锱铢必较
www.16system.cn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ī zhū bì jiào成语注音:ㄗㄧ ㄓㄨ ㄅㄧˋ ㄐㄧㄠˋ成语正音锱,不能读作『liú』。
成语简拼:ZZBJ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錙銖必較
成语英文:haggle over every penny
成语解释
锱、铢: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。形容非常小气,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。也比喻气量狭小,很小的事也要计较。
成语释义
『锱铢必较』,典源作『计较锱铢』。连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计较。※语或本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。△『斤斤计较』
成语辨析
一、[同]『锱铢必较』及『斤斤计较』都有事事计较的意思。[异]『锱铢必较』侧重精确计算细小事物;『斤斤计较』侧重计较不重要的小事。二、锱铢必较与『斤斤计较』有别:锱铢必较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;『斤斤计较』不限于形容计较财物。
成语用法
一、1、[义]计较小钱。贬义。[类]用在『吝啬爱财』的表述上。[例](1)这间公司对职员的薪水锱铢必较,请个病假也要扣钱。(2)他是个锱铢必较的人,所以最好不要跟他有金钱上的往来。2、[义]形容对很小的事十分计较。[类]用在『心胸狭窄』的表述上。[例](1)他锱铢必较,所以人人都远他三分。(2)凡事锱铢必较,只会徒增自己的困扰。(3)她这种锱铢必较的个性,得罪不少亲朋好友。(4)这种精密工程出不得错,当要锱铢必较,岂能随便?(5)人生不过短短的数十年而已,何必凡事都要锱铢必较呢?。二、作谓语、宾语;指气量小。
近义词
计较锱铢、较量锱铢、铢铢较量、铢铢校量、锱铢较量、斤斤计较、一毛不拔、爱财如命、惟利是图
反义词
慷慨解囊、满不在乎、豁达大度
关联成语
计较锱铢、铢铢校量、较锱铢、较量锱铢、铢铢较量、锱铢较量
成语示例
(1)《明史·卷二五八·汤开远列传》:『事急则钜万可捐,事平则锱铢必较,向使昌黎不守,同於遵、永,不知费朝廷几许金钱,安所得涓滴而问之。』
(2)就是族中亲派,不论亲疏,但与他财利交往,锱铢必较,一些情面也没有的。▲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一
(3)宋·陈文蔚《陈克斋集·卷三·杂着·朱先生叙述》:『先生造理精微,见於处事,权衡轻重,锱铢必较。』
(4)人生不过短短的数十年而已,何必凡事都要锱铢必较呢?
(5)这间公司对职员的薪水锱铢必较,请个病假也要扣钱。
(6)这种精密工程出不得错,当要锱铢必较,岂能随便?
(7)他锱铢必较,所以人人都远他三分。
成语造句
(1)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锱铢必较”几个大字。
(2)毕竟,要是有某位非英语本土人士写书讨论英国的文化分析,我们会多么锱铢必较?
(3)冰冰写不出成语“锱铢必较”,所以昨天考试仅99分。
(4)但是由于政府财政危机,戈登。布朗不得不重新拾起从前锱铢必较的节俭传统了。
(5)但中国想要俘获人心并不容易。中国人有种族优越感。在各个方面,锱铢必较地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会让人不快。
(6)但最近两年,伴随英国经济衰退,政府在吃紧的财政面前也更加“锱铢必较”,对于任何“花不到刀刃”上的钱都感到恼火。
(7)多年来,作为记者的我在着装方面一直是锱铢必较。
(8)而且,讲到工资和福利,美国企业锱铢必较的会计人员,会让狄更斯小说中的守财奴都脸红。
(9)蒋坊中学的念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锱铢必较”。
(10)就算我有病也比你强,也许我锱铢必较了,自视过高了,但至少表明我还在乎。
(11)就像消费者都在学习如何对每天的花费锱铢必较,投资者也需要更多地关注成本问题。
(12)可是,男人挣钱需要时间和精力,有钱的男人不是锱铢必较的商人,就是忙于应酬的权贵。
(13)岚岚不会写成语“锱铢必较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14)那喀索斯,人称风度翩翩美少年,惟心性高傲锱铢必较蔑视一切,令人不堪。
(15)念大爷给关关和小雨讲述了“锱铢必较”的成语典故。
(16)随着有关财政政策的全国辩论陷入锱铢必较、扼杀未来的荒谬地步,有一个声音却令人奇怪的失去声音——这就是总统的声音。
(17)他希望改变通用汽车锱铢必较的中庸文化,建立设计至上的理念。
(18)我们过去被看作锱铢必较的开车者,但今天我们是主流的驾车人。
(19)要想安然挺过市场动荡,能够拿到手的资金至关重要,这远比在估值上锱铢必较,非要多争取几个美元更重要。
(20)一些家长吐露出如许的疑问,写作重在考察综合本质,不该对错别字锱铢必较,以为这个规则太严、扣分太重。
(21)因此,如果你对解决财政赤字持认真负责的态度,你现在就不应该锱铢必较;
成语出处
《荀子·富国》:『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』
成语典源
※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婚姻素对,靖侯成规。近世嫁娶,遂有卖女纳财,买妇输绢,比量父祖,计较锱铢,责多还少,市井无异。或猥婿在门,或傲妇擅室,贪荣求利,反招羞耻,可不慎欤输绢:给予绢帛。绢,音ㄐㄩㄢˋ。(2)比量:比试较量。(3)锱铢:音ㄗ ㄓㄨ。古代极小的计算单位,六铢为一锱,四锱为一两,用以比喻极细微。(4)责:要求、索取。(5)市井:指买卖行为。
成语典故
『锱铢必较』原或作『计较锱铢』。锱铢,音ㄗ ㄓㄨ,是古代极小的计算单位,六铢为一锱,四锱为一两,用以比喻极细微。连像锱铢那样微小都要计较,表示一个人十分小气,凡事斤斤计较。颜之推(西元531~?)字介,北朝齐临沂人。博览群书,词情典丽。初仕梁,以乱奔齐,历官中书舍人、黄门侍郎。齐亡,仕周为御史上士,隋初,太子召为学士。撰有《颜氏家训》,共二十篇,论立身治家之道,辨正世俗之谬,以训後人,於世故人情,深明利害。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中,颜之推提到当时民风败坏,民间嫁娶之时,经常有卖女儿来赚钱的事情发生,双方非但不以为怪,甚至还讨价还价,连一点小钱都要斤斤计较,和一般的买卖无异。这样的婚姻,由於不注重对方的人品教养,通常都是後患无穷,所以他提醒子孙不可不慎!『铢锱必较』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连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计较。出现『铢锱必较』的书证如宋·陈文蔚《陈克斋集·卷三·杂着·朱先生叙述》:『先生造理精微,见於处事,权衡轻重,锱铢必较。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