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ì yá shā rén
成语简拼:ZYSR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眥睚殺人
成语解释
眦:眼角;睚:眼眶。因为别人瞪眼就杀了他。形容为人狭窄骄横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
睚眦杀人
成语造句
(1)成语「以眦睚杀人」是一个动宾式成语。
(2)打开练习本,第二页上写着“以眦睚杀人”几个大字。
(3)戈爷爷给外甥和孙囡介绍了“以眦睚杀人”的故事。
(4)萌萌写不出成语“以眦睚杀人”的拼音。
(5)体育路中学的单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以眦睚杀人”。
(6)小惠不会写成语“以眦睚杀人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7)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“眦睚杀人”几个大字。
(8)商奶奶给她的小孙囡讲述了“眦睚杀人”的典故。
(9)真光女书院的郑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眦睚杀人”。
(10)前往南安五中之前,艾馨大哥哥给恩如和愉蓝讲解了『眦睚杀人』的典故。
成语出处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》: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。上大怒,立命斥出,付京兆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杀人杀人:[shārén] 对人的杀害。你不可杀人。
眦睚眦睚:[zìyá] 怒目而视,借指仇怨。以眦睚杀之。――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。
眦眦:zì <名>眼角。《鸿门宴》:『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』杜甫《望岳》:『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』[眦裂] 瞪眼怒视,眼眶破裂。[眦占] 侧目而视,表示轻视。
睚睚:yá 见『睚眦』。[睚眦] 怒目而视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『睚则挺剑,喑呜则弯弓。』
杀杀:shā 1、<动>杀死;弄死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是何异于刺人而之。』《陈涉世家》:『陈胜佐之,并杀两尉。』2、<动>战斗;搏斗。《教战守策》:『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。』3、<动>衰败;败坏。《秋声赋》:『物过盛而当杀。』黄巢《菊花》:『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』4、<副>形容程度深。《智取生辰纲》:『这样天气热,兀的不晒杀人。』5、<动>削;消除。《后汉书·吴祐[音yòu]传》:『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。』[杀青] (1)泛指书籍定稿。(2)洗掉浸烂后的竹青。[杀字] 收笔。
人人:rén 1、<名>人类。《屈原列传》:『夫天者,人之始也。』2、<名>人民;众人。《为学》:『人之立志,顾不如蜀鄙之僧哉?』[又] 人人;每人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。』3、<名>别人;他们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老吾老,以及人人之老。』4、<名>人才;杰出的人物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:『子无谓秦无人,吾谋适不用也。』5、<名>人品;人的品德操行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『是其为人也,有粮者亦食,无粮者亦食。』
眦眦:《午集中·目字部》《类篇》与眦同。(眦)《唐韵》在诣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才诣切,□音剂。《说文》目厓也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子虚赋》弓不虚发,中必决眦。《前汉书》作眦。《列子·汤问篇》拭眦扬眉而望之。〈注〉眦,目际也。《灵枢经·癫狂篇》目眦决于面者为锐眦,在内近鼻者为内眦。〈注〉眦者,睛外之眼角也。又衣交领处曰眦。《尔雅·释器》衣眦谓之襟。〈注〉谓领交处,如人眼,唇,眦,头也。《集韵》又音赀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疾智切,音渍。亦目厓也。又《集韵》仕懈切《韵会》士懈切《正韵》助迈切,□柴去声。《博雅》睚眦裂也。《类篇》恨视也。又举目相忤貌。《史记·范睢传》睚眦之怨必报。《集韵》或作□。《晋书·载记》伪作疵,非。又《正韵》资四切,音恣。《集韵》鉏佳切,音柴。义□同。
睚睚:《午集中·目字部》《唐韵》五佳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宜佳切《正韵》宜皆切,□音崖。《说文》目际也。《类篇》举目也。《前汉·杜钦传》报睚眦怨。〈注〉睚,举眼也。眦,目匡也。言举目相忤者,必报之也。《正字通》睚眦,谓忤眂也。忤眂者,正眂则目上指,侧眂则目指眦。又《六书故》通作厓。《前汉·孔光传》厓眦莫不诛伤。又《广韵》五隘切《集韵》牛解切《正韵》牛懈切,□崖去声。又《集韵》鱼驾切,音讶。义□同。《集韵》或作□□□。
杀杀:《辰集下·殳字部》《唐韵》所八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山戛切,□音煞。《说文》戮也。《周礼·春官》内史掌王之八柄之法,以诏王治。五曰杀。〈疏〉太宰有诛无杀。此有杀无诛者,诛与杀相因,见为过不止,则杀之也。又《秋官》掌戮,掌斩杀贼谍而搏之。〈注〉斩以鈇钺,杀以刀刃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杀,克也。《郭注》隐元年公羊传曰:克之者何,杀之也。又获也。《礼·王制》天子杀,则下大绥。诸侯杀,则下小绥。大夫杀,则止佐车。〈注〉杀,获也。又同死。《孟子》凶年不能杀。又忘也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杀生者不死。〈注〉李轨云:杀,犹亡也。亡生者不死也。崔云:除其营生为杀生。又薙草曰杀。《礼·月令》利以杀草。又霜杀物曰杀。《春秋·僖三十三年》陨霜不杀草。《左传·桓五年》始杀而尝。又以火炙简为杀青。《后汉·吴佑传》欲杀青□,以写经书。〈注〉杀青者,以火炙□令汗,取其青,易书,复不蠹,谓之杀青。亦为汗青,义见《刘向·别录》。又矢名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弓矢》杀矢、鍭矢,用诸近射田猎。〈注〉杀矢,言中则死。又《考工记》冶氏为杀矢,刃长寸,围寸,铤十之。又刷也。《释名》摩挲犹抹杀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桑葛切,音萨。散貌。《史记·仓公传》望之杀然黄。〈注〉徐广曰:杀,苏葛反。正义曰:苏亥反。又扫灭之也。《前汉·谷永传》未杀灾异。又骚杀,下垂貌。《张衡·东京赋》飞流苏之骚杀。又《集韵》私列切,音薛。与□同。蹩□,旋行貌。《庄子·马蹄篇》蹩躠为仁。向崔本作弊杀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所界切,音铩。降也,减削也。《周礼·秋官·象胥》国新杀礼,凶荒杀礼。《礼·大传》五世而缌杀同姓也。又《礼器》礼不同,不丰不杀。又《正韵》所卖切,音晒。义同。又毛羽敝曰杀。《诗·豳风·予羽谯谯传》谯谯,杀也。又《周礼·天官·疡医》劀杀之剂。〈注〉杀谓以药食其恶肉。又噍杀,音也。《礼·乐记》其哀心感者,其声噍以杀。〈注〉噍则竭而无泽,杀则减而不隆。又剪缝也。《论语》非帷裳,必杀之。亦作□。又韬屍之具,上曰质,下曰杀。《仪礼·士丧礼》□杀,掩足。又疾也。《白居易·半开花诗》西日凭轻照,东风莫杀吹。《自注》杀,去声。《正字通》今乐府家有元杀、旁杀之别,元人传奇《白鹤子》一杀、二杀即其遗声也。俗读生杀之杀,非。《集韵》或作閷煞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所例切,音□。亦降也。又《集韵》式吏切,音试。同弑。《前汉·高帝纪》项羽放杀其主。〈注〉杀,当作弑。又《班固·西都赋》掎僄狡,□猛噬,脱角挫脰,徒搏独杀。〈注〉杀,亦叶式吏切。又叶色栉切,音瑟。《梁肃·兵箴》传美干戈,易载以律。古之睿知,神武不杀。又叶式列切,音设。《束皙·近游赋》系复襦以御冬,胁汗衫以当热。帽引四角之缝,裙为数条之杀。杀,一作□。考证:(《后汉·吴佑传》欲杀青□,以写经书。〈注〉杀青者,以火炙□令汗,取其青,易书,后不蠹,谓之杀青。)谨照原文后改复。
人人:《子集中·人字部》《唐韵》如邻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而邻切,□音仁。《说文》天地之性最贵者也。《释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礼·礼运》人者,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书·吕□》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称也。《汤诰》嗟尔万方有衆[音zhòng],明听予一人诰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诗·小雅》明发不寐,有怀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国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礼》有庖人,亨人,浆人,凌人之类。又枫人,老枫所化,见《朝野佥载》。又蒲人,艾人,见《岁时记》。又姓。明人杰。又左人,闻人,俱复姓。又《韵补》叶如延切,音然。《刘向·列女颂》望色请罪,桓公嘉焉。厥后治内,立为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