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án tán guàn guàn
成语简拼:TTGG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罎罎罐罐
成语英文:pots and pans成语日文がらくた,値打ちのない雑多な品物成语德文Tǒpfe und Pfannen--nicht sehr wertvolles Hab und Gut
成语解释
坛: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;罐:盛东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。形容旧有的条条框框或规矩等。
成语用法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近义词
条条框框
成语示例
(1)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1章:『大家要丢掉坛坛罐罐,洪水已经进城了!快逃命吧!』
成语造句
(1)本子的第二页写着“坛坛罐罐”几个大字。
(2)冰冰写不出成语“坛坛罐罐”,导致期末考试只有97分。
(3)成语坛坛罐罐和「确确实实」一样,都是叠字成语。
(4)婧婧不会写成语“坛坛罐罐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名星学校的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坛坛罐罐”。
(6)淑穆姐姐给铱雪和裔晨讲解了“坛坛罐罐”的典故。
成语出处
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『敌人进攻时,对付的办法是「御敌于国门之外」,「先发制人」,「不打烂坛坛罐罐」,「不丧失寸土」,「六路分兵」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坛坛:tán 1、<名>古代用于盟誓、封拜、祭祀等活动的土筑高台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为坛而盟,祭以尉首。』2、<名>庭院中的土台。《涉江》:『燕雀乌鹊,巢堂坛兮。』也指庭院。《淮南子·说林》:『腐熏于宫坛。』[坛卷] 不舒展的样子。[坛宇] (1)祭祀的坛场。(2)范围;界限。
罐罐:guàn(1)(罐儿)罐子:茶叶罐儿。(2)煤矿装煤用的斗车。
坛坛:《丑集中·土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唐干切《正韵》唐阑切,□音弹。《说文》祭场也。坛之言坦也。一曰封土为坛。《礼·祭义》燔[音fán]柴于泰坛祭天也。《祭法》去祧为坛。〈注〉远庙八世祖则迁于坛,有祷则祭。互详墠字注。《史记·文帝纪》其广增诸祀坛场。又楚人谓中庭曰坛,见《荆楚风俗通》。又盟誓则立坛。《礼·亲记》孔子出鲁东门,过故杏坛,曰:兹臧文仲誓盟之坛也。睹物思人,命琴而歌。又国君朝会亦设坛。《左传·襄二十八年》郑伯如楚,舍不为坛,子产曰:大适小则为坛,小适大苟舍而已,焉用作坛。又特拜将相亦设坛。《前汉·高帝纪》上设坛具礼,拜韩信为大将,一军皆惊。《唐书·裴度传》度拜相,诏四登师坛。又鸡坛,友会也。《北户录》越人每相交,作坛,祭以白犬丹鸡。又瑶坛,仙境也。《张协·七命》眷椒庭于瑶坛。又《集韵》傥旱切,音儃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九伐之法。一曰暴内陵外则坛之。《郑注》出其君。置空坛之地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徒案切《正韵》杜晏切,□音但。坛曼,宽广貌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坛以陆离。《子虚赋》案衍坛曼。又《集韵》《正韵》□时战切,音缮。除地也。又《集韵》上演切,音善。野土也。《楚辞·九章》鸾鸟凤凰,日以远兮。燕雀乌鹊,巢堂坛兮。又亭年切,音田。《桓君山仙赋》周览八极,还崦华坛。泛泛滥滥,随天转旋。又叶直良切,音长。《楚辞·九歌》荪壁兮紫坛,播芳椒兮成堂。俗作坛,非。坛字从靣,不从□作。
罐罐:《未集中·缶字部》《集韵》古玩切,音贯。《说文·新附字》器也。《玉篇》缻罐。《类篇》汲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