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恶迷天
www.16system.cn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uì è mí tiān成语简拼:ZEMT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罪惡迷天
成语解释
迷:迷漫。形容罪恶极大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罪恶极大
近义词
罪恶滔天、迷天大罪、罪大恶极
成语造句
(1)艾艾写不出成语“罪恶迷天”的拼音。
(2)丰顺县径门中学的旗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罪恶迷天”。
(3)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罪恶迷天”几个大字。
(4)小美不会写成语“罪恶迷天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孜辰大哥哥给雅藤和靖婉讲了“罪恶迷天”的典故。
成语出处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:『文面小吏,罪恶迷天,曲辱贵人到此,接待不及,望乞恕罪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罪恶罪恶:[zuì è] 危害严重的行为。罪恶累累。
罪罪:zuì 1、<名>罪过;犯法的行为。《出师表》: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。』《狱中杂记》:『苟入狱,不问罪之有无,心械手足,置老监,俾困苦不可忍。』2、<名>有罪的人;罪犯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近者奉辞伐罪。』3、<名>过失;过错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』4、<动>惩罚罪行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『以其犯禁也,罪之。』5、<动>归罪于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五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』6、<动>犯罪。《训俭示康》:『远罪丰家。』
恶恶:è 1、<形>罪恶;邪恶。与『善』相对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『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。』《<指南录>后序》:『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,贾余庆献谄于后。』2、<形>丑;丑陋。与『美』相对。《釆草药》:『未花时釆,则根色鲜泽;花过而釆,则根色黯恶。』3、<形>坏;不好。《论积贮疏》:『岁恶不人,请卖爵子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今君与廉颇同列,廉君宣恶言,而君畏匿之。』4、<形>污秽。《五蠹》:『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』《报刘一丈书》:『立厩中仆马之间,恶气袭衣裾』5、<形>险恶;凶险。《<指南录>后序》:『而境界危恶,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堪。』wù 1、<动>憎恶;讨厌;不喜欢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『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避也。』2、<名>耻辱;羞辱。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:『此百世之怨,而赵之所羞,而王弗知恶焉。』3、<动>嫉妒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。』wū 1、<代>哪里;怎么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以小易大,彼恶知之?』《满井游记》:『余之游将从此始,恶能无记?。』2、<叹>相当于『啊』、『唉』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『恶!是何言也。』
迷迷:mí 1、<动>分辨不清;迷乱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』[又] <动使动>使……迷乱;使……看不清。《钱塘湖春行》:『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』2、<动>迷恋;沉醉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『千岩万转路不定,迷花倚石忽已暝。』3、<动>弥漫。杜甫《送灵州李判官》:『血战乾坤赤,氛迷日月黄。』
天天:tiān 1、<名>天空。《兰亭集序》:『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』《秋声赋》:『其容清明,天高日晶。』《敕勒歌》:『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』2、<名>天气;气候。《卖炭翁》:『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』3、<名>自然;本性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。』4、<名>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。《殽之战》:『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,天奉我也。』《子鱼论战》:『隘而不列,天赞我也。』《垓下之战》:『此天亡我也,非战之罪也。』5、<名>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。《史记·郦食其列传》:『王者以民人为天,而民人以食为天。』[天道] (1)自然规律。(2)天气。[天府] 自然条件优越,物产丰富,地势险要的地方。[天光] 日光。天空的景象。[天理] (1)自然规律。(2)天然的组织结构。(3)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。(4)上天主持的公道。[天伦] 天然伦次,指兄弟。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。[天年] 自然寿命。[天书] (1)帝王的诏敕。(2)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。(3)比喻难认、难懂的书和文字。[天作之合] 天生的配偶。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,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。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、特殊。
罪罪:《未集中·网字部》(古文)辠《广韵》徂贿切《集韵》粗贿切,□音□。《说文》捕鱼竹罔。《易·解卦》君子以赦过宥罪。《书·大禹谟》罪疑惟轻。
恶恶:《卯集上·心字部》(古文)亚《唐韵》乌各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遏鄂切《正韵》遏各切,□音垩。《广韵》不善也。从心亚声。《通论》有心而恶谓之恶,无心而恶谓之过。又丑陋也。《书·洪范》六极,五曰恶。〈传〉丑陋也。《五行传》貌不恭之罚也。又瑕也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筑氏》敝尽而无恶。〈注〉虽至敝尽,无瑕恶也。又粗也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以恶食食项王使者。谓粗饭也。又年凶曰岁恶。又器物不良曰苦恶。又粪秽也。《前汉·昌邑王传》如是青蝇恶矣。《师古曰》恶即矢也。越王句践为吴王尝恶。又多所不可曰性恶。《后汉·华陀传》为人性恶难得意。又《广韵》乌路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乌故切,□污去声。憎也,疾也。《左传·隐三年》周郑交恶。〈注〉两相疾恶也。又忌也。《礼·王制》奉讳恶。〈注〉奉谓进也,讳谓先生之名,恶谓子卯忌日,谓奉进於王,以所讳所恶也。又耻也。《孟子》羞恶之心。又《广韵》哀都切《集韵》《正韵》汪胡切《韵会》汪乌切,□音污。安也,何也。《论语》恶乎成名。《孟子》居恶在。又叹辞。《孟子》恶,是何言也。又与滹同。《礼·礼器》晋人将有事于河,必先有事于恶池。《古今字考》恶同滹,池同沱,即滹沱河也。古但作亚,加心作恶。加言作□,□转注。因各转声成亚,恶,□三文。《集韵》□即恶也。
迷迷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唐韵》莫兮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緜披切《正韵》绵兮切,□音麛。《说文》惑也。《易·坤卦》先迷后得。《书·舜典》烈风雷雨弗迷。《诗·小雅》俾民不迷。
天天:《丑集下·大字部》兲《唐韵》《正韵》他前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他年切,□腆平声。《说文》颠也。至高在上,从一大也。《白虎通》镇也,居高理下,为物镇也。《易·说卦》乾为天。《礼·礼运》天秉阳,垂日星。荀子曰:天无实形,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。邵子曰:自然之外别无天。《程子遗书》天之苍苍,岂是天之形。视下亦复如是。《张子正蒙》天左旋,处其中者顺之,少迟则反右矣。《朱子·语类》离骚有九天之说,诸家妄解云有九天。据某观之,只是九重。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,里面重数较软,在外则渐硬,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,那里转得愈紧矣。○按天形如卵白。细察卵白,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,第八重白膜稍硬,最后九重便成硬殻。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。今西洋历说,天一层缓似一层,此七政退旋,所以有迟速也。又星名。《尔雅·释天》天,根氐也。《周语》天根见而水涸。又古帝号。葛天氏,见《疏仡纪》。又神名。《山海经》形天与帝争神,帝断其首,乃以乳为目,脐为口,操干戚以舞。形一作□。《陶潜诗》□天舞干戚,猛志故常在。或作兽名,非。又地名。《蜀地志》蜀卭僰山后四野,无晴日,曰漏天。《杜甫诗》地近漏天终岁雨。又山名。《九州要记》凉州古武城有天山,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。一曰在伊州。〈注〉天山,即祁连山。又天,乐名。钧天广乐,见《史记·赵世家》。又署名。《唐六典》内阁惟秘书阁,宏壮曰木天。今翰林院称木天署。又景天,草名。《陶弘景曰》以盆盛,置屋上,辟火灾。又髡□。《易·暌□》其人天且劓。又姓。汉长社令天高。见《姓苑》。○按先韵,古与真文通,故天字皆从铁因反。考之经史皆然,惟《易》六位时成,时乘六龙以御天,与庚青通耳。《正字通》谓,至尊莫如天,天以下又莫如君父,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,所论颇正大。□,武后所造天字,似篆文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