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ǒu wán nì bǎn
成语简拼:ZWNB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走丸逆阪
成语解释
走丸:滚弹丸;坂:同『阪』,山坡。逆着山坡滚弹丸。比喻所求与所行相背离,难偿所愿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
阪上走丸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走丸逆坂」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。
(2)打开笔记本,第二页赫然是“走丸逆坂”几个大字。
(3)娇娇写不出成语“走丸逆坂”,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。
(4)景爷爷给他的孙囡和外甥讲了“走丸逆坂”的成语典故。
(5)小彬不会写成语“走丸逆坂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镇三和中学的易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走丸逆坂”。
成语出处
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『芳饵之下,必有悬鱼,惜其重赏,求人死力,走丸逆坂,匹此非难。凡百骁雄,谁不雠怨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走丸走丸:如丸之速转,比喻便易迅速。[语出] 《汉书·蒯通传》:『为君计者,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,使驰骛于燕赵之郊,则边城皆将相告曰「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」,必相率而降,犹如坂上走丸也。』
走走:zǒu 1、<动>跑。《木兰诗》:『两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』《五蠹》:『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』[又] 赶快去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』2、<动>逃跑。《石壕吏》:『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』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』[又] 〈动使动〉使……逃跑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可烧而走也。』3、<动>奔向;趋向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臣尝有罪,窃计欲亡走燕。』《阿房宫赋》:『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』[辨] 行,走。现代的『走』,古代称『行』;现代称『跑』,古代称『走』。[走笔] 用笔迅速地书写。[走舸] 快船。[走狗] (1)猎狗。(2)驱狗出猎。(3)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其作恶的坏人。[走丸] 如丸之速转,比喻便易迅速。[走卒] (1)供人使唤的差役、隶卒。(2)泛指供人驱使、地位低下无足轻重的人。
丸丸:wán(1)(丸儿)球形的小东西:弹丸;泥丸。(2)丸药:丸散膏丹。(3)量词,用于丸药:一丸药;一次吃三丸。
逆逆:nì 1、<动>迎;迎接。《国语·晋语》:『吕甥逆君于泰。』[又] 迎敌;迎战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将兵与操并力逆操。』2、<动>预先;预料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恐不任我意,逆以煎我怀。』3、<动>不服从;违背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。』4、<名>叛逆;骚乱者。《<指南录>后序》:『数吕师孟叔侄为逆。』[逆计] (1)谋反。(2)预测。[逆鳞] 古谓龙的喉下有逆鳞,如被触摸,则必杀人。后因谓臣下直谏触犯君主为『逆鳞』。[逆旅] 客舍;旅舍。[逆诈] 事先即猜疑别人存心欺诈。
坂坂:bǎn<书>山坡;斜坡:如丸走坂(比喻迅速)。
走走:《酉集中·走字部》《广韵》子苟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子口切,□奏上声。《说文》趋也。从夭从止。〈注〉徐锴曰:□则足屈,故从夭。《五经文字》今经典相承作走。又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将走。〈注〉走,犹去也。又《司马迁·报任少卿书》太史公牛马走。〈注〉走,犹仆也。《班固·答賔戏》走亦不任厠技於彼列。○按《汉书·叙传》走作仆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则□切,音□。《释名》疾趋曰走。走,奏也。促有所奏至也。《羣经音辨》趋向曰走。《书·武成》骏奔走。《孟子》弃甲曳兵而走。《尔雅·释宫》中庭谓之走。〈注〉走,疾趋也。又与奏同。《诗·大雅》予曰有奔奏。〈疏〉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。《释文》奏,本亦作走。音同。又《韵补》叶子与切。《左传·昭七年》正考父鼎铭: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,循墙而走,亦莫余敢侮。又叶养里切,音以。《论语谶》殷惑妲己玉马走。考证:(《诗·大雅》予曰有奔走。)谨照原文奔走改奔奏。
丸丸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胡官切,音桓。丸澜,泣貌。《冯衍·显志赋》泪丸澜而雨集。又作雚兰。《前汉·息夫躬传》涕泣流兮雚兰。〈注〉同丸。又《玉篇》同洹。◎按说文长笺本书作汛,与泛字微别。
逆逆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宜戟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仡戟切,□凝入声。《增韵》迕也,拂也,不顺也。《释名》逆,遌也。不从其理,则逆遌不顺也。《书·大禹谟》从逆凶。〈注〉言悖善从恶也。又《太甲》有言逆于汝心。〈注〉人以言拂逆也。又《广韵》乱也。《礼·孔子燕居》勇而不中礼,谓之逆。《前汉·武帝纪》大逆不道。又《说文》迎也。《周礼·春官·中春》龡豳诗以逆暑。《书·吕□》尔尚敬逆天命。《春秋·桓八年》祭公来,遂逆王后于纪。又《玉篇》度也,谓先事预度之也。《论语》不逆诈。《易·说卦》知来者逆,是故易逆数也。又奏事上书曰逆。《周礼·天官》宰夫掌叙羣吏之治,以待诸臣之复,万民之逆。《夏官·太仆》掌诸侯之复逆。〈注〉复,谓奏事。逆,谓自下而上曰逆。又受也。《仪礼·聘礼》衆[音zhòng]介皆逆命不辞。〈注〉逆犹受也。《周礼·天官·司书》以逆羣吏之徵令。〈注〉逆受而钩考之。又河名。《书·禹贡》同为逆河,入于海。〈注〉言九河合为一,大河逆之而入海也。又曲逆,地名。《史记·□平传》封平为曲逆侯。又叶宜脚切,音虐。《诗·鲁颂》孔淑不逆,淮夷卒获。获叶音霍。
坂坂:《丑集中·土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甫远切,音反。坡坂也。一曰泽障。一曰山胁。《前汉·文帝纪》帝从灞陵,欲西驰下峻坂,爰盎谏,乃止。又地名。蒲坂,在蒲城东。《帝王世纪》舜都□坂。又《西域传》□賔道正大小头痛之山,赤土身□之坂。又《集韵》部版切,音返。义同。又叶俾缅切,音褊。《孙绰·三月三日诗》缥萍漫流,绿柳□坂。羽从风飘,鳞随浪转。又叶苦椽切,音绢。《苏辙·间燕亭诗》诸峰宿雾收,草木朝阳绚。盎盎云出山,浏浏泉□坂。《集韵》与岅阪同。或作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