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ì xīn zòng yù
成语注音:ㄗㄧˋ ㄒㄧㄣ ㄗㄨㄙˋ ㄧㄩˋ
成语简拼:ZXZY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恣心縱慾
成语解释
指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放纵情欲
近义词
恣情纵欲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“恣心纵欲”几个大字。
(2)莲莲不会写成语“恣心纵欲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钱熙大哥哥给传静和荣荣讲了“恣心纵欲”的典故。
(4)神南乡逸夫中学的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恣心纵欲”。
(5)小笔写不出成语“恣心纵欲”,导致期末考试只得了97分。
(6)在去往衡阳县大安乡中心学校的路上,雍泉大哥哥给熹颜和彗楠介绍了『恣心纵欲』的历史典故
(7)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,难道我就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、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?
成语出处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四回:『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,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纵欲纵欲:[zòngyù] 放纵欲望(多指肉欲),不加节制。
恣恣:zì 1、<形>放纵;无拘束。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:『汉官因以为己利,苟得僮,恣所为不问。』2、<动>听任;任凭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『恣君之所使之。』
心心:xīn 1、<名>心脏。《狱中杂记》:『顺我,即先刺心。』2、<名>心脏所在的胸部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『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。』3、<名>内心,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。《熟读精思》:『读书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』4、<名>想法;心意。《殽之战》:『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。』5、<名>中心;中央。《琵琶行》:『唯见江心秋月白。』[心志] 内心;意志。
纵纵:zòng 1、<形>竖,与『横』相对。《游黄山记》:『四顾奇峰错列,众壑纵横。』2、<动>放。《殽之战》:『奉不可失,敌不可纵。纵敌,患生;违天,不祥』。3、<动>放纵;放任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『既得志,则纵情以傲物。』《赤壁赋》:『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』4、<动>驱。《失街亭》:『延挥刀纵马,直取张郃。』5、<动>腾跃。《美猴王》:『(石猴)将身一纵,径跳入瀑布泉中。』6、<连>即使;纵放。《垓下之战》:『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。』《信凌君窍符救赵》:『且公子纵轻胜,弃之降秦,独不怜公姊邪?』
欲欲:yù 1、<动>想要得到;需要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『鱼,我所欲也,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』2、<动>希望。《为学》:『吾欲之南海,何如?』3、<副>将要;将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森然欲搏人。』4、<名>愿望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乃诈称公子扶苏、项燕,从民之欲也。』5、<名>贪欲。《六国论》:『暴秦之欲无厌。』
恣恣:《卯集上·心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资四切,资去声。《说文》纵也。从心次声。《汉明德马皇后诏》宠贵横恣。又《诗·桧风·小序》疾恣也。《郑笺》恣,谓狡□淫戏,不以礼也。又《五音集韵》千咨切,音趑。恣睢,自得貌。秦刻石文作资。
心心:《卯集上·心字部》《唐韵》息林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思林切。《说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说以为火藏。《徐曰》心为大火,然则心属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广韵》□训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礼·大学疏》总包万虑谓之心。又《释名》心,纤也。所识纤微无不贯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复卦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。〈注〉天地以本为心者也。《正义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动,是以本为心者也。《礼·礼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〈注〉得气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气之本,故巡四时,柯叶无凋攺也,心谓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诗序》情动于中。《正义曰》中谓中心。凡言中央曰心。《礼·少仪》牛羊之肺,离而不提心。〈注〉不提心,谓不绝中央也。《古歌》日出当心,谓日中也。《邵雍清夜吟》月到天心处,言月当天中也。又东方五度,宿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心为明堂。又《礼·明堂位》夏后氏祭心。〈注〉气主盛也。又《月令》季夏祭先心。〈注〉五藏之次,心次肺,至此则心为尊也。又去声。《吴棫·韵补》息吝切。《外纪》禹曰:尧舜之民,皆以尧舜之心为心。下心字去声。又叶思真切,音新。《前汉·安世房中歌》我定正数,人告其心。敕身齐戒,施敎申申。又叶先容切,音松。《诗·大雅》吉甫作颂,□如清风。仲山甫永怀,以慰其心。《前汉·礼乐志》流星陨,感惟风,籋归云,抚怀心。又叶思征切,音騂。《扬子·太□经》勤于心否贞。又叶桑鸠切,音修。《荀子·解蔽篇》凤凰秋秋,其翼若干,其声若箫。有凤有凰,乐帝之心。箫叶疏鸠切。又叶思敬切,音性。《王微观海诗》善即谁为御,我来无别心。聊复寓兹兴,兹兴将何咏。《说文》长笺》借华心形,故惢字从心,就今文言也。若精蕴同文诸书,各以意阐古文,与今文稍远,槪不泛引。《类篇》偏旁作忄。亦作□。◎按《字汇》《正字通》心俱音辛,误。辛在真韵,齐齿音也。心在侵韵,闭口音也。如心字去声,音近信,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,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,乃齐齿音也。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,乃闭口音,有音而无字矣。字有不可下直音者,此类是也。盖齐齿之辛,商之商也,闭口之心,商之羽也。每一音中,具有五音,不可无别。
纵纵:《未集中·糸字部》《广韵》子用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足用切,□踪去声。《说文》缓也。一曰舍也。《博雅》置也。《玉篇》恣也,放也。《书·太甲》纵败礼。《诗·大雅》无纵诡随。又《诗·郑风》抑纵送忌。〈注〉发矢曰纵。又《礼·仲尼燕居》纵言至于礼。〈注〉纵言,泛说事。又《左传·襄二十六年》敢有二心乎。纵有,共其内,莫共其外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纵,乱也。又省作从。《论语》从之纯如也。《前汉·王吉传》放从自若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祖动切《正韵》作孔切,□音总。《礼·檀弓》丧事欲其纵纵尔。〈注〉读如总领之总。急遽趋事貌。又《集韵》足勇切,音□。怂或作纵。《前汉·衡山王传》日夜纵臾。〈注〉师古曰:纵臾,谓奖劝也。又《广韵》即容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将容切,□音踪。《广韵》纵横也。《韵会》或作从。《诗·齐风》衡从其亩。《类篇》东西曰衡,南北曰从。《贾谊·过秦论》合从缔交。〈注〉从,与纵同。又与踪通。《前汉·萧何传》发纵指示兽处者,人也。〈注〉师古曰:读者乃为踪蹟之踪,非也。○按隷释袁良□:往者王尊发纵于平阳。杨着□:追纵鲁参。鲁峻□:比纵豹产。皆以纵为踪。师古之说非是。又《集韵》徂聪切,音丛。髻高大貌。
欲欲:《辰集下·欠字部》《唐韵》余蜀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兪玉切《正韵》余玉切,□音浴。《说文》贪欲也。从欠谷声。《徐曰》欲者,贪欲。欲之言续也。贪而不已,於文欠谷为欲。欠者开口也。谷,欲声。《礼·曲礼》欲不可从。〈疏〉心所贪爱为欲。又《礼运》何谓人情。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,弗学而能。又物欲。《礼·乐记》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动,性之欲也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。又《增韵》爱也。《孟子》可欲之为善。《礼·曲礼》问疾不能遗,不问其所欲。又期愿之辞。《论语》我欲仁。《大学》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心欲小,志欲大。又婉顺貌。《礼·祭义》其荐之也,敬以欲。又将然也。《古铭》欲堕不堕,逢王颗。《杜甫诗》浑欲不胜簪。又与慾通。《诗·大雅》匪棘其欲。〈注〉与慾同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兪戍切,音裕。义同。《扬雄·羽猎赋》壮士忼慨,殊乡别趣。东西南北,骋嗜奔欲。《潘岳·西征赋》既餐服以属厌,泊恬静以无欲。俱读裕。又叶余律切,音聿。《易林》鼎足承德,?文笔强恕N蹩ィ眯乃?贾ぃ海ā独献印さ赖戮凡患捎行牟宦摇#┙髡蘸由瞎?王弼注原文,中改使。(《诗·大雅》非棘其欲。)谨照原文非改匪。(《扬雄·羽猎赋》壮士忼慨,殊乡别趣。)谨照原文□改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