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ǔ gān chóng bì
成语注音:ㄕㄨˇ ㄍㄢ ㄔㄨㄙˊ ㄅㄧˋ
成语简拼:SGCB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鼠肝蟲臂
成语解释
庄子原意为人世间事物变化无定则,像人那样大的形体也能变成微小的东西。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小人或物
近义词
鼠臂虮肝
成语接龙
1、鼠肝虫臂→臂有四肘→肘行膝步→步步高升→升堂拜母→母慈子孝→孝悌忠信→信而好古→古往今来→来之不易→易口以食→食不餬口→口多食寡→寡鹄孤鸾→鸾跂鸿惊→惊世绝俗→俗不可耐→耐人咀嚼→嚼穿龈血→血盆大口→口轻舌薄→薄寒中人→人才难得→得其三昧→昧地瞒天
2、鼠肝虫臂→臂有四肘→肘行膝步→步步莲花→花香鸟语→语四言三→三十六行→行不胜衣→衣香髻影→影只形单→单文孤证→证据确凿→凿壁偷光→光华夺目→目中无人→人心惟危→危如朝露→露影藏形→形形色色→色胆迷天→天公地道→道不举遗→遗世忘累→累卵之危→危于累卵
3、鼠肝虫臂→臂有四肘→肘行膝步→步履维艰→艰难玉成→成千上万→万全之策→策名委质→质非文是→是非得失→失道寡助→助纣为虐→虐老兽心→心孤意怯→怯防勇战→战不旋踵→踵武相接→接踵而至→至尊至贵→贵而贱目→目注心营→营蝇斐锦→锦绣前程→程序动作→作浪兴风
4、鼠肝虫臂→臂有四肘→肘胁之患→患难夫妻→妻儿老少→少不经事→事不有余→余业遗烈→烈火真金→金城石室→室迩人遐→遐迩着闻→闻风远扬→扬长而去→去就之分→分茅锡土→土崩瓦解→解衣包火→火耨刀耕→耕当问奴→奴颜婢色→色色俱全→全能全智→智昏菽麦→麦丘之祝
5、鼠肝虫臂→臂有四肘→肘胁之患→患难夫妻→妻儿老小→小国寡民→民富国强→强奸民意→意乱心忙→忙中有失→失惊打怪→怪诞不经→经天纬地→地棘天荆→荆棘塞途→途遥日暮→暮夜先容→容膝之地→地崩山摧→摧朽拉枯→枯木逢春→春露秋霜→霜行草宿→宿水餐风→风波平地
成语示例
(1)鼠肝虫臂原无择,遇酒犹能罄一欢。▲宋·陆游《成都岁暮始微寒小酌遣兴》诗
成语造句
(1)安安写不出成语“鼠肝虫臂”,因此语文考试只有98分。
(2)打开练习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鼠肝虫臂”几个大字。
(3)海则滩中学的裴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鼠肝虫臂”。
(4)小奔不会写成语“鼠肝虫臂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昕钰叔叔给信袅和淑尧讲了“鼠肝虫臂”的历史故事。
(6)鼠肝虫臂万化途,神奇腐朽相推迁。见金·元好问《食榆荚》诗。
(7)鼠肝虫臂唯天命,马勃牛溲称异才。见廖仲恺《壬戍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》诗。
(8)鼠肝虫臂原无择,遇酒犹能罄一欢。见宋·陆游《成都岁暮始微寒小酌遣兴》诗。
成语出处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『以汝为汝肝乎?以汝为虫臂乎?』
成语故事
子祀、子舆、子犁、子来四人都是达观生死的高士,他们情同淡水,置生死于度外。子舆生病,子祀去问候他,他十分高兴。子来生病,子犁去慰问,他支走了他的家人对他说:大自然真是神奇,你死了要把你变成鼠肝还是变成虫臂呢?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鼠鼠: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,种类多,一般的身体小,尾长,门齿很发达,没有犬齿,毛褐色或黑色,繁殖力很强,有的能传播鼠疫。通称老鼠,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肝肝:gān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。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,分为两叶。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,储藏动物淀粉,调节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,此外还有解毒、造血和凝血作用。也叫肝脏。
虫虫:(一)chóng 1、<名>爬虫,昆虫,虫子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『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』《捕蛇者说》:『去死肌,杀三虫。』2、<名>动物的总称。《女娲补天》:『狡虫死,颛民生。』(二)huǐ<名>毒蛇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『羽山……无草木,多蝮虫。』(蝮虫:蝮蛇。)[注] 虫,『蟲』,原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。『虫』为(二)义,音huǐ;『蟲』为(一)义音chóng。今『蟲』简化为『虫』。[虫沙] 旧时比喻战死的士兵或罹难的百姓。罗隐《投湖南于常侍启》:『物汇虽逃于刍狗,孤寒竟陷于虫。』(物汇:物类,指万物。)[虫书] 1.秦代文字八种之一。因像鸟形,故名。2.指虫子蛀蚀的痕迹曲屈像篆书。[虫豸] 1.泛指昆虫类小动物。班固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:『虫谓之孽。』2.比喻下贱人(骂人的话)。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薛综传》:『日南郡男女倮体,不以为羞。由此言之,可谓虫,有靦面目耳。』(靦:羞愧。)
臂臂:1、[bei] ――见『胳臂』(gēbei)。2、[bì] (1)(形声。从肉,辟声。本义:胳膊)(2)胳臂。臂,手上也。――《说文》;肱谓之臂。――《广雅·释亲》;肩臂。――《仪礼·少牢礼》。注:『肱骨。』。奋袖出臂。――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。又如:臂缚(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。也称『臂手』);臂纱(缠手臂的纱布)(3)动物的前肢。滑水其中多水马,其状如马文臂。――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。注:『前脚也。』。以汝为虫臂乎?――《庄子·大宗师》。又如:长臂猿;螳臂当车;臂臑(牲畜前体的中下部)(4)器械伸长部分,似人之有臂,如弓把、弩柄、梯帮等。如:悬臂,弩臂;支持墙架的金属臂。(5)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。如:银河的旋臂。
鼠鼠:《亥集下·鼠字部》《唐韵》书吕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赏吕切,□音暑。《说文》穴虫之总名也。《广韵》鼠,小兽,善为盗。《春秋·运斗枢》玉枢星散而为鼠。《易·系辞》艮为鼠。又十二生肖之首。又水鼠。《云僊亲志》穴水旁岸隙,似鼠而小,食菱芡鱼虾。又冰鼠。东方朔云:生北荒积冰下,皮毛柔,可为席。又火鼠。《神异经》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,人取其毛绩之,号火浣布。又阴鼠。《郭璞·山海经序》阴鼠生於炎山。又耳鼠。《山海经》丹熏山有兽,状如鼠,以其尾飞。又香鼠。《字汇》河南禹州密县雪霁山香鼠,长寸余,齿须毕具香,类麝,踰大路则死。又辟毒鼠。《西域旧图》大秦有辟毒鼠。又天鼠。《王羲之·十七帖》天鼠膏可治耳聋。又兀儿鼠。《甘肃地志》凉州地有兀儿鼠者,似鼠,有鸟名木周儿者,似雀,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。○按此即《尙书》同穴之鸟鼠也。又鸟名。□鼠。《山海经》栒状之山有鸟,状如鸡而鼠毛,名曰□鼠。又昌鼠,鲳鯸[音tái,河豚的别称]鱼别名。又鼠妇,虫名。《尔雅·释虫》蟠,鼠负。〈注〉瓮器底虫。〈疏〉负作□。陶注本草云:多在鼠坎中,鼠背负之。《诗·豳风》伊威在室。《毛传》委黍也。郭璞曰:鼠□之别名。□,亦作妇。又马直肉下曰输鼠。《齐民要术》相马法输鼠欲方。又木名。《尔雅·释木》楰鼠梓。《郭注》楸属。又《本草》有鼠李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葝,鼠尾。〈注〉可以染皁。〈又〉□鼠莞。〈注〉纤细似龙须,可为席。又《正字通》山名。鸟鼠同穴山,在陇西首阳县。又土色。《释名》土赤曰鼠肝,似鼠肝色也。又忧也。《诗·小雅》鼠思泣血。亦书作癙。《小雅》癙忧以痒。又持两端曰首鼠。《史记·灌夫传》武安君召韩御史曰:何为首鼠两端。〈注〉首鼠,言一前一却也。上象齿,下象腹爪尾。俗省作□。楰字原刻臾作□。考证:(《释名》大赤曰鼠肝,似鼠肝石也。)谨照原文大赤改土赤。石也改色也。
肝肝:《未集下·肉字部》《唐韵》古寒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居寒切,□音干。《说文》木藏也。生於木,魄所藏。《正字通》左三叶,右四叶,以胆为府,附脊第九椎为阳中,少阳通於春气。素问曰: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。《释名》肝,干也。五行属木,故其体状有枝干也。凡物以大为干。《诗·大雅·或燔[音fán]或炙传》炙用肝。《礼·月令》其祀门,祭先肝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肝为风。又《白虎通》肝之为言扞也。又肝楡,海外国名。《山海经》肝楡之尸,在大人北。
虫虫:《申集中·虫字部》《唐韵》许伟切《集韵》诩鬼切,□音卉。《广韵》鳞介总名。《说文》一名蝮,博三寸,首大如擘指,象其卧形,物之微细,或行、或毛、或蠃、或介、或鳞,以虫为象。凡虫之属皆从虫。《玉篇》古文虺字。注见三画。《佩觿集》蛇虫之虫为虫豸,非是。○按《说文》《玉篇》《类篇》等书,虫□虫皆分作三部,虫吁鬼切,□古□切,虫持中切,截然三音,义亦各别。《字汇》《正字通》合□虫二部倂入虫部,虽失古人分部之意,而披览者易于查考,故姑仍其旧。若《六书正伪》以为虫即虫省文,则大谬也。(虫)《唐韵》直弓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持中切,□音种。《说文》从三虫,象形。凡虫之属皆从虫。《大戴礼》有羽之虫三百六十,而凤凰为之长。有毛之虫三百六十,而麒麟为之长。有甲之虫三百六十,而神龟为之长。有鳞之虫三百六十,而蛟龙为之长。有倮之虫三百六十,而圣人为之长。《尔雅·释虫》有足谓之虫,无足谓之豸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梓人》外骨内骨,郤行仄行,连行纡行,以脰鸣者,以注鸣者,以旁鸣者,以翼鸣者,以股鸣者,以胷鸣者,谓之小虫之属,以为雕琢。《大戴礼》二九十八,八主风,风主虫。故虫八月化也。《荀子·劝学篇》肉腐出虫。又《诗·大雅》蕴隆虫虫。〈传〉虫虫而热也。又桃虫,鸟名。《诗·周颂》肇允彼桃虫。〈传〉桃虫,鹪也,鸟之始小终大者。又《书·益稷》华虫作绘。《孔注》雉也。又地名。《左传·昭十九年》宋公伐邾,围虫三月。〈注〉虫,邾邑。又书名。《魏志·裴松之注》邯郸淳善苍雅虫篆。又姓。《前汉·功臣表》曲成侯虫达。又直衆[音zhòng]切,音仲。与屯媸澄镆病S帧都稀吠蕉校敉!抖拧な脱怠窢偁偅挂病偦蜃鞒妗!读t经音辨》蕴隆虫虫,虫字又音徒冬切。《韵会》俗作虫,非。(虫)考证:(《大戴礼》八主虫,故虫八月。)谨照原文八主虫改八主风,风主虫。(《尔雅·释训》爞爞董也。)谨照原文改爞爞薰也。
臂臂:《未集下·肉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□义切,音嬖。《说文》手上也。《广韵》肱也。《增韵》腕也。《正字通》今谓自肩至肘曰臑,自肘至腕曰臂。《释名》臂,裨也,在旁曰裨也。〈又〉殿也,高厚有殿遌也。《山海经》大荒之中有人,反臂,名曰天虞。〈又〉长臂国,捕鱼水中,两手各操一鱼。又牲之肩脚亦谓臂。《礼·少仪》大牢则以牛左肩臂臑,折九个。〈疏〉臂臑,谓肩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