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ī dào guǎ zhù
成语注音:ㄕㄧ ㄉㄠˋ ㄍㄨㄚˇ ㄓㄨˋ
成语简拼:SDGZ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失道寡助
歇后语:得道多助成语谜语皇上指路
成语英文:An unjust cause finds scant support.
成语解释
道:道义;寡:少。做事违反正义的人,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。
成语用法
作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
近义词
得道多助、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反义词
得道多助
成语接龙
1、失道寡助→助边输财→财殚力竭→竭尽全力→力争上游→游光扬声→声气相投→投木报琼→琼厨金穴→穴室枢户→户告人晓→晓风残月→月晕而风→风驰霆击→击中要害→害人不浅→浅见寡闻→闻融敦厚→厚往薄来→来去分明→明罚敕法→法海无边→边尘不惊→惊采絶艳→艳色绝世
2、失道寡助→助边输财→财竭力尽→尽诚竭节→节上生枝→枝末生根→根牢蒂固→固壁清野→野无遗贤→贤妻良母→母慈子孝→孝子贤孙→孙庞斗智→智圆行方→方外之人→人存政举→举首戴目→目酣神醉→醉山颓倒→倒持手板→板上钉钉→钉嘴铁舌→舌端月旦→旦种暮成→成仁取义
3、失道寡助→助边输财→财竭力尽→尽欢而散→散伤丑害→害人不浅→浅尝辄止→止渴望梅→梅妻鹤子→子子孙孙→孙康映雪→雪窖冰天→天地不容→容头过身→身无长处→处堂燕鹊→鹊反鸾惊→惊师动众→众人国士→士饱马腾→腾达飞黄→黄童皓首→首下尻高→高抬明镜→镜里采花
4、失道寡助→助边输财→财竭力尽→尽美尽善→善罢罢休→休声美誉→誉满天下→下车泣罪→罪恶滔天→天随人原→原始见终→终始若一→一蹶不兴→兴观群怨→怨家债主→主忧臣辱→辱国丧师→师严道尊→尊师贵道→道貌俨然→然荻读书→书香人家→家传户颂→颂古非今→今生今世
5、失道寡助→助画方略→略不世出→出乖露丑→丑声远播→播糠眯目→目无全牛→牛骥共牢→牢甲利兵→兵荒马乱→乱作一团→团花簇锦→锦心绣口→口轻舌薄→薄技在身→身不由己→己溺己饥→饥寒交迫→迫不可待→待价而沽→沽誉钓名→名下无虚→虚嘴掠舌→舌敝唇枯→枯木死灰
成语示例
(1)彼以武力为后盾,我以公理为前驱,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▼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百三十一回
(2)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、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,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。▼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
成语造句
(1)柏林中学的越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。
(2)丹丹写不出成语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,因此语文考试仅仅考了98分。
(3)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几个大字。
(4)小涓不会写成语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舟涵大哥哥给晤清和婉琪讲述了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的历史典故
(6)璐含叔叔给香子和恬萍介绍了“失道寡助”的成语故事。
(7)新华路初级中学的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失道寡助”。
(8)古今中外,无数事实证明,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(9)在去往风采楼的时候,乌雅大爷给霞霞和大毛介绍了『失道寡助』的历史典故
(10)殿下?当今圣上仁政施于天下?百姓久思太平?将士不欲征战;况且?乱臣贼子?失道寡助。
(11)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、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,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。见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。
(12)对双月界垂涎三尺的势力不止一个,可是出师无名总是失道寡助,现在机会来了,各色人等都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
成语出处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『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失道失道:[shīdào] (1)迷失道路。策蹇驴囊图书,夙行失道,望尘惊悸。――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。(2)违背道义;无道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失失:shī 1、<动>丧失;失去。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『尚后竟失边和。』2、<动>迷失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项王至阴陵,迷失道。』3、<动>错过;耽误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』4、<名>过错;过失。《柳毅传》:『帝知其冤而宥其失。』5、<动>忍不住;禁不住。杜甫《远游》:『似闻胡骑走,失喜问京华。』
道道:dào 1、<名>路;道路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『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。』《陈涉世家》:『会天大雨,道不通。』[又] <动>取道;道经。《鸿门宴》:『从郦山下,道芷阳间行。』《<指南录>后序》:『道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』2、<名>途径;方法;措施。《六国论》:『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』3、<名>规律;法则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臣之所好者道也,进乎技矣。』4、<名>道理;事理。《师说》:『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』5、<名>道德;道义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伐无道,诛暴秦。』6、<名>学说;主张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』7、<动>说;谈论。《桃花源记》:『不足为外人道好。』8、<动>通『导』,引导。《论语·学而》:『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』9、<动>通『导』。疏通。《尚书·禹贡》:『九河既道。』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『大决所犯,伤人必多,吾不克救也。不如小决使道。』10、<名>古代行政区划名。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,道下辖州。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,道下辖府,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、道台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『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。』11、<名>简称道家、道教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『道家者流,盖出于史官。』12、<动>以为。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『他还道略看一会就去,谁知这厮故意卖弄。』13、<介>从;由。《管子·禁藏》:『凡治乱之情,皆道上始。』14、<量>元稹。《望喜驿》:『一道月光横忱前。』[道心] (1)犹言道德观念。(2)悟道之心。[道学] (1)道家的学说。(2)指理学,即以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。[道眼] 指抉择真妄的能力。[道义] (1)道德和义理。(2)道德和正义。[道艺] 学问与技能。
寡寡:guǎ 1、<形>少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寡固不可以敌众。』2、<形>古代妇人丧夫、男子无妻或丧偶,都叫寡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『哀鳏寡,恤孤独。』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『齐崔杼生成及彊而寡。』[又] 专指妇人丧夫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『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,新寡。』3、<名>古代王侯的自我谦称。《老子》:『侯王自谓孤、寡、不榖。』
助助:zhù帮助;协助:互助;助人为乐;助我一臂之力。
失失:《丑集下·大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式质切,音室。得之反。《说文》纵也。一曰错也,过也,遗也。《书·泰誓》时哉弗可失。《杜甫诗》虽乏谏诤资,恐君有遗失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弋质切。与□同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自失而走。《荀子·哀公篇》其马将失。《六书本义》与佚轶通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式吏切《正韵》式至切,□音试。《应桢华·林园集诗》示武恐荒,过亦为失。凡厥羣后,无懈于位。
道道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衟《唐韵》徒皓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杜皓切,□陶上声。《说文》所行道也。《尔雅·释宫》一达谓之道路。《诗·小雅》周道如砥。《前汉·董仲舒传》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。又《广韵》理也,衆[音zhòng]妙皆道也,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。《易·系辞》一阴一阳之谓道。〈又〉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。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。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。《书·大禹谟》道心惟微。又顺也。《书·禹贡》九河既道。〈注〉顺其道也。又国名。《左传·僖五年》江黄道柏。〈注〉道国,在汝南安阳县南。又《韵会》州名。汉属零陵郡,唐营州,攺道州。又当道,草名。《博雅》当道,马舄也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大到切《正韵》杜到切,□陶去声。《正韵》言也。《孝经》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。《大学》如切如磋者,道学也。又由也。《礼·礼器》苟无忠信之人,则理不虚道。《中庸》尊德性而道问学。又治也。与导同。《论语》道千乗[音chéng]之国。《史记·文帝纪》道民之略,在于务本。又引也。《左传·隐五年》请君释憾于宋,敝邑为道。又从也。《前汉·淮南王传》诸使者道长安来。《山海经》风道北来。〈注〉道,从也。又《字汇补》动五切,音覩。《易林》冬薮枯腐,当风于道。蒙蔽尘埃,左氏劳苦。又叶徒厚切,头上声。《诗·卫风》墙有茨,不可道也。叶下丑。
寡寡:《寅集上·宀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古瓦切,瓜上声。《说文》少也。从宀颁。颁,分赋也。宀分故为少也。《尔雅·释诂》罕也。《易·谦卦》君子以裒多益寡,称物平施。《系辞》吉人之辞寡。又《释名》倮也。倮然单独也。《书·梓材》至于敬寡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以九伐之法正邦国,冯弱犯寡则□之。又《大戴礼》五十无夫曰寡。又凡孀嫠皆曰寡妇。又无夫无妇□谓之寡。丈夫曰索,妇女曰嫠。又王侯谦称。《礼·曲礼》诸侯自称曰寡人。《论语》称诸异邦曰寡小君,皆言寡德也。又《诗·大雅》□于寡妻。〈注〉嫡妻也。〈笺〉寡有之妻,言贤也。〈疏〉嫡妻惟一,故言寡。又叶公户切,音古。《诗·小雅》爰及矜人,哀此鳏寡。叶上野羽。野音暑。又《大雅》不侮矜寡。叶上吐下御。又叶古火切,音果。《陆云·岁暮赋》岁难除而易逝兮,情艰多而泰寡。年有来而弃子兮,时无算而非我。《正字通》本作寡。《正伪》俗从力作寡,非。寡字下从力作。考证:(《论语》夫人自称曰寡小君。)谨照原文改称诸异邦曰寡小君。
助助:《子集下·力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牀据切《正韵》状祚切,□耡去声。《说文》左也。从力,且声。《广韵》益也。《易·系辞》天之所助者,顺也。又《韵补》叶牀举切。《扬雄·太□翕首》翕食嘬嘬,利如舞也。翕其羽,朋友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