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hū xiè tiào cù
成语简拼:SXTC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輸瀉跳蹙
成语解释
泻:很快地流;蹙:紧迫。形容水流湍急,一泻千里。
成语造句
(1)打开笔记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输泻跳蹙”几个大字。
(2)泓波哥哥给贞刁和胡汝讲解了“输泻跳蹙”的故事。
(3)景泰县第三中学的归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输泻跳蹙”。
(4)黎黎写不出成语“输泻跳蹙”,所以单元测试只考了99分。
(5)小磊不会写成语“输泻跳蹙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成语出处
宋·苏轼《书蒲永升画后文》:『作输泻跳蹙之势,汹汹欲崩屋也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输输:shū 1、<动>运送;运输。《阿房宫赋》:『一旦不能有,输来其间。』2、<动>交出;献纳。《观刈麦》:『家田输税尽,拾此充饥肠。』3、<动>失败。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『昨日输了一陈,挫动锐气。』[输写] 倾吐。[输心] 输诚,表示真心。[输作] 因罪而降职而罚作苦役。
泻泻:xiè(1)很快地流:河水奔腾,一泻千里。(2)腹泻:泻药;上吐下泻。
跳跳:tiào(1)腿上用力,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:跳高;跳远;连蹦带跳;跳过一条沟;高兴得直跳。(2)物体由于弹性作用突然向上移动:新皮球跳得高。(3)一起一伏地动:心跳;眼跳。(4)越过应该经过的一处而到另一处:跳级;隔三跳两。<古>又同『逃』táo。
蹙蹙:cù 1、<形>紧迫;窘迫。《捕蛇者说》:『自吾氏三世居是乡,积于今六十岁矣,而乡邻之生日蹙。』《诗经·小雅·小明》:『曷云其还?政事愈蹙。』2、<动>紧缩;紧皱。《庄暴见孟子》:『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籥之音,举疾首蹙頞而相告。』3、<形>局促不安。《荀子·富国》:『墨子大有天下,小有一国,将蹙然衣粗食恶,忧戚而非乐。』4、<动>通『蹴』。踢;踩。苏轼《申王画马图》:『扬鞭一蹙破霜蹄。』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三:『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蹙鞠之会。』[蹙蹙] 局促不得舒展之意。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『我瞻四方,蹙靡所骋。』[蹙頞] 愁苦貌;即皱眉头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『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籥蹙之音,举疾首蹙而相告。』[蹙金] 用拈紧的金线刺绣,使刺绣品的纹路皱缩起来。杜甫《丽人行》:『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孔雀银麒麟。』
输输:《酉集下·车字部》《广韵》式朱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舂朱切《正韵》商朱切,□音鄃。《说文》委输也。《左传·僖二年》秦於是乎输粟□晋。《前汉·食货志》武帝置平准,都受天下委输。又《广韵》尽也。《左传·襄九年》魏绦请施舍,输积聚以贷。又隳也。《诗·小雅》载输尔载。《春秋·隐五年》郑人来输平。〈注〉输平,隳成也。又均输,官名。《桓宽·盐铁论》郡国诸侯,各以其方物贡输,往来物多苦恶,不偿其价,因置官以相绍运,故曰均输。又交输,衣之后垂者。《前汉·江充传》曲裾后垂交输。〈注〉割正幅,使一头狭若燕尾,垂之两旁,见于后也。又《正韵》俗谓胜负为输赢。又《广韵》伤遇切《集韵》舂遇切,□音戍。《广韵》送也。《增韵》凡以物送人,则读平声。指所送之物,则读去声。《韵会》汉有三辅委输官。又经穴也。《史记·扁鹊传》五藏之输。〈注〉十二经皆以输为原,盖经穴也。
泻泻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广韵》息姐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洗野切《正韵》先野切,□音写。《玉篇》倾也。一曰泻水也。谢灵运诗:石磴泻红泉或作写。《周礼·稻人》以浍写水。又《类篇》一曰监形。又《广韵》《正韵》司夜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四夜切,□音卸。卤也。《王充·论衡·书解篇》地无毛,则为泻土。又吐泻也。《释名》扬豫以东,以吐为泻。又泄也。《扬子·方言》泄泻,为注下之症。考证:(泻水也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》以浍泻水《谢灵运诗》石磴泻红泉。)谨按周礼原文作写,无水旁。且以浍泻水系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记。谨改为谢灵运诗石磴泻红泉或作写周礼稻人以浍写水。
跳跳:《酉集中·足字部》《广韵》徒聊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田聊切,□音迢。《说文》蹶也。一曰跃也。《博雅》上也。《释名》条也,如草木枝条务上行也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东西跳梁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驰波跳沫。《王褒·洞箫赋》跳然复出。《类篇》或作□。又《集韵》徒刀切,音陶。与逃通。《前汉·高帝纪》汉王跳。〈注〉如淳曰:音逃。谓走也。又徒了切,音窕。《类篇》挑战。又徒吊切,音调。行貌。
蹙蹙:《酉集中·足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子六切,音噈。《说文》迫也。《诗·大雅》今也日蹙国百里。《礼·礼器》不然则已蹙。〈疏〉则太急蹙。又《集韵》七六切。与蹴同。《礼·曲礼》蹙路马刍有诛。《释文》蹙,本又作蹴。又《广韵》蹙,近也。又通作顣。《孟子》已频顣曰。《朱传》顣与蹙同。又《集韵》仓正切,音戚。《类篇》蹙蹙,□小貌。《诗·小雅》蹙蹙靡所骋。〈笺〉蹙蹙,小之貌。《尔雅·释训》蹙蹙,鞠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