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yǐn jǐng shòu lù成语正音戮,不能读作『luò』。
成语简拼:YJSL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引頸受剹成语辨形戮,不能写作『谬』。
成语解释
戮:杀。伸长脖子等待被杀。指不作抵抗而等死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坐以待毙
近义词
坐以待毙、束手待毙、束手就擒、束手受戮、束手待死
反义词
揭竿而起
成语接龙
引颈受戮→戮力壹心→心乡往之→之死靡二→二缶锺惑→惑世盗名→名声籍甚→甚嚣尘上→上下一心→心急如火→火耨刀耕→耕当问奴→奴颜婢色→色飞眉舞→舞衫歌扇→扇枕温被→被甲执锐→锐挫望绝→绝口不道→道边苦李→李代桃僵→僵李代桃→桃红柳绿→绿叶成阴→阴山背后
成语示例
(1)这些人都成了引颈受戮的囚犯,现在只不过是在挨日子罢了。▼王宗汉《关东响马》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引颈受戮」是一个连动式成语。
(2)监犯知道自己罪责难逃,只有引颈受戮了。
(3)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“引颈受戮”几个大字。
(4)林林写不出成语“引颈受戮”的拼音。
(5)临翔区马台中学的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引颈受戮”。
(6)小京不会写成语“引颈受戮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7)卓宸哥哥给锦灿和永绚介绍了“引颈受戮”的成语典故。
(8)引颈受戮:监犯知道自我罪责难逃,只有引颈受戮了。
(9)他嫉恶如仇,叫那些魑魅魍魉无所遁形,最终引颈受戮。
(10)留在长安,他只能在引颈受戮的囚徒、碌碌无为的藩王、雄才大略的皇帝之间抉择。
(11)这些人都成了引颈受戮的囚犯,现在只不过是在挨日子罢了。见王宗汉《关东响马》。
(12)伍尚应召而来,和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,伍员不甘引颈受戮,开始了逃亡的漫漫长途。
(13)在去往巴林左旗林东第三中学的公交车上,维政大哥哥给马琳和柏朵讲述了『引颈受戮』的历史典故
成语出处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6回:『天兵到日,尚不引颈受戮,乃敢拒敌大兵!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引引:yǐn 1、<动>拉开(弓)。《塞翁失马》:『丁壮者引弦而战。』2、<动>延长;伸长。《三峡》:『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』3、<动>拉;牵引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左右欲引相如去。』4、<动>延请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乃设九宾礼于廷,引赵使者蔺相如。』5、<动>带领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项王乃复引兵而东。』6、<动>招出;牵连。《苏武传》:『虞常果引张胜。』7、<动>拿;举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引壶觞以自酌。』8、<动>招引;引来。《兰亭集序》:『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。』9、<动>避开;退却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操军不利,引次江北。』10、<动>掉转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相如引车避匿。』11、<动>延长;延续。子子孙孙,忽替引之。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『子子孙孙,忽替引之。』12、<动>伸着。《中山狼传》:『引首顾曰。』13、<动>援引;引录;引用。《出师表》:『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。』14、<动>荐举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传》:『两人相为引重,其游如父子然。』15、<动>承认;承担。《三国志·吴志》:『权引咎责躬。』今有『引咎辞职』。16、<量>长度单位。古代以十丈为一引。17、<名>序言。《滕王阁序》:『敢竭鄙怀,恭疏经引。』[引决] 自杀。
颈颈:jǐng 1、<名>脖子的前部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』2、<名>泛指脖子,颈项。《五蠹》:『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』
受受:shòu 1、<动>接受;承受。《鸿门宴》:『项王则受璧,置之坐上。』2、<动>听从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徒属皆曰:「敬受命。」』3、<动>遭受。《论积贮疏》:『一夫不耕,或受之饥。』4、<动>通『授』。给予;授予;传授。《师说》:『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』[受生] 禀性。[受室] 娶妻。[受知] 受人知遇。
戮戮:lù 1、<动>斩;杀;处决。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『俘囚为盗耳,晓当尽戮之。』2、<名>羞辱;耻辱。《荀子·王霸》:『而身死国亡,为天下大戮。』[戮力] 合力;并力。又写作『勠力』。[戮笑] 耻笑。[戮馀] 刑戮后得到馀生的人;受过刑的人。
引引:《寅集下·弓字部》《唐韵》余忍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以忍切,□音蚓。《说文》开弓也。《徐铉曰》象引弓之形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》维体防之,引之中参。又《广雅》演也。《易·系辞》引而伸之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长也。《释训》子子孙孙引无极也。《书·梓材》引养引恬。又相牵曰引。《礼·檀弓》丧服,兄弟之子,犹子也。盖引而进之也。〈注〉牵引进之,同于己子。《史记·秦始皇纪》诸生转相告引。又《集韵》导也。《史记·韩长孺传》奉引堕车,蹇。〈注〉为天子导引而堕车,跛。又却也。《礼·玉藻》侍坐,则必退席。不退,则必引而去君之党。〈注〉引,却也。又相荐达曰引。《史记·魏其侯传》两人相为引重。〈注〉相荐达为声势。《后汉·张皓王龚传论》显登者以贵涂易引。又服气法曰道引。《庄子·刻意篇》道引之士,养形之人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道引不食谷。又治疾法有挢引。《史记·扁鹊传》鑱石挢引。〈注〉谓为按摩之法,夭挢引身,如熊顾鸟伸也。又十丈为引。《前汉·律正志》其法用竹为引,高一分,广六分,长十丈。引者,信也。〈注〉信读曰伸,言其长。又《广韵》《正韵》羊晋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羊进切,□蚓去声。《集韵》牵牛綍也。《礼·檀弓》吊於葬者,必执引。〈疏〉引,柩车索也。又《集韵》一曰曲引。《蔡邕·琴操》有思归引。又引古作□。
颈颈:《戌集下·页字部》《唐韵》居郢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经郢切《正韵》居影切,□音景。《说文》头茎也。《释名》颈,径也,径挺而长也。《广韵》颈在前,项在后。《礼·玉藻》头颈必中。又凡物之领皆曰颈。《礼·玉藻》韠其颈五寸。〈注〉颈,中央也。又《史记·天官书》七星颈为员官,主急事。《正义》七星为颈,一名天都,以明为吉,暗为凶。宋均云:颈,朱鸟颈也。又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輈人》参分其兔围,去一以为颈围。五分其颈围,去一以为踵围。〈注〉颈,前持衡者。踵,后承轸者也。又《广韵》巨成切,音□。义同。考证:(《史记·天官书》七星颈为负官,主急事。)谨照原文负官改员官。
受受:《子集下·又字部》《唐韵》殖酉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是酉切,□音寿。《说文》相付也。《玉篇》得也。《易·既济》实受其福。《诗·大雅》受天之祜。又承也。《李适之法观禅师□铭》孰承最上,密受居多。又盛也。《杜甫诗》野航恰受两三人。又容纳也。《论语》君子不可以小知,而可大受也。又《正字通》神呪切,收去声。《诗·小雅》投畀有北,有北不受。叶下昊。昊,许□切。○按受字《韵书》无去声。又叶音暑。《张衡·诮青衣赋》晏婴洁志,不顾景女。乃隽不疑,奉霍不受。《韵会》毛氏曰:从□从冖。俗或作□,非。□音胡到切,下从丈。
戮戮:《卯集中·戈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韵会》力竹切《集韵》力六切,□音陆。《说文》杀也。《广韵》□戮。又《晋语》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。〈注〉□尸为戮。又痴行也。又辱也。《左传·文六年》夷之蒐,贾季戮臾骈,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。臾骈曰:不可。《尔雅·释诂》病也。〈注〉相戮辱,亦可耻病也。又或作戮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为天下大戮。《史记·田单传》戮及先人。又与勠通。《书·汤诰》与之戮力。亦与□通,野鹅也。《扬雄·蜀都赋》戮鶂初乳。又《集韵》怜萧切《正韵》怜条切,□音聊。又《正韵》力救切,音溜。义□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