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虎色变
www.16system.cn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án hǔ sè biàn成语注音:ㄊㄢˊ ㄏㄨˇ ㄙㄜˋ ㄅㄧㄢˋ成语正音色,不能读作『shǎi』。
成语简拼:THSB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談虎色變成语辨形谈,不能写作『淡』。成语谜语论灯谜青出于蓝
成语英文:turn pale at the mere mention of a tiger or something terrible成语日文虎(とら)の話(はなし)で顏色(かおいろ)が変(か)わる(おくびょうな例(たと)え成语法文pǎlir à la seule évocation d'un danger成语德文es schon mit der Angst zu tun bekommen,wenn etwas Schreckliches erwǎhnt wird
成语解释
色:脸色。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。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。
成语释义
曾被虎伤过的人,一谈到老虎就吓得变了脸色。典出《二程集·河南程氏遗书·卷二上》。後用『谈虎色变』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。
[成语辨析]
谈虎色变和『闻风丧胆』都有『一提到就叫人害怕』的意思。但谈虎色变强调『色变』;指情绪紧张;『闻风丧胆』偏重于『丧胆』;指一听到强大势力就害怕。
成语用法
一、[义]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。[类]用在『惊惧恐慌』的表述上。[例](1)一提起癌症,大家就谈虎色变。(2)令人谈虎色变的爱滋病,终将被人类所征服。(3)这个凶神恶煞,只要听到他的名字,就让人谈虎色变。(4)主政者要是弄到老百姓对政治谈虎色变,大概也就完了。(5)经过大地震後,当地居民只要提到地震皆有谈虎色变的感觉。(6)时到今日,当提到集集大地震时,人们仍不免谈虎色变,心有余悸。(7)自从因玩股票破产後,只要有人提及股票,他都会谈虎色变似地叫人闭嘴。二、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心有余悸。
近义词
惊弓之鸟、心有余悸、闻风丧胆、吴牛喘月、心惊肉跳、谭虎色变
反义词
泰然自若、面不改色、谈笑自若
成语接龙
1、谈虎色变→变动不居→居不重茵→茵席之臣→臣心如水→水流花落→落荒而逃→逃之夭夭→夭桃襛李→李下瓜田→田父之功→功高震主→主忧臣辱→辱国殃民→民生凋敝→敝帷不弃→弃旧图新→新人新事→事过景迁→迁善塞违→违世絶俗→俗下文字→字斟句酌→酌盈剂虚→虚己受人
2、谈虎色变→变躬迁席→席卷天下→下车之始→始终不易→易口以食→食不餬口→口讲指画→画虎不成→成年古代→代马望北→北面称臣→臣心如水→水洁冰清→清心寡欲→欲取姑予→予取予夺→夺门而出→出有入无→无所不及→及宾有鱼→鱼烂河决→决一雌雄→雄辩高谈→谈过其实
3、谈虎色变→变古乱常→常年累月→月盈则食→食饥息劳→劳思逸淫→淫辞邪说→说短道长→长风破浪→浪子宰相→相庄如宾→宾饯日月→月值年灾→灾难深重→重理旧业→业业兢兢→兢兢战战→战火纷飞→飞眼传情→情投意合→合眼摸象→象齿焚身→身名俱灭→灭门绝户→户枢不朽
4、谈虎色变→变古乱常→常胜将军→军临城下→下回分解→解骖[音cān]推食→食子徇君→君圣臣贤→贤贤易色→色胆包天→天方夜谭→谭言微中→中饱私囊→囊里盛锥→锥处囊中→中心摇摇→摇头稾脑→脑满肠肥→肥遁鸣高→高谈雄辩→辩口利辞→辞严谊正→正声雅音→音信杳无→无妄之福
5、谈虎色变→变化多端→端人正士→士饱马腾→腾达飞黄→黄耳传书→书香人家→家给民足→足尺加二→二八女郎→郎才女貌→貌如其心→心乔意怯→怯防勇战→战无不克→克爱克威→威武不屈→屈节辱命→命辞遣意→意合情投→投井下石→石沉大海→海枯见底→底死谩生→生众食寡
成语示例
(1)清·褚人获《坚瓠首集·卷二·乌啄蝗歌》:『老人昔年被灾沴,谈虎色变如虎伤。』
(2)有光生长穷乡,谈虎色变,安能默然而已。▲明·归有光《论三区赋役水利书》
(3)明·归有光〈论三区赋役水利书〉:『有光生长穷乡,谭虎色变,安能默然而已。』
(4)清·查慎行〈题马渔村行路难小影〉诗:『我行畏路知路难,谈虎还防君色变。』
(5)元·王炎午〈祭御史萧方厓文〉:『谈虎色变,公亦流涕。』
(6)自从因玩股票破产後,只要有人提及股票,他都会谈虎色变似地叫人闭嘴。
(7)时到今日,当提到集集大地震时,人们仍不免谈虎色变,心有余悸。
(8)经过大地震後,当地居民只要提到地震皆有谈虎色变的感觉。
(9)主政者要是弄到老百姓对政治谈虎色变,大概也就完了。
(10)这个凶神恶煞,只要听到他的名字,就让人谈虎色变。
(11)一提起癌症,大家就谈虎色变。
成语造句
(1)成成不会写成语“谈虎色变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2)打开练习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谈虎色变”几个大字。
(3)但众所周知,如今的房地产中介已经演变到让客户谈虎色变的地步了。
(4)当虐待狂不满足于虐待动物时,这类人可能会选择虐待他人或者自虐,最终可能变成众人谈虎色变的杀人狂!
(5)东阳二中的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谈虎色变”。
(6)对学生上网谈虎色变,这是不科学的。
(7)而办公楼物业,商业用房日渐受到冷落,以致一说起该两类物业的开发,发展商或投资商都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。
(8)姬大爷给晓晓和小钻介绍了“谈虎色变”的历史故事。
(9)卡卡写不出成语“谈虎色变”的拼音。
(10)抗生素也让痘疹、伤害、淋病、梅毒等过去谈虎色变的疾病退出了历史舞台。至少,性病已经非常好治了。
(11)考虑到中国领导人对国内局势动荡的谈虎色变,他们对因此而引发的经济后遗症会非常敏感。
(12)淋病是危害较大的性病之一,但是淋病的传染有它独特的途径,大可不必谈虎色变,危言耸听。
(13)梅毒是最让人谈虎色变的一种性传播疾病。
(14)目前官方和舆论宣传,对学生上网谈虎色变,甚至不让学生上网,这是不科学的。
(15)他们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,不久之后,“唐纳之队”便成了人人谈虎色变的禁忌。
(16)许多同学一提到学习,胜似谈虎色变,倍感淡然无趣,瞬间冷冻自己的热量和兴趣,紧闭知识的大门;
(17)一提起癌,人们便谈虎色变。
(18)尤其将市场经济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更令人产生谈虎色变的感觉。
(19)这当中就有一种疾病让人谈虎色变,那就是艾滋病。
(20)这两个熊市已经让投资者对股票谈虎色变。
(21)至于禽流感更是谈虎色变;
(22)自亚洲“金融危机”爆发后,人们言及“金融风险”无不谈虎色变。
成语出处
《二程全书·遗书二上》:『真知与常知异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,有人说虎伤人,众莫不惊,独田夫色动异于众。』
成语典源
《二程集·河南程氏遗书·卷二上》真知与常知异。常见一田夫,曾被虎伤,有人说虎伤人,众莫不惊,独田夫色动异於众。若虎能伤人,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,然未尝真知。真知须如田夫乃是。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,是亦未尝真知。若真知,决不为矣。[注](1)常:通『尝』,曾经。(2)田夫:农夫。
成语故事
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顥说: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,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,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,而他则惊慌失色。因为他有被咬的亲身感受,研究学问的人要获得真知应该明白这个道理
成语典故
《二程集》是北宋程颢、程颐兄弟两人全部着作的汇集,《遗书》是该书的一部份,共二十五卷。两人思想学说基本一致,以理、道为万物的本源,认为『万事皆出於理』,开创了洛派理学,是北宋理学代表人物,合称为『二程』。书中在讨论到『真知』和『常知』有什麽不同时,举了这麽一个例子:『曾见一个农夫,被老虎咬过,後来伤好了,可是每当听到有人在谈论老虎咬伤人的事情时,那个农夫的脸色较其他人更加地惊惶不安。老虎会伤人,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,但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算「真知」,必须像那个农夫亲身经历过才叫「真知」。』後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『谈虎色变』,用来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