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òng dé gē gōng
成语注音:ㄙㄨㄙˋ ㄉㄜˊ ㄍㄜ ㄍㄨㄙ
成语简拼:SDGG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繁体:頌惪謌功
成语解释
颂扬恩德,赞美功绩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赞扬人
近义词
歌功颂德
成语接龙
1、颂德歌功→功成行满→满城风雨→雨顺风调→调三斡四→四肢百体→体大思精→精明强干→干净利落→落落难合→合盘托出→出奇不穷→穷源竟委→委过于人→人人自危→危若朝露→露己扬才→才气过人→人非草木→木讷寡言→言近意远→远交近攻→攻其不备→备位充数→数米而炊
2、颂德歌功→功高不赏→赏立诛必→必不挠北→北辰星拱→拱手而降→降心相从→从天而下→下坂走丸→丸泥封关→关山迢递→递胜递负→负材任气→气充志骄→骄兵之计→计穷势迫→迫不及待→待时守分→分条析理→理冤摘伏→伏牛乘马→马面牛头→头昏目晕→晕晕沉沉→沉吟未决
3、颂德歌功→功行圆满→满腹牢骚→骚人逸客→客死他乡→乡壁虚造→造謡生非→非池中物→物伤其类→类聚群分→分钗断带→带月披星→星流霆击→击鼓鸣金→金针见血→血气方刚→刚克消亡→亡魂丧胆→胆壮心雄→雄深雅健→健步如飞→飞灾横祸→祸国殃民→民淳俗厚→厚今薄古
4、颂德歌功→功若丘山→山栖谷饮→饮胆尝血→血口喷人→人中骐骥→骥子龙文→文理不通→通幽洞冥→冥昭瞢闇→闇无天日→日益月滋→滋蔓难图→图穷匕见→见弹求鸮→鸮鸣鼠暴→暴衣露盖→盖棺定论→论黄数黑→黑家白日→日锻月炼→炼石补天→天经地义→义不取容→容光焕发
5、颂德歌功→功参造化→化为乌有→有翅难展→展转推托→托妻寄子→子虚乌有→有言在前→前呼后拥→拥兵玩寇
6、颂德歌功→功成名立→立德立言→言出患入→入地无门→门户洞开→开国承家→家传之学→学不沾洽→洽博多闻
成语示例
(1)使得为鸡皮三少之女,前鱼不泣之男,地下有灵,方颂德歌功之不暇,而忍以矫制责之哉?▲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部》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“颂德歌功”几个大字。
(2)董家湾中学的司空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颂德歌功”。
(3)方方写不出成语“颂德歌功”,因此语文考试仅98分。
(4)斐斐不会写成语“颂德歌功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嫣然叔叔给鸯帻和一婧讲了“颂德歌功”的历史故事。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周本纪》:『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颂颂:sòng 1、<动>歌颂;颂扬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『刻石颂秦德。』2、<名>一种文体。《文心雕龙·公赞》:『颂惟典雅。』3、<动>通『诵』,朗读;背诵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『颂其诗,读其书。』róng<名>仪容之『容』本字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『鲁徐生善为颂。』
德德:dé 1、<名>道德;品德。《劝学》:『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』2、<名>恩德;恩惠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』[又] <动>感激。《史记·信陵君列传》:『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。』。3、<名>德政;功德。《殽之战》:『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』4、<名>福。《礼记·哀公问》:『君之及皮言也,百姓之德也。』[德化] 道德教化,道德影响。
歌歌:gē 1、<动>唱;唱歌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』《醉翁亭记》:『负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树。』2、<名>歌曲;合乐能唱的诗。《前赤壁赋》:『倚歌而和之。』《岳慢楼记》:『渔歌互答,此乐何极!』3、<动>作歌;吟诵。《观沧海》:『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』《琵琶行》:『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。』[歌钟] 即编钟,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。
功功:gōng 1、<名>事情;工作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『上入执宫功。』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『三日劝农功。』2、<名>功效;成绩。《劝学》:『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』《乐羊子妻》:『今若断斯织也,则捐失成功。』3、<名>功业;事业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『管仲晏子之功,可复许乎?』《晋书·谢尚等传论》:『降龄何促,功败垂成。』4、<名>功劳;功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。』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『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。』《鸿门宴》:『欲诛有功之人,此亡秦之续耳。』5、<名>功用;用处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?』6、<名>功德;恩德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今恩足以及禽兽,而功不至于百姓者,独何与?』《狱中杂记》: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,而不求其情。』7、<形>精善。《管子·七法》:『器械不功。』8、<名>丧服名。分大功「小功,大功服丧九月,小功服丧五月。《陈情表》:『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载应门五尺之童。』[功德] (1)功劳与恩德。(2)佛教用语,指佛教徒念佛育经,为死者做佛事、行善等。[功课] 考核官吏的成绩。[功令] 古代国家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。
颂颂:《戌集下·页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余封切,音容。《说文》貌也。《前汉·儒林传》鲁徐生善为颂。又唐生、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,抠衣登堂,颂礼甚严。〈注〉□与容同。又从颂,与从容同。《史记·鲁仲连传》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,皆非也。〈注〉音从容。又《前汉·□法志》年八十以上,八岁以下,当鞠系者颂系之。〈注〉谓宽容之,不桎梏也。又公也。《前汉·吴王濞传》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,颂共禁不与。〈注〉颂,犹公也。又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似用切,音诵。《正韵》称述也。《释名》称颂成功谓之颂。又颂,容也。叙说其成功之形容也。《韵会》徐曰:此容仪字。歌诵者,美盛德之形容,故通作颂。后人因而乱之,以此为歌颂字。《礼·少仪》颂而无讇。〈注〉颂谓将顺其美。又磬名。《仪礼·大射仪》西阶之西颂磬。〈注〉言成功曰颂。西为阴中,万物之所成,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。又琴名。《左传·襄二年》使择美檟,以自为榇与颂琴。又占兆之词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卜》其颂,皆千有二百。〈注〉颂谓繇也。又姓。又《韵补》叶墙容切,音从。《扬雄·河东赋》丽钩芒与骖[音cān]蓐收兮,殷□冥及祝融。敦衆[音zhòng]神使式□兮,奋六经以摅颂。考证:(《前汉·儒林传》鲁儒生,善为颂。)谨照原文鲁儒生改鲁徐生。(《前汉·吴王濞传》它郡国吏,欲采捕亡人,颂共禁不与。〈注〉颂,犹公也。)谨照原文采捕改来捕。
德德:《寅集下·彳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多则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的则切,□登入声。《广韵》德行也。《集韵》德行之得也。《正韵》凡言德者,善美,正大,光明,纯懿之称也。《易·乾卦》君子进德修业。《诗·大雅》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《书·臯陶谟》九德,宽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乱而敬,扰而毅,直而温,□而廉,刚而塞,强而义。又《洪范》三德,一曰正直,二曰刚克,三曰柔克。《周礼·地官》六德:知、仁、圣、义、中、和。又《玉篇》德,惠也。《书·盘庚》施实德于民。《诗·小雅》既饱以德。又善敎也。《礼·月令》孟春之月,命相布德,和令,行庆,施惠。〈注〉德谓善敎。又感恩曰德。《左传·成三年》王曰:然则德我乎。〈疏〉德加於彼,彼荷其恩,故谓荷恩为德。《后汉·樊晔传》光武微时,晔馈饵一笥,帝德之不忘。又《韵会》四时旺气也。《礼·月令》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又《諡法》绥柔士民,谏争不威,执义扬善,曰德。又《说文》升也。又《玉篇》福也。又星名。《前汉·郊祀志》望气王朔言,后独见填星出如瓜。有司皆曰:陛下建汉家封禅,天其报德星云。〈注〉德星,既填星也。又《韵会》亦作悳。《前汉·贾谊传》悳至渥也。又州名。《广韵》秦为齐郡地,汉为平原郡。武德初为德州,因德安县以名之。又叶都木切,音笃。《谢惠连·雪赋》曹风以麻衣比色,楚谣以幽兰俪曲。盈尺则呈瑞於丰年,袤丈则表沴於阴德。又叶得各切,当入声。《易林》酒为欢伯,除忧来乐,福善入门,与君相索,使我有德。考证:(《书·大禹谟》九德,宽而栗。)谨照原书改臯陶谟。
歌歌:《辰集下·欠字部》(古文)可哥《唐韵》古俄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居何切,□音柯。《说文》咏也。《徐曰》长引其声以咏也。《释名》人声曰歌。歌者,柯也。以声吟咏上下,如草木有柯叶也。《扬子·方言》兖冀言歌,声如柯。《书·舜典》诗言志,歌永言。《正义曰》直言不足以申意,故令歌咏其诗之义以长其言。《礼·乐记》诗言其志也,歌咏其声也。〈又〉歌之为言也,长言之也。言之不足,故长言之。又曲合乐也。《诗·魏风》我歌且谣。〈传〉曲合乐曰歌,徒歌曰谣。〈疏〉正义曰:谣既徒歌,则歌不徒矣,故曰曲合乐曰歌。歌谣对文如此,散则歌为总名,未必合乐也。又《韩诗·章句》有章曲曰歌,无曰谣。又《古乐府注》齐歌曰讴,吴歌曰歈,楚歌曰艳。奏乐曰登歌,曰升歌。又钟名。《左传·襄十一年》郑人赂晋侯歌钟二肆,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绦。又山名。《广舆记》歌山,在广西平乐府富川县。又朝歌,地名,纣所都也。汉为县,属河内郡。见《前汉·地理志》。又叶古贺切,音过。《左贵□·晋元后诔》内敷阴敎,外毗阳化。绸缪庶政,密勿夙夜。恩从风翔,泽随雨播。中外禔福,遐迩咏歌。说见《颜氏·刊谬正俗》。又叶居之切,音姬。《屈原·远游》张乐咸池奏承云兮,二女御九韶,歌,使湘灵鼓瑟兮,令海若舞冯夷。又叶斤於切,音居。《柳宗元·饶娥□辞》鄱民哀号,或以颂歌。齐女色忧,伤槐罢诛。《说文》或作謌。《集韵》或作□。
功功:《子集下·力字部》《唐韵》古红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沽红切,□音公。《说文》以劳定国曰功。从力,工声。《广韵》功绩也。《书·禹谟》九功惟叙。又自以为功曰功之。《史记·信陵君传》公子乃自骄而功之,窃为公子不取也。又功,毛诗作公。《诗·小雅》以奏肤公。〈注〉功也。又《韵会》大功,小功,丧服名。谓治布有精麤之分。或作红。史记汉书,大功小功,作大红小红。又《广韵》汉复姓。《何氏姓苑》汉营陵令成功恢。禹治水告成功后为氏。又《韵补》叶姑黄切,音光。《东方朔·七谏》信直退而毁败兮,虚伪进而得当。追悔过之无及兮,岂尽忠而有功。又叶居银切,音巾。《司马相如·子虚赋》骛于盐浦,割鲜染轮。射中获多,矜而自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