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uì yīng wàn sǐ
成语注音:ㄗㄨㄟˋ ㄧㄥ ㄨㄢˋ ㄙㄧˇ
成语简拼:ZYWS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辠應萬死
成语解释
形容罪恶极大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罪恶极大
近义词
罪当万死、罪该万死、罪大恶极
成语接龙
1、罪应万死→死不旋踵→踵接肩摩→摩砺以须→须眉皓然→然糠自照→照本宣科→科头跣足→足智多谋→谋臣武将→将伯之呼→呼幺喝六→六尺之托→托物感怀→怀黄握白→白面儒生→生杀予夺→夺门而出→出没无常→常年累月→月夜花朝→朝折暮折→折节待士→士死知己→己饥己溺
2、罪应万死→死不足惜→惜字如金→金针度人→人中骐骥→骥子龙文→文身断发→发皇张大→大张声势→势成骑虎→虎头蛇尾→尾生抱柱→柱石之坚→坚甲利刃→刃迎缕解→解甲休士→士饱马腾→腾蛟起凤→凤毛济美→美不胜收→收锣罢鼓→鼓舌扬唇→唇竭齿寒→寒酸落魄→魄荡魂飞
3、罪应万死→死而不朽→朽棘不雕→雕虫小艺→艺不压身→身无寸铁→铁肠石心→心往神驰→驰风骋雨→雨歇云收→收缘结果→果熟蒂落→落阱下石→石心木肠→肠肥脑满→满打满算→算沙抟空→空谷跫音→音容宛在→在人耳目→目不忍视→视死如生→生死醉梦→梦笔生花→花枝招展
4、罪应万死→死骨更肉→肉薄骨并→并行不悖→悖言乱辞→辞尊居卑→卑不足道→道大莫容→容膝之地→地主之仪→仪态万千→千千万万→万头攒动→动如参商→商彝夏鼎→鼎成龙去→去食存信→信誓旦旦→旦夕之间→间不容发→发蒙解惑→惑世诬民→民生在勤→勤学好问→问十道百
5、罪应万死→死骨更肉→肉跳心惊→惊才絶艳→艳如桃李→李广不侯→侯服玉食→食日万钱→钱可通神→神采奕然→然糠自照→照本宣科→科班出身→身当矢石→石火光阴→阴凝冰坚→坚如磐石→石沉大海→海不波溢→溢美之语→语出月胁→胁不沾席→席履丰厚→厚此薄彼→彼此彼此
成语示例
(1)法北望陵庙,无涕可挥。身蹈大戮,罪应万死。所以不即从先帝者,实惟社稷之故。▼明·史可法《复多尔衮书》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罪应万死”几个大字。
(2)茗茗写不出成语“罪应万死”,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。
(3)襄城县玉成中学的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罪应万死”。
(4)小儿不会写成语“罪应万死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玉恒叔叔给天英和歆洁讲述了“罪应万死”的成语故事。
(6)在前往林场中学的小面包车上,俊淇哥哥给我们讲述了『罪应万死』的故事。
(7)法北望陵庙,无涕可挥。身蹈大戮,罪应万死。所以不即从先帝者,实惟社稷之故。见明·史可法《复多尔衮书》。
成语出处
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『弟冲不识义方,孤背国恩,臣罪应万死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万死万死:[wànsǐ] 死一万次,形容受严厉惩罚或冒生命危险。罪该万死。
罪罪:zuì 1、<名>罪过;犯法的行为。《出师表》: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。』《狱中杂记》:『苟入狱,不问罪之有无,心械手足,置老监,俾困苦不可忍。』2、<名>有罪的人;罪犯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近者奉辞伐罪。』3、<名>过失;过错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』4、<动>惩罚罪行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『以其犯禁也,罪之。』5、<动>归罪于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五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』6、<动>犯罪。《训俭示康》:『远罪丰家。』
应应:yīng 1、<副>应该。《口技》:『凡所应有,无所不有。』2、<动>许给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以我应他人,君还何所望。』yìng 1、<动>应答。《愚公移山》:『河曲智叟亡以应。』2、<动>承诺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汝可去应之。』3、<形>适合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便利此月内,六合正相应。』4、<动>应和。《促织》:『每闻琴瑟之声,则应节而舞。』5、<动>应召;应征。《石壕吏》:『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』6、<动>对付;应付。《陈情表》:『内无应门五尺之僮。』
万万:wàn 1、<数>十个一千。《孙膑减灶》:『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,明日为五万灶,又明日为三万灶。』[又] 泛指众多。《察今》:『臂之若良医,病万变,药亦万变。』2、<副>极;非常。韩愈《柳子厚暮志铭》:『无辞以白其大,且万无母子俱往理。』3、<名>古代一种大型舞蹈的名字。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『九月,考仲子之宫,将万焉。』[注] 万,萬。古代『万』读『mò』,用于复姓『万俟』。『萬』作数词时可以用『万』,如今简化统一作『万』。[万福] (1)多福,用于祝颂。(2)唐宋时女子行礼,常口称『万福』,后指女子行礼。[万机] 古时专指皇帝处理日常杂事。[万籁] 自然界的各种声响。[万乘] (1)万辆兵车。(2)周制,天子地方千里,兵车万辆,故以万乘称天子。(3)指大国。
死死:sǐ 1、<动>死亡;失去生命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。』[又] <动为动>为……而死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,等死,死国可乎?』2、<名>死去的人。《中山狼传》:『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』3、<形>坏死的;失去知觉的。《捕蛇者说》:『去死肌,杀三虫。』4、<形>拼死;竭尽全力的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『越使死士挑战。』5、<动>丧失;消失。《荀子·大略》:『流言止焉,恶言死焉。』6、<名>通『尸』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『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。』
罪罪:《未集中·网字部》(古文)辠《广韵》徂贿切《集韵》粗贿切,□音□。《说文》捕鱼竹罔。《易·解卦》君子以赦过宥罪。《书·大禹谟》罪疑惟轻。
应应:《卯集上·心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於陵切,音膺。《说文》当也。从心□声。《徐曰》□,鹰字也。本作□,今作应。又料度辞也。《唐诗》应须,只应,皆是也。又《周语》其叔父实应且憎。〈注〉犹受也。又国名。《括地志》故应城,因应山为名,在汝州叶县。又姓。出南顿,本周武王后。《左传·僖二十四年》邗晋应韩,武之穆也。汉有应曜,与四皓偕隐,曜独不出,八代孙应劭,集解汉书。又通作膺。《书·武成》诞膺天命。〈注〉当也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於证切,音譍。《集韵》答也。《广韵》物相应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气感应以相与。又乐名。《周礼·春官·笙师应乐注》应长六尺五寸,象柷,有椎连底,左右相击,以应柷也。《乐书》应乐,犹鹰之应物,其获也小,故小鼓小舂谓之应,所以应大也。小鼙曰应鼓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师》击应鼓。〈注〉鼙也。又天子之门曰应门。《诗·大雅》廼立应门。〈注〉正门也。又州名。鴈门地,唐置应州。又叶於容切,音雍。《易·蒙卦》童蒙求我,志应也。初筮告,以刚中也。《陆贾新语》事以类相从,声以音相应。◎按应字,向来经史皆作平去二音。《正字通》止作去声,误。
万万:《子集上·一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同万。又三字姓。西魏有柱国万纽于谨。又《广韵》莫北切《集韵》密北切。万俟,复姓。俟音其,今读木其。北齐特进万俟普。(万)(古文)《唐韵》无贩切,音蔓。《说文》虫也。《埤雅》蜂一名万。盖蜂类衆[音zhòng]多,动以万计。又数名。《易·乾象》万国咸宁。《前汉·律正志》纪于一,协于十,长于百,大于千,衍于万。又舞名。《诗·邶风》方将万舞。〈疏〉万者,舞之总名。《大戴礼·夏小正》万也者,干戚舞也。《韵会》汤武以万人得天下,故干舞称万舞。又州名。《寰宇记》汉巴东郡,后唐贞观曰万州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万氏,孟子门人万章。又《韵补》入铣韵。《白居易·寄元九诗》怜君为谪吏,穷薄家贫褊。三寄衣食资,数盈二十万。《六书正伪》或省作万,非。
死死:《辰集下·歹字部》《广韵》息姊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想姊切,□斯上声。《白虎通》死之言澌,精气穷也。《释名》死者,澌也,若冰释澌然尽也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人之生,气之聚也。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《关尹子·四符篇》生死者,一气聚散耳。《礼·曲礼》庶人曰死。《礼·檀弓》君子曰终,小人曰死。又《周礼·天官·疾医注》少曰死,老曰终。又《山海经》有不死国,在南海大荒中。《郭璞赞》赤泉驻年,神木养命。禀此遐龄,悠悠无竟。又圆丘山有不死树。《郭璞赞》万物暂见,人生如寄。不死之树,寿蔽天地。又《山海经》流沙之东,黑水之间,有不死山。又《刘孟会云》祖州海岛产不死草,一株可活一人。又姓。自、死、独、膊,代北四姓也。见《氏族略》。又叶息利切,音四。《宋玉·九辩》愿徼□而有待兮,泊莽莽与埜草同死。叶上至。《说文》从人作□。又□,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