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òng wǎng shì jū
成语注音:ㄙㄨㄙˋ ㄨㄤˇ ㄕㄧˋ ㄐㄨ
成语简拼:SWSJ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送往事居
成语解释
往:死者;居:生者。礼葬死者,奉养生者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;指礼葬死者,奉养生者
近义词
送往视居
成语接龙
1、送往事居→居安虑危→危言逆耳→耳后生风→风雨如晦→晦盲否塞→塞翁得马→马角乌头→头昏眼花→花攒绮簇→簇锦团花→花红柳绿→绿林强盗→盗怨主人→人财两空→空口无凭→凭轼旁观→观场矮人→人才辈出→出入将相→相对无言→言若悬河→河汉江淮→淮王鸡狗→狗续金貂
2、送往事居→居安资深→深明大义→义正辞约→约法三章→章父荐屦→屦及剑及→及时行乐→乐昌之镜→镜花水月→月落乌啼→啼饥号寒→寒心酸鼻→鼻孔朝天→天上石麟→麟角凤距→距跃三百→百废俱兴→兴利除害→害羣之马→马入华山→山溜穿石→石火电光→光彩溢目→目断魂销
3、送往事居→居仁由义→义形于色→色衰爱弛→弛魂宕魄→魄散魂消→消声匿影→影影绰绰→绰然有余→余风遗文→文质彬彬→彬彬文质→质伛影曲→曲意迎合→合盘托出→出谋献策→策无遗算→算尽锱铢→铢称寸量→量时度力→力可拔山→山中宰相→相视莫逆→逆天犯顺→顺过饰非
4、送往事居→居之不疑→疑行无成→成败论人→人事不醒→醒聩震聋→聋者之歌→歌声绕梁→梁孟相敬→敬老尊贤→贤贤易色→色厉胆薄→薄唇轻言→言听事行→行有余力→力不能支→支支梧梧→梧鼠技穷→穷工极变→变俗易教→教学相长→长林丰草→草长莺飞→飞文染翰→翰林子墨
5、送往事居→居仁由义→义不取容→容膝之地→地主之谊→谊不敢辞→辞赋风骨→骨腾肉飞→飞鸟惊蛇→蛇头蝎尾
6、送往事居→居无求安→安国宁家→家喻户习→习与性成→成一家言→言提其耳→耳食之言→言听计从→从令如流
成语示例
(1)少不失父,老不哭子,送往事居,后先更迭,以终于无憾。▲宋·陈亮《祭朱寿之文》
成语造句
(1)巩爷爷给他的外甥讲了“送往事居”的历史典故
(2)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“送往事居”几个大字。
(3)立前镇国中的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送往事居”。
(4)美美写不出成语“送往事居”,所以昨天考试只得了99分。
(5)小兰不会写成语“送往事居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少不失父,老不哭子,送往事居,后先更迭,以终于无憾。见宋·陈亮《祭朱寿之文》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『送往事居,耦俱无猜,贞也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往事往事:[wǎngshì] 从前的事情。往事历历在目。
送送:sòng 1、<动>送行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『皆白衣冠以送之。』2、<动>陪送;追随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『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』3、<动>押送;遣送。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『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。』4、<动>送交;送达。《失街亭》:『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。』5、<动>赠送。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『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。』6、<动>断送;了结。《陈州粜米》:『兀的不送了我这条老命。』
往往:wǎng 1、<动>去;到……去。《论语》:『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』2、<副>过去;从前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悟已往之不见,知来者之可追。』3、<副>以后;将来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其往欲何云。』
事事:shì 1、<名>事情。《兰亭集序》:『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』2、<名>特指战事。《过秦论》:『延及孝文王、庄襄王,享国之日浅,国家无事。』3、<名>政治事务。《触龙赵太后》:『赵太后新用事。』4、<动>从事;做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『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。』5、<动>侍奉;服侍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,徒慕君之高义也。』6、<量>件;样;种。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『献白玉箫管百事。』
居居:jū 1、<动>坐。《核舟记》:『佛印居右,鲁直居左。』2、<动>位居;位于;处在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。』3、<动>居住。《愚公移山》:『面山而居。』[又] <动使动>使……居住。《越妇言》:『买臣之贵,不忍其去妻,筑室以居之。』4、<名>住地;住所。《治平篇》: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不足,何况供百乎?』5、<动>闲居;闲处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『居则曰:「不吾知也!」』6、<动>占据;据有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『人君当神器之重,居域中之大。』7、<动>充当;担任。《张衡传》:『衡不慕当世,所居之官辄年不徙。』8、<动>停止;停留。《柳毅传》:『客当居此以伺焉。』[又] <形>停止不动的;停滞的。《登泰山记》:『而半山居雾若带然。』9、<动>积蓄;储存。《叔向贺贫》:『略则行志,假货居贿。』《促织》:『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,昂其直,居为奇货。』10、<动>历;经;过了。《塞翁失马》:『居数日,其马将胡骏马而归。』[居摄] 暂居帝王之位。[居士] (1)未出仕的读书人。(2)在家信佛的人。
送送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苏弄切,音□。《说文》遣也。《诗·邶风》远送于野。《礼·曲礼》使者归,则必拜送于门外。又《增韵》将也。《仪礼·聘礼》賔再拜稽首,送币。〈又〉公拜送醴。又《正韵》赠行曰送。《诗·秦风》我送舅氏。又株送,罪人相牵引也。《前汉·食货志》廼徵诸犯,令相引数千人,名株送。〈注〉先至者为魁株,被牵引者为其根株所送也。又目送,以目相送也。《左传·桓元年》目逆而送之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四人趋出,上目送之。又纵送,善射之貌。《诗·郑风》抑纵送忌。〈注〉舍拔曰纵,覆彇曰送。《玉篇》籀文作□。考证:(《前汉·食货志》乃徵诸犯,令相引数千人,名株送。〈注〉先至者为魁株,被牵引者谓其根株所送也。)谨照原注谓改为。
往往:《寅集下·彳字部》《唐韵》于两切《集韵》雨两切《正韵》羽枉切,□王上声。《说文》之也。《玉篇》行也,去也。《易·履卦》素履往无咎。《书·舜典》帝曰:兪,汝往哉。《礼·曲礼》礼尚往来。往而不来,非礼也。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又《玉篇》古往也。《广韵》往,昔也。《易·系辞》夫易彰往而察来。《前汉·武帝纪》稽诸往古,制宜於今。又约举前事曰往往。《史记·五帝纪》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,风敎固殊焉。又凡以物致人曰往。《曹植·与杨修书》今往仆少小所着辞赋一通,相与刊定也。《王羲之帖》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,示致意。又《集韵》於放切,王去声。归向也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赞》虽不能至,然心乡往之。又叶尹竦切,音勇。《东方朔·七谏》叩宫而宫应兮,弹角而角动。虎啸而谷风生兮,龙至而锦云往。
事事:《子集上·亅字部》(古文)叓《唐韵》鉏吏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仕吏切,□音示。大曰政,小曰事。《广韵》使也,立也,由也。《释名》事,伟也。伟立也。凡所立之功也。《书·大禹谟》六府三事允治。又《诗·小雅》三事大夫,莫肯夙夜。〈注〉三公也。又《诗·大雅》三事就绪。〈注〉三农之事也。又奉也。《礼·曲礼》年长以倍。则父事之。又营也,治也。《史记·曹参世家》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,见参不事事。又《广韵》《类篇》□侧吏切。事刃,与倳剚同。别见人部倳字注。又《韵补》叶逝支切,音时。《蔡邕词》帝曰休哉,命公三事。乃耀柔嘉,是式百司。又叶诗纸切,音始。《诗·召南》于以用之,公侯之事。叶沚。又叶疎语切,书上声。《韩非子·扬权篇》使鸡司夜,令狸执鼠。皆用其能,上乃无事。又叶常御切,音树。《易林》虽愠不去,复职内事。考证:(《书·大禹谟》三事正德,利用后生。)谨按后字误刊。三事与下文六字亦不连。谨照原文改为六府三事允治。
居居:《寅集上·尸字部》《广韵》九鱼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斤於切,□音车。《说文》凥处也。从尸,得几而止也。引孝经,仲尼凥,凥谓间居,如此会意。今文作居。又《广韵》安也。《书·盘庚》奠厥攸居。《礼·王制》凡居民,量地以制邑,度地以居民,地邑居民,必参相得。又《书·舜典》五宅三居。〈注〉三居,谓周之夷服,镇服,蕃服也。又坐也。《论语·阳货》居,吾语女。又积也,蓄也。《书·皋陶谟》懋迁有无化居。〈注〉化,易也。谓交易其所居积也。又《史记·平准书》富商□谷百数,废居,居邑。《徐广注》废居,贮蓄之名。有所废,有所蓄,言乗[音chéng]时射利也。又止也。《礼·月令》季秋行春令,师兴不居。〈疏〉不休止也。又海鸟曰爰居。《鲁语》爰居止於鲁东门外。又姓。汉居般,封宋城侯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居之切,音基。语助辞。《礼·檀弓》公仪仲子之丧,舍其孙而立其子。檀弓曰:何居,我未之前闻也。〈注〉怪之之辞,犹言何故也。一说何居,犹言此义何处。居读如字,不必改音基。《集韵》通作其。又叶居御切,音据。《诗·召南》惟鸠居之。叶下御。《唐风》无巳太康,职思其居。叶下瞿。瞿去声。○按《说文》居,一训蹲。《长笺》以凥为凥处,居为蹲踞。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收入御韵,引《诗》居居怀恶,不相亲比,是居有倨音。《正字通》云:蹲踞通作倨。居止,居处,与蹲踞,贵倨,从经史分见可也。考证:(《礼·曾子问》居,吾语女。)谨按曾子问无此语,查系论语文。据改为论语阳货。(《前汉·食货志》富商□谷百数,废居,居邑。《徐广注》废居,贮蓄之名。)谨按徐广注见史记,不在食货志。谨改前汉食货志为史记平准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