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òng huà wú yě
成语注音:ㄙㄨㄙˋ ㄏㄨㄚˋ ㄨˊ ㄧㄜˇ
成语简拼:SHWY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宋畫吴冶
成语解释
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。
成语用法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各地特产
成语接龙
1、宋画吴冶→冶容诲淫→淫词艳曲→曲意迎合→合情合理→理所必然→然荻读书→书声琅琅→琅嬛福地→地主之谊→谊不敢辞→辞尊居卑→卑鄙无耻→耻言人过→过街老鼠→鼠腹鸡肠→肠肥脑满→满谷满坑→坑家败业→业峻鸿绩→绩学之士→士死知己→己饥己溺→溺心灭质→质非文是
2、宋画吴冶→冶叶倡条→条分缕析→析微察异→异途同归→归根结底→底死谩生→生老病死→死生荣辱→辱国殄民
3、宋画吴冶→冶叶倡条→条三窝四→四海昇平→平地青云→云雾迷蒙→蒙昧无知→知人善任→任重道悠→悠然自得
成语示例
(1)宋画吴冶,刻刑镂法,乱修曲出,其为微妙,尧舜之圣不能及。▼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“宋画吴冶”几个大字。
(2)淙淙写不出成语“宋画吴冶”的拼音。
(3)灵台县西屯中学的似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宋画吴冶”。
(4)小君不会写成语“宋画吴冶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炘杰大哥哥给连薏和秋甜讲了“宋画吴冶”的典故。
(6)报告对目前错综繁复的国际形势宋画吴冶,高瞻远瞩,使大家顿开茅塞。
成语出处
据《庄子·田子方》载,宋元君召集众画家作画,大家都敬立作画,只有一人回舍,解衣伸腿而坐。宋元君认为他是真正的画师。又据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载,吴人干将、莫邪夫妇善铸剑。
成语故事
传说古代宋元君召集一些画家在一起作画,大家在宋元君面前表示谦虚,恭恭敬敬站立着作画。只有田子方一个人回到宿舍里,解开衣服伸长腿坐着作画,宋元君认为他才是真正的画师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宋宋:[sòng] (1)周代诸侯国名。桓帝时,有黄星见于楚、宋之分。――《三国演义》;吾在北方闻子为梯,将以攻宋,宋何罪之有?――《墨子·公输》。(2)子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(今河南商丘)。成王时,武庚叛乱,被杀,又以其地与纣的庶兄微子启,号宋公,为宋国。战国初年曾迁都彭城(今徐州)。公元前286年为齐所灭。辖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之间。(3)中国朝代名。公元960年赵匡胤(宋太祖)代后周称帝。国号宋,定都汴京(今河南开封),史称北宋。钦宗靖康元年(1126年)金兵攻入开封,北宋亡。次年赵构(宋高宗)在南京(今河南商丘)称帝后建都临安(今浙江杭州),史称南宋。两宋共历十八帝,统治三百二十年。(嗣同)与杨锐、林旭、刘光第同参预新,时号为『军机四卿』。参预新政者,犹唐、宋之『参知政事』,实宰相之职也。――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。又如:宋儒(指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张载、朱熹等一班宋朝理学家)(4)中国朝代名。南朝之一。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,国号宋,建都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。公元479年为南齐所代。共历八帝,六十年。如:宋本(宋代刊刻的书籍);宋头巾(指迂腐的道学家;腐儒)(5)主观响度单位,1宋等于强度为听者听阈上40分贝的1000赫纯音的响度。(6)姓。
画画:huà 1、<动>描绘;绘画。《战国策·画蛇添足》:『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』2、<名>图画。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『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』3、<名>汉字的笔画。《核舟记》:『细若蚊足,勾画了了。』4、<动>划;划分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『画为九州。』《琵琶行》:『曲终收拨当心画。』5、<动>谋划;筹画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以鲁肃为赞军校尉,助画方略。』[又] <名>计策。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『谋臣献画。』[画饼] 比喻徒有虚名,无补于实用。[画一] 整齐,明白。
吴吴:wú 1、<动>大声说话。《诗经·周颂·丝衣》:『不吴不敖。』2、<名>周代诸侯国,在今长江下游一带。3、<名>朝代名(公元222-280年)。三国之一,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,第一代君主是孙权。
冶冶:yě 1、<动>冶炼金属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『冶铸煮盐。』2、<名>冶炼工匠。《礼记·学记》:『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。』3、<形>艳丽。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『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。』[冶容] 妖艳的打扮。[冶艳] 妖艳,衣饰和首饰都很华丽。
宋宋:《寅集上·宀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韵会》苏统切《集韵》苏综切,□音送。《说文》居也,从宀从木。《徐曰》木所以成室,以居人也。又国名,微子所封地,即阏伯之商丘。《左传·昭十七年》宋,大辰之虚也。又州名,隋置宋为应天府,今河南归德府是也。又姓。
吴吴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俗吴字。《吴志·薛综传》无口为天,有口为吴。《正字通》此借字形为谐语,非吴字本义。《正韵》吴字注亦作吴,非。(吴)(古文)《唐韵》午胡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讹胡切,□音吾。国名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太伯之奔荆蛮,自号句吴。〈注〉宋衷曰:句吴,太伯始所居地名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会稽郡秦置,高帝六年为荆国,十二年,更名吴。亦县名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会稽郡吴县。又《说文》郡也。《后汉·郡国志》吴郡,顺帝分会稽置。《韵会》吴郡、吴兴、丹阳为三吴。《正字通》水经以吴兴、吴郡、会稽为三吴。指掌图以苏、常、湖为三吴,其说不同。又《齐语》西服□沙西吴。〈注〉雍州之地。又天吴,水神也。《郭璞·山海经赞》八头十尾,人面虎身。龙据两川,威无不震。又《说文》姓也。《广韵》太伯之后,因以命氏。又《方言》大也。《说文》大言也。《诗·周颂》不吴不敖。〈传〉吴,譁也。又《鲁颂》不吴不扬。《说文注》大言故夨大口以出声。今写诗者,攺吴作□,又音乎化切,其谬甚矣。《释文》吴,旧如字。何承天云:从口下大,故鱼之大口者名□,胡化反,此音恐惊俗也。按《说文》《释文》俱云吴作□读,非。而《玉篇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类篇》《韵会》诸书,吴字亦皆无去声一音,惟正韵收吴入禡韵,诗朱注亦作去声读。未知孰是,存以备考。又《集韵》元俱切,音愚。虞古作吴。注详虍部七画。《释名》吴,虞也。太伯让位而不就,归封于此,虞其志也。又与娱通。《诗·周颂》不吴不敖。〈疏〉正义曰:人自娱乐,必讙譁为声。故以娱为譁也。定本娱作吴。
冶冶:《子集下·冫字部》《唐韵》羊者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以者切,□音野。《说文》消也。从仌,台声。《三苍》冶,销也。遭热即流,遇冷即合。与冰同志,故字从冰。《正韵》熔也,销也,铸也。《韵会》炉铸谓之冶。引尸子,蚩尤造九冶。又铸匠曰冶。《前汉·董仲舒传》金之在熔,惟冶者之所铸。又妖冶。《说文》女态。《易·系辞》冶容诲淫。《正韵》装饰也。又姓。《广韵》左传,卫大夫冶厪。又《玉篇》公冶,复姓。又江南有梅根冶。《宋书·百官志》江南有梅根及冶塘二冶。《庾信·枯树赋》南陵以梅根作冶。《孟浩然诗》火炽梅根冶。○按此皆晋时冶官所居。杨慎谓冶即野字,非。又《韵补》叶演女切,音与。《齐·武帝·估客乐诗》昔经樊邓役,阻潮梅根冶。深怀怅往事,意满辞不叙。又叶邬果切,音婐。容也。《谢惠连诗》郦生无文章,西施整妖冶。胡为空耿介,悲哉君志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