→丈二和尚→尚虚中馈→馈贫之粮→粮多草广→广陵散绝→绝长补短
成语示例
(1)谁知智不及此,只是鼠窜狼奔,那里挡得住。▲《英烈传》第三十回
成语造句
(1)打开练习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鼠窜狼奔”几个大字。
(2)飞飞不会写成语“鼠窜狼奔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虎头镇中学的俞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鼠窜狼奔”。
(4)麦子写不出成语“鼠窜狼奔”的拼音。
(5)天翊大哥哥给海璐和焱钊讲了“鼠窜狼奔”的典故。
(6)此时北京城内,百姓黎民,一个个鼠窜狼奔,一家家神号鬼哭。
(7)谁知智不及此,只是鼠窜狼奔,那里挡得住。见《英烈传》第三十回。
(8)此时大名城内百姓黎民,一个个鼠窜狼奔,一家家鬼哭神嚎。见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六回。
成语出处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九回:『果然百姓扶老挈幼,鼠窜狼奔,都奔东平府来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鼠窜鼠窜:比喻象老鼠那样的惊慌逃走:抱头鼠窜。
鼠鼠: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,种类多,一般的身体小,尾长,门齿很发达,没有犬齿,毛褐色或黑色,繁殖力很强,有的能传播鼠疫。通称老鼠,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窜窜:cuàn 1、<动>躲藏;奔逃。《苦斋记》:『虽欲效野夫贱隶,跼跳窜伏,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。』《教战守策》:『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,四方之民兽奔鸟窜。』2、<动>放逐;贬官。《滕王阁序》:『窜梁鸿于海曲,豈乏明时?』韩愈《进学解》:『暂为御史,遂窜南夷。』3、<动>删改。韩愈《答张彻》:『渍墨窜旧史,磨丹注前经。』4、<动>放;安置。《荀子·大略》:『然故民不困财,贫窭者有所窜其手。』5、<动>施药在患处产生作用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『即窜以药,旋下,病已。』[窜点] 以墨删改涂抹。[窜谋] 谋划微妙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『絷敏且知礼,敬以知微。敏能窜,知礼可使;敬不坠命,微知可否。』[窜逐] 放逐。李白《赠别郑判官》:『窜勿复哀,惭君问寒灰。』
狼狼:láng <名>一种野兽,形状略像狗,昼伏夜出,性情凶残。比喻凶狠、贪婪。《鸿门宴》:『夫秦王有虎狼之心,杀人如不能举,刑人如恐不胜。』[狼烟] 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。
奔奔:bēn 1、<动>跑;急跑。《促织》『虫景怒,直奔,遂相腾击。』2、<动>逃亡;出走。《殽之战》:『杞子奔齐,逢孙、杨孙奔宋。』《教战守策》:『四方之民兽奔鸟窜。』3、<形>急速;迅疾。李白《将进酒》: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』4、<动>古时指女子不经媒人撮合而私自投奔所爱的人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『文君夜亡奔相如。』5、<名>指飞奔的马。《三峡》:『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』《与朱元思书》:『急湍若箭,猛浪若奔。』bèn 1、<动>投奔。《汉书·卫青传》:『遂将其馀骑可八百奔降单于。』[又] 接近;将近。《红楼梦》:『也奔皿十岁的人。』
鼠鼠:《亥集下·鼠字部》《唐韵》书吕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赏吕切,□音暑。《说文》穴虫之总名也。《广韵》鼠,小兽,善为盗。《春秋·运斗枢》玉枢星散而为鼠。《易·系辞》艮为鼠。又十二生肖之首。又水鼠。《云僊亲志》穴水旁岸隙,似鼠而小,食菱芡鱼虾。又冰鼠。东方朔云:生北荒积冰下,皮毛柔,可为席。又火鼠。《神异经》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,人取其毛绩之,号火浣布。又阴鼠。《郭璞·山海经序》阴鼠生於炎山。又耳鼠。《山海经》丹熏山有兽,状如鼠,以其尾飞。又香鼠。《字汇》河南禹州密县雪霁山香鼠,长寸余,齿须毕具香,类麝,踰大路则死。又辟毒鼠。《西域旧图》大秦有辟毒鼠。又天鼠。《王羲之·十七帖》天鼠膏可治耳聋。又兀儿鼠。《甘肃地志》凉州地有兀儿鼠者,似鼠,有鸟名木周儿者,似雀,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。○按此即《尙书》同穴之鸟鼠也。又鸟名。□鼠。《山海经》栒状之山有鸟,状如鸡而鼠毛,名曰□鼠。又昌鼠,鲳鯸[音tái,河豚的别称]鱼别名。又鼠妇,虫名。《尔雅·释虫》蟠,鼠负。〈注〉瓮器底虫。〈疏〉负作□。陶注本草云:多在鼠坎中,鼠背负之。《诗·豳风》伊威在室。《毛传》委黍也。郭璞曰:鼠□之别名。□,亦作妇。又马直肉下曰输鼠。《齐民要术》相马法输鼠欲方。又木名。《尔雅·释木》楰鼠梓。《郭注》楸属。又《本草》有鼠李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葝,鼠尾。〈注〉可以染皁。〈又〉□鼠莞。〈注〉纤细似龙须,可为席。又《正字通》山名。鸟鼠同穴山,在陇西首阳县。又土色。《释名》土赤曰鼠肝,似鼠肝色也。又忧也。《诗·小雅》鼠思泣血。亦书作癙。《小雅》癙忧以痒。又持两端曰首鼠。《史记·灌夫传》武安君召韩御史曰:何为首鼠两端。〈注〉首鼠,言一前一却也。上象齿,下象腹爪尾。俗省作□。楰字原刻臾作□。考证:(《释名》大赤曰鼠肝,似鼠肝石也。)谨照原文大赤改土赤。石也改色也。
窜窜:《午集下·穴字部》《唐韵》七乱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取乱切,□音爨。《说文》匿也,逃也。《周语》不窋自□于戎翟之间。《前汉·蒯通传》奉头□窜。又《广韵》放也,诛也。《书·舜典》窜三苗于三危。又藏也,隐也。《贾谊·吊屈原文》鸾凤伏窜兮,鸱鴞翱翔。《晋语》可以窜恶。〈注〉隐也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窜,微也。〈疏〉窜行之微也。《晋语》敏能窜谋。〈注〉微也。又《史记·仓公传》即窜以药,旋下病已。〈注〉窜,以药薰之也。又改易也。《韩愈诗》渍墨窜古史。又《广东新语》增城谓屋曰窜。又《集韵》七丸切,爨平声。入穴也。又《韵会小补》诱人为恶曰窜。俗曰撺掇。又叶仓甸切,音茜。《苏辙·□中诗》江流日益深,民语渐以变。遥想彼中人,状类麖鹿窜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取外切,音襊。亦逃也。
狼狼:《巳集下·犬字部》《唐韵》鲁当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卢当切《正韵》鲁堂切,□音郞。《说文》似犬,锐头白颊,高前广后。从犬,良声。《埤雅》狼大如狗,青色,作声诸窍皆沸,善逐兽。里语曰:狼卜食。狼将远逐食,必先倒立以卜所向,故猎师遇狼辄喜。狼之所向,兽之所在也,其灵智如此。古之烽火用狼粪,取其烟直而聚,虽风吹之不斜。《尔雅·释兽》狼,牡貛,牝狼。〈注〉牡名貛,牝名狼,辨狼之种类也。《诗·齐风》竝驱从两狼兮。《周礼·天官·兽人》冬献狼。〈注〉狼膏聚,聚则温。又狼藉。《孟子》乐岁粒米狼戾。〈注〉狼戾,犹狼藉也。又《周礼·秋官》条狼氏。〈注〉条,当为涤器之涤。狼狼扈道上。〈疏〉狼狼扈道上者,谓不蠲之物在道,犹今言狼藉也。又星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东有大星曰狼。狼角变色,多盗贼。又《律书》西至於狼。狼者,言万物可度量。断万物故曰狼。又《杜笃·论都赋》寥狼邛莋。〈注〉寥狼,犹擥扰也。又地名。《左传·文九年》楚子师於狼渊,以伐郑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白起攻赵,取代光狼城。又白狼县,属右北平郡。臯狼县,属西河郡。皆见《前汉·地理志》。又《后汉·明帝纪》西南夷白狼动黏诸种,前后慕义贡献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孟狼尾。〈注〉似茅,今人亦以覆屋。又姓。《左传·文二年》狼瞫取戈以斩囚。又《集韵》里党切。音朗。狼犺,兽名。似猴。又郁狼,汉侯国。《韦昭曰》属鲁。狼音卢党反。见《史记·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》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郞宕切,音浪。博狼,地名。在阳武。《前汉·张良传》秦皇帝东游,至博狼沙中〈注〉师古曰:狼音浪。◎按史记本作浪。
奔奔:《丑集下·大字部》(古文)犇《唐韵》博昆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逋昆切,□本平声。《说文》走也。《尔雅·释宫》堂上谓之行,堂下谓之步,门外谓之趋,中庭谓之走,大路谓之奔。一曰趋事恐后曰奔。《诗·周颂》骏奔走在庙。又嫁娶而礼不备亦曰奔。《周礼·地官·媒氏》仲春之月,令会男女,奔者不禁,谓不必六礼备,非淫奔也。又凡物皆言奔。《诗·鄘风》鹑之奔奔。《小雅》鹿斯之奔。《石鼓文》霝雨奔树。《韩愈·秋怀诗》鸣声若有意,颠倒相追奔。空堂黄昏暮,我坐默不言。○按奔言俱十三元韵,《正字通》沿《字汇》之误,奔叶音边,岂以言在一先韵耶。又姓。石晋将奔洪进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方问切,音愤。覆败也。《李陵·与苏武书》斩将搴旗,追奔逐北。又《广韵》甫闷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补闷切《正韵》逋闷切,□本去声。急赴也。《释名》变也。有急变奔赴之也。《增韵》奔走,凑集也。又叶於夷切,音依。《崔亭伯七依》乃命长秋使驱兽,夷羿作虞人。腾句喙以追飞,骋韩卢以逐奔。《说文》从夭,贲省声,入夭部。俗省作奔。□,奔本字。考证:(《尔雅·释居》堂上谓之行。)谨照原书释居改释宫。(《诗·齐风》鹑之奔奔。)谨照原书齐风改鄘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