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uì zé nán táo
成语简拼:ZZNT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辠責難逃成语德文sich der Verantwortung für seine Verbrechen nicht entziehen kǒnnen
成语解释
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,一定要受到惩处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接龙
1、罪责难逃→逃之夭夭→夭桃秾李→李郭同船→船坚炮利→利出一孔→孔武有力→力尽筋疲→疲心竭虑→虑周藻密→密锣紧鼓→鼓吻弄舌→舌敝唇枯→枯苗望雨→雨露之恩→恩深义重→重山复水→水到渠成→成佛作祖→祖宗法度→度德量力→力不能支→支分族解→解弦更张→张大其词
2、罪责难逃→逃之夭夭→夭桃秾李→李郭同舟→舟水之喻→喻之以理→理屈词穷→穷途潦倒→倒持太阿→阿世盗名→名公巨卿→卿卿我我→我心如秤→秤薪而爨→爨桂炊玉→玉友金昆→昆弟之好→好事多磨→磨砥刻厉→厉世摩钝→钝学累功→功若丘山→山止川行→行思坐想→想望丰采
3、罪责难逃→逃之夭夭→夭桃穠李→李广不侯→侯门如海→海不扬波→波波碌碌→碌碌无为→为蛇画足→足衣足食→食马留肝→肝肠寸断→断鹤继凫→凫胫鹤膝→膝行而前→前所未有→有始无终→终南捷径→径一周三→三牲五鼎→鼎铛玉石→石烂江枯→枯木再生→生拉活扯→扯鼓夺旗
4、罪责难逃→逃之夭夭→夭桃穠李→李郭仙舟→舟中敌国→国富民安→安土重旧→旧调重弹→弹剑作歌→歌声绕梁→梁上君子→子子孙孙→孙庞斗智→智圆行方→方领圆冠→冠盖相望→望闻问切→切中要害→害人不浅→浅见寡闻→闻鸡起舞→舞榭歌台→台阁生风→风行草靡→靡有孑遗
5、罪责难逃→逃之夭夭→夭桃穠李→李下瓜田→田夫野老→老成炼达→达权知变→变躬迁席→席不暇暖→暖衣饱食→食肉寝皮→皮破血流→流离琐尾→尾大不掉→掉三寸舌→舌挢不下→下落不明→明推暗就→就事论事→事无常师→师心自用→用心用意→意转心回→回天无力→力排众议
成语示例
(1)…坏事罪责难逃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译文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罪责难逃」是一个偏正式成语。
(2)打开笔记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罪责难逃”几个大字。
(3)果果不会写成语“罪责难逃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4)泗洪县第三中学的邸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罪责难逃”。
(5)小嘉写不出成语“罪责难逃”,所以单元测试只考了99分。
(6)亦暄哥哥给易湘和维颖讲了“罪责难逃”的故事。
(7)诸多确凿的事实证明,王五贪污巨款罪责难逃。
(8)引颈受戮:监犯知道自我罪责难逃,只有引颈受戮了。
成语出处
明·王守仁《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》:『若其因循玩愒,隳绩废事,非独自败坏,抑且罪责难逃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责难责难:[zénàn] 指摘责备;非难。作者不应在评价问题上责难他的评论者。
罪责罪责:[zuìzé] (1)罪行的责任。罪责难逃。(2)责备;责怪。
罪罪:zuì 1、<名>罪过;犯法的行为。《出师表》: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。』《狱中杂记》:『苟入狱,不问罪之有无,心械手足,置老监,俾困苦不可忍。』2、<名>有罪的人;罪犯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近者奉辞伐罪。』3、<名>过失;过错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』4、<动>惩罚罪行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『以其犯禁也,罪之。』5、<动>归罪于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五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』6、<动>犯罪。《训俭示康》:『远罪丰家。』
责责:zé 1、<动>索取。《促织》:『每责一头,辄倾数家之产。』2、<动>责令;要求。《促织》:『因责常供。』3、<动>责备。《陈情表》:『诏书切峻,责臣逋慢。』4、<名>处罚。《促织》:『当其为里正,受扑责时,岂意其至此哉!』5、<名>责任。《谭嗣同》:『救护之责,非独足下。』zhài 1、<名>欠别人的钱财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『先生不羞,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?』2、<动>讨债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『昔也往责于东邑人。』后作『债』。[责成] 督促,要求人完成任务作出成绩。[责望] 互相责怪、抱怨。
难难:nán<形>困难;艰难。《察今》:『以此为治,岂不难哉?』《滕王阁序》:『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』nàn 1、<名>灾难;祸患。《出师表》:『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』2、<动>责难;质问;驳斥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『辟邪说,难任人,不为拒谏。』《问说》:『所谓交相问难,审问而明辨之也。』3、<动>发难;造反。《过秦论》:『一夫难而庙隳。』[难荫] 官员死于王事,例皆录用其子,谓之难荫。
逃逃:táo(1)逃跑;逃走:逃匿;逃脱。(2)逃避;逃荒。
罪罪:《未集中·网字部》(古文)辠《广韵》徂贿切《集韵》粗贿切,□音□。《说文》捕鱼竹罔。《易·解卦》君子以赦过宥罪。《书·大禹谟》罪疑惟轻。
责责:《酉集中·贝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侧革切《正韵》侧格切,□音窄。《说文》求也。《左传·桓十三年》宋多责赂於郑。又非也。《书·君奭》诞无我责。〈传〉汝大无非责我留。又诛责也。《诗·邶风·旄丘序》责卫伯也。《礼·表记》君子与其有诺责也,宁有己怨。〈疏〉责,谓许而不与而被责。又责让也。《左传·僖十五年》西邻责言,不可偿也。〈注〉微刺也。又任也。《孟子》有言责者。又取也。《战国策》归其刃而责之金。又问也。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吏簿责条侯。〈注〉簿问其辞情。又自讼也。《前汉·韩延寿传》痛自刻责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侧卖切。与债同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听称责以傅别。〈注〉称责,谓贷子。〈疏〉谓举责生子,彼此俱为称意,故曰称责也。《左传·成十八年》施舍已责。〈注〉止逋责。又叶侧棘切。《柳宗元·惩咎赋》既明惧夫天讨兮,又幽栗兮鬼责。惶惶兮夜寤而书骇兮,类麏□之不息。考证:(《礼·表记》君子与有诺责也)谨照原文与下增其字。
难难:《戌集中·隹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韵会》那干切《集韵》那肝切,□音□。《说文》鸟也。本作□。又《玉篇》不易之称也。《书·臯陶谟》惟帝其难之。《咸有一德》其难其慎。又珠名。《曹植·美人行》珊瑚间木难。〈注〉《南越志》曰:木难,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南北朝难从党。见《姓苑》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囊何切《正韵》奴何切。□同傩。《集韵》难,却除凶恶也。《周礼·春官·占梦》遂令始难欧疫。《夏官·方相氏》率百隶而时难,以索室驱疫。《礼·月令》季春,命国难。〈又〉季冬命有司大难。又《诗·小雅》其叶有难。〈传〉难然盛貌。《释文》乃多反。又《集韵》乃可切,音娜。同橠。详木部橠字注。又《广韵》奴案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乃旦切,□音□。《广韵》患也。《易·否卦》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。《礼·曲礼》临难毋苟免。《周礼·地官·调人》掌司万民之难,而谐和之。〈注〉难,相与为仇雠。又诘辨也。《唐史·韦处厚传》张平叔议粜盐,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。又《书·舜典》惇德允元而难任人。〈传〉难,拒也。《释文》乃旦反。又《公羊·隐八年·我入邴传》其言入何难也。〈注〉难,辞也。《释文》乃旦反,一音如字。又《孟子》於禽兽又何难焉。〈注〉难,责也。又人名。《左传·文元年》难也收子。《释文》乃多反,一音如字。又叶音臡。《汲冢周书》旁队外权,隳城湮溪。老弱单处,其谋乃难。考证:(《左传·文元年》难也收子。《释文》乃旦反,一音如字。)谨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。
逃逃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徒刀切,音陶。《说文》亡也。《书·牧誓》乃惟四方,多罪逋逃。〈注〉谓有罪逃亡之人也。又《广韵》避也,去也。《史记·吴世家》季札让逃去。〈注〉谓让位而逃也。《后汉·谢该传》良才抱璞而逃,所谓往而不返者也。又通作跳。逸去也。《史记·高祖纪》项羽围成臯,汉王跳。〈注〉跳,音逃。《前汉·燕王泽传》跳驱至长安。又叶田黎切,音题。《刘歆·列女赞》卫君不听,后果遁逃。许不能救,女作载驰。《集韵》逃,俗作迯,非是。□,古文造。考证:(《史记·高帝纪》项羽围成臯,汉王跳。)谨照原文高帝改高祖。(《前汉·刘泽传》跳驱至长安。〈注〉跳,音逃。)谨照原文刘泽改燕王泽。注跳音逃语见史记不在汉书,今移於上文汉王跳之下。(《说文》逃,一作□。俗作迯。)谨按说文无此语。今照集韵改为集韵逃,俗作迯,非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