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uì jiā yī děng
成语简拼:ZJYD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繁体:辠加一等成语谜语重罪
成语解释
指对罪犯加重处罚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;指加重处罚
近义词
罪上加罪
成语接龙
1、罪加一等→等而下之→之死靡他→他山攻错→错彩镂金→金针度人→人间天堂→堂堂一表→表里一致→致之度外→外合里差→差强人意→意气自如→如释重负→负乘斯夺→夺人所好→好骑者堕→堕云雾中→中道而废→废寝忘餐→餐风饮露→露红烟绿→绿鬓朱颜→颜丹鬓緑→緑林豪士
2、罪加一等→等而下之→之死靡他→他乡故知→知命乐天→天怒人怨→怨气冲天→天末凉风→风雷火炮→炮火连天→天壤之隔→隔世之感→感激涕零→零打碎敲→敲金戛玉→玉清冰洁→洁己从公→公正无私→私心妄念→念兹在兹→兹事体大→大人先生→生龙活虎→虎兕出柙→柙虎樊熊
3、罪加一等→等礼相亢→亢音高唱→唱对台戏→戏彩娱亲→亲上成亲→亲上做亲→亲疏贵贱→贱敛贵出→出丑扬疾→疾不可为→为非作恶→恶语伤人→人亡家破→破除迷信→信口开河→河鱼天雁→雁影分飞→飞鸟依人→人面兽心→心灰意败→败俗伤风→风波平地→地动山摧→摧锋陷坚
4、罪加一等→等身著作→作如是观→观山玩水→水光山色→色仁行违→违时绝俗→俗下文字→字字珠玉→玉润冰清→清耳悦心→心惊胆落→落落寡合→合浦珠还→还年却老→老蚕作茧→茧丝牛毛→毛发丝粟→粟陈贯朽→朽木难雕→雕风镂月→月盈则食→食味方丈→丈二和尚→尚虚中馈
5、罪加一等→等身著作→作善降祥→祥风时雨→雨旸时若→若合符节→节威反文→文从字顺→顺水人情→情深意重→重三叠四→四方之志→志满意得→得尺得寸→寸步千里→里勾外连→连里竟街→街头巷尾→尾大难掉→掉舌鼓唇→唇齿相须→须眉皓然→然糠自照→照猫画虎→虎体鹓班
成语示例
(1)旗人当汉奸,罪加一等。▼老舍《茶馆·第一幕》
成语造句
(1)笔笔写不出成语“罪加一等”,所以昨天考试仅仅考了99分。
(2)残剑:你还敢骂人?罪加一等!
(3)鸿君哥哥给传燕和桑芮介绍了“罪加一等”的成语典故。
(4)灰灰不会写成语“罪加一等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“罪加一等”几个大字。
(6)临猗县创新学校的僪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罪加一等”。
(7)这是罪加一等。
(8)旗人当汉奸,罪加一等。见老舍《茶馆·第一幕》。
(9)咱们先违背圣谕,何能管理军民?知法故犯,罪加一等。
(10)另一国情,在澳洲卖血是非法的,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,请君坐监。
(11)施公又吩咐黄副将招呼苏、杭两帮,谁先到的先走,后到的算争,如敢故违,罪加一等。
成语出处
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五回:『你为着吃烟,这才犯法,我们来拿你,倒来吃你的烟,本官知道,办起来罪加一等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罪罪:zuì 1、<名>罪过;犯法的行为。《出师表》: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。』《狱中杂记》:『苟入狱,不问罪之有无,心械手足,置老监,俾困苦不可忍。』2、<名>有罪的人;罪犯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近者奉辞伐罪。』3、<名>过失;过错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』4、<动>惩罚罪行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『以其犯禁也,罪之。』5、<动>归罪于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五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』6、<动>犯罪。《训俭示康》:『远罪丰家。』
加加:jiā 1、<动>浮夸;夸大其辞。《曹刿论战》:『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』2、<动>加上;加于。《鸿门宴》:『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啖之。』3、<动>施加;施用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谋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』4、<动>施予;给予。《唐雎不辱使命》:『大王加惠,以大易小,甚善。』5、<动>增加;增益。《劝学》:『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。』6、<形>厉害;更厉害。《<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:『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。』7、<名>益处;好处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『万钟于我何加焉。』8、<动>凌驾;欺凌。《论语·公治长》:『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。』9、<动>超过;胜过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秦王竟酒,终不能加胜于赵。』10、<动>加以;予以。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『尝加营葺,有碑载其事。』11、<副>更;更加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『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』12、<动>通『嘉』,嘉赏。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『闻子之归……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。』
一一:yī 1、<数>《狼》:『一屠晚归。』2、<连>一边;一面。《兰亭集序》:『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』3、<形>同一;一样。《察今》:『古今一也。』4、<动>看作一样。《兰亭集序》: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』5、<动>统一。《阿房宫赋》:『六王毕,四海一。』6、<动>专一。《劝学》:『用心一也。』7、<副>全;一概。《岳阳楼记》:『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。』8、<副>一旦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,如姬必许诺。』9、<副>才;刚刚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初一交战,操军不利。』10、<副>初次。《曹刿论战》:『一鼓作气。』[一旦] (1)有一天。(2)一时;忽然。(3)形容时间很短。[一何] 多么。[一力] (1)协力。(2)竭力。[一体] 关系密切,如同一个整体。一样,相同。[一昨] 前些日子。
等等:děng 1、<名>台阶的级。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:『土阶三等。』2、<名>等级。《狱中杂记》:『止主谋一二人立决,余经秋审,皆减等发配。』3、<形>相同;一样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,等死,死国可乎?』《滕王阁序》:『无路请缨,等终军之弱冠。』《马说》: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。』4、<动>等候。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『有个官人请说话,商议些事务,专等,专等。』5、<代>用在人称代词或名词之后,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公等遇雨,皆已失望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臣等不肖,请辞去。』
罪罪:《未集中·网字部》(古文)辠《广韵》徂贿切《集韵》粗贿切,□音□。《说文》捕鱼竹罔。《易·解卦》君子以赦过宥罪。《书·大禹谟》罪疑惟轻。
加加:《子集下·力字部》《唐韵》古牙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居牙切,□音家。《说文》语相增加也。从力口。《徐曰》会意。《尔雅·释诂》重也。〈注〉重□也。《玉篇》益也。《论语》又何加焉。又《广韵》上也,陵也。《论语》吾亦欲无加诸人。〈注〉陵也。又《增韵》施也,着也。《礼·冠义》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。又《韵补》叶居何切,音哥。《东方朔·七谏》蓬艾亲入御于牀第兮,马兰踸踔而日加。弃捐药芷与杜衡兮,余奈世之不知芳何。又叶居之切,音姬。《三略》柔有所设,刚有所施。弱有所用,强有所加。
一一:《子集上·一字部》(古文)弌《唐韵》《韵会》於悉切《集韵》《正韵》益悉切,□漪入声。《说文》惟初大始,道立於一。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《广韵》数之始也,物之极也。《易·系辞》天一地二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道生一,一生二。又《广韵》同也。《礼·乐记》礼乐□政,其极一也。《史记·儒林传》韩生推诗之意,而为内外传数万言,其语颇与齐鲁间殊,然其归一也。又少也。《颜延之·庭诰文》选书务一不尚烦密。《何承天·答颜永嘉书》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。又《增韵》纯也。《易·系辞》天下之动贞夫一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。又均也。《唐书·薛平传》兵铠完砺,徭赋均一。又诚也。《中庸》所以行之者,一也。又正一。《唐书·司马承桢传》得陶隐居正一法,逮四世矣。又一一。《韩非子·内储篇》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。宣王悦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《韩愈诗》一一欲谁怜。《苏轼诗》好语似珠穿一一。又《星经》天一星,在紫微宫门外。太一星,在天一南半度。又太一,山名,即终南山。一名太乙。又三一。《前汉·郊祀志》以太牢祀三一。〈注〉天一,地一,泰一。泰一者,天地未分元气也。又尺一,诏版也。《后汉·□蕃传》尺一选举。〈注〉版长尺一,以写诏书。又百一,诗篇名,魏应璩着。又姓,明一炫宗。又三字姓。北魏有一那娄氏,后改娄氏。又一二三作壹贰叄。《大学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《史记·礼书》总一海内。《前汉·霍光传》作总壹。《六书故》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,用壹贰叄以防奸易。又《韵补》叶於利切,音懿。《左思·吴都赋》藿蒳豆蔲,姜汇非一。江蓠之属,海苔之类。又叶弦鸡切,音兮。《参同契》白者金精,黑者水基。水者道枢,其数名一。
等等:《未集上·竹字部》《广韵》《正韵》多肯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得肯切《海篇》登上声。类也,比也,辈也。《易·系辞》爻有等,故曰物。《礼·曲礼》见同等不起。又齐也。《左传疏》春秋分而书夜等,谓之日中。又等级也。《礼·乐记》则贵贱等矣。《周礼·春官》以玉作六瑞,以等邦国。《左传·隐五年》明贵贱,辨等列。又称量轻重也。《孟子》等百世之王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四岳曰:等之未有贤於鲧者。又《篇海》等□,待也。又《说文》齐□也。从竹从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又《字汇补》发等沐树也。《王褒·僮约》焚槎发等。又佛书有方等经。又《广韵》多改切《集韵》打亥切。齐也。又叶补里切。《韩愈·许国公神道□铭》养安蒲坂,万邦作等。与宰字叶。宰,奖里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