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ì xīn suǒ yù
成语简拼:ZXSY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恣心所欲
成语英文:indulge oneself
成语解释
恣:放纵。恣纵己意,心想事成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同『随心所欲』
近义词
[同]随心所欲
成语示例
(1)《梁书·卷五四·诸夷列传·海南诸国》:『其宫殿皆雕文镂刻,街曲市里,屋舍楼观,钟鼓音乐,服饰香华,水陆通流,百贾交会,奇玩珍玮,恣心所欲。』
(2)《後汉书·卷四九·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·仲长统》:『六合之内,恣心所欲。人事可遗,何为局促?』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“恣心所欲”几个大字。
(2)道县祥霖铺中学的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恣心所欲”。
(3)斐大爷给健健和姚姚讲了“恣心所欲”的历史故事。
(4)濛濛不会写成语“恣心所欲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5)小晨写不出成语“恣心所欲”,所以单元测试只有99分。
成语出处
《梁书·中天竺国传》:『其宫殿皆雕文镂刻,街曲市里,屋舍楼观,钟鼓音乐,服饰香华,水陆通流,百贾交会,奇玩珍玮,恣心所欲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恣恣:zì 1、<形>放纵;无拘束。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:『汉官因以为己利,苟得僮,恣所为不问。』2、<动>听任;任凭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『恣君之所使之。』
心心:xīn 1、<名>心脏。《狱中杂记》:『顺我,即先刺心。』2、<名>心脏所在的胸部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『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。』3、<名>内心,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。《熟读精思》:『读书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』4、<名>想法;心意。《殽之战》:『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。』5、<名>中心;中央。《琵琶行》:『唯见江心秋月白。』[心志] 内心;意志。
所所:suǒ 1、<名>处所;地方。《硕鼠》:『乐土乐土,爰得我所。』2、<名>合理的结果;应有的归宿。《原君》:『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,视之如寇仇,名之为独夫,固其所也。』3、<代>放在动词或动短语前,组成名词性短语。表示『……的地方』、『……的人』、『……的事物』等。《师说》:『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。』4、<助>与『为』相呼应,构成『为……所……』的被动句式。《鸿门宴》:『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』《六国论》:『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』5、<数>表示不确定的数目。《西门豹治邺》:『从弟子女十人所,皆衣缯单衣。』6、<量>处;座。用于建筑物等。《魏书·尔朱荣传》:『秀容界有池三所,在高山之上。』[所以]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、方法或依据,相当于『用来……的(手段、方法、东西等)』。表示原因,相当于『……的原因、缘故』。
欲欲:yù 1、<动>想要得到;需要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『鱼,我所欲也,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』2、<动>希望。《为学》:『吾欲之南海,何如?』3、<副>将要;将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森然欲搏人。』4、<名>愿望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乃诈称公子扶苏、项燕,从民之欲也。』5、<名>贪欲。《六国论》:『暴秦之欲无厌。』
恣恣:《卯集上·心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资四切,资去声。《说文》纵也。从心次声。《汉明德马皇后诏》宠贵横恣。又《诗·桧风·小序》疾恣也。《郑笺》恣,谓狡□淫戏,不以礼也。又《五音集韵》千咨切,音趑。恣睢,自得貌。秦刻石文作资。
心心:《卯集上·心字部》《唐韵》息林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思林切。《说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说以为火藏。《徐曰》心为大火,然则心属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广韵》□训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礼·大学疏》总包万虑谓之心。又《释名》心,纤也。所识纤微无不贯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复卦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。〈注〉天地以本为心者也。《正义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动,是以本为心者也。《礼·礼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〈注〉得气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气之本,故巡四时,柯叶无凋攺也,心谓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诗序》情动于中。《正义曰》中谓中心。凡言中央曰心。《礼·少仪》牛羊之肺,离而不提心。〈注〉不提心,谓不绝中央也。《古歌》日出当心,谓日中也。《邵雍清夜吟》月到天心处,言月当天中也。又东方五度,宿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心为明堂。又《礼·明堂位》夏后氏祭心。〈注〉气主盛也。又《月令》季夏祭先心。〈注〉五藏之次,心次肺,至此则心为尊也。又去声。《吴棫·韵补》息吝切。《外纪》禹曰:尧舜之民,皆以尧舜之心为心。下心字去声。又叶思真切,音新。《前汉·安世房中歌》我定正数,人告其心。敕身齐戒,施敎申申。又叶先容切,音松。《诗·大雅》吉甫作颂,□如清风。仲山甫永怀,以慰其心。《前汉·礼乐志》流星陨,感惟风,籋归云,抚怀心。又叶思征切,音騂。《扬子·太□经》勤于心否贞。又叶桑鸠切,音修。《荀子·解蔽篇》凤凰秋秋,其翼若干,其声若箫。有凤有凰,乐帝之心。箫叶疏鸠切。又叶思敬切,音性。《王微观海诗》善即谁为御,我来无别心。聊复寓兹兴,兹兴将何咏。《说文》长笺》借华心形,故惢字从心,就今文言也。若精蕴同文诸书,各以意阐古文,与今文稍远,槪不泛引。《类篇》偏旁作忄。亦作□。◎按《字汇》《正字通》心俱音辛,误。辛在真韵,齐齿音也。心在侵韵,闭口音也。如心字去声,音近信,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,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,乃齐齿音也。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,乃闭口音,有音而无字矣。字有不可下直音者,此类是也。盖齐齿之辛,商之商也,闭口之心,商之羽也。每一音中,具有五音,不可无别。
所所:《卯集中·户字部》《唐韵》疏举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爽阻切,□数上声。《说文》伐木声也。从斤,户声。又处所。《诗·郑风》献于公所。又《商颂》及尔斯所。又《汉制》车驾所在曰行在所。《蔡邕·独断》天子以四海为家,故所在曰行在所。又《关西方言》致力于一事为所。所谓绝利一源也。《书·无逸》君子所其无逸。又《召诰》王敬作所。又语辞。《论语》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。又誓辞。《论语》予所否者。《左传·僖二十四年》所不与舅氏同心者。又指物之辞。《礼·檀弓》其高可隐也。〈注〉谓高四尺所。《前汉·疏广传》问金余尙有几所。〈注〉几所,犹几许也。《张良传》父去里所复还。〈注〉里所,犹里许也。又姓。汉武帝时谏议大夫所忠。又叶襄里切,音徙。《班固·西都赋》缭以宫墙,四百余里。离宫别馆,三十六所。
欲欲:《辰集下·欠字部》《唐韵》余蜀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兪玉切《正韵》余玉切,□音浴。《说文》贪欲也。从欠谷声。《徐曰》欲者,贪欲。欲之言续也。贪而不已,於文欠谷为欲。欠者开口也。谷,欲声。《礼·曲礼》欲不可从。〈疏〉心所贪爱为欲。又《礼运》何谓人情。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,弗学而能。又物欲。《礼·乐记》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动,性之欲也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。又《增韵》爱也。《孟子》可欲之为善。《礼·曲礼》问疾不能遗,不问其所欲。又期愿之辞。《论语》我欲仁。《大学》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心欲小,志欲大。又婉顺貌。《礼·祭义》其荐之也,敬以欲。又将然也。《古铭》欲堕不堕,逢王颗。《杜甫诗》浑欲不胜簪。又与慾通。《诗·大雅》匪棘其欲。〈注〉与慾同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兪戍切,音裕。义同。《扬雄·羽猎赋》壮士忼慨,殊乡别趣。东西南北,骋嗜奔欲。《潘岳·西征赋》既餐服以属厌,泊恬静以无欲。俱读裕。又叶余律切,音聿。《易林》鼎足承德,?文笔强恕N蹩ィ眯乃?贾ぃ海ā独献印さ赖戮凡患捎行牟宦摇#┙髡蘸由瞎⑼蹂鲎⒃模懈氖埂#ā妒ご笱拧贩羌溆#┙髡赵姆歉姆恕#ā堆镄邸び鹆愿场纷呈繌庀绫鹑ぁ#┙髡赵摹醺娜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