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òng héng kāi hé
成语注音:ㄗㄨㄙˋ ㄏㄥˊ ㄎㄞ ㄏㄜˊ
成语简拼:ZHKH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
成语繁体:縱横開合
成语解释
指操纵自如。同『纵横开阖』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
纵横开阖
成语接龙
1、纵横开合→合从连衡→衡石程书→书声朗朗→朗目疏眉→眉头眼后→后台老板→板上钉钉→钉嘴铁舌→舌敝耳聋→聋者之歌→歌功颂德→德配天地→地平天成→成事不说→说白道黑→黑风孽海→海市蜃楼→楼船箫鼓→鼓乐齐鸣→鸣雁直木→木本水源→源清流洁→洁身累行→行之有效
2、纵横开合→合胆同心→心满意得→得马折足→足不踰户→户告人晓→晓行夜宿→宿水餐风→风飡水宿→宿水飱风→风行一时→时和岁丰→丰取刻与→与世推移→移步换形→形格势禁→禁中颇牧→牧豕听经→经国大业→业精于勤→勤能补拙→拙嘴笨舌→舌锋如火→火灭烟消→消息盈冲
3、纵横开合→合浦珠还→还我河山→山鸣谷应→应变无方→方面大耳→耳鬓撕磨→磨砺以须→须弥芥子→子曰诗云→云翻雨覆→覆军杀将→将顺其美→美益求美→美女簪花→花衢柳陌→陌路相逢→逢机立断→断根绝种→种学绩文→文韬武略→略知皮毛→毛发倒竖→竖子成名→名山胜水
4、纵横开合→合情合理→理不胜辞→辞金蹈海→海屋筹添→添枝加叶→叶落归根→根深本固→固壁清野→野鹤孤云→云情雨意→意转心回→回天之力→力所不及→及溺呼船→船坚炮利→利己损人→人面狗心→心存目想→想入非非→非此即彼→彼竭我盈→盈盈一水→水穷山尽→尽如人意
5、纵横开合→合眼摸象→象齿焚身→身退功成→成败得失→失魂丧魄→魄散魂飞→飞黄腾达→达人知命→命若悬丝→丝分缕析→析缕分条→条分节解→解甲休士→士农工商→商彝夏鼎→鼎成龙升→升堂拜母→母慈子孝→孝子慈孙→孙庞斗智→智勇兼全→全盘托出→出入无间→间不容发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“纵横开合”几个大字。
(2)丹丹不会写成语“纵横开合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涵涵写不出成语“纵横开合”,导致期末考试仅仅考了97分。
(4)临夏县莲花中学的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纵横开合”。
(5)修路大哥哥给萦滢和诗奇讲了“纵横开合”的典故。
成语出处
柯灵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『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,而笔锋所至,纵横开合,娓娓而谈,从历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纵横纵横:(1)竖和横;横一条竖一条的:纵横交错;铁路纵横,象蜘蛛网一样。(2)奔放自如:笔意纵横。(3)奔驰无阻: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,纵横十一个省。
纵纵:zòng 1、<形>竖,与『横』相对。《游黄山记》:『四顾奇峰错列,众壑纵横。』2、<动>放。《殽之战》:『奉不可失,敌不可纵。纵敌,患生;违天,不祥』。3、<动>放纵;放任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『既得志,则纵情以傲物。』《赤壁赋》:『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』4、<动>驱。《失街亭》:『延挥刀纵马,直取张郃。』5、<动>腾跃。《美猴王》:『(石猴)将身一纵,径跳入瀑布泉中。』6、<连>即使;纵放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。』《信凌君窍符救赵》:『且公子纵轻胜,弃之降秦,独不怜公姊邪?』
横横:héng 1、<形>与『纵』『竖』相对。《阿房宫赋》:『直栏横槛。』[又] <动>横着;成横状。《送友人》:『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』《阿房宫赋》:『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』2、<形>广远;宽阔。《岳阳楼记》:『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。』3、<动>交错。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:『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。』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『碧血横飞。』heng4 1、<形>蛮横;残暴。《史记·吴王 濞传》:『文帝宽,不忍罚,以此吴日益横。』[又] 祸害。《周处》:『义光人谓为三横。』2、<形>出乎意料。《三国志·吴主五子传》:『横遇飞祸。』
开开:kāi 1、<动>开(门);(把门)打开。《木兰诗》:『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。』《老子》:『善闭,无关楗而不可开。』《山市》:『窗扉皆洞开。』2、<动>打开;开启。《过秦论》:『秦人开关延敌。』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『公辨其声,目不可开。』《阿房宫赋》:『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。』[引] <动使动>使……舒畅;使……展开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』3、<动>(花)开;开放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『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』4、<动>开辟;扩展。《荀子·富国》:『节其流,开其源。』5、<动>散开;消散。《岳阳楼记》: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。』6、<动>开拓;开垦。《归园田居》:『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』《物竞天择》:『而矿事日辟,掘地开山,多得古禽兽遗蜕。』《兵车行》:『边庭流血成海水,武皇开边意未已。』7、<动>创始;开创。《<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:『则此一部开国血史,可传世而不朽。』8、<动>开设;设置。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『开琼筵以坐花,飞羽觞而醉月。』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『权在营前开了个茶洒店。』《琵琶行》:『移船相近邀相见,添酒回灯重开宴。』9、<动>分开;分离。《望天门山》:『天门中断楚江开。』10、<动>发表;提出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不复料其虚实,便开开此议。』11、<动>发射。《冯婉贞》:『三保见敌势可乘,争挥帜曰:「开火!」』[开济] 创业济时。《蜀想》:『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老臣心。』[开罪] 冒犯得罪。
合合:hé 1、<动>闭;合拢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两家求合葬。』2、<动>聚集;会合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『合以小攻大。』《赤壁之战》:『五万兵难卒合。』3、<动>配合;匹配。《诗经·大明》:『文王初载,天作之合。』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岂合令郎君。』4、<动>符合;适合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合于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经首》之会。』5、<动>交配;性交。《论衡》:『若夫牡马见雌牛,雄雀见牝鸡,不与相合者,异类故也。』6、<动>接战;交锋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『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时。』[又] 两军交锋一次称一合。《失街亭》:『引军杀来,下遇张郃;战有数十余合。』7、<形>全;满。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『合家大小哭哭啼啼。』8、<动>对;核对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『使吏召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券。』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:『公子即合符,而晋鄙不授公子兵。』9、<副>该;应当。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『文章合为时而著。』10、<介>与;同。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『有话合你说。』11、<名>通『盒』。王建《宫词》:『黄金合里盛红雪。』《杨修之死》:『一合酥。』
纵纵:《未集中·糸字部》《广韵》子用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足用切,□踪去声。《说文》缓也。一曰舍也。《博雅》置也。《玉篇》恣也,放也。《书·太甲》纵败礼。《诗·大雅》无纵诡随。又《诗·郑风》抑纵送忌。〈注〉发矢曰纵。又《礼·仲尼燕居》纵言至于礼。〈注〉纵言,泛说事。又《左传·襄二十六年》敢有二心乎。纵有,共其内,莫共其外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纵,乱也。又省作从。《论语》从之纯如也。《前汉·王吉传》放从自若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祖动切《正韵》作孔切,□音总。《礼·檀弓》丧事欲其纵纵尔。〈注〉读如总领之总。急遽趋事貌。又《集韵》足勇切,音□。怂或作纵。《前汉·衡山王传》日夜纵臾。〈注〉师古曰:纵臾,谓奖劝也。又《广韵》即容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将容切,□音踪。《广韵》纵横也。《韵会》或作从。《诗·齐风》衡从其亩。《类篇》东西曰衡,南北曰从。《贾谊·过秦论》合从缔交。〈注〉从,与纵同。又与踪通。《前汉·萧何传》发纵指示兽处者,人也。〈注〉师古曰:读者乃为踪蹟之踪,非也。○按隷释袁良□:往者王尊发纵于平阳。杨着□:追纵鲁参。鲁峻□:比纵豹产。皆以纵为踪。师古之说非是。又《集韵》徂聪切,音丛。髻高大貌。
横横:《辰集中·木字部》《唐韵》户盲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胡盲切,□音黉。《说文》阑木也。又《唐韵》纵横也。东西曰纵,南北曰横。亦作从横。《史记·苏秦传》合从连衡。《汉书音义》利合为从,威权相胁为横。又《吕览·离谓篇》失从之意,失横之事。〈注〉关东六国为从,关西为横。一曰以六攻一为从,以一离六为横。又《楚辞·招隐》不知横之与纵。〈注〉纬曰横,经曰纵。又星名。《前汉·天文志》王梁之旁有八星绝汉,曰天横。又县名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横县,属琅邪郡。又学舍也。与黉通。《后汉·鲍德传》修起横舍。又姓。《风俗通》韩王子成号横阳君,其后为氏。又《唐韵古音》胡光切,音黄。《楚辞·九辩》收恢台之孟夏兮,然欿傺而沈藏。叶菸邑而无色兮,枝烦挐而交横。又《集韵》草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傅,横目。〈注〉一名结缕。俗谓之鼓筝草。又《集韵》姑黄切,音光。汉门名。又《集韵》《正韵》□户孟切,衡去声。不顺理也。《孟子》待我以横逆。《前汉·吴王传》吴王日益横。又卜兆名。《前汉·文帝纪》卜之,兆得大横。又《唐韵》《集韵》□古旷切,音桄。盛气充满也。《礼·乐记》钟声铿铿以立号,号以立横,横以立武。又《类篇》俎跗,横木也。
开开:《戌集上·门字部》《广韵》苦哀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丘哀切,□音侅。《说文》张也。《广韵》解也。《韵会》启也。《尔雅·释言》辟也。又《五音集韵》通也。《易·乾卦疏》亨通也。会合万物,令使开通而为亨也。又发也。《礼·学记》故君子之敎喻也。开而勿达。〈注〉开谓发头角。〈疏〉但为学者,开发大义头角而已。又释也。《易·乾坤卦文言疏》诸卦及爻,皆从乾坤而出,故特作文言,以开释之。《书·多方》殄戮多罪,亦克用劝,开释无辜,亦克用劝。又《韵会》条□也。又始也。《后汉·冯衍传》开岁发春兮,百卉含英。〈注〉开、发,皆始也。《礼·檀弓》曩者尔心或开予。〈注〉开,谓谏争有所发起。又星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北斗七星注》春秋运斗极云:斗第六开阳。又《集韵》州名。本汉朐□县地,后魏置开州镇。又县名。《史记·高祖纪》与偕攻开封。又《功臣年表》开封侯陶舍。〈注〉县名。属河南。又《集韵》人名。《左传·襄二十三年》曹开御戎。〈注〉齐臣。又《韵会》姓也。又《集韵》通作闓。详闓字注。又《集韵》轻烟切,音牵。山名。在雍州。通作汧。又《韵补》叶音亏。《谢惠连·捣衣篇》盈箧自余手,幽缄□君开。腰带准畴昔,不知今是非。又叶音欺。《左思·蜀都赋》宣化之闼,崇礼之闱。华阙双邈,重门洞开。《说文》开本字。考证:(《集韵》轻烟切,音牵。山名。在雍州。通作沂。)谨照原文沂改汧。
合合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《唐韵》□合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曷合切《正韵》胡阁切,□音盒。《说文》合口也。又《玉篇》同也。《易·乾卦》保合太和。《诗·小雅》妻子好合。又配也。《诗·大雅》天作之合。《前汉·货殖传》蘖麴盐豉千合。〈注〉师古曰:蘖麴以斤石称之,轻重齐则为合。盐豉以斗斛量之,多少等亦为合。合者,相配耦之言耳。又会也。《礼·王制》不能五十里者,不合于天子。〈注〉合,会也。又聚也。《论语》始有曰:苟合矣。〈注〉合,聚也。又答也。《左传·宣二年》既合而来奔。〈注〉合,答也。又闭也。《前汉·儿宽传》封禅告成,合祛于天地神明。〈注〉李奇曰:祛,开散。合,闭也。又六合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六合之外,圣人存而不论。《梁元帝·纂要》天地四方曰六合。又黍名。《礼·曲礼》黍曰芗合。又《文中子·问易篇》黄帝有合宫之听。又合黎,地名。《书·禹贡》导弱水,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。又州名。《广韵》秦为巴郡,宋为宕渠郡,后魏置合州,盖涪汉二水合流之处,因以名之。又参合,代地。《史记·韩王信传》入居参合。又钜合在平原,合骑在高城,□汉侯国。见《史记·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》。又重合县属勃海郡,合乡县属东海郡。又合浦,郡名。□见《前汉·地理志》。又《广韵》器名。《正韵》合子,盛物器。又《广韵》姓也。《左传》宋大夫合左师。又子合,西域国名。《前汉·西域传》西夜国王,号子合王。《后汉·西域传》子合国,去疏勒千里。又通作阖。《战国策》意者,臣愚而不阖於王心耶。〈注〉阖合同。又与合通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筑雒阴合阳。〈注〉合水之北。又《高祖功臣侯表》高祖兄仲废为合阳侯。又《唐韵》《正韵》古沓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葛合切,□音合。《广韵》合,集也。又《集韵》两龠为合。《前汉·律正志》量者,龠合升斗斛也,所以量多少也。又合龠为合,十合为升。〈注〉合龠一作十龠,又合者,合龠之量也。又叶许及切,音翕。《张衡·思□赋》何孤行之焭焭兮,孑不羣而介立。感鸾鷖之特栖兮,悲淑人之希合。考证:(《战国策》意者,臣愚而不阖王心耶。)谨照原文阖字下增於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