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ǔ gǔ mài yào
成语简拼:SGMY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蜀賈賣藥
成语解释
贾:商人。四川商人卖药,各得其所。指商人投机取巧谋取暴利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商人投机取巧
成语造句
(1)包包写不出成语“蜀贾卖药”的拼音。
(2)本子的封面上写着“蜀贾卖药”几个大字。
(3)乾辰哥哥给昕灯和六婵讲述了“蜀贾卖药”的成语典故。
(4)塘桥初级中学的覃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蜀贾卖药”。
(5)小花不会写成语“蜀贾卖药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成语出处
《郁离子》:『蜀贾三人,皆卖药于市。』
成语故事
三个四川药商卖药,一个专门微利卖好药,一个诚信卖好药与劣药,坚持价格分开,一个专门以低价卖劣药,而且经常多送一些。一年下来,专门卖劣药的商人大发,门槛都被人挤破,而专卖好药的商人则门前冷清,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蜀蜀:shǔ 1、<名>周代诸侯国,在今四川成都一带。[又] 地域名,在四川一带。2、<名>朝代名(公元221-263年)。三国之一,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、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,又称『蜀汉』,第一代君主是刘备。[又] 朝代名(公元907-925年)。五代时王建所建,史称前蜀。[又] 朝代名(公元934-965年)。后唐孟知祥所建,史称后蜀。
贾贾:jià 1、<名>同『价』,价格;价钱。《卖柑者言》:『置于市,贾十倍,人争鬻之。』2、<名>同『价』。钱;本钱。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『如有营,予佐尔贾。』gǔ 1、<动>卖;出售。《汉书·宁成传》:『仕不至二千石,贾不至千万,安可比人乎?』2、<动>买;买进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『平子每岁贾马。』3、<动>泛指做买卖;经商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『长袖善舞,多财善贾。』4、<名>商人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。』5、<动>招引;招致。《中山狼传》:『今老矣,不能敛华就实,贾老圃怒。』jiǎ<名>姓。[辨] 贾,商。『商』本指运货贩卖,『贾』本指囤积营利,即所谓『行商坐贾』。
卖卖:mài 1、<动>用东西换钱,如『卖柑者』、『卖炭翁』《论积贮疏》:『岁恶不入,请卖爵子。』2、<动>背叛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『谄贵卖友。』[卖舌] 夸夸其谈;自我炫耀。[卖重] 卖弄权势。
药药:yào(1)药物。(2)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:火药;炸药;焊药。(3)<书>用药治疗:不可救药。(4)用药毒死:药老鼠;药虫子。
蜀蜀:《申集中·虫字部》《唐韵》市玉切《集韵》殊玉切,□音属。《说文》葵中蚕也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蚕与蜀状相□,而爱憎异也。《诗·豳风》蜎蜎者蠋。本作蜀。详蠋字注。又兽名。《山海经》杻阳之山有兽焉,其状如马,其文如虎,名曰鹿蜀。佩其皮尾,宜子孙。又《韵会》鸡大者谓之蜀鸡。又巴蜀,地名。秦置蜀郡,即益州地。又《尔雅·释山》独者,蜀。〈疏〉山之孤独者名蜀。又《字汇补》祠器也。《管子·形势篇》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。又同睽,见《归藏易》。《杨慎曰》蠲字从蜀为声,音圭,则蜀固有圭音矣。考证:(《尔雅·释山》独山,蜀。)谨照原文独山改独者。
贾贾:《酉集中·贝字部》《唐韵》公户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果五切,□音古。《说文》贾,市也。一曰坐卖售也。《书·酒诰》肇牵车牛,远服贾。《诗·邶风》贾用不售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商贾阜通货贿。〈注〉行曰商,处曰贾。又《左传·桓十年》吾焉用此以贾害。〈注〉贾,买也。又《广韵》古讶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居迓切《正韵》居亚切,□音驾。与价同。《类篇》售直也。《论语》求善贾而沽诸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举下切,音斝。姓也。《急就篇注》贾,本姬姓之国也。晋吞灭之,其后称贾氏。
卖卖:《酉集中·贝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莫懈切,音迈。《说文》作□。出物货也。从出从买。〈注〉徐锴曰:货精,故出则买之也。《九经字样》隷省作卖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听卖买以质剂。又《地官·司市》掌其卖儥之事。又《集韵》莫驾切,音禡。《博雅》儥也。
药药:《申集上·草字部》《唐韵》以灼切《韵会》弋约切,□音跃。《说文》治病草。《史记·三皇本纪》神农氏甞百草,始有医药。《急就篇注》草木、金石、鸟兽、虫鱼之类,堪愈疾者,总名为药。又《本草》芍药。详芍字注。又疗也。《诗·大雅》多将熇熇,不可救药。《庄子·天地篇》有虞氏之药疡也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药氏,望出河内,后汉南阳太守药崧,晋有牙门药冲。又《韵会》式灼切,音铄。灼药,热貌。《丘迟·思贤赋》心灼药如伤。又旅灼切,音略。《张衡·南都赋》归鴈鸣鵽,黄稻鱻鱼,以为勺药。〈注〉勺药,五味之和。药音略。《西溪丛语》言勺药者,乃以鱼肉等物为醢食也。《韩退之·郾城联句诗》五鼎调勺药。又,难祈却老药。上药旅酌切,下药以灼切,二药不同音。又《唐韵古音》医药之药去声,音効。又《字汇补》与籞苑之籞同。李正己曰:园亭中药阑,阑即药,药即阑,犹言围援,非花药之阑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池药未幸者,假与贫民。凡《汉书》阑入宫禁,阑字多从草,则药阑字义尤分明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