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án jīn lùn gǔ
成语简拼:TJLG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談今論古
成语解释
从今到古无所不谈,无不评论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谈话内容广泛
近义词
论今说古、说古道今、说古谈今、说今道古、谈今说古、谈古说今
成语接龙
1、谈今论古→古道热肠→肠肥脑满→满坑满谷→谷父蚕母→母难之日→日中必彗→彗汜画涂→涂炭生灵→灵蛇之珠→珠沉玉陨→陨身糜骨→骨腾肉飞→飞土逐肉→肉颤心惊→惊蛇入草→草草了事→事不师古→古往今来→来者勿拒→拒虎进狼→狼子野心→心口如一→一轰而散→散阵投巢
2、谈今论古→古井无波→波谲云诡→诡雅异俗→俗不可医→医时救弊→弊衣箪食→食玉炊桂→桂玉之地→地瘠民贫→贫无立锥→锥处囊中→中庸之道→道长论短→短褐穿结→结驷连骑→骑马寻马→马去马归→归十归一→一迎一和→和风细雨→雨零星散→散带衡门→门庭若市→市民文学
3、谈今论古→古貌古心→心弛神往→往古来今→今是昔非→非分之想→想望风采→采及葑菲→菲食薄衣→衣绣夜行→行远升高→高高在上→上树拔梯→梯愚入圣→圣君贤相→相与一口→口多食寡→寡廉鲜耻→耻居人下→下塞上聋→聋者之歌→歌舞升平→平步青霄→霄壤之殊→殊涂同会
4、谈今论古→古貌古心→心如寒灰→灰飞烟灭→灭顶之灾→灾难深重→重床叠屋→屋乌之爱→爱才如渴→渴而穿井→井底之蛙→蛙蟆胜负→负德背义→义结金兰→兰艾同焚→焚香顶礼→礼义廉耻→耻居人下→下马冯妇→妇人之仁→仁义道德→德言工貌→貌是心非→非驴非马→马马虎虎
5、谈今论古→古木参天→天地剖判→判若云泥→泥多佛大→大发慈悲→悲观厌世→世掌丝纶→纶音佛语→语不惊人→人不聊生→生离死别→别具心肠→肠肥脑满→满脸春风→风雨连床→床头金尽→尽其在我→我心如秤→秤薪而爨→爨桂炊玉→玉律金科→科头裸身→身不由己→己饥己溺
成语示例
(1)人间开口笑樵渔,会谈今论古。▲元·张可久《端正好·渔乐》
(2)…下拜。谢道:『多劳!多劳!』…——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
(3)…礼,说道:『是学生得罪了。』即逊他上坐。两下谈今论古,十分款洽,只恨相见之晚,遂为至友。有诗为证:昔…——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
成语造句
(1)打开笔记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谈今论古”几个大字。
(2)婧婧写不出成语“谈今论古”的拼音。
(3)睿睿不会写成语“谈今论古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4)闪阿姨给皮皮和小朋友们讲述了“谈今论古”的历史故事。
(5)薛家河中学的北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谈今论古”。
(6)人间开口笑樵渔,会谈今论古。见元·张可久《端正好·渔乐》。
(7)二太子到黑水潭不久就和三公主处熟了,两人常在一块谈今论古。
(8)前往修武县葛庄第二初级中学的火车上,锒不大哥哥给璐优和玉萱讲解了『谈今论古』的典故。
(9)再说谈今论古,社会趣闻,新编故事,刘姥姥更是口若悬河,滔滔不绝,让这个读书之家老老少少都开心,闻所未闻。
成语出处
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『还有一个道士,妙解章令。又能饮宴,论今说古,无有不知,多解多能,人间皆晓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谈谈:tán(1)说话或讨论:漫谈;面谈;谈思想。(2)所说的话:奇谈;传为美谈;无稽之谈。(3)姓。
今今:jīn 1、<名>现在;如今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今臣至,大王见臣列观。』2、<名>现代;当代。《察今》:『察今可以知古。』3、<副>将要;将会。《鸿门宴》:『吾属今为之虏矣。』4、<连>假如;如果。《庄暴见孟子》:『今王与百姓同乐,则王矣。』
论论:lùn 1、<动>讨论;议论。《出师表》:『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。』2、<动>评定赏罚;判定。《出师表》:『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』3、<动>说。《桃花源记》:『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』4、<动>辩论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『今日廷论。』5、<动>研究;研讨。《五蠹》:『论世之事,因为之备。』6、<名>言论;主张;学说。《甘藷疏序》:『余不侫,独持迂论。』7、<名>文体的一种,即议论文。《文选序》:『论则析理精微,铭则序事清润。』
古古:gǔ 1、<名>古代。《庄暴见孟子》: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。』2、<形>历时长焦的;古老的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『从数骑出,微行入古寺。』
谈谈:《酉集上·言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徒甘切《正韵》徒蓝切,□音郯。《说文》语也。《徐曰》谈者,和怿而悦言之。《广韵》谈话,言论也。《公羊传·闵二年》鲁人至今以为美谈。《礼·儒行》言谈者,仁之文也。《史记·滑稽传》谈言微中。《晋书·阮修传》王衍当时谈宗。又《玉篇》戏调也。《诗·小雅》不敢戏谈。又手谈。《续博物志》王中郞以围碁为坐隐,或亦谓之为手谈。又县名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谈县属益州始康郡。又蛮州名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岭南道有谈州。又姓。《蜀录》汉有征东将军谈巴。又《正韵》亦作谭。详谭字注。又《韵会小补》叶徒黄切,音唐。《急就章》曹富贵,李尹桑。萧彭祖,屈宗谈。
今今:《子集中·人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居吟切,音金。《说文》是时也。《广韵》对古之称。《诗·召南》迨其今兮。《毛传》今,急辞也。《朱传》今,今日也。不待吉也。又《圆觉经》无起无灭,无去来今。〈注〉谓过去见在未来三世。又《韵补》叶居青切,音京。《诗·周颂》有椒其馨,胡考之宁。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。又叶居良切,音姜。《易林》庭爎夜明,追古伤今。阳弱不制,阴雄坐房。从亼□会意。□,古文及字。巳往为古,逮及为今。
论论:《酉集上·言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卢昆切,音崘。《说文》议也。《广韵》说也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·贾疏》直言曰论,答难曰语。论者,语中之别,与言不同。又《论语·序解正义》论者,纶也,轮也,理也,次也,撰也。以此书可经纶世务,故曰纶,圆转无穷故曰轮,蕴含万理故曰理,篇章有序故曰次,羣贤集定故曰撰。《文心雕龙》昔仲尼微言,门人追述,故仰其经目,称为论语,盖羣论立名,始于兹矣。又《释名》伦也,有伦理也。《玉篇》思理也。《诗·大雅》於论鼓钟。〈传〉思也。《郑笺》论之言伦也。《朱传》言得其伦理也。又《增韵》紬绎讨论也。《孔安国·尚书序》讨论典坟。又《正韵》决罪曰论。又官名。《金史·百官志》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,次曰国论、忽鲁、勃极烈。国论,言贵。忽鲁,犹总帅也。又诸羌州名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刃南道有论川州,开元后置。又姓。《唐书》论弓仁,本吐蕃族也。又三字姓。《金史·国语解·姓氏》乌古论曰商。又《广韵》力迍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龙春切,□音伦。言有理也。又《礼·王制》凡制五□,必即天论。〈注〉天论,天理也。与伦同。又《玉篇》力困切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卢困切,□崘去声。义同。又《正韵》辨论也。《书·周官》论道经邦。〈传〉论者,讲明之谓。《礼·王制》凡官民材,必先论之。〈注〉谓考评其行艺之详也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论功行封。又叶卢健切,音练。《前汉·叙传》兵家之策,惟在不战。营平皤皤,立功立论。又叶圣闰切,音舜。《冯衍·显志赋》澄德化之陵迟兮,烈□罚之峭峻。燔[音fán]商鞅之法术兮,烧韩非之说论。又叶闾员切,音挛。《曹植·文帝诔》考诸先纪,寻之哲言。生若浮寄,惟德可论。《字汇补》伪作□,非。
古古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公户切《韵会》果五切《正韵》公土切,□音鼓。《尔雅·释诂》古,故也。《说文》从十,口。识前言者也。《徐铉曰》十口所传,是前言也。《玉篇》久也,始也。《书·尧典》曰若稽古帝尧。《诗·邶风》逝不古处。《前汉·艺文志》世正三古。《孟康曰》伏羲上古,文王中古,孔子下古。又《礼·祭义》以祀天地、山川、社稷、先古。〈注〉先古,谓先祖也。又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》轮已庳,则於马终古登阤也。〈注〉终古,犹言常也。又贲古,县名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益州郡贲古县。又姓。《广韵》周太王从邠适岐,称古公,其后氏焉。汉有古初,蜀志有广汉功曹古牧,北魏有古弼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红茏古。〈注〉俗呼红草为茏鼓,语转耳。又《集韵》古暮切,音顾。亦作故,义同。《刘向·九叹》兴离骚之微文兮,兾灵修之壹悟。还余车于南郢兮,复姓轨于初古。又《字汇补》溪姑切,音枯。古成氏,复姓。汉广汉太守古成云。后秦古成诜,以文章参枢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