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ú bù yú hù
成语简拼:ZBYH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足不逾戶
成语解释
不出大门一步。指闭门自守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
足不出户
成语接龙
1、足不逾户→户曹参军→军不血刃→刃迎缕解→解疑释惑→惑世诬民→民膏民脂→脂膏不润→润屋润身→身单力薄→薄暮冥冥→冥顽不灵→灵丹妙药→药笼中物→物稀为贵→贵而贱目→目不忍睹→睹着知微→微言大谊→谊不敢辞→辞不达义→义重恩深→深思苦索→索隐行怪→怪力乱神
2、足不逾户→户告人晓→晓风残月→月貌花容→容头过身→身微力薄→薄暮冥冥→冥漠之乡→乡书难寄→寄颜无所→所向克捷→捷足先得→得不补失→失时落势→势孤力薄→薄情无义→义形于色→色胆迷天→天壤之别→别居异财→财殚力尽→尽情尽理→理屈词穷→穷年累岁→岁聿其莫
3、足不逾户→户告人晓→晓行夜宿→宿水飡风→风雨如晦→晦迹韬光→光芒万丈→丈二和尚→尚虚中馈→馈贫之粮→粮多草广→广开言路→路绝人稀→稀世之宝→宝刀不老→老蚌生珠→珠玉在侧→侧足而立→立身扬名→名下无虚→虚心冷气→气决泉达→达权知变→变化多端→端人正士
4、足不逾户→户告人晓→晓以大义→义不容辞→辞严气正→正本澄源→源源本本→本固邦宁→宁折不弯→弯腰捧腹→腹心之疾→疾言厉色→色衰爱弛→弛魂宕魄→魄荡魂飞→飞蛾赴火→火树琪花→花遮柳掩→掩耳盗锺→锺鸣漏尽→尽善尽美→美玉无瑕→瑕瑜互见→见势不妙→妙想天开
5、足不逾户→户告人晓→晓以大义→义断恩绝→绝无仅有→有气无烟→烟霞痼疾→疾风骤雨→雨歇云收→收锣罢鼓→鼓鼓囊囊→囊漏储中→中冓之言→言三语四→四通五达→达权知变→变化无常→常年累月→月下花前→前街后巷→巷议街谈→谈议风生→生花妙笔→笔底春风→风清月白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足不逾户」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。
(2)第四中学初中的慕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足不逾户”。
(3)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“足不逾户”几个大字。
(4)茗茗写不出成语“足不逾户”,所以昨天考试仅仅考了99分。
(5)送昊哥哥给一杏和雯亭介绍了“足不逾户”的成语典故。
(6)小国不会写成语“足不逾户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成语出处
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何求》:『仍住吴,居波若寺,足不逾户,人莫见其面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足足:zú 1、<名>脚。《劝学》:『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。』《郑人买履》:『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。』2、<名>动物的脚。《核舟记》:『细若蚊足,钩画了了。』3、<名>器物的支撑部分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如此则荆吴之势强,鼎足之形成矣。』4、<形>充足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『是其为人,哀鳏寡,恤孤独,补不足。』5、<形>满足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』《兰亭集序》:『快然自足。』6、<副>足够。《鸿门宴》:『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?』《赤壁之战》:『兵精粮多,足以立事。』7、<副>值得。《桃花源记》:『不足为外人道也。』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余不足观也已。』[足下] (1)称对方的敬词。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。(2)脚下;立足的地方。
不不:bú 1、<副>不,表一般否定。2、<副>没有,表存在的否定。《毛遂自荐》:『今日出而从,日中不决,何也?』3、<副>不是,表否定判断。《卖柑者言》:『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。』fǒu通『否』。 1、<助>在句末表询问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』2、<副>用在句中表否定。《鸿门宴》:『不者,若属皆为所虏。』《师说》:『或师焉,或不焉。』[不齿] 齿,并列,并排。不与并列,不与同列。表示极度鄙视。[不佞] 1.无口才;不会巧言善说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『雍也仁而不。』2.无才,自谦之词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『寡人不,不足以称宗庙。』
逾逾:yú 1、<动>越过。《石壕吏》:『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』2、<动>超过。《童区寄传》:『去逾四十里。』3、<形>过分的。《张衡传》:『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。』yù<副>通『愈』,更加。《阎典史传》:『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,攻逾急。』yáo<形>通『遥』,远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『延颈逾,三年于今,未蒙省录。』
户户:hù 1、<名>单扇的门,泛指门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『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。』2、<名>住户;人家。《治平篇》:『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。』3、<名>酒量。白居易《久不见韩侍郎》:『户大嫌甜酒。』4、<动>阻止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『屈荡户之。』[户限] 门槛。[户尉] 门神。[门牖] (1)门窗。(2)家里。(3)引申为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
足足:《酉集中·足字部》(古文)疋《唐韵》即玉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纵玉切,□音哫。《说文》人之足也。在下,从止口。〈注〉徐锴曰:口象股胫之形。《释名》足,续也,言续胫也。《易·说卦》震为足。〈疏〉足能动用,故为足也。《礼·玉藻》足容重。〈注〉举欲迟也。又《广韵》满也,止也。《书·仲虺之诰》矧予之德,言足听闻。《诗·小雅》既沾既足。《礼·学记》学然后知不足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知足不辱。又不可曰不我足。《吴语》天若弃吴,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。又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虃,百足。〈注〉音纤。又姓。《战国策》足强。〈注〉韩人。又《广韵》子句切《集韵》遵遇切《韵会》子遇切《正韵》将豫切,□音沮。《论语》巧言令色足恭。〈疏〉足,成也。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,取媚于人也。《朱传》过也。《扬子·法言》足言足容,德之藻矣。又《管子·五行篇》春辟勿时,苗足本。〈注〉足,犹拥也。又《广韵》添物也。《类篇》益也。《前汉·五行志》不待臣音,复讇而足。又《韵补》叶子悉切。《易林》欲飞无翼,鼎重折足。失其福利,包羞为贼。
不不:《子集上·一字部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逋没切,补入声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礼·曾子问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则有变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礼·夏官》服不氏,掌养猛兽而敎扰之。〈注〉服不服之兽者。又《广韵》《韵会》□分物切。与弗同。今吴音皆然。又《韵会》俯九切,音缶。与可否之否通。《说文》鸟飞上翔,不下来也。从一,一犹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负切《广韵》甫救切,□缶去声。义同。又《广韵》甫鸠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方鸠切,□音浮。夫不,□也。亦作鳺鴀。《尔雅·释鸟》□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陆玑云:今小鸠也。一名□鸠,幽州人或谓鷱鴡,梁宋间谓之隹,扬州人亦然。又未定之辞也。《陶潜诗》未知从今去,当复如此不。又姓。《晋书》汲郡人不准。◎按《正字通》云:不姓之不,转注古音,音彪。又《正韵》芳无切。与柎通。花萼跗也。《诗·小雅》鄂不韡韡。《郑笺》承华者,鄂也。不当作柎。郑樵曰:不象萼蔕形。与旉通。《陆玑诗疏》柎作跗。《束皙·补亡诗》白华绦趺。《唐诗》红萼青趺皆因之。又华不注,山名,在济南城东北。《左传·成二年》晋却克战于鞌,齐师败绩。逐之,三周华不注。《伏琛齐记》引挚虞畿服经,不,与诗鄂不之不同。李白诗:兹山何峻秀,彩翠如芙蓉。盖因华跗而比拟之。胡传读不如卜,非。又《古诗·日出东南隅行》使君谢罗敷,还可共载不。罗敷前致辞,使君亦何愚。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。〇按愚当读若吾,疑模切,与敷不夫叶。敷不夫本同模韵,《正字通》不改音符,叶夫愚,非是。又与丕同。《书·大诰》尔丕克远省。马融作不。《秦·诅楚文》不显大神巫咸。《秦·和钟铭》不显皇祖。□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。不显不承,犹书云丕显丕承也。又《韵补》叶补美切,音彼。《荀子·赋篇》□然易知,而致有理者与。君子所敬,而小人所不者与。所不谓小人所鄙也。《正字通》不字在入声者,方音各殊,或读逋入声,或读杯入声。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,今北方读如帮铺切,虽入声转平,其义则一也。考证:(《礼·曾子问》葬引至于堩,日日有食之,)谨照原文省下日字。(《荀子·赋论篇》)谨照原书省论字。(〈注〉谓小人所鄙也。)谨按原文无此注,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。
逾逾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唐韵》羊朱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容朱切《正韵》云俱切,□音俞。《玉篇》越也,远也,进也。《书·禹贡》逾于洛。又《秦誓》日月逾迈。《正韵》或作踰、隃。
户户:《卯集中·户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侯古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后五切,□音祜。《说文》护也。《释名》所以谨护闭塞也。《六书精薀》室之口也。凡室之口曰户,堂之口曰门。内曰户,外曰门。一扉曰户,两扉曰门。《易·节卦》不出户庭。《诗·豳风》塞向墐户。又民居曰编户。《唐六典》户部掌天下户口。又止也。《左传·宣十二年》屈荡户之。〈注〉止也。又《前汉·王嘉传》坐户殿门失阑免。〈注〉掌守殿门,止不当入者,而失阑入之。又《尔雅·释地》觚竹北户。〈注〉北户,南方之国。〈疏〉即日南郡也。师古曰:言其在日之南,所谓北户以向日者。又《礼·月令》蛰虫咸动,启户始出。〈注〉户,犹穴也。又饮酒有大小户。《吴志》孙皓每飨宴,人以七升为限,小户虽不入,□浇灌取尽。《白居易诗》户大嫌甜酒。又姓。汉有户尊。又与昈通。文采貌。《扬雄·蜀都赋》户豹能黄。又与濩通。汤乐名。《扬雄·蜀都赋》户音六成。又翁姑切,音乌。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乌孙国,作户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