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āo jié zài shù
成语注音:ㄗㄠ ㄐㄧㄝ ˊ ㄗㄞˋ ㄕㄨˋ
成语简拼:ZJZS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繁体:遭刼在數
成语解释
指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
在劫难逃
成语接龙
遭劫在数→数黑论白→白霜铺地→地老天昏→昏镜重明→明堂正道→道头知尾→尾大难掉→掉三寸舌→舌战群儒→儒雅风流→流风回雪→雪北香南→南蛮鴃舌→舌敝唇枯→枯枿朽株→株连蔓引→引物连类→类聚群分→分劳赴功→功若丘山→山穷水断→断纸馀墨→墨守成规→规贤矩圣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“遭劫在数”几个大字。
(2)达达不会写成语“遭劫在数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观航哥哥给侑琪和绮霏讲解了“遭劫在数”的故事。
(4)蕾蕾写不出成语“遭劫在数”,导致语文测试只有97分。
(5)山丹中学的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遭劫在数”。
成语出处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四回:『他竟要弄得到一处,这人也就算个遭劫在数的了!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在数在数:[zàishù] (1)在天数之内(迷信)在数难逃。(2)在数额之内。小组参加游园的人有十人,你也在数。
遭劫遭劫:[zāojié] 遭遇劫难。
遭遭:zāo 1、<动>遇到。《礼记·曲礼》:『遭先生于道,趋而进,下立拱手。』2、<动>遭受。《陈情表》:『臣以险衅,夙遭闵凶。』3、<量>趟;回。《陈州粜米》:『须索见他走一遭去。』[遭逢] 遇到;际遇。[遭际] 经历;境遇。[遭遇] 碰上。
劫劫:jié 1、<名>胁迫;威逼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『事所以不成者,乃欲以生劫之,必得约契以报太子。』2、<动>抢劫;掠夺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:『阻山横行,剽劫良民。』3、<名>劫灾;灾祸。佛教用语。《大日经》:『周遍生圆光,如劫灾猛焰。』4、<名>梵语『劫波』的省称,佛教称世界由生成至毁灭的一个轮回为一劫。《红楼梦》:『以不知过了几世几劫。』
在在:zài 1、<动>存在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』2、<动>居于;处于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『君之病在肠胃。』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右。』3、<动>在于;取决于。《劝学》:『驽马十驾,功在不会舍。』4、<介>在。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、处所等。《与朱元思书》:『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。』《石灰吟》:『要留青白在人间。』[在事] 居官任职。[在野] (1)平民处于山野无闻之地。(2)不居官;不当政。[在意] 放在心上。
数数:shù 1、<名>数目;数量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众数虽多,甚未足量。』2、<数>几;几个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』3、<名>算术。《周礼·大司徒》:『三曰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』4、<名>方法;技艺;方术。《后汉书·王昌传》:『时赵谬王子林好奇数。』5、<名>命运;定数。《六国论》:『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。』6、<名>规律;法则。《荀子·天论》:『天有常道矣,地有常数矣。』shǔ 1、<动>计算;计数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请数公子行日。』2、<动>数说;列举。《<指南录>后序》:『予自度不得脱,则直前诟虏帅失信,数吕师孟叔侄为逆。』shuò<副>屡次;多次。《鸿门宴》:『范增数目项王。』cù<形>密,与『疏』相对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。』
遭遭:《酉集下·辵字部》《唐韵》作曹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臧曹切《正韵》则刀切,□音糟。《说文》遇也。《礼·曲礼》遭先生于道。《前汉·礼乐志》幸遭遇其时。又《说文》逦行也。《徐曰》遭,犹匝也。行复相値也。《诗·齐风》遭我乎峱之间兮。又《正韵》巡也。《刘禹锡诗》山围故国周遭在。又叶将侯切,音诹。《易林》依霄夜游,与君相遭。除解烦惑,使心不忧。《说文》本作□。今通用遭。
劫劫:《子集下·力字部》《唐韵》居怯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讫业切,□音衱。《说文》欲去以力胁止曰劫。一曰以力去曰劫。《徐曰》会意。《玉篇》强取也。《正韵》夺也,势胁也。《礼·儒行》劫之以衆[音zhòng]。又《韵会》劫劫,犹汲汲也。《韩文》人皆劫劫。又《傅毅·舞赋》形态和神意协,从容得志不劫。〈注〉言雍容不相廹也。又浩劫,宫殿大阶级也。《杜甫·玉台观诗》浩劫因王造,平台访古游。《韵会》通作刧。亦通作刦。
在在:《丑集中·土字部》《唐韵》昨宰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尽亥切,□裁上声。《尔雅·释训》居也。《易·乾传》在下位而不忧。又察也。《书·舜典》在璿玑玉衡,以齐七政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。又存也。《论语》父母在。又所在也。《前汉·武帝纪》徵诣行在。《蔡邕·独断》天子以四海为家,谓所居为行在所。又姓。晋汝南太守在育。又脾神曰常在,见《黄庭经》。又昨代切,音载。义同。又叶雌氏切。音此。善也。《诗·小雅》不属于毛,不离于里。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。又叶才里切。示上声。《屈原·离骚》吾令丰隆乗[音chéng]云兮,求虙□之所在。解佩纕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从土从才。本作□,今作在。《正字通》在,本昨代切,旧本泥韵书先才上声训居,次转去声训所,不知所即居,非上声者训居,去声者训所也。○按在有上去二声。字书韵书皆然。《礼韵》原许通押,《字汇》分训,似泥。《正字通》不从上转去,亦非。
数数:《卯集下·攴字部》《广韵》所矩切《集韵》爽主切,□音籔。《说文》计也。《易·说卦》数往者顺。《诗·小雅》心焉数之。《礼·曲礼》问国君之富,数地以对。又《博雅》责也。《左传·昭二年》使吏数之。〈注〉责数其罪。又《集韵》□阻切,音所。义同。又《广韵》色句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双遇切,□音捒。算数也。《羣经音辨》计之有多少曰数。《类篇》枚也。《易·节卦》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。〈疏〉数度,谓尊□礼命之多少。又《系辞》极数知来之谓占。〈疏〉蓍策之数。《书·大禹谟》天之历数在汝躬。〈疏〉天之历运之数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掌官常以治数。〈注〉治数,每事多少异也。《后汉·律历志》隷首作数。〈注〉隷首,黄帝之臣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色角切,音朔。频数也。《礼·祭义》祭不欲数,数则烦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数,疾也。〈疏〉皆谓急疾也。又《集韵》苏谷切,音速。《礼·乐记》卫音趋数烦志。〈注〉趋数,读为促速,声之误也。《史记·贾生传》淹数之度兮,语余其期。〈注〉徐广曰:数,速也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趋玉切,音促。细也。《孟子》数罟不入洿池。《赵岐注》密细之纲。又《集韵》耸取切,音繏。数数,犹汲汲也。又所录切,松入声。汲水疾也。《庄子·天地篇》数如泆汤。又所六切,音缩。数数,迫促意。又仕角切,音浞。促也。又《韵补》叶先奏切。《陆机·宣猷堂诗》笃生我后,克明克秀。体辉重光,承规景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