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ú jiǎn shǒu zhī
成语注音:ㄗㄨˊ ㄐㄧㄢˇ ㄕㄡˇ ㄓㄧ
成语简拼:ZJSZ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足繭手胝
成语解释
指由于辛劳而使手和脚上生了老茧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接龙
1、足茧手胝→胝肩茧足→足兵足食→食方于前→前程万里→里通外国→国破家亡→亡国之社→社燕秋鸿→鸿业远图→图谋不轨→轨物范世→世风日下→下笔有神→神色仓皇→皇天上帝→帝辇之下→下坂走丸→丸泥封关→关山阻隔→隔壁听话→话言话语→语近指远→远走高飞→飞鹰走犬
2、足茧手胝→胝肩茧足→足兵足食→食古不化→化若偃草→草草收兵→兵强则灭→灭顶之灾→灾难深重→重规沓矩→矩步方行→行不踰方→方寸之地→地上天官→官法如炉→炉火纯青→青史垂名→名下无虚→虚舟飘瓦→瓦影之鱼→鱼肠雁足→足不逾户→户限为穿→穿花蛱蝶→蝶怨蛩凄
3、足茧手胝→胝肩茧足→足兵足食→食少事繁→繁花似锦→锦绣肝肠→肠肥脑满→满谷满坑→坑灰未冷→冷眼静看→看风使船→船坚炮利→利害相关→关门落闩→闩门闭户→户枢不朽→朽木难雕→雕梁绣户→户枢不蠹→蠹居棋处→处之绰然→然糠自照→照萤映雪→雪花飞舞→舞裙歌扇
4、足茧手胝→胝肩茧足→足不出门→门墙桃李→李广难封→封豨修蛇→蛇影杯弓→弓影浮杯→杯中蛇影→影只形单→单枪匹马→马齿徒长→长话短说→说是道非→非异人任→任人唯贤→贤良方正→正中己怀→怀璧其罪→罪魁祸首→首下尻高→高步阔视→视如珍宝→宝刀未老→老蚌生珠
5、足茧手胝→胝肩茧足→足不出门→门生故旧→旧仇宿怨→怨天忧人→人面桃花→花样新翻→翻然改图→图作不轨→轨物范世→世扰俗乱→乱七八遭→遭劫在数→数黑论白→白霜铺地→地老天昏→昏镜重明→明堂正道→道头知尾→尾大难掉→掉三寸舌→舌战群儒→儒雅风流→流风回雪
成语造句
(1)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“足茧手胝”几个大字。
(2)林林不会写成语“足茧手胝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桥镇第二中学的昂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足茧手胝”。
(4)绥卷哥哥给木英和瑀格介绍了“足茧手胝”的成语典故。
(5)小春写不出成语“足茧手胝”,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。
成语出处
明·王志坚《表异录·言动》:『行役之劳曰足茧手胝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足足:zú 1、<名>脚。《劝学》:『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。』《郑人买履》:『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。』2、<名>动物的脚。《核舟记》:『细若蚊足,钩画了了。』3、<名>器物的支撑部分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如此则荆吴之势强,鼎足之形成矣。』4、<形>充足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『是其为人,哀鳏寡,恤孤独,补不足。』5、<形>满足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』《兰亭集序》:『快然自足。』6、<副>足够。《鸿门宴》:『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?』《赤壁之战》:『兵精粮多,足以立事。』7、<副>值得。《桃花源记》:『不足为外人道也。』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余不足观也已。』[足下] (1)称对方的敬词。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。(2)脚下;立足的地方。
茧茧:1、jiǎn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,通常是白色或黄色的。蚕茧是缫丝的原料。2、jiǎn同『趼』。
手手:shǒu 1、<名>人的手。[又] <动>手拿着;手持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『使史更敝衣,草屦,背筐,手长镵,为除不洁者。』2、<副>亲手;亲自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。』3、<名>控制的范围。《毛遂自荐》:『王之命,悬于遂手。』4、<名>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。杜甫《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》:『回头指大男:「渠是弓弩手。」』[手谈] 下围棋。[手眼] 手段;技艺。
足足:《酉集中·足字部》(古文)疋《唐韵》即玉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纵玉切,□音哫。《说文》人之足也。在下,从止口。〈注〉徐锴曰:口象股胫之形。《释名》足,续也,言续胫也。《易·说卦》震为足。〈疏〉足能动用,故为足也。《礼·玉藻》足容重。〈注〉举欲迟也。又《广韵》满也,止也。《书·仲虺之诰》矧予之德,言足听闻。《诗·小雅》既沾既足。《礼·学记》学然后知不足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知足不辱。又不可曰不我足。《吴语》天若弃吴,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虃,百足。〈注〉音纤。又姓。《战国策》足强。〈注〉韩人。又《广韵》子句切《集韵》遵遇切《韵会》子遇切《正韵》将豫切,□音沮。《论语》巧言令色足恭。〈疏〉足,成也。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,取媚于人也。《朱传》过也。《扬子·法言》足言足容,德之藻矣。又《管子·五行篇》春辟勿时,苗足本。〈注〉足,犹拥也。又《广韵》添物也。《类篇》益也。《前汉·五行志》不待臣音,复讇而足。又《韵补》叶子悉切。《易林》欲飞无翼,鼎重折足。失其福利,包羞为贼。
茧茧:《申集上·草字部》《集韵》同□。《玉篇》茧,草衰也。(茧)(古文)絸《广韵》古典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吉典切,□音趼。《说文》蚕衣也。《礼·祭义》世妇卒蚕,奉茧以示于君,遂献茧于夫人。又《释名》煑茧曰幕。贫者着衣,可以幕络絮也。或谓之牵离,煑熟烂,牵引使离散如绵然也。《礼·玉藻》纩为茧,縕为袍。又茧茧,声气微也。《礼·玉藻》言容茧茧。〈疏〉犹绵绵,声气微细茧茧然。又《战国策》足重茧而不休息。〈注〉足伤皮皱,如蚕茧也。《类篇》或作□。俗作蠒,非是。(茧)考证:(《释名》茧曰幕也。)谨照太平御览引释名原文改为煑茧曰幕,或谓牵离。谨照释名原文谓下增之字。
手手:《卯集中·手字部》《唐韵》书九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始九切,□音首。《释名》手须也,事业所须也。《急就篇》卷捥节爪拇指手。《师古注》及掌谓之手。《易·说卦》艮为手。〈疏〉艮既为止,手亦能止持其物,故为手也。《礼·玉藻》手容恭。又以手执器亦曰手。《礼·檀弓》王事也。子手弓而可。《公羊传·庄十三年》曹子手刃而从之。又《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手熊罴。〈注〉言手击之。又叶尸周切,音收。《焦氏·易林》邑姜叔子,天文在手。实沈参墟,封为晋侯。又叶赏吕切,音黍。《郭璞·神嘘赞》脚属於头,人面无手。厥号曰嘘,重黎所处。又叶矧视切,音矢。《宋玉·笛赋》延长颈,奋玉手,摛朱唇,曜皓齿。又《说文》拳也。《正字通》握手谓之拳。非手即拳也。
胝胝:《未集下·肉字部》《唐韵》竹尼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张尼切,□音疷。《说文》腄也。《玉篇》胼胝。《广韵》皮厚也。《韵会》□也。《集韵》一曰茧也。《前汉·司马相如传》躬傶骿胝无胈〈注〉□也。《荀子·子道篇》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,以养其亲。《任昉·百辟劝进牋》虽累茧救宋,重胝存楚。又《集韵》称脂切,音□。鸟胃。一曰胵,五藏总名。《博雅》百叶谓之膍胵。本作胵。或从氐。又丁计切,音帝。牲体之本也。又《正韵》旨而切,音支。义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