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hǎn zhuǎn tuī tuō
成语简拼:ZZTT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輾轉推託
成语解释
展转:同『辗转』,循环反复;推托:借故推延。指一再拖延推辞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接龙
1、展转推托→托钵沿门→门不夜关→关门大吉→吉人天相→相知恨晚→晚节黄花→花样翻新→新官上任→任重致远
2、展转推托→托孤寄命→命大福大→大开大合→合情合理→理所不容→容身之地→地网天罗→罗雀掘鼠→鼠目寸光
3、展转推托→托妻寄子→子虚乌有→有言在前→前呼后拥→拥兵玩寇→寇不可玩→玩忽职守→守残保缺→缺斤少两
4、展转推托→托足无门→门当户对→对簿公堂→堂堂正正→正言若反→反戈相向→向若而叹→叹凤嗟麟→麟角凤毛
成语造句
(1)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展转推托”几个大字。
(2)思燃大哥哥给侥謇和姿媛讲述了“展转推托”的历史典故
(3)夏集乡二初中的子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展转推托”。
(4)小楚不会写成语“展转推托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小龙写不出成语“展转推托”,导致语文测试仅97分。
成语出处
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·三山福地志》:『展转推托,遂及半年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展转展转:1、翻来覆去。《楚辞·九叹·惜贤》:『忧心展转展转愁弗郁兮。』2、反复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『韩与秦接境壤界,其地不能千里,展转展转不可约。』3、经过多种途径,非直接地。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:『岐诡辞得免,展转展转还长安。』
推托推托:借故拒绝:她推托嗓子坏了,怎么也不肯唱。
展展:zhǎn 1、<动>伸展。《庄子·盗跖》:『两展其足,案剑瞋目。』2、<动>施展。曹植《名都篇》:『余巧兮未展。』3、<动>陈列。屈原《东君》:『展诗兮会舞。』4、<动>察看;省视。《促织》:『展玩不可晓。』5、<形>诚实。《诗经·雄雉》:『展兮君子。』6、<副>确实。《诗经·猗嗟》:『展我甥兮。』7、[展礼] 行礼。8、[展眉] 因喜悦而展开眉头。
转转:zhuǎn 1、<动>转动;辗转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表雀白鹄舫,四角龙子幡,婀娜随风转。』《促织》:『转侧床头,唯思自尽。』2、<动>回转;拐弯。《过秦论》:『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。』《醉翁亭记》:『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。』3、<动>迁徙;移动。《捕蛇者说》:『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』4、<动>转向。《琵琶行》:『却坐促弦弦转急。』5、<动>调任。《张衡传》:『再转复为太史令。』zhuàn 1、<动>旋转。《琵琶行》:『转轴拨弦三两声,未成曲调先有情。』2、<量>旋转一圈叫一转,动作往返完成一次也叫转。《木兰诗》:『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』3、<动>鸣叫声的回转。《与朱元思书》:『蝉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』[转漕] 运粮。车运叫转,水运叫漕。[转蓬] 草丛随风摇动。后比喻身世飘零,行踪不定。
推推:tuī 1、<动>用手推。《陈州粜米》:『你可也被人推更不轻。』2、<动>推移;移动。《谭嗣同》:『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。』3、<动>推求;推测。《察变》:『特据前事推未来,为变方长。』4、<动>推广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故推恩足以保四海。』5、<动>推辞;推托。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『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。』6、<动>推荐;推举。《报任安书》:『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。』7、<动>推行;实行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『州部之吏操官兵,推公法,而求索奸人。』8、<动>推崇;赞许。《墨池记》:『其亦欲推其事,以勉其学者邪。』9、<动>假装。《长亭送别》:『猛然见了把头低,长吁气,推整素罗衣。』[推诚] 以诚意待人。[推体] 委身;以身相托。
托托:tuō 1、<动>寄托;依靠。《滕王阁序》:『今兹捧袂,喜托龙门。』2、<动>托付;委托。《出师表》: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。』3、<动>假托;假借。《梅花岭记》:『已而英、霍山师大起,皆托忠烈之名。』[托庇] 托人福庇,旧时的客套话。[托大] 大意。
展展:《寅集上·尸字部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知辇切,邅上声。《说文》转也。本作□,从尸,□省声。隶作展。《尔雅·释言》展,适也。〈注〉得自申展适意也。一曰诚也。《诗·鄘风》展如之人兮。《小雅》展也大成。《扬子·方言》荆吴淮汭之间,谓信曰展。又舒也,开也。《仪礼·聘礼》有司展羣币以告。〈疏〉展,□也。又《周礼·天官》展其功绪。〈注〉展,犹录也。又《书·旅獒》分宝玉于伯叔之国,时庸展亲。〈注〉使益厚其亲也。又《广韵》整也,审也,视也。《周礼·春官·肆师》大祭祀,展牺牲。〈注〉展,省阅也。又姓。鲁大夫展禽,展喜。又叶诸延切,音旃。《诗·鄘风》瑳兮瑳兮,其之展也。叶下颜媛。〈注〉展与襢通。又叶章忍切,音轸。《张衡·西京赋》五都货殖,既迁既引。商旅联槅,隐隐展展。考证:(《书·旅獒》分宝玉于叔伯之国。)谨照原文叔伯改伯叔。(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大祭祀,展牺牲。)谨照原文大宗伯改肆师。
转转:《酉集下·车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陟兖切《正韵》止兖切,□专上声。《说文》转运也。《前汉·韩安国传》转粟挽输以为之备。又《广韵》动也,旋也。《诗·周南》辗转反侧。〈注〉辗者转之半,转者辗之周。又《韵会》轸转,无穷也。《扬子·太□经》轸转其道。又《广韵》知恋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株恋切,□专去声。凡物自转则上声,以力转物则去声。又车上衣装曰转。《左传·襄二十四年》踞转而鼓琴。
推推:《卯集中·手字部》《唐韵》他回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通回切,□退平声。《说文》排也。《增韵》荡也,挤也。一曰进之也。《礼·月令》孟春躬耕帝籍,天子三推,三公五推,卿诸侯九推。《左传·襄十四年》或挽之,或推之。〈注〉前牵为挽,后送为推。又移也。《诗·大雅》旱既太甚,则不可推。〈疏〉不可令之移去矣。推是远离之辞。又让所有以予人也。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《后汉·光武纪》推赤心置人腹中。又却也,诿也。又《唐韵》昌锥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川锥切,□音□。顺迁也。《易·系辞》寒暑相推,而岁成焉。又《增韵》择也,奖也,奉也。亦进之也。《书·周官》推贤让能,庶官乃和。《礼·儒行》上弗援,下弗推。〈注〉推犹进也。〈疏〉不为民下所荐举也。《前汉·韩信传》家贫无行,不得推择为吏。〈注〉无善行可推举选择也。又寻绎也。《前汉·刘向传赞》有意其推本之也。〈注〉言其究极根本,深有意也。一曰穷诘也。《史记·酷吏传》天水骆璧推减。〈注〉推,直追反,谓推系之以成狱也。减一作成。
托托:《酉集上·言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他各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闼各切,□音拓。《说文》寄也。《扬子·方言》凡寄为托。《玉篇》凭依也。《增韵》委也,信任也。《谷梁传·定元年》夫请者,非可诒托而往也。《范注》诒托,犹假寄。《礼·檀弓》久矣,予之不托於音也。《郑注》寄也。《前汉·贾山传》聚庐而托处。《唐书·李积传》积既忠力,帝谓可托大事。《说苑·善说篇》上士可以托色,中士可以托辞,下士可以托财。又《正字通》寓言也。《后汉·姜肱传》托以他辞,终不言盗。又州名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陇右道有托州。又南诏官名。《唐书·南蛮传》乞托主马,禄托主牛,巨托主仓廪。又《韵会》或作侂。《说文》《论语》可以侂六尺之孤。今文作托。宋韩侂胄名取此。又或作寓。《礼·郊特牲》诸侯不臣寓公。〈注〉寓,寄也。或为托。又《集韵》陟嫁切,音吒。夸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