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án xiào fēng hóu
成语注音:ㄊㄢˊ ㄒㄧㄠˋ ㄈㄥ ㄏㄡˊ
成语简拼:TXFH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談笑封矦
成语解释
说笑之间就封了侯爵。旧时形容获得功名十分容易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获得功名很容易
成语接龙
1、谈笑封侯→侯服玉食→食必方丈→丈二和尚→尚虚中馈→馈贫之粮→粮尽援绝→绝代佳人→人各有志→志大才疏→疏财仗义→义重恩深→深仇宿怨→怨天怨地→地北天南→南蛮鴃舌→舌敝耳聋→聋者之歌→歌声绕梁→梁孟相敬→敬上爱下→下笔成文→文理俱惬→惬心贵当→当轴处中
2、谈笑封侯→侯服玉食→食不充肠→肠肥脑满→满腹狐疑→疑事无功→功若丘山→山穷水绝→绝子绝孙→孙康映雪→雪花飞舞→舞爪张牙→牙白口清→清风亮节→节威反文→文经武略→略知皮毛→毛发耸然→然糠照薪→薪尽火传→传为佳话→话不投机→机杼一家→家道小康→康庄大道
3、谈笑封侯→侯服玉食→食不充肠→肠肥脑满→满面红光→光采夺目→目下十行→行思坐想→想望丰采→采薪之忧→忧深思远→远求骐骥→骥子龙文→文子同升→升堂拜母→母以子贵→贵人贱己→己溺己饥→饥渴交攻→攻苦食俭→俭以养德→德洋恩普→普天同庆→庆吊不行→行将就木
4、谈笑封侯→侯服玉食→食不充口→口不应心→心荡神迷→迷而不返→返虚入浑→浑然一体→体无完肤→肤寸而合→合浦还珠→珠联璧合→合二为一→一通百通→通前至后→后起之秀→秀外惠中→中冓之言→言来语去→去末归本→本位主义→义不取容→容膝之地→地狱变相→相敬如宾
5、谈笑封侯→侯服玉食→食甘寝宁→宁死不辱→辱身败名→名满天下→下学上达→达观知命→命途多舛→舛讹百出→出何经典→典则俊雅→雅雀无声→声誉十倍→倍道而行→行古志今→今愁古恨→恨如头醋→醋海翻波→波澜老成→成败兴废→废寝忘食→食宿相兼→兼而有之→之死靡他
成语示例
(1)自矜奇骨,必谈笑封侯。▲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张谓》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谈笑封侯」是一个紧缩式成语。
(2)成语谈笑封侯的形成和名人有关。
(3)成语谈笑封侯和心情有关。
(4)打开练习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谈笑封侯”几个大字。
(5)画画写不出成语“谈笑封侯”的拼音。
(6)李家町镇中学的奚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谈笑封侯”。
(7)小奔不会写成语“谈笑封侯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8)仉叔叔给阿玉和小朋友介绍了“谈笑封侯”的历史故事。
(9)自矜奇骨,必谈笑封侯。见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张谓》。
成语出处
唐·杜甫《复愁》诗:『闾阎听小子,谈笑觅封侯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谈笑谈笑:[tánxiào] 说笑;又说又笑。谈笑有鸿儒。――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;谈笑间。――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
谈谈:tán(1)说话或讨论:漫谈;面谈;谈思想。(2)所说的话:奇谈;传为美谈;无稽之谈。(3)姓。
笑笑:xiào(1)露出愉快的表情,发出欢喜的声音:笑容;眉开眼笑;哈哈大笑。(2)讥笑:耻笑;见笑。
封封:fēng 1、<动>在植物的根部培土。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:『宿不敢封植此树。』2、<动>聚土筑坟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『五亦得以加其土封。』3、<名>疆界;分界。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。』[又] <名使动>把……作为疆界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『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。』4、<动>帝王以爵位、土地、名号等赐人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『而封之以膏腴之地。』《六国论》:『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。』5、<名>领地;邦国。《尚书·蔡仲之》:『肆予命尔侯于东土,往即乃封。』6、<名>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。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『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。』7、<动>封闭;封合。《鸿门宴》:『籍吏民,封府库。』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『出珠授之,封志宛然。』8、<量>指封缄物的件数。《范进中举》:『一封一封雪白的的细丝锭子。』9、<形>大。《左传·四年》:『封豕长蛇。』
侯侯:hóu 1、<名>箭靶。《诗经·猗嗟》:『终日射侯,不出正亏。』2、<名>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二等,又为诸侯国国君的通称。《屈原列传》:『出则接遇宾客,应对诸侯。』[又] 秦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』《鸿门宴》:『素善留侯张良。』3、<副>同『何』。《司马相如列传》:『君乎君乎,侯不迈哉?[侯服] 古称离王城一千里以外的方圆五百里的地区。[侯畿] 古代以王城为中心,把周围五千里的地区划为九畿。王城附近的区域叫侯畿。
谈谈:《酉集上·言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徒甘切《正韵》徒蓝切,□音郯。《说文》语也。《徐曰》谈者,和怿而悦言之。《广韵》谈话,言论也。《公羊传·闵二年》鲁人至今以为美谈。《礼·儒行》言谈者,仁之文也。《史记·滑稽传》谈言微中。《晋书·阮修传》王衍当时谈宗。又《玉篇》戏调也。《诗·小雅》不敢戏谈。又手谈。《续博物志》王中郞以围碁为坐隐,或亦谓之为手谈。又县名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谈县属益州始康郡。又蛮州名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岭南道有谈州。又姓。《蜀录》汉有征东将军谈巴。又《正韵》亦作谭。详谭字注。又《韵会小补》叶徒黄切,音唐。《急就章》曹富贵,李尹桑。萧彭祖,屈宗谈。
笑笑:《未集上·竹字部》(古文)咲《广韵》私妙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仙妙切《正韵》苏吊切,□音肖。《广韵》欣也,喜也。《增韵》喜而解颜启齿也。又嗤也,哂也。《易·萃卦》一握为笑。《诗·邶风》顾我则笑。《毛传》侮之也。《礼·曲礼》父母有疾,笑不至矧。〈注〉齿本曰矧,大笑则见。《左传·哀二十年》吴王曰:溺人必笑。《论语》夫子莞尔而笑。〈注〉小笑貌。又兽名。《广东新语》人熊,一名山笑。又《韵补》思邀切。《诗·大雅》勿以为笑,叶上嚣、下荛。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不杀黄口,不获二毛,于古为义,于今为笑。《古逸诗·赵童谣》赵为号,秦为笑。以为不信,视地上生毛。又入宥韵,音秀。《江总诗》玉脸含啼还自笑,若使琴心一曲奏。或作咲。《前汉·扬雄传》樵夫咲之。亦省作关。《前汉·薛宣传》一关相乐。
封封:《寅集上·寸字部》《唐韵》府容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方容切,□音崶。《说文》爵诸侯之土也。从之从土从寸。《徐曰》各之其土也,寸守其法度也。本作封,隶作封,从圭所执也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王大封,则告后土。〈注〉封,土地之事也。又《大戴礼》五十里而封。又《前汉·□法志》同十为封,封十为畿,畿方千里。又封疆之官曰封人。《周礼·地官》封人掌设王之社壝,为畿封而树之。又《大司徒之职》凡造都鄙,制其地域,而沟封之。〈注〉封,起土界也。土在沟上谓之封,封上树木以为固也。又大也。《诗·商颂》封建厥福。《书·舜典》封十有二山。《孔传》封,大也。每州之名山殊大者,以为其州之镇。又封禅,祭名。积土增山曰封,为墠祭地曰禅。《孝经纬》封於泰山,禅於梁甫。《白虎通》王者封禅以告太平。金泥银绳,封以印玺。孔子登泰山,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,七十余封是也。又聚土曰封。《周礼·地官·冢人》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树数。又培也。《吴语》封殖越国。〈注〉壅本曰封。又富厚也。《史记·货殖传》无秩禄之奉,爵邑之入,而乐与之比者,命曰素封。又凡专利自私曰封。《诗·周颂》无封靡于尔邦。《礼·王制》名山大泽不以封。《郑注》与民同财,不得障管也。又缄也。汉制,奏事皁囊封板,以防宣泄,谓之封事。又《前汉·平帝纪》诸乗[音chéng]传者,持尺五木传信,封以御史大夫印。又国名。《礼·明堂位》封父龟。〈注〉封父,国也。又州名。苍梧郡地,隋为封州。又姓。黄帝时有封钜。又贲氏改封氏。又穿封,复姓。又土精。《白泽图》物如小儿手,无指,名封。食之多力。又封豕,大豕名。又去声。《广韵》芳用切,音葑《书·蔡仲之命》往即乃封。徐邈读。又叶府良切,音方。《韩愈·李道古铭》本支于今,其尚有封。叶下亡。封字从□从寸作。考证:(《礼·王制》五十里为封。)谨按王制无此文,查系大戴礼王言篇。谨据改为大戴礼五十里而封。
侯侯:《子集中·人字部》《广韵》户钩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胡沟切,□后平声。《尔雅·释诂》公侯,君也。又五等爵之次曰侯。《书·禹贡》五百里侯服。《孔氏曰》侯,□也。斥□而服事。又《史记·秦始皇纪》伦侯。〈注〉爵□於列侯,无封邑者。伦,类也。又侯,射布也。方十尺曰侯,四尺曰鹄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天子熊侯白质,诸侯麋侯赤质。大夫布侯,画以虎豹,士布侯,画以鹿豕。〈注〉此所谓兽侯也。又美也。《诗·郑风》洵直且侯。又发语辞。与惟维同意。《尔雅·释诂》伊维,侯也。《诗·小雅》侯谁在矣。又《大雅》侯于周服。又《周礼·春官》肆师侯禳。〈疏〉侯者,□迎善祥。禳者,禳去殃气。又姓。魏侯嬴。又屈侯,夏侯,柏侯,侯冈,俱复姓。又侯莫□,三字姓。又《諡法》执应八方曰侯。又与兮通。亦语辞。《史记·乐书》高祖过沛,诗三侯之章。《索隐曰》沛诗有三兮,故曰三侯诗。即大风歌。兮侯古韵通。又通作何。《吕览·观表篇》今侯渫过而弗辞。《司马相如·封禅颂》君乎君乎,侯不迈哉。〈注〉侯,何也。《说文》本作矦。从人从厂。象张布之状,矢在其下。郑司农曰:方十尺曰矦,四尺曰鹄。◎按射侯,古作矦。《汉书》多作矦。从矢取射义,射之有侯,所以□中否,明工拙也。古者以射选贤,射中者获封爵,故因谓之诸侯。又《苏子瞻·新渠诗》渠成如神,民始不知。问谁为之,邦君赵侯。侯叶支韵。考证:(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天子熊侯白质。)谨照原书乡饮酒礼改乡射礼。(《周礼·春官》肆师侯禳。〈注〉侯者,□迎祥善。禳者,禳去妖祲。)谨照原文注改疏。祥善改善祥。妖祲改殃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