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hūn zhūn jiào dǎo成语正音谆,不能读作『chún』。
成语简拼:ZZJD
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諄諄教導
成语英文:inculcation成语法文recommander instamment成语德文unermüdliche Belehrung
成语解释
谆谆:恳切、耐心的样子。恳切、耐心地教导。
成语用法
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指开导别人
近义词
诲人不倦、不厌其烦、循循善诱、谆谆教诲、谆谆告诫
反义词
不教而诛、颐指气使
成语示例
(1)父亲,您生前谆谆教导我们,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、个人主义。▲毛岸青《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》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谆谆教导」是一个偏正式成语。
(2)函姐姐给瑾南和樱鄢讲了“谆谆教导”的成语故事。
(3)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“谆谆教导”几个大字。
(4)秋秋写不出成语“谆谆教导”,导致语文测试只得了97分。
(5)水落坡乡中学的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谆谆教导”。
(6)小玲不会写成语“谆谆教导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7)在老师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下,我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但是抱着侥幸心理,以为能瞒天过海继续犯错,可是被老师发现了。
(8)去往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的面包车上,驿支大哥哥给嫣禹和荣妍讲述了『谆谆教导』的历史典故
(9)圣人不是早就说过了吗,食色性也,女人不信男人也罢了,连圣人的谆谆教导也全当耳旁风了。
(10)父亲,您生前谆谆教导我们,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、个人主义。见毛岸青《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》。
成语出处
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『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谆谆谆谆:1、教诲不倦的样子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『诲尓谆谆谆谆,听我藐藐。』2、迟钝。《左转·襄公三十一年》:『且年未盈五十,而谆谆谆谆焉如八九十。』
教导教导:[jiàodǎo] 教育指导;教诲开导。新的教导。
谆谆:zhūn 1、见『谆谆』。:『谆。』2、<动>辅助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『以谆赵鞅之故。』[谆谆] (1)教诲不倦的样子。(2)迟钝。
教教:jiào 1、<名>教化;教育。《礼祀·学记》: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』2、<动>教导;教诲。《师说》:『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。』[又] <名>教诲;指教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『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,乃今得闻教。』3、<动>指示;指点。《促织》:『得无教我猎虫所耶?』jiāo 1、<动>教授;传授知识技能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十三教汝织,十四能裁衣。』2、<动>使;令;让。《琵琶行》:『曲罢曾教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』王昌龄《出塞》:『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』[教成] 教化成功。[教坊] 朝廷管理歌舞杂技的机构。唐初始设,至清代废除。[教化] 教育感化。
导导:dǎo 1、<动>引导;指导。《柳毅传》:『子有何术可导我耶?』2、<动>开导;劝导;启发。《狱中杂记》:『然后导以取保,出居于外。』3、<名>向导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『乌孙发导译送骞还。』(乌孙:西域国名。译:翻译。骞:张骞。)4、<动>发;引发。《原君》:『非导源于小儒乎?』5、<动>沿着;顺着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。』6、<动>疏通。《书·禹贡》:『导岍及岐,至于荆山。』[导谀] 阿谀;曲意逢迎。
谆谆:《酉集上·言字部》《唐韵》章伦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朱伦切,□音肫。《说文》告晓之熟也。《正韵》诲言重复也。《诗·大雅》诲尔谆谆。《朱传》详熟也。《释文》谆,又作訰。又《广韵》至也。诚恳貌。《集韵》通作訰、肫。或作忳、纯。□详前訰字注。又《集韵》或作哼。《庄子·胠箧篇》释夫恬惔无为,悦夫啍啍之意。《通雅》即谆谆也。又姓。见《字汇》。又《玉篇》《广韵》之闰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朱闰切,□肫去声。告之丁宁也。《左传·襄三十一年》赵孟年未盈五十,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。又《韵会》忠谨之貌。《后汉·卓茂传》劳心谆谆。又《玉篇》佐也。《晋语》曾孙蒯瞶,以谆赵鞅之故。又《扬子·方言》谆憎,所疾也。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,若秦晋言可恶矣。又《集韵》主尹切,音准。与方言义同。又《韵会》或作啍。《荀子·哀公篇》无取口啍。〈注〉与谆同,诞也。又叶朱遄切,音专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·封禅颂》厥之有章,不必谆谆。依类托寓,谕以封峦。
导导:《寅集上·寸字部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大到切《正韵》杜到切,□音盗。《说文》导,引也。从寸道声。《徐曰》以寸引之也。《周语》□人为导。〈注〉谓敌国賔至为先导也。《孟子》君使人导之出疆。又治也。《书·禹贡》导岍及岐,至于荆山。〈注〉言治山通水也。又通也。《周语》太子晋曰:川气之导也,疏为川谷,以导其气。又《增韵》启迪也。通作道。《论语》道之以德。又《前汉·文帝纪》道民之路在务本。又簪导。《释名》簪,兓也,以兓连冠於发也。导,所以导栎鬓发,使入巾帻之里也。南齐高祖性俭约,见主衣中有玉导,曰:留此是兴长敝源。命击碎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