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hūn zhūn shàn yòu
成语注音:ㄓㄨㄣ ㄓㄨㄣ ㄕㄢˋ ㄧㄡˋ
成语简拼:ZZSY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
成语繁体:諄諄善誘
成语英文:earnestly instruct
成语解释
耐心恳切地教诲、诱导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
循循善诱
成语造句
(1)碧鲁姐姐给苻娇和美燕讲述了“谆谆善诱”的历史故事。
(2)琤琤写不出成语“谆谆善诱”,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。
(3)公庄三乡中学的抄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谆谆善诱”。
(4)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谆谆善诱”几个大字。
(5)珉珉不会写成语“谆谆善诱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做教师的要谆谆善诱,引导学生
(7)在去成都市石室外语学校的小面包车上,秋霖大哥哥给静芯和蘩昕讲述了『谆谆善诱』的历史典故
(8)昨天晚上,回去和老婆一商量,二话没说老婆子宽恕他一晚,还谆谆善诱地告诫他一定要心地虔诚,莫要得罪了大师。
成语出处
宋·刘挚《乞重修太学条制疏》:『昔之设学校,教养之法,师生问对,愤悱开发,相与曲折反复,谆谆善诱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谆谆谆谆:1、教诲不倦的样子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『诲尓谆谆谆谆,听我藐藐。』2、迟钝。《左转·襄公三十一年》:『且年未盈五十,而谆谆谆谆焉如八九十。』
谆谆:zhūn 1、见『谆谆』。:『谆。』2、<动>辅助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『以谆赵鞅之故。』[谆谆] (1)教诲不倦的样子。(2)迟钝。
善善:shàn 1、<形>好;善良。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『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』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『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』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晋鄙听,大善;不听,可使击之。』[又] <动>具有杰出的(惊人的)成就。《墨池记》:『羲之之书晚乃善。』[又] <形意动>认为……好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『良数以《太公兵法》说沛公,沛公善之。』2、<动>喜欢;羡慕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善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』《陌上桑》:『罗敷善蚕桑,采桑城南隅。』3、<形>表示赞许。同意的应答之词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『王曰:「善。」乃下令。』4、<名>好的行为;长处。《墨池记》:『惟王君之心,岂爱人之善,虽一能为以废,而因为及其迹邪?』《原毁》:『一善易能也。』5、<动>亲善;友好。《鸿门宴》:『楚左尹项伯者,项羽季父也,素善留侯张良。』6、<动>善于;擅长。《劝学》:『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』《卖油翁》:『陈康肃公尧咨善射。』7、<副>好好地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『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,秦王必喜而善见臣。』8、<形>熟悉。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『我看着面善,心里就算是旧相识。』9、<动>通『缮』。修治;整理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善刀而藏之。』
诱诱:yòu 1、<动>引导。《论语·子罕》: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。』2、<动>诱惑。《狼》:『乃悟前狼假寐,盖以诱敌。』3、<动>男女之间的挑逗。《诗经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『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』[诱掖] 引导扶持。
谆谆:《酉集上·言字部》《唐韵》章伦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朱伦切,□音肫。《说文》告晓之熟也。《正韵》诲言重复也。《诗·大雅》诲尔谆谆。《朱传》详熟也。《释文》谆,又作訰。又《广韵》至也。诚恳貌。《集韵》通作訰、肫。或作忳、纯。□详前訰字注。又《集韵》或作哼。《庄子·胠箧篇》释夫恬惔无为,悦夫啍啍之意。《通雅》即谆谆也。又姓。见《字汇》。又《玉篇》《广韵》之闰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朱闰切,□肫去声。告之丁宁也。《左传·襄三十一年》赵孟年未盈五十,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。又《韵会》忠谨之貌。《后汉·卓茂传》劳心谆谆。又《玉篇》佐也。《晋语》曾孙蒯瞶,以谆赵鞅之故。又《扬子·方言》谆憎,所疾也。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,若秦晋言可恶矣。又《集韵》主尹切,音准。与方言义同。又《韵会》或作啍。《荀子·哀公篇》无取口啍。〈注〉与谆同,诞也。又叶朱遄切,音专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·封禅颂》厥之有章,不必谆谆。依类托寓,谕以封峦。
善善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(古文)譱《广韵》常演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上演切,□音蟺。《说文》吉也。《玉篇》大也。《广韵》良也,佳也。《书·汤诰》天道福善祸淫。又《诗·鄘风》女子善怀。〈笺〉善,犹多也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尝馔善,则世子亦能食。〈注〉善谓多于前。又《礼·曲礼·入国不驰注》驰善躙[音lìn]人也。〈疏〉善犹好也,车驰则好行刺人也。又《礼·王制注》善士谓命士也。又《礼·学记》相观而善之谓摩。〈疏〉善犹解也。又《礼·少仪》问道艺,曰:子习于某乎,子善于某乎。〈疏〉道难,故称习。艺易,故称善。又《前汉·西域传》鄯善国,本名楼兰王。又与单通。《前汉·匈奴传》单于曰善于。又《广韵》姓也。《吕氏春秋》善卷,尧师。又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时战切,音缮。《毛氏曰》凡善恶之善则上声,彼善而善之则去声。《孟子》王如善之是也。○按《玉篇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类篇》善字俱无去声。又《正字通》与人交讙曰友善。《史记·刺客传》田光曰:所善荆卿可使也。又与膳通。《庄子·至乐篇》具太牢以为善。《集韵》或作嬗。
诱诱:《酉集上·言字部》(古文)羐《唐韵》与久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以九切《正韵》云九切,□音酉。《尔雅·释诂》进也。又《诗·□·风衡门序》衡门,诱僖公也。〈笺〉进也。又《玉篇》相劝也。《广韵》道也。《书·大诰》肆予大化,诱我友邦君。〈传〉化其固滞,诱其顺从。《诗·召南》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〈传〉道也。又《广韵》敎也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诱射。〈注〉敎也。又《说文》相訹呼也。《玉篇》诱,引也。《左传·僖十年》却芮曰:币重而言甘,诱我也。《史记·越王句践世家》吴太宰嚭贪,可诱以利。又通作牖。《诗·大雅》天之牖民。《正义》牖与诱通。《礼·乐记》诗云:诱民孔易。〈注〉诗本作牖。又叶演女切,音雨。《韩愈·元和圣德诗》有恇其凶,有饵其诱。其出穰穰,队以万数。数上声。《说文》本作□。或作□。《集韵》或作□。□字原从□从処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