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huì tù shōu guāng
成语简拼:ZTSG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墜兔收光
成语解释
兔:月亮。落月将光收回去了。指月亮落下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坠兔收光」是一个紧缩式成语。
(2)打开笔记本,第二页赫然是“坠兔收光”几个大字。
(3)小贝写不出成语“坠兔收光”,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。
(4)小城不会写成语“坠兔收光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延川县中学的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坠兔收光”。
(6)宰阿姨给黎黎和他的同学讲了“坠兔收光”的成语典故。
成语出处
明·李昌祺《剪灯余话·武平灵怪录》:『逡巡间,坠兔收光,远鸡戒晓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坠坠:zhuì 1、<动>坠落;落下。《国殇》:『矢交坠兮士争先。』2、<动>丧失;失掉。《国语·晋语》:『知礼可使,敬不坠命。』[坠典] 已废弃的典章制度。[坠欢] 失去的欢乐或宠爱。[坠睫] 落泪。[坠绪] 仅存的遗迹。[坠言] 失言。
兔兔:tù(兔儿)哺乳动物,头部略象鼠,耳大,上唇中间分裂,尾短而向上翘,前肢比后肢短,善于跳跃,跑得很快。有家兔和野兔等种类。肉可以吃,毛可以纺织,毛皮可以制衣物。通称兔子。
收收:shōu 1、<动>拘捕;捕捉。《张衡传》:『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。』2、<动>收获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『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』[又] 收成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『百亩之收不过百担。』3、<动>收拾;拣收。《殽之战》:『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』4、<动>收藏;收养。《促织》:『意似良,喜而收之。』5、<动>征收。《过秦论》:『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。』6、<动>收拢;聚集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刘豫州收众汉南,与曹操共争天下。』7、<动>收取;夺取。《过秦论》:『东割膏腴之地,北收要害之郡。』8、<动>收复。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『剑外忽传收蓟北。』[收谷] (1)收藏谷物。(2)收养。[收杀] 结局。
光光:guāng 1、<名>光芒;光亮。李白《静夜思》:『床前明月光。』《桃花源记》:『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』[又] <动>发光。《涉江》:『与天地兮比寿,与日月兮齐光。』[又] <动>照耀。《尚书·洛诰》:『惟公德明光于上下。』2、<名>光彩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葳蕤自生光。』3、<形>明亮。《周易·大畜》:『刚健笃实辉光。』4、<名>光荣;荣耀。《报任安书》:『以为宗族交游光宠。』5、<名>光景;景色。《阿房宫赋》:『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。』6、<名>时光;时间。《祭妹文》:『虽年光倒流,儿时可再,而亦无与印证者矣。』7、<动>发扬光大。《出师表》:『以光先帝之遗德。』8、<形>物体表面平滑。《进学解》:『刮垢磨光。』
坠坠:《丑集中·土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直类切,垂去声。《说文》侈也。《尔雅·释诂》落也。《论语》未坠於地。《韩诗外传》星坠木鸣,国人皆恐。又《集韵》直律切,音术。义同。□队隧□古通,经史皆互见。
兔兔:《子集下·儿字部》《唐韵》汤故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土故切,□吐去声。《说文》兽名。象踞后其尾。《礼·曲礼》兔曰明视。《韵会》欧阳氏曰:兔从免字加一点。俗作兎,非。陆佃云:兔,吐也。明月之精,视月而生,故曰明视。咀嚼者九窍而胎生,独兔八窍五月而吐子。《王充·论衡》兔舐毫而孕,及其生子,从口而出。又《正韵》亦作菟。《前汉·贾谊传》搏畜菟。《严延年传》韩卢取菟。
收收:《卯集下·攴字部》《唐韵》式周切《集韵》尸周切,□音荍。《说文》捕也。《五经文字》作収,讹。《诗·大雅》此宜无罪,女反收之。〈传〉收,拘收也。又《诗·周颂》我其收之。〈传〉收,聚也。又《礼·玉藻》有事则收之。〈疏〉当有事之时,则收敛之。又《左传·襄二十七年》何以恤我,我其收之。〈注〉收,取也。又《战国策》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。〈注〉收,犹息也。又《博雅》收,振也。《中庸》振河海而不泄。《朱传》振,收也。又车轸也。《诗·秦风》小戎俴收。〈传〉收,轸也。又夏冠名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周弁,殷冔,夏收。〈注〉收,言所以收敛发也。又神名。《礼·月令》其神蓐收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舒救切,音狩。获多也。《礼·月令》农事备收。《释文》收,如字,又守又反。又《易·井卦》井收勿幕。〈疏〉凡物可收成者,则谓之收。《朱子·本义》收,汲取也。诗救反,又如字。
光光:《子集下·儿字部》(古文)炗《唐韵》古黄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姑黄切,□广平声。《说文》从火在人上。本作灮,今作光。《徐曰》光明意也。《易·需卦》有孚光亨。《程传》有孚则能光明而亨通。《正韵》辉光,明耀华彩也。又《集韵》太岁在辛曰重光。又諡法,能绍前业曰光。又姓。《广韵》田光后,秦末子孙避地,以光为氏。晋有光逸。又《集韵》古旷切,广去声。饰色也。或作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