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éng jiāo qǐ fèng
成语注音:ㄊㄥˊ ㄐㄧㄠ ㄑㄧˇ ㄈㄥˋ
成语简拼:TJQF
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騰蛟起鳳
成语英文:the mounting flood-dragon and the soaring phoenix
成语解释
蛟:蛟龙;凤:凤凰。宛如蛟龙腾跃、凤凰起舞。形容人很有文采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很有文采
近义词
起凤腾蛟
成语接龙
1、腾蛟起凤→凤泊鸾漂→漂母进饭→饭来开口→口出狂言→言之凿凿→凿柱取书→书囊无底→底死谩生→生荣没哀→哀痛欲绝→绝子绝孙→孙庞斗智→智周万物→物议沸腾→腾达飞黄→黄卷幼妇→妇人之仁→仁浆义粟→粟红贯朽→朽木难雕→雕虫篆刻→刻骨相思→思前想后→后进领袖
2、腾蛟起凤→凤泊鸾飘→飘洋过海→海中捞月→月异日新→新婚宴尔→尔雅温文→文以载道→道傍苦李→李代桃僵→僵桃代李→李广难封→封胡羯末→末学肤受→受制于人→人离乡贱→贱敛贵发→发隐擿伏→伏法受诛→诛锄异己→己饥己溺→溺心灭质→质非文是→是非口舌→舌锋如火
3、腾蛟起凤→凤彩鸾章→章父荐屦→屦及剑及→及瓜而代→代马依风→风流韵事→事无二成→成仁取义→义无旋踵→踵决肘见→见德思齐→齐烟九点→点铁成金→金相玉映→映雪读书→书不释手→手不停挥→挥毫落纸→纸醉金迷→迷离徜恍→恍然若失→失魂丧胆→胆大如斗→斗南一人
4、腾蛟起凤→凤愁鸾怨→怨天尤人→人生如梦→梦中说梦→梦断魂劳→劳思逸淫→淫言诐行→行尸走骨→骨鲠之臣→臣门如市→市井之徒→徒有其名→名目繁多→多谋善断→断管残沈→沈李浮瓜→瓜田李下→下车之始→始终若一→一夫当关→关门闭户→户曹参军→军法从事→事不有余
5、腾蛟起凤→凤愁鸾怨→怨天怨地→地丑力敌→敌众我寡→寡人之疾→疾首痛心→心腹之交→交臂相失→失张失智→智勇兼全→全无心肝→肝胆涂地→地广人希→希世之珍→珍禽异兽→兽心人面→面红面绿→绿酒红灯→灯火万家→家喻户习→习焉不觉→觉人觉世→世俗之见→见善必迁
成语示例
(1)看今秋步月登云,到来春腾蛟起凤。▲明·冯惟敏《桂枝香·赠妓桂香》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“腾蛟起凤”几个大字。
(2)成语腾蛟起凤的形成和名人有关。
(3)非儿写不出成语“腾蛟起凤”的拼音。
(4)棉凯叔叔给煦雯和杨易讲了“腾蛟起凤”的历史故事。
(5)容城县容峰中学的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腾蛟起凤”。
(6)小琅不会写成语“腾蛟起凤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7)看今秋步月登云,到来春腾蛟起凤。见明·冯惟敏《桂枝香·赠妓桂香》。
(8)前往兴国县东村中学的公车上,志坡大哥哥给黄菊和凌煜讲了『腾蛟起凤』的典故。
成语出处
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『腾蛟起凤,孟学士之词宗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腾腾:téng 1、<动>马跳跃。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『士饱而歌,马腾于槽。』2、<动>跳跃。《促织》:『虫暴怒。直奔,遂相腾击。』3、<动>飞腾;翻腾。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『忽风云腾涌。』4、<动>奔跑;奔驰。潘岳《赠河阳》:『逸骥腾夷路。』5、<动>上扬;传扬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桴止响腾,余韵徐歇。』[腾达] 发迹;升迁。[腾腾] 奋起的样子;迅疾刚健的样子。
蛟蛟:jiāo 1、<名>传说中一种像龙的能兴云雨发洪水的动物。《湘夫人》:『蛟何为兮水裔。』2、<名>鼍、鳄一类的凶猛水生动物。《周处》:『又义兴水中有蛟,山中有白额虎,并皆暴犯百姓。』[蛟妾] 比喻凶佞的人。
起起:qǐ 1、<动>起立;站起。《鸿门宴》:『坐须臾,沛公起如厕。』2、<动>起身;起床。《报刘一丈书》:『闻鸡鸣,则起盥栉。』3、<动>徒起;隆起。《促织》:『执图诣寺后,有古陵蔚起。』4、<动>起事;发动。《过秦论》:『山东豪俊,遂并起而亡秦族矣。』5、<动>发生;兴起。《谭嗣同》:『若变起,足下以一军敌探彼二军。』6、<动>动身;出发。《公输》:『子墨子闻之,起于鲁。』7、<动>开始;起头。《祭妹文》:『不记语从何起。』8、<动>起用;任用。《过零丁洋》:『辛苦遭逢起一经。』9、<动>出身。《汉书·萧何曹参传》:『萧何、曹参皆起刀笔吏。』[起复] 起用衩革职或因故离职的官吏。
凤凤:fèng(1)凤凰:龙凤;丹凤朝阳。(2)姓。
腾腾:《亥集上·马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徒登切,音滕。《玉篇》上跃也,奔也。《礼·月令》季春,合累牛腾马,游牝于牧。〈注〉累、腾,皆乗[音chéng]匹之名。〈疏〉季春阳盛,物皆产乳,故合累牛腾马,使牝就牡,欲孳生蕃也。又《说文》传也。一曰犗马也。又姓。又与媵通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衆[音zhòng]人腾羞者尽阶,不升堂,授以盖降出。〈注〉腾当作媵。媵,送也。授,授先者一人。俗作驣。考证:(使牡就牝,欲孳生蕃也。)谨照月令疏原文使牡就牝改使牝就牡。
蛟蛟:《申集中·虫字部》《唐韵》古肴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居肴切,□音交。《说文》龙之属也,池鱼三千六百,蛟来为之长,能率鱼飞,置笱水中即去。《埤雅》蛟,其状似蛇而四足,细颈,颈有白婴,大者数围,卵生,眉交,故谓之蛟。《山海经》蛟大者十数围,卵如一二石瓮,能吞人。《述异记》虎鱼老者为蛟。《酉阳亲俎》鱼二千斤为蛟。《礼·月令》季夏,命渔师伐蛟。《前汉·武帝纪》自寻阳浮江,亲射蛟江中,获之。又蛟羊。《述异记》蛟羊似羊而无角。
起起:《酉集中·走字部》《广韵》《正韵》墟里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口□切,□音杞。《说文》能立也。《释名》起,举也。平举体也。《礼·曲礼》请业则起,请益则起。《孟子》鸡鸣而起。又《书·益稷》元首起哉。〈疏〉言无废事业。又《礼·孔子间居》无声之乐,气志既起。〈注〉起,犹行也。又《礼·儒行》虽危起居,竟信其志。〈注〉起居,犹举事动作也。又《论语》起予者,商也。〈疏〉起,犹发也。又姓。《广韵》出《何氏姓苑》。又《韵补》叶口举切。《易林》明德讫终,虎乱滋起。叶上父。又叶去九切。《徐干·齐都赋》羽族盛兴,毛羣尽起。上蔽云穹,下被臯薮。又□,古文。
凤凤:《亥集中·鸟字部》鴌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冯贡切,音奉。《说文》神鸟也。《尔雅·释鸟》鶠凤,其雌凰。《郭注》瑞应鸟,高六尺许。《山海经》丹穴山,鸟状如鹤,五采而文,名曰凤。《孔演图》凤为火精,生丹穴,非梧桐不栖,非竹实不食,非醴泉不饮,身备五色,鸣中五音,有道则见,飞则羣鸟从之。《广雅》凤凰,鸡头燕颔,蛇颈鸿身,鱼尾骿翼。五色:首文曰德,翼文曰顺,背文义,腹文信,膺文仁。雄鸣曰即即,雌鸣曰足足,昬鸣曰固常,晨鸣曰发明,书鸣曰保长,举鸣曰上翔,集鸣曰归昌。《书·益稷》凤凰来仪。《礼·礼运》凤以为畜,故鸟不獝。《大戴礼》羽虫三百六十,凤凰为之长。又幺凤,小鸟名。出蜀中。《苏轼·梅花词》倒挂绿毛幺凤。又鸟凤。《范成大·虞衡志》鸟凤出桂海,其形略似凤,音声清越如笙萧,能度小曲合宫商,又能为百鸟音。又郡名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扶风郡至德年更曰凤翔。又神名。《山海经》北极天樻有神,名曰九凤。又官名。《左传·昭十七年》凤鸟氏,正正也。又姓。《神仙传》凤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