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í quán dà bǔ
成语简拼:SQDB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十全大補
成语解释
药名,其中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办法、方案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医药等
成语示例
(1)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,开过的方子也很多,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。▲鲁迅《花边文学·安贫乐道法》
(2)…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稚农问道:?a href='http://www.baiven.com/baike/223/301280.html' target='_blank' style='color:#136ec2'>核岛昧嗣矗俊晃业溃骸骸砬濉の怩氯恕抖昴慷弥窒肿础?/p>
成语造句
(1)打开练习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十全大补”几个大字。
(2)会会写不出成语“十全大补”的拼音。
(3)縻矗哥哥给萱艳和奕囡讲解了“十全大补”的故事。
(4)跳磴中学校的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十全大补”。
(5)小国不会写成语“十全大补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,开过的方子也很多,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。
(7)十全大补丸:双击使用,立即增加血量,该道具不限时绑定道具,机不可失。
(8)在去往大足县龙石中学的出租车上,官奈叔叔给婉锦和梓颖讲了『十全大补』的历史故事。
(9)所以这种可以成为十全大补丹的东西,完全可以当成武侠小说中那可以增长功力的灵丹妙药。
(10)商定了,我又过去看稚农,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
成语出处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四回:『这有甚干系,小产不过是气血虚了,「十全大补汤」一帖下去,补旺了气血,自然好了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十全十全:[shíquán] 原指医术高明、十治十愈,后指完美无缺。人都有缺点,哪能十全呢?。
十十:shí 1、<数>十。2、<数>泛指数目大。《行路难》:『金樽清酒斗十千。』3、<数>十倍。《谋攻》:『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』4、<数>十分之……《陈涉世家》:『而戍死者固十六七。』
全全:quán 1、<形>齐全;齐备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『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。』2、<形>完整;整个。《小石潭记》:『全石以为底。』3、<动>保全。《出师表》:『苟全性命于乱世。』4、<形>全部;所有的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,十万之众受制于人。』5、<副>完全;都。《少年中国说》:『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』6、<动>通『痊』,病愈。《病梅馆记》:『以五年为期,必复之全之。』
大大:dà 1、<形>与『小』相对。《鸿门宴》:『大行不顾细谨。』2、<形>重要的;重大的。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『故天将降大大任于斯人。』3、<形>年长的;排列第一的。《木兰诗》:『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』4、<副>表示范围广,数量多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。』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『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』5、<副>表示程度深。《董宣执法》:『帝大怒,召宣,欲箠杀之。』tài 1、通『太』,最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『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。』2、通『泰』,安定。《荀子·富国》:『故儒术诚行,则天下大而富。』[大方] 大道理。引申为专家、内行。《庄子·秋水》:『吾长见笑于大之家。』[大成] 1.太平,和平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『归之而质其大子,必得大。』2.大有成就。《老子·四十五章》:『大若缺,其用不敝。』3.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『孔子这谓集大。』
补补:bǔ(1)添上材料,修理破损的东西;修补:补袜子;修桥补路。(2)补充;补足;填补(缺额)。如:弥补;补选。(8)补养:滋补;补品。(4)<书>利益;用处:不无小补;空言无补;无补于事。
十十:《子集下·十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韵会》是执切《集韵》寔入切《正韵》寔执切,□音拾。《说文》十,数之具也。一为东西,丨为南北,则四方中央具矣。易,数生于一,成于十。《易·系辞》天九地十。《前汉·韩安国传》利不十者,不易业。又通作什。《孟子》或相什百。《前汉·谷永传》天所不飨,什倍於前。《枚乗[音chéng]传》此其与秦地相什,而功相百。又《韵会》令官文书借作拾。又《陆游老学庵笔记》转平声,可读为谌。白乐天诗:绿浪东西南北路,红栏三百九十桥。宋文安公宫词:三十六所春宫馆,一一香风送管弦。鼂以道诗:烦君一日殷勤意,示我十年感遇诗。
全全:《子集下·入字部》《唐韵》疾缘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从缘切《正韵》才缘切,□音泉。《说文》完也。《玉篇》具也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》玉人之事,天子用全。〈注〉纯用玉也。又姓。《韵会》吴有大司马全琮。又《韵会》州名。汉零陵郡,晋置全州。
大大:《丑集下·大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徒盖切。《正韵》度柰切,□音汏。小之对。《易·乾卦》大哉乾元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域中有四大,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《庄子·天地篇》不同同之谓大。《则阳篇》天地者,形之大。阴阳者,气之大。又初也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天子视学,大昕鼓徵。〈注〉日初明,击鼓徵召学士,使早至也。又徧也。《礼·郊特牲》大报天而主日。又肥美也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士羞,庶羞皆有大,赞者辨取庶羞之大,以授宾。〈注〉大,以肥美者特为脔,所以祭也。又过也。《战国策》无大大王。又长也。《尔雅·释器》珪大尺二寸谓之玠。〈疏〉大,长也。又都大,官名。宋制有两都大,一提举茶马,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□序官。又措大,士也。《书·言故事》穷措大,眼孔小,与钱十万贯,塞破屋子矣。又唐大,弓名,见《周礼·夏官》。又四大,地、水、火、风也,见《梵书·圆觉经》。又姓大。廷氏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他盖切,音忲。易:大和大极。书、诗:大王大师。礼:大羹大牢。□音泰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唐佐切,音□。《杜甫·天狗赋》不爱力以许人兮,能绝目以为大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吐卧切,音拕。猛也,甚也。《礼·童子不衣裘裳注》郑康成为大温也。徐邈大音唾。又叶徒计切,音第。《诗·大雅》戎虽小子,而式弘大,叶厉泄愒败。《正字通》杨慎曰:大无音一驾切者,韵书二十二禡不收。考淮南子,宋康王世,有雀生鸇。占曰:小而生大,必霸天下。大叶下,古亦有一驾切之音。《说文》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象人形。《徐曰》本古文人字。一曰他达切,经史大太泰通。考证:(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士羞,庶羞皆有大,赞者辨取庶羞之大,以治宾。)谨照原文治宾改授宾。”
补补:《申集下·衣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博古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彼五切,□音圃。《说文》完衣也。《急就篇注》修破谓之补。《诗·大雅》衮职有阙,惟仲山甫补之。又助也。《周礼·秋官·小行人》若国札□,则令赙补之。又益也。《前汉·董仲舒传》凡所为屑屑,夙兴夜寐,务法上古者,又将无补与。又数也。《韵会》十兆曰经,十经曰垓,十垓曰补。又邑名。《郑语》鄢、蔽、补、丹、依、□、正、莘,君之土也。〈注〉八邑也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补氏。《正字通》唐中常侍补真。□字比照考证蔽字条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