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éng dá fēi huáng
成语注音:ㄊㄥˊ ㄉㄚˊ ㄈㄟ ㄏㄨㄤˊ
成语简拼:TDFH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騰達飛黄
成语解释
形容骏马奔腾飞驰。比喻骤然得志,官职升得很快。同『飞黄腾达』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地位升得快
近义词
飞黄腾达
成语接龙
1、腾达飞黄→黄尘清水→水火无交→交口同声→声张势厉→厉行节约→约法三章→章决句断→断线鹞子→子子孙孙→孙康映雪→雪上加霜→霜露之思→思妇病母→母难之日→日丽风和→和风细雨→雨愁烟恨→恨如头醋→醋海翻波→波光鳞鳞→鳞次栉比→比肩迭踵→踵接肩摩→摩口膏舌
2、腾达飞黄→黄道吉日→日高三丈→丈二和尚→尚虚中馈→馈贫之粮→粮尽援绝→绝长续短→短绠汲深→深谋远虑→虑周藻密→密锣紧鼓→鼓舞欢欣→欣喜若狂→狂涛巨浪→浪子回头→头焦额烂→烂若披锦→锦绣江山→山枯石死→死求白赖→赖有此耳→耳目昭彰→彰善瘅恶→恶淫为首
3、腾达飞黄→黄道吉日→日益月滋→滋蔓难图→图谋不轨→轨物范世→世态人情→情急智生→生聚教训→训格之言→言语道断→断纸余墨→墨迹未干→干柴烈火→火上弄冰→冰封雪飘→飘洋过海→海涯天角→角立杰出→出口成章→章台杨柳→柳緑桃红→红豆相思→思归其雌→雌雄未决
4、腾达飞黄→黄耳传书→书不尽意→意气洋洋→洋洋洒洒→洒洒潇潇→潇洒风流→流离转徙→徙善远罪→罪该万死→死生存亡→亡不旋跬→跬步千里→里勾外连→连日继夜→夜长梦短→短褐不全→全神灌注→注玄尚白→白驹过隙→隙大墙坏→坏植散群→群雌粥粥→粥粥无能→能伸能屈
5、腾达飞黄→黄耳传书→书缺有间→间不容缓→缓急相济→济寒赈贫→贫困潦倒→倒峡泻河→河出伏流→流言惑众→众怒难任→任人唯亲→亲如手足→足茧手胝→胝肩茧足→足不履影→影形不离→离鸾别鹄→鹄峙鸾翔→翔鸾舞凤→凤皇于蜚→蜚短流长→长材茂学→学如登山→山明水秀
成语示例
(1)就中若讲人品心地,却只有我这安学生。只可惜他清而不贵,不能腾达飞黄。▲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
成语造句
(1)交界镇第一中学的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腾达飞黄”。
(2)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“腾达飞黄”几个大字。
(3)林林写不出成语“腾达飞黄”的拼音。
(4)宁波哥哥给子培和珈茗讲解了“腾达飞黄”的故事。
(5)小虎不会写成语“腾达飞黄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就中若讲人品心地,却只有我这安学生。只可惜他清而不贵,不能腾达飞黄。见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。
成语出处
清·黄钧宰《金壶泪墨·鸳鸯印传奇始末》:『女初闻生至,私念九年之别,如彼其才,或者登金马,蹑玉堂,为文学清华之选,不则风云际会,腾达飞黄,意中事耳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腾达腾达:发迹;升迁。宋赵蕃《寄周畏知》诗:『公宁免腾达,我乃愿婆娑。』
腾腾:téng 1、<动>马跳跃。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『士饱而歌,马腾于槽。』2、<动>跳跃。《促织》:『虫暴怒。直奔,遂相腾击。』3、<动>飞腾;翻腾。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『忽风云腾涌。』4、<动>奔跑;奔驰。潘岳《赠河阳》:『逸骥腾夷路。』5、<动>上扬;传扬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桴止响腾,余韵徐歇。』[腾达] 发迹;升迁。[腾腾] 奋起的样子;迅疾刚健的样子。
达达:dá 1、<形>通畅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撰长书以为贽,辞甚畅达。』[引] <形使动>使……通畅。《狱中杂记》:『屋极有窗以达气。』2、<动>到;到达。《愚公移山》:『指通豫南,达达于汉阴。』《促织》:『自昏达曙,目不交睫。』3、<动>传达;送到。《柳毅传》:『时有宦人密侍君者,君以书授之,命达宫中。』4、<动>通晓,明白。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『其亦不达于理矣。』《滕王阁序》:『所赖君子见几,达人知命。』5、<形>豁达;心怀宽阔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『高祖不修文学,而性明达。』6、<形>显达;显贵。《出师表》:『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候。』《陈情表》:『本图宦达,不矜名节。』7、<名>有道德、学有问的人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』
飞飞:fēi 1、<动>鸟飞。屈原《天问》:『苍鸟群飞。』[又] 比喻很快。李白《自巴东舟行》:『飞步凌绝顶。』2、无根无据,无缘无故的。《后汉书·梁松传》:『乃悬飞书诽谤,下狱死。』3、意外的。《后汉书·周荣传》:『若卒遇~祸,无得殡敛。』
黄黄:huáng 1、<名>黄色。《桃花源记》:『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得。』[又] 〈名〉黄色的东西。《芋老人传》:『或绾黄纡紫,或揽辔褰帷。』《促织》:『蟹白栗黄,备极护爱。』[又] 〈形〉枯黄。《诗经·氓》:『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』2、<名>黄帝的简称。《史记·韩非列传》:『归本于黄老。』3、<名>古代指三岁以下的幼儿。《旧唐书·食货志》:『男女始生者为黄,四岁为小十六为中,二十一为丁,六十为老。』4、<形>比喻事情落空。《红楼梦》:『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。』[黄榜] 皇帝的文告。因用黄纸书写而名。殿试后,朝廷发布的榜文也称为黄榜。[黄发] 黄灵高寿的象征,因以指老人。[黄封] 宫廷酿造的酒。因用黄罗帕封而名。也用以泛指美酒。[黄冠] 道士的巾冠,因以为道士的别称。[黄泉] (1)地下水。(2)墓穴。迷信说法的阴间。
腾腾:《亥集上·马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徒登切,音滕。《玉篇》上跃也,奔也。《礼·月令》季春,合累牛腾马,游牝于牧。〈注〉累、腾,皆乗[音chéng]匹之名。〈疏〉季春阳盛,物皆产乳,故合累牛腾马,使牝就牡,欲孳生蕃也。又《说文》传也。一曰犗马也。又姓。又与媵通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衆[音zhòng]人腾羞者尽阶,不升堂,授以盖降出。〈注〉腾当作媵。媵,送也。授,授先者一人。俗作驣。考证:(使牡就牝,欲孳生蕃也。)谨照月令疏原文使牡就牝改使牝就牡。
达达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广韵》唐割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陀葛切,□音薘。《玉篇》通也。《书·尧典》达四聪。《礼·礼器》君子之人达。《左传·昭七年》其后必有达人。〈注〉知能通达之人也。又通显也。《孟子》达不离道。〈又〉达则兼善天下。又荐也,进也。《礼·儒行》推贤而进达之。《前汉·黄香传》在位多所荐达。又生也,遂也。《诗·周颂》驿驿其达。〈注〉苗生出土也。又《商颂》莫遂莫达。又徧也。《书·召诰》则达观于新邑营。〈注〉通达观之,言周徧也。又宜也。《诗·商颂》受小国是达,受大国是达。〈注〉言无所不宜也。又皆也。《礼·礼器》君子达亹亹焉。〈注〉达,犹皆也。又专决行事曰专达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大事从其长,小事则专达。又以物相将曰达。《周礼·夏官·怀方氏》达之以旌节。〈注〉达民以旌节,达贡物以玺节。又从入曰达。《书·禹贡》达于河。又夹室也。《礼·内则》天子之阁,左达五,右达五。〈注〉达,夹室也。各有五阁,以庋食物也。又窻牖也。《礼·明堂位》刮楹达乡。〈注〉每室八窻为四达,天子之庙饰也。又小羊名达。《诗·大雅》先生如达。〈注〉羊子易生,无留难也。又州名。《字汇补》梁万州攺通州,宋攺达州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他达切,音闼。《集韵》行不相遇也。《正韵》挑达,往来相见貌。《诗·郑风》挑兮达兮。〈注〉挑,轻儇也。达,放恣也。《集韵》或作达。
飞飞:《戌集下·飞字部》《唐韵》甫微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匪微切,□音非。《玉篇》鸟翥。《广韵》飞翔。《易·乾卦》飞龙在天。《诗·邶风》燕燕于飞。又官名。《前汉·宣帝纪》西羌反,应募佽飞射士。又《释名》船上重室曰飞庐。在上,故曰飞也。又六飞,马名。《前汉·袁盎传》骋六飞,驰不测山。〈注〉六马之疾若飞也。别作騛。又桑飞,鹪鹩别名。又飞廉,神禽名。《三辅黄图》能致风,身似鹿,头似雀,有角,蛇尾,文似豹。《郭璞云》飞廉,龙雀也。世因以飞廉为风伯之名,其实则禽也。又《本草》漏芦一名飞廉。又《广韵》古通作蜚。《史记·秦纪》蜚廉善走。又借作非。《汉·□长蔡君颂》飞陶唐其孰能若是。《说文徐注》上旁飞者,象鸟颈。考证:(又借作非。《汉·□长蔡君颂》飞陶唐其郭能若是。)谨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。
黄黄:《亥集下·黄字部》《唐韵》乎光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胡光切,□音皇。《说文》地之色也。《玉篇》中央色也。《易·坤卦》黄裳元吉。象曰:黄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《文言》君子黄中通理。又《史记·天官书》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黄道。又山名。《前汉·东方朔传》北至池阳,西至黄山。又黄河。《尔雅·释水》河出崑仑虚,色白,所渠幷[同并]千七百,一川色黄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哀十四年》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。〈注〉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。又国名。《左传·桓八年》楚子合诸侯于沈鹿,黄随不会。〈注〉黄国,今弋阳县。又州名。古邾国,汉西陵县,隋黄州。又县名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黄县属东莱郡,内黄属魏郡,外黄属□留郡。〈注〉县有黄沟泽,故名。师古曰:惠公败宋师于黄,杜预以为外黄县东有黄城,即此地。又中黄,天子内藏。《后汉·桓帝纪》建和元年,芝生於黄藏府。又官名。《杜氏通典》乗[音chéng]黄令,晋官,主乗[音chéng]舆金根车。〈又〉晋以后,给事黄门侍郞,散骑常侍,俱属门下省,称曰黄散。又老人曰黄发。《礼·曲礼》君子式黄发。〈疏〉人初老则发白,太老则发黄。《尔雅·释诂》黄发齯齿鲐背耈老,寿也。〈疏〉寿考之通称。又小儿曰黄口。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古之伐国,不杀黄口。《高诱注》黄口,幼也。《唐开元志》凡男女始生为黄,四岁为小,十六为丁,六十为老。每岁一造计帖,三年一造户籍,即今之黄册也。又翠黄,飞黄,□马名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青龙进驾,飞黄伏皁。《诗·鲁颂》有骊有黄。〈注〉黄騂曰黄。又鵹黄,鸟名。《尔雅·释鸟仓庚注》即鵹黄也。又黄目,卣罍类。《礼·郊特牲》黄目,郁气之上尊也。黄者,中也。目者,气之清明者也。又大黄,弩名。《太公·六韬》陷坚败强敌,用大黄连弩。《史记·李广传》以大黄射其裨将。又大黄,地黄,硫黄,雄黄,雌黄,□药名。又流黄,彩也。《古诗》少妇织流黄。《广雅》作留黄。又会稽竹簟供御,亦号流黄。《唐诗》珍簟冷流黄。又《正字通》贴黄,即古引黄。唐制,诏勑有更改,以纸贴黄,其表章略举事目,见於前封皮者,谓之引黄。后世即以引黄为贴黄,不用黄纸。又仓黄,急遽失措貌。《风土记》大雪被南越,犬皆仓黄吠噬。又《玉篇》马病色也。《尔雅·释诂》虺隤,黄病也。〈注〉皆人病之通名,而说者便以为马病。《诗·周南》我马虺隤。考证:(《前汉·东方朔传》北至河阳)谨照原文河阳改池阳。(《礼·曲礼》君子敬黄发。)谨照原文敬黄发改式黄发。(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青龙迎驾)谨照原文迎驾改进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