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ǒu mǎ fù rèn
成语注音:ㄗㄡˇ ㄇㄚˇ ㄈㄨˋ ㄖㄣˋ
成语简拼:ZMFR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走馬赴任
成语解释
走马:骑着马跑;任:职务。旧指官吏到任。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去当官
近义词
走马之任、走马上任、走马到任
成语接龙
1、走马赴任→任劳任怨→怨天尤人→人烟稠密→密密层层→层出叠见→见智见仁→仁人志士→士农工商→商彝周鼎→鼎成龙升→升堂拜母→母难之日→日中为市→市无二价→价廉物美→美玉无瑕→瑕不掩瑜→瑜百瑕一→一反既往→往古来今→今雨新知→知己知彼→彼竭我盈→盈千累万
2、走马赴任→任怨任劳→劳师动众→众心成城→城门鱼殃→殃及池鱼→鱼贯雁比→比量齐观→观过知仁→仁人君子
成语示例
(1)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5卷:『仍着走马赴任,无得迟误。』
(2)…佥谓通材,可加兵部侍郎,领西川节度使。仍着走马赴任,无得迟误。钦此。』遐叔接了诏书,恐怕违了钦限…——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走马赴任」是一个连动式成语。
(2)虫虫写不出成语“走马赴任”,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。
(3)打开本子,上面赫然是“走马赴任”几个大字。
(4)第五十一中学的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走马赴任”。
(5)惠惠不会写成语“走马赴任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小坏大哥哥给杨慕和钏媚讲述了“走马赴任”的历史典故
(7)遂降旨以安禄山为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,赐爵东平郡王,克期走马赴任。
成语出处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『先以陈公走马赴任,乃树一魁妖,共翼佐之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赴任赴任:[fùrèn] 官吏去到某地担任职务。
走马走马:[zǒumǎ] (1)骑着马跑。平原走马。(2)善跑的马。团长有一匹棕色马,是匹好走马。
走走:zǒu 1、<动>跑。《木兰诗》:『两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』《五蠹》:『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』[又] 赶快去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』2、<动>逃跑。《石壕吏》:『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』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』[又] 〈动使动〉使……逃跑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可烧而走也。』3、<动>奔向;趋向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臣尝有罪,窃计欲亡走燕。』《阿房宫赋》:『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』[辨] 行,走。现代的『走』,古代称『行』;现代称『跑』,古代称『走』。[走笔] 用笔迅速地书写。[走舸] 快船。[走狗] (1)猎狗。(2)驱狗出猎。(3)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其作恶的坏人。[走丸] 如丸之速转,比喻便易迅速。[走卒] (1)供人使唤的差役、隶卒。(2)泛指供人驱使、地位低下无足轻重的人。
马马:mǎ 1、<名>家畜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。』2、<名>通『码』,筹码。古时计数工具。《礼记·投壶》:『请为胜者立马。』
赴赴:fù 1、<动>奔向;投向。多指投向凶险的处所或危险的事物。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:『无他端,而欲赴秦军。』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举身赴清池』2、<动>前往;到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天下之欲疾其君者,皆欲赴愬于王。』3、<动>报丧,后来写作『讣』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『王平崩,赴以庚戍,故书之。』4、<动>赴任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。』
任任:rèn 1、<动>抱;背;担荷。《诗经·生民》:『是任是负。』2、<动>担负;承担。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『六十还之,亦有休息,不任职也。』3、<名>负担;担子;责任。《生于居中,死于安乐》: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。』4、<动>任用;使用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『简能而任之,择善而从之。』5、<动>信任。《屈原列传》:『王甚任之。』6、<名>能力;有能力的人。《占国策·魏策》:『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。』7、<动>堪;胜。常用于否定句,表示『承受(不)了』、『禁(不)住』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『无由会晤,不任区区向往之至。』8、<动>放任;不拘束。《书博鸡者事》:『任气好斗,诸为里侠者皆下之。』9、<动>任凭;听凭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恐不任我意,逆以煎我怀。』10、<名>人质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『河北诸堡壁大震,皆请降送任于勒。』11、<动>通『妊』,怀孕。《汉书·叙传》:『刘媪任高祖。』rén 1、<名>女子爵位名。王莽时改称公主为『任』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『其女皆为任。』2、<名>周代国名,在今山东济宁。3、<名>姓。[任率] 消极影响;不做作。
走走:《酉集中·走字部》《广韵》子苟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子口切,□奏上声。《说文》趋也。从夭从止。〈注〉徐锴曰:□则足屈,故从夭。《五经文字》今经典相承作走。又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将走。〈注〉走,犹去也。又《司马迁·报任少卿书》太史公牛马走。〈注〉走,犹仆也。《班固·答賔戏》走亦不任厠技於彼列。○按《汉书·叙传》走作仆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则□切,音□。《释名》疾趋曰走。走,奏也。促有所奏至也。《羣经音辨》趋向曰走。《书·武成》骏奔走。《孟子》弃甲曳兵而走。《尔雅·释宫》中庭谓之走。〈注〉走,疾趋也。又与奏同。《诗·大雅》予曰有奔奏。〈疏〉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。《释文》奏,本亦作走。音同。又《韵补》叶子与切。《左传·昭七年》正考父鼎铭: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,循墙而走,亦莫余敢侮。又叶养里切,音以。《论语谶》殷惑妲己玉马走。考证:(《诗·大雅》予曰有奔走。)谨照原文奔走改奔奏。
马马:《亥集上·马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莫下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母下切,□麻上声。《说文》怒也,武也。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。《玉篇》黄帝臣相乗[音chéng]马。马,武兽也,怒也。《正韵》乗[音chéng]畜。生於午,禀火气。火不能生木,故马有肝无胆。胆,木之精气也。木臓不足,故食其肝者死。《易·说卦传》乾为马。〈疏〉乾象天,天行健,故为马。《春秋·说题辞》地精为马。《春秋·考异记》地生月精为马。月数十二,故马十二月而生。《周礼·夏官·马质》掌质马,马量三物,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,皆有物贾。又《校人》掌王马,辨六马之属。凡大祭祀,朝觐,会同,毛马而颁之。凡军事,物马而颁之。注:毛马齐其色。物马齐其力。又《趣马》掌赞正良马。又《巫马》掌养疾马而乗[音chéng]治之,相医而药攻马疾。又《廋人》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。《圉人》掌刍牧以役圉师。又司马,官名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注》谓总武事也。又《清夜录》汉制,卿驷马右騑。《前汉·东方朔传》太守,驷马驾车,一马行春。《卫宏·舆服志》诸侯四马,驸以一马。《南史·柳元策传》兄弟五人,□为太守。时人语曰:柳氏门庭,五马逶迤。《正字通》故今太守称五马大夫。又田野浮气曰野马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〈注〉日光也。一曰游丝水气。又阳马。《何晏·景福殿赋》承以阳马,接以圆方。〈注〉阳马,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,连接或圆或方也。又投壶胜算曰马。《礼·投壶》为胜者立马,一马从二马,三马既立,请庆多马。〈注〉立马者,取算以为马,表其胜之数也。谓算为马者,马为威武之用,投壶及射,皆以习武也。又《字汇补》打马,弹碁类也。朱李易安有打马图。又地名。马陉,齐邑。马陵,郑地。□见《左传》。又天马,兽名。有翼能飞。又竈马,虫名。《酉阳亲俎》状似促织,好穴竈旁。今俗呼竈鸡。又马勃,草名。《正字通》生湿地腐木上,一名马疕。韩愈所云牛溲马勃,兼收□蓄是也。又海马,鱼名。牙骨坚莹,文理细如丝,可制为器。又姓。《姓苑》本伯益之后,赵奢封马服君,遂氏焉。又司马、巫马、乗[音chéng]马,皆复姓。《前汉·沟洫志》谏大夫乗[音chéng]马延年。《孟康曰》乗[音chéng]马,姓也。又《风俗通》有白马氏。又马流。《兪益期曰》马援立铜柱,岸北有遗兵,居寿冷岸,南对铜柱,悉姓马,号曰马流。《方隅胜略》谓马人散处南海,谓之马流。《韩愈诗》衙时龙户集,上日马人来。〈注〉即马流也。一作马留。又门名。《前汉·项籍传注》宫垣内兵卫所在,四面皆有司马,以主事,故总称司马门。又《公孙弘传注》武帝时,相马者东门京作铜马法,立於鲁般门外,更名金马门。又亭名。谢灵运为永嘉太守,以五马自随,立五马亭。又《集韵》满补切,音姥。义同。《前汉·石庆传》马字与尾当五。《师古曰》马字,下曲者尾,幷[同并]四点为足,凡五。考证:(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掌王马,辨六马之属。又《趣马》掌赞正良马。又《巫马》掌养疾马而乗[音chéng]治之,相医而药攻马疾。又《马质》掌质马,马量三物。一曰戎马,二曰田马,三曰驽马。皆有物贾。又《廋人》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。《圉人》掌刍牧以役圉师。凡太祭祀,朝觐,会同,毛马而颁之。凡军事,物马而颁之。〈注〉毛马,齐其色。物马,齐其力。)谨照原文次序改为: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,马量三物,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,皆有物贾。又校人掌王马,辨六马之属。凡大祭祀,朝觐,会同,毛马而颁之。凡军事,物马而颁之。注毛马齐其色。物马齐其力。又《趣马》掌赞正良马。又《巫马》掌养疾马而乗[音chéng]治之,相医而药攻马疾。又《廋人》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。《圉人》掌刍牧以役圉师。(《姓苑》本伯益之后,超奢封马服君,遂氏焉。)谨照原文超奢改赵奢。原版已改。
赴赴:《酉集中·走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芳遇切,音仆。《尔雅·释诂》赴,至也。〈疏〉趋而至也。《说文》趋也。〈注〉徐铉曰:《春秋传》赴告用此字,今俗作讣,非是。《左传·隐三年》赴以庚戌。又《韵补》叶直祜切。《傅咸·燕赋》逮来春而复旋,意眷眷而怀旧。一委身乃无二,岂攺适而更赴。
任任:《子集中·人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如林切《正韵》如深切,□音壬。诚笃也。《诗·邶风》仲氏任只。《郑笺》以恩相信曰任。又《周礼·地官》大司徒之职,以乡三物,敎万民而賔兴之。二曰六行,孝友睦婣任恤。〈注〉任,信於友道。又《广韵》堪也。《王粲·登楼赋》情眷眷而怀归兮,孰忧思之可任。〈注〉言谁堪此忧思也。又当也。《左传·僖十五年》衆[音zhòng]怒难任。又负也,担也。《诗·小雅》我任我辇。《礼·王制》轻任幷[同并],重任分。〈注〉幷[同并]已独任之,分析而二之。又姓。大任,文王之母。又薛国之姓。《左传·隐十一年》不敢与诸任齿。《正义》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,十国皆任姓也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如鸩切,壬去声。克也,用也。又所负也。《论语》仁以为已任。又事也。《周礼·夏官》施贡分职,以任邦国。〈注〉事以其力之所堪。又与妊姙同。《史记·邹阳传注》纣刳任者,观其胎产。又《方书》督脉属阳,循□而上,至鼻。任衇属阴,循膈而上,至咽。女子二十,任衇通,则有子。又《书·舜典》而难任人。〈注〉言拒绝佞人。本作壬,与巧言孔壬之壬同。伪作任。考证:(《王粲登楼赋》情眷眷而怀归兮,孰忧思而可任。)谨照原文而字改之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