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下老人
www.16system.cn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yuè xià lǎo rén成语注音:ㄩㄝˋ ㄒㄧㄚˋ ㄌㄠˇ ㄖㄣˊ成语正音月,不能读作『yuē』。
成语简拼:YXLR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繁体:月下老人成语辨形老,不能写作『姥』。成语谜语月老;媒人
成语英文:matchmaker成语德文Ehestifter
成语解释
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。后泛指媒人。简称『月老』。
成语释义
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。语本唐·李复言《定婚店》。後亦指媒人。
成语用法
一、1、[义]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。[类]用在『婚姻之神』的表述上。[例](1)许多未婚男女到庙里祈求月下老人赐给美好姻缘。(2)在民俗观念中,想要拥有美好的姻缘,就该向月下老人求助。(3)他们相信这段姻缘是月下老人促成的,所以婚後特地来这间庙里还愿。(4)经过一番波折,他们还是结成夫妇,冥冥之中或许真有月下老人从中撮合。2、[义]指媒人。[类]用在『婚姻媒人』的表述上。[例](1)多亏了你这个月下老人,他们才能终成眷属。(2)他们请了经理来当月下老人,撮合了这桩婚事。(3)我们能够结为夫妇,真该好好感谢他这位月下老人的牵线。(4)真是姻缘巧合,我在无意间扮演了月下老人,撮合这对新人。二、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媒人。
近义词
成语接龙
1、月下老人→人百其身→身怀六甲→甲冠天下→下坂走丸→丸泥封关→关山迢递→递兴递废→废然而反→反裘伤皮→皮相之谈→谈言微中→中心摇摇→摇唇鼓喙→喙长三尺→尺椽片瓦→瓦解星散→散伤丑害→害人不浅→浅见寡闻→闻风破胆→胆大如斗→斗水活鳞→鳞萃比栉→栉风沐雨
2、月下老人→人不聊生→生拽活拖→拖天扫地→地老天荒→荒淫无道→道尽涂穷→穷形极相→相门出相→相得益彰→彰明较着→着手生春→春雨如油→油干灯尽→尽心尽力→力士脱靴→靴刀誓死→死皮赖脸→脸红筋暴→暴躁如雷→雷奔云谲→谲而不正→正冠李下→下乔迁谷→谷马砺兵
3、月下老人→人财两空→空前絶后→后悔莫及→及笄年华→华星秋月→月盈则食→食言而肥→肥头大面→面红耳热→热肠古道→道边苦李→李郭仙舟→舟水之喻→喻之以理→理正词直→直道而行→行号巷哭→哭笑不得→得人死力→力士脱靴→靴刀誓死→死心搭地→地利人和→和衣而卧
4、月下老人→人地生疏→疏不间亲→亲如手足→足趼舌敝→敝鼓丧豚→豚蹄穰田→田连仟伯→伯歌季舞→舞文弄法→法海无边→边尘不惊→惊鸿艳影→影影绰绰→绰有余裕→裕民足国→国计民生→生老病死→死声活气→气冲斗牛→牛角挂书→书声琅琅→琅嬛福地→地动山摧→摧枯振朽
5、月下老人→人多嘴杂→杂七杂八→八方风雨→雨旸时若→若有若无→无明无夜→夜以继昼→昼日昼夜→夜光之璧→璧合珠联→联袂而至→至当不易→易子而食→食不果腹→腹饱万言→言三语四→四战之地→地久天长→长街短巷→巷议街谈→谈议风生→生拉活拽→拽巷逻街→街坊四邻
成语示例
(1)《儿女英雄传·第九回》:『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,自己不好开口,却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先说定了我的事,然後好借重我爹妈给他作个月下老人。』
(2)《红楼梦·第五七回》:『自古道:「千里姻缘一线牵。」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,预先注定,暗里只用一根红丝,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。』
(3)正是一对佳人才子。虽在海外,也是一国驸马,富贵无穷。况天缘是月下老人赤绳系定的,不必多疑。▲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二回
(4)《水浒後传·第一二回》:『正是一对佳人才子。虽在海外,也是一国驸马,富贵无穷,况天缘是月下老人赤绳系定的,不必多疑。』
(5)《浮生六记·卷一·闺房记乐》:『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奂鶳,今生夫妇已承牵合,来世姻缘亦须仰藉神力。』
(6)经过一番波折,他们还是结成夫妇,冥冥之中或许真有月下老人从中撮合。
(7)他们相信这段姻缘是月下老人促成的,所以婚後特地来这间庙里还愿。
(8)在民俗观念中,想要拥有美好的姻缘,就该向月下老人求助。
(9)真是姻缘巧合,我在无意间扮演了月下老人,撮合这对新人。
(10)我们能够结为夫妇,真该好好感谢他这位月下老人的牵线。
(11)许多未婚男女到庙里祈求月下老人赐给美好姻缘。
(12)他们请了经理来当月下老人,撮合了这桩婚事。
(13)多亏了你这个月下老人,他们才能终成眷属。
成语造句
(1)彼得扮演提姆和我的月下老人,安排我们在舞会上见面。
(2)打开本子,上面赫然是“月下老人”几个大字。
(3)大双写不出成语“月下老人”的拼音。
(4)代县二中的完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月下老人”。
(5)德佃哥哥给卓凌和蕾渺讲解了“月下老人”的故事。
(6)果果不会写成语“月下老人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7)为人们定下姻缘的就是传说中的“月下老人”。
(8)我十分高兴能作个月下老人把你们这两个年轻人撮合到了一块儿。
(10)月下老人便是上帝。
(11)月下老人的传说,出自唐朝李复言所写的:「续幽怪录」。
(12)盛怒之下,韦固便叫自己的仆人去把小女孩杀了,就要看看月下老人还能不能说准?
(13)前往新野县上庄乡第一初级中学校的路途中,国泽大哥哥给佳子和幼佩讲了『月下老人』的典故。
(14)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,或是年年在一处,已为是定了的亲事,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,再不能到一处。
(15)月下老人的故事也越传越广,人们都相信,姻缘并非自己所能强求而来,冥冥之中总是有着一股力量牵引着男女双方的爱情…
(16)二十年后,冷于冰又化一绝色道侣,假名上界金仙,号为福寿真人,领氤氲使者和月下老人,口称奉上帝敕旨,该有姻缘之分。
(17)隔天,韦固到菜市场一看果然看到那位小女孩,长的又丑又脏,韦固大发脾气,不断咒骂着月下老人,为什麽给他安排这种缘份。
(18)正是一对佳人才子。虽在海外,也是一国驸马,富贵无穷。况天缘是月下老人赤绳系定的,不必多疑。见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二回。
成语出处
唐·李复言《续幽怪录》记载传说故事:唐朝的韦固路过宋城,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书。询问后,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,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。
成语典源
唐·李复言《定婚店》(据《唐人小说》引)杜陵韦固,少孤,思早娶妇,多歧求婚,必无成而罢。元和二年,将游清河,旅次宋城南店。客有以前清河司马潘昉女见议者,来日先明,期於店西龙兴寺门。固以求之意切,旦往焉。斜月尚明,有老人倚布囊,坐於阶上,向月捡书。固步觇之,不识其字。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,又非梵书。因问曰:『老父所寻者何书?固少小苦学,世间之字,自谓无不识者,西国梵字,亦能读之;唯此书目所未觌,如何?』老人笑曰:『此非世间书,君因何得见?』固曰:『非世间书则何也?』曰:『幽冥之书。』固曰:『幽冥之人,何以到此?』曰:『君行自早,非某不当来也。凡幽吏皆掌人生之事,掌人可不行冥中乎?今道途之行,人鬼各半,自不辨尔。』固曰:『然则君又何掌?』曰:『天下之婚牍耳。』固喜曰:『固少孤,常愿早娶,以广胤嗣。尔来十年,多方求之,竟不遂意。今者人有期此,与议潘司马女,可以成乎?』曰:『未也。命苟未合,虽降衣缨而求屠博,尚不可得,况郡佐乎?君之妇,适三岁矣。年十七,当入君门。』因问『囊中何物?』曰:『赤绳子耳。以系夫妻之足。及其生,则潜用相系,虽雠敌之家,贵贱悬隔,天涯从宦,吴楚异乡。此绳一系,终不可逭,君之脚,已系於彼矣。他求何益?』曰:『固妻安在?其家何为?』曰:『此店北,卖菜陈婆女耳。』固曰:『可见乎?』曰:『陈尝抱来,鬻菜於市,能随我行,当即示君。』及明,所期不至。老人卷书揭囊而行。固逐之,入菜市,有眇妪,抱三岁女来,弊陋亦甚。老人指曰:『此君之妻也。』固怒曰:『煞之可乎?』老人曰:『此人命当食天禄,因子而食邑,庸可煞乎?』老人遂隐。固骂曰:『老鬼妖妄如此。吾士大夫之家,娶妇必敌,苟不能娶,即声伎之美者,或援立之,奈何婚眇妪之陋女?』磨一小刀子,付其奴曰:『汝素干事,能为我煞彼女,赐汝万钱。』奴曰:『诺。』明日,袖刀入菜行中,於众中刺之,而走。一市纷扰。固与奴奔走,获免。问奴曰:『所刺中否?』曰:『初刺其心,不幸才中眉间。』尔後固屡求婚,终无所遂。又十四年,以父荫参相州军。刺史王泰俾摄司户掾,专鞫词狱,以为能,因妻以其女。可年十六七,容色华丽。固称惬之极。然其眉间,常帖一花子,虽沐浴闲处,未尝暂去。岁余,固讶之,忽忆昔日奴刀中眉间之说,因逼问之。妻潸然曰:『妾郡守之犹子也,非其女也。畴昔父曾宰宋城,终其官。时妾在襁褓,母兄次没。唯一 在宋城南,与乳母陈氏居。去店近,鬻蔬以给朝夕。陈氏怜小,不忍暂弃。三岁时,抱行市中,为狂贼所刺。刀痕尚在,故以花子覆之。七八年前,叔从事卢龙,遂得在左右。仁念以为女嫁君耳。』固曰:『陈氏眇乎?』曰:『然。何以知之?』固曰:『所刺者固也。』乃曰:『奇也!命也!』因尽言之,相钦愈极。後生男鲲,为鴈门太守,封太原郡太夫人。乃知阴骘之定,不可变也。宋城宰闻之,题其店曰:『定婚店。』[注](1)孤:幼年丧父或无父母。(2)元和:唐宪宗的年号(西元806~820)。(3)次:外出居住的地方、处所。(4)捡书:翻检查看书籍。(5)潜用:隐藏的、暗中的。(6)逭:音ㄏㄨㄢˋ,逃避。(7)鬻:音ㄩˋ,卖。(8)眇妪:音ㄇㄧㄠˇ ㄩˋ,瞎了一只眼的妇人。(9)煞:音ㄕㄚ,杀死。同『杀』。(10)潸然:泪流不止的样子。潸,音ㄕㄢ。 犹子:侄女。 襁褓:包裹背负婴儿的布被和带子。後借指婴儿时期。 次没:依次死亡。 花子:古时妇女画或贴在面颊上的装饰。
成语故事
唐朝时期,年轻的韦固路过宋城,遇一老人在月光下倚着一个布袋坐着,翻阅一本书。韦固问是什么书,老人回答说是天下人的婚姻簿,并说袋中有『赤绳』,如果把赤绳暗系在男女双方的腿上,他们就会结为夫妻
成语典故
唐朝时有个名叫韦固的人,他到宋城去旅行,住宿在南店里。一天晚上,韦固走出南店,看到斜月下有一个老人靠着一个布袋,坐在阶梯上,藉着月色看书,韦固便好奇地走近。老人告诉韦固,那书记载着天下男女的姻缘,布袋里的红绳,是用来系住有缘男女的脚,将来会结成夫妻。老人还告诉韦固,他的妻子是市场卖菜盲妇怀里的三岁小女孩。韦固听了很不高兴,觉得盲妇的小女孩根本配不上自己。韦固气得找人刺杀小女孩,但那人一时失手,只在小女孩眉心划了一刀。转眼过了十四年,韦固娶了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,人长得很美,只是眉间常贴着一片花子,连沐浴时都不曾拿掉。韦固觉得很奇怪,於是便逼问妻子,妻子说:『小时候保母抱着我去市场时,被一个狂贼刺杀,留下一个刀痕,所以用花子遮盖。』韦固听了,突然想到十四年前的往事,便紧张地问说:『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妇人?』妻子答说:『是啊!』韦固惊讶不已,想到当年月下老人说的话,深觉男女的姻缘,果真是上天注定,没有人可以改变。此事传到宋城,宋城的地方官即将南店题为『定婚店』。因为故事中的月下老人正是掌管人间姻缘的人,所以後来『月下老人』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。亦借指媒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