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德咏功
www.16system.cn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òng dé yǒng gōng成语简拼:SDYG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頌德詠功
成语解释
颂、咏:颂扬。颂扬功绩和德行。
成语造句
(1)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颂德咏功”几个大字。
(2)岑岑写不出成语“颂德咏功”,因此期中考试仅98分。
(3)昌淏叔叔给怡牡和佳铭介绍了“颂德咏功”的成语故事。
(4)茜茜不会写成语“颂德咏功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石岭镇二中的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颂德咏功”。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周本纪》:『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』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『鸾舆幽蔼,龙旗太常,爰迄太庙,钟鼓锽锽,颂德咏功,八佾锵锵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颂颂:sòng 1、<动>歌颂;颂扬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『刻石颂秦德。』2、<名>一种文体。《文心雕龙·公赞》:『颂惟典雅。』3、<动>通『诵』,朗读;背诵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『颂其诗,读其书。』róng<名>仪容之『容』本字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『鲁徐生善为颂。』
德德:dé 1、<名>道德;品德。《劝学》:『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』2、<名>恩德;恩惠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』[又] <动>感激。《史记·信陵君列传》:『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。』。3、<名>德政;功德。《殽之战》:『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』4、<名>福。《礼记·哀公问》:『君之及皮言也,百姓之德也。』[德化] 道德教化,道德影响。
咏咏:yǒng 1、<动>长声吟诵、歌唱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『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』2、<动>用诗歌抒情、写景、叙事。《观沧海》:『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』
功功:gōng 1、<名>事情;工作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『上入执宫功。』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『三日劝农功。』2、<名>功效;成绩。《劝学》:『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』《乐羊子妻》:『今若断斯织也,则捐失成功。』3、<名>功业;事业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『管仲晏子之功,可复许乎?』《晋书·谢尚等传论》:『降龄何促,功败垂成。』4、<名>功劳;功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。』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『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。』《鸿门宴》:『欲诛有功之人,此亡秦之续耳。』5、<名>功用;用处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?』6、<名>功德;恩德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今恩足以及禽兽,而功不至于百姓者,独何与?』《狱中杂记》: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,而不求其情。』7、<形>精善。《管子·七法》:『器械不功。』8、<名>丧服名。分大功「小功,大功服丧九月,小功服丧五月。《陈情表》:『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载应门五尺之童。』[功德] (1)功劳与恩德。(2)佛教用语,指佛教徒念佛育经,为死者做佛事、行善等。[功课] 考核官吏的成绩。[功令] 古代国家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。
颂颂:《戌集下·页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余封切,音容。《说文》貌也。《前汉·儒林传》鲁徐生善为颂。又唐生、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,抠衣登堂,颂礼甚严。〈注〉□与容同。又从颂,与从容同。《史记·鲁仲连传》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,皆非也。〈注〉音从容。又《前汉·□法志》年八十以上,八岁以下,当鞠系者颂系之。〈注〉谓宽容之,不桎梏也。又公也。《前汉·吴王濞传》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,颂共禁不与。〈注〉颂,犹公也。又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似用切,音诵。《正韵》称述也。《释名》称颂成功谓之颂。又颂,容也。叙说其成功之形容也。《韵会》徐曰:此容仪字。歌诵者,美盛德之形容,故通作颂。后人因而乱之,以此为歌颂字。《礼·少仪》颂而无讇。〈注〉颂谓将顺其美。又磬名。《仪礼·大射仪》西阶之西颂磬。〈注〉言成功曰颂。西为阴中,万物之所成,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。又琴名。《左传·襄二年》使择美檟,以自为榇与颂琴。又占兆之词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卜》其颂,皆千有二百。〈注〉颂谓繇也。又姓。又《韵补》叶墙容切,音从。《扬雄·河东赋》丽钩芒与骖[音cān]蓐收兮,殷□冥及祝融。敦衆[音zhòng]神使式□兮,奋六经以摅颂。考证:(《前汉·儒林传》鲁儒生,善为颂。)谨照原文鲁儒生改鲁徐生。(《前汉·吴王濞传》它郡国吏,欲采捕亡人,颂共禁不与。〈注〉颂,犹公也。)谨照原文采捕改来捕。
德德:《寅集下·彳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多则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的则切,□登入声。《广韵》德行也。《集韵》德行之得也。《正韵》凡言德者,善美,正大,光明,纯懿之称也。《易·乾卦》君子进德修业。《诗·大雅》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《书·臯陶谟》九德,宽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乱而敬,扰而毅,直而温,□而廉,刚而塞,强而义。又《洪范》三德,一曰正直,二曰刚克,三曰柔克。《周礼·地官》六德:知、仁、圣、义、中、和。又《玉篇》德,惠也。《书·盘庚》施实德于民。《诗·小雅》既饱以德。又善敎也。《礼·月令》孟春之月,命相布德,和令,行庆,施惠。〈注〉德谓善敎。又感恩曰德。《左传·成三年》王曰:然则德我乎。〈疏〉德加於彼,彼荷其恩,故谓荷恩为德。《后汉·樊晔传》光武微时,晔馈饵一笥,帝德之不忘。又《韵会》四时旺气也。《礼·月令》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又《諡法》绥柔士民,谏争不威,执义扬善,曰德。又《说文》升也。又《玉篇》福也。又星名。《前汉·郊祀志》望气王朔言,后独见填星出如瓜。有司皆曰:陛下建汉家封禅,天其报德星云。〈注〉德星,既填星也。又《韵会》亦作悳。《前汉·贾谊传》悳至渥也。又州名。《广韵》秦为齐郡地,汉为平原郡。武德初为德州,因德安县以名之。又叶都木切,音笃。《谢惠连·雪赋》曹风以麻衣比色,楚谣以幽兰俪曲。盈尺则呈瑞於丰年,袤丈则表沴於阴德。又叶得各切,当入声。《易林》酒为欢伯,除忧来乐,福善入门,与君相索,使我有德。考证:(《书·大禹谟》九德,宽而栗。)谨照原书改臯陶谟。
咏咏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为命切,音泳。《说文》本作咏,歌也。《前汉·东方朔传》弹琴其中,以咏先王之风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适馔省醴,养老之珍具,遂发咏焉。〈注〉发咏,谓以乐纳之。又《集韵》或作永。《诗·魏风》谁之永号。《释文》作咏。○按《玉篇》《广韵》诸书本作咏。《字汇》作咏,从二水,附六画,非,今攺正。咏字右从二水作,不从永。(咏)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为命切,音泳。《说文》歌也。《玉篇》长言也。《增韵》咏歌讴吟也。《书·益稷》戛击鸣球,搏拊琴瑟以咏。〈传〉以合咏歌之声也。《尔雅序》叙诗人之兴咏。〈疏〉咏者,永言也。《前汉·艺文志》咏其声谓之歌。又鸟鸣亦曰咏。《陆机·悲哉行》耳悲咏时禽。〈注〉禽声应时而变也。又通作咏。《史记·乐书》歌咏其声也。《礼·乐记》作歌咏。又《说文长笺》省作永。《书·舜典》诗言志,歌永言。
功功:《子集下·力字部》《唐韵》古红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沽红切,□音公。《说文》以劳定国曰功。从力,工声。《广韵》功绩也。《书·禹谟》九功惟叙。又自以为功曰功之。《史记·信陵君传》公子乃自骄而功之,窃为公子不取也。又功,毛诗作公。《诗·小雅》以奏肤公。〈注〉功也。又《韵会》大功,小功,丧服名。谓治布有精麤之分。或作红。史记汉书,大功小功,作大红小红。又《广韵》汉复姓。《何氏姓苑》汉营陵令成功恢。禹治水告成功后为氏。又《韵补》叶姑黄切,音光。《东方朔·七谏》信直退而毁败兮,虚伪进而得当。追悔过之无及兮,岂尽忠而有功。又叶居银切,音巾。《司马相如·子虚赋》骛于盐浦,割鲜染轮。射中获多,矜而自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