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uì yǎn méng lóng
成语简拼:ZYML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醉眼朦朧
成语解释
朦胧:模糊不清。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酒醉的样子
近义词
醉眼蒙胧
成语示例
(1)何醉眼朦胧,竟忘所自。▲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下卷
(2)…表取过看了一看,分付撤去筵席。霎时桃腮带笑,醉眼朦胧,嘻嘻笑道:『天不早了,我同你睡罢。』众宫人上前…——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
(3)…不停壶,只饮的前仰后合,身子乱幌,饮到后来,醉眼朦胧,呆呆望著四人只管发笑。——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
(4)…际,无限恩情。事毕起来,洗手更酌。又饮数杯,醉眼朦胧,余兴未尽。吴山因灸火在家,一月不曾行事。见了金…——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醉眼朦胧”几个大字。
(2)成语醉眼朦胧的形成和名人有关。
(3)豆下乡中学的子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醉眼朦胧”。
(4)虎仔写不出成语“醉眼朦胧”,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。
(5)可鸾大哥哥给增敏和浩婷讲述了“醉眼朦胧”的历史典故
(6)小罗不会写成语“醉眼朦胧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7)何醉眼朦胧,竟忘所自。见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下卷。
(8)两个人静静地喝着酒,醉眼朦胧地透过挡风玻璃,望着外面混混沌沌的荒野。
(9)黎昕将整个身体都靠在我身上,她醉眼朦胧,但每句话说出口,都让人感觉不容置喙。
(10)[美娘]醉眼朦胧,看见房中灯烛辉煌,杯盘狼藉。见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。
(11)之后,他酒兴发作,醉眼朦胧,走路左右摇晃,不久,就酩酊大醉,身上的肌肉松驰下来。
(12)去潜江市老新镇初级中学的大巴上,依云大哥哥给骧奕和躇彩介绍了『醉眼朦胧』的历史典故
(13)那里禁得四人手不停壶,只饮的前仰后合,身子乱幌,饮到后来,醉眼朦胧,呆呆望着四人只管发笑。
(14)魔法师见自己的一番口舌有了结果,便放心地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,他开怀畅饮,喝得醉眼朦胧,直到夜深才起身告辞。
成语出处
宋·苏轼《杜介送鱼》:『醉眼朦胧觅归路,松江烟雨晚疏疏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朦胧朦胧:1、月光不明亮。来鹄《寒食山馆书情》:『楚魂吟后月朦胧。』2、引申为模糊。李峤《早发苦竹馆》:『朦胧烟雾晓。』
醉眼醉眼:酒后含有醉意。唐杜甫《九日登梓州城》诗:『弟妹悲歌里,干坤醉眼中。』
醉醉:zuì 1、<形>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。《醉翁亭记》:『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』《陶侃》:『岂可但逸游荒醉?』2、<动>喝醉酒。《五柳先生传》:『既醉而退,曾不吝情去留。』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『到则披草而坐,倾壶而醉。』《长亭送别》:『晓来谁染霜林醉?』总是离人泪。3、<形>湖涂;昏愦。《屈原列传》: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』4、<动>极端喜爱;沉迷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『列子见之而心醉。』[醉侯] 好酒而量大者。[醉酒饱德] 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既醉》:『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君子成年,介尔景福』。后指酬谢主人款待之辞。[醉乡] 醉中的境界。[醉眼] 酒后含有醉意。
眼眼:yǎn 1、<名>眼珠。《庄子·盗跖》:『比干剖心,子胥抉眼,忠之祸也。』《晋书·阮籍传》:『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。』[引] 眼睛。辛弃疾《清平乐·独宿博山王氏菴》:『眼前万里江山。』2、<名>孔洞;窟窿。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○:『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眼作方眼。』3、<量>用于井、泉水。白居易《钱塘湖石记》: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。』
朦朦:méng 见『朦胧』。[朦胧] (1)月光不明亮。来鹄《寒食山馆书情》:『楚魂吟后月朦。』(2)引申为模糊。李峤《早发苦竹馆》:『朦烟雾晓。』
醉醉:《酉集下·酉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将遂切,音檇。《正韵》为酒所酣曰醉。《书·酒诰》德将无醉。《诗·大雅》既醉以酒。又心醉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列子见之而心醉。《文中子·事君篇》心醉六经。又骨醉。《唐书·武后纪》高宗王后萧良姊为武昭仪所诬,囚之,武氏置二人酿瓮中,曰令二姬骨醉。又心和神全曰醉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通于大和者,惛若纯醉而甘卧以游其中,不知其所由也。又《字汇补》醉李,地名。与檇李同。《公羊传·定十四年》於越败吴于醉李。又《字汇补》精崔切,音嶉。《李世泽·韵图》醉字有平去二音。《说文》醉,卒也。卒其度量,不至於乱也。一曰溃也。《正字通》醉必伐德丧仪,酒诰、宾筵言之甚详,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乱者。因卒立义,说文误。
眼眼:《午集中·目字部》《唐韵》五限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语限切,□颜上声。《说文》目也。《灵枢经·大惑论》五藏六府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,为之精。精之窠为眼,骨之精为童子,筋之精为黑眼,气之精为白眼,故童子黑眼法于阴,白眼赤衇法于阳。《释名》限也。瞳子限限而出也。《易·说卦》巽其於人也,为多白眼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眼如望羊。《晋书·阮籍传》籍能为青白眼。《南史·陶弘景传》仙书云:眼方者寿千岁。弘景末年,一眼有时而方。又马有夜眼。《本草纲目》马夜眼在马足膝上,有此能夜行。又果名。《嵆含·草木状》南方之果,珍异者有龙眼。又香名。《洪刍香谱》白眼,香黄熟之别名。又彪眼泉,地名。见《北史·常景传》。又姓。见《姓苑》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鱼恳切,垠上声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轮人》望其毂欲其眼也。〈注〉眼出大貌。一曰突出貌。郑康成读。又叶五建切,言去声。《谢灵运·斤竹□诗》企石挹飞泉,攀林摘叶卷。想见山阿人,薜萝若在眼。又叶伊甸切,音宴。《苏辙·雪诗》终胜溪嶂长熏眼,典衣共子成高讌。《说文》本作□。
朦朦:《辰集上·月字部》《广韵》《正韵》莫红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谟蓬切,□音蒙。《说文》月朦胧也。《类篇》朦胧,月将入也。《正字通》与肉部朦别。
胧胧:《辰集上·月字部》《广韵》卢红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卢东切,□音笼。《说文》朦胧也。又《类篇》朣胧,月初出。详朣字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