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疑从轻
www.16system.cn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uì yí cóng qīng成语简拼:ZYCQ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罪疑從輕
成语解释
疑:不能确定。罪行轻重有可疑之处,只应从轻判处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近义词
罪疑惟轻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罪疑从轻」是一个紧缩式成语。
(2)打开笔记本,第二页赫然是“罪疑从轻”几个大字。
(3)丁丁写不出成语“罪疑从轻”的拼音。
(4)雷店镇初级中学的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罪疑从轻”。
(5)小放不会写成语“罪疑从轻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馨慧大哥哥给瞿瑚和亟廷讲述了“罪疑从轻”的历史典故
成语出处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『其决疑平法,务在哀鳏寡,罪疑从轻,加审慎之心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罪罪:zuì 1、<名>罪过;犯法的行为。《出师表》: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。』《狱中杂记》:『苟入狱,不问罪之有无,心械手足,置老监,俾困苦不可忍。』2、<名>有罪的人;罪犯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近者奉辞伐罪。』3、<名>过失;过错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』4、<动>惩罚罪行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『以其犯禁也,罪之。』5、<动>归罪于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五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』6、<动>犯罪。《训俭示康》:『远罪丰家。』
疑疑:yí 1、<动>怀疑。《屈原列传》:『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。』2、<名>疑问。《愚公移山》:『其妻献疑。』3、<动>犹豫。《归去来辞》:『聊乘化以归尽,乐夫天命复奚疑?』4、<动>猜想。《与妻书》:『汝腹中之物,余疑其女也。』[疑兵] 为迷惑敌人而设置的部队。[疑忌] 猜忌。[疑义] (1)值得怀疑的道理;(2)可疑的地方。
从从:cóng 1、<动>跟随;跟从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。』《荷蓧丈人》:『子路从而后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。』[又] <动使动>使……跟从;让……跟随。《鸿门宴》: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。』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后生。』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『从数骑出,微行入古寺。』[又] 追赶;追随。《孙子兵法·军争》:『佯北勿从。』《狼》:『一狼得骨,止,一狼仍从。』2、<动>顺从;听从。《论语·十则》:『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。』3、<动>参与。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『及使之从政,则茫然不知其方……』《琵琶行》:『弟走从军阿姨死。』4、<动>依傍;紧靠着。《鸿门宴》:『樊哙从良坐。』5、<形>副,与『正』相对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『前世职次皆无从品,魏氏始置之。』6、<动>行;做;处理。《教战守策》:『而行之既久,则又以军法从事。』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『汝既为水军都督,可以便宜从事。』7、<动>任;任凭。《论语·为政》:『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』8、<介>由;自。《鸿门宴》:『从此道至吾军,不过二十里耳。』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『旦日,客从外来。』《木兰诗》:『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』9、<介>跟;向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。』《项脊轩志》:『从余问古事。』zòng 1、通『纵』。1. 1、<名>特指合纵。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。王充《论衡·答佞》:『六国约从,则秦畏而六国强;三秦称横,则秦强而天下弱。』2.南北方向。《诗经·齐风·南山》:『衡从其亩。』(衡:东西方向。)2、<动>放纵。《汉书·王吉传》:『其后复放从自若。』[从良] 1.封建社会奴婢皆有籍,被释放或赎身为平民叫『从良』。张鷟《朝野佥载三·韦桃符》:『隋开皇中,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……衮至左卫中郎,以桃符久从驱使,乃放从。』2.旧指妓女脱离乐籍而嫁人。王闢之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十:『新太守至,营妓陈状,以年老乞出籍从。』[从容] 不慌不忙;悠闲舒缓。杜甫《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》:『侍臣缓步归青琐,退食从出每迟。』[从事] 1.办事;处理事务。《史记·张仪传》:『今王地小民贫,故臣愿先从于易。』2.官职名。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:『其后用兵,则遣从以一少牢告庙。』[从一而终] 《周易·恒》:『妇人贞吉,从也。』本指用情始终如一。后指一女不事二夫,夫死不得再嫁。[从亲] 合纵相亲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『故为王至计,莫若从以孤秦。』
轻轻:qīng 1、<形>(分量)轻;不重。《报任安书》:『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』2、<形>轻便;轻快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。』3、<动>轻视;看不起。《望洋兴叹》:『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。』4、<形>轻率;轻易。《殽之战》:『秦师轻而无礼,必败。』5、<副>轻轻地;不费劲地。《琵琶行》:『轻拢慢捻抺复挑。』6、<形>次要的;不重要的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『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』
罪罪:《未集中·网字部》(古文)辠《广韵》徂贿切《集韵》粗贿切,□音□。《说文》捕鱼竹罔。《易·解卦》君子以赦过宥罪。《书·大禹谟》罪疑惟轻。
疑疑:《午集上·疋字部》《唐韵》语其切《集韵》鱼其切《韵会》凝其切,□音宜。惑也。《广韵》不定也。《易·乾卦》或之者,疑之也。《礼·坊记》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。以为民坊者也。〈疏〉疑谓是非不决,当用礼以章明之。又度也。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凡燕见于君,必辨君之南面,若不得,则正方不疑君。〈注〉疑,度也,不可预度君之面位,邪立向之。又《广韵》恐也。又《增韵》似也,嫌也。又《尔雅·释言》戾也。又山名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九疑之南,陆事寡而水事衆[音zhòng]。〈注〉九疑,山名也。在苍梧。又神名。《山海经》符惕之山,其上多椶柟,下多金玉,神江疑居之。又官名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虞夏商周有师保,有疑丞。〈疏〉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又《韵会》疑陵切《正韵》鱼陵切,□音凝,定也。《诗·大雅》靡所止疑,云徂何往。〈传〉疑,定也。〈疏〉正义曰:疑,音凝。疑者,安静之义,故为定也。《庄子·达生篇》用志不分,乃疑于神。又《集韵》鱼乙切《韵会》《正韵》鱼乞切,□银入声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宾升西阶,上疑立。〈注〉疑,止也。有矜庄之色。《释文》疑,鱼乙切。又《士昏礼》妇疑立于席西。〈注〉疑,正立自定之貌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偶起切,同拟。《易·文言》阴疑于阳。《礼·射义》不以公卿为宾,而以大夫为宾,为疑也。〈注〉疑,自下上至之辞也。〈疏〉疑,拟也。是在下比拟於上,故云自下上至之辞也。又《韵补》叶鱼记切,音义。《易·升卦》升虚邑无所疑也。又叶鱼求切,音牛。《贾谊·鵩赋》德人无累,知命不忧。细故芥蔕,何足以疑。
从从:《子集中·人字部》《说文》从本字。《陆佃曰》二人向阳为从,向阴为比。士之趋向,不可不慎。(从)《广韵》疾容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墙容切,□俗平声。《说文》本作从。相听也。《书·益稷》汝无面从。《说命》后从谏则圣。又《广韵》就也。《易·乾卦》云从龙,风从虎。《礼·曲礼》谋于长者,必操几杖以从之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自也。《诗·小雅》伊谁云从。〈笺〉言谮我者,是言从谁生乎。《晋书·明帝纪》不闻人从日边来。又姓。《广韵》汉有将军从公。《何氏姓苑》今东筦人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□七恭切,促平声。《广韵》从容也。《正韵》从容,舒缓貌。《书·君□》从容以和。《礼·中庸》从容中道。又《集韵》书容切,音舂。从容,久意。《礼·学记》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。又《集韵》将容切,音踪。东西曰衡,南北曰从。《诗·齐风》衡从其亩。《史记·苏秦传》从合则楚王,衡成则秦帝。又与踪通。《史记·聂政传》重自□以绝从。《前汉·张汤传》从迹安起。又《集韵》祖动切,音总。太高貌。《韵会》髻高也。《礼·檀弓》尔无从从尔。又《集韵》锄江切,浞平声。义同。又《唐韵》慈用切《集韵》《类篇》《韵会》才用切,□俗去声。《说文》本作□。随行也。《诗·齐风》其从如云。《论语》从我者,其由与。又《韵会》从天子曰法从,侍从。《书·囧命》其侍御仆从。《前汉·扬雄传》赵昭仪,每上甘泉常法从。〈注〉师古曰:以法言当从耳。一曰从,法驾也。《后汉·百官志》羽林郞掌宿卫侍从。又《集韵》《类篇》□似用切,音颂。同宗也。《尔雅·释亲》父之世父,叔父为从祖,祖父。父之世母,叔母为从祖,祖母。《释名》从祖父母,言从己亲祖别而下也,亦言随从己祖以为名也。又《集韵》子用切。与纵同。《礼·曲礼》欲不可从。《论语》从之纯如也。(从)考证:(《诗·齐风》从衡其亩。)谨照原文从衡改衡从。
轻轻:《酉集下·车字部》《广韵》去盈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牵盈切《正韵》丘京切,□音卿。《说文》轻车也。《广韵》重之对也。又去声。《广韵》虚正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牵正切《正韵》丘正切,□音庆。《集韵》疾也。《左传·桓十二年》绞小而轻,轻则寡谋。又《僖三十三年》秦师轻而无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