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huó jīn gē gǔ
成语注音:ㄓㄨㄛˊ ㄐㄧㄣ ㄍㄜ ㄍㄨˇ
成语简拼:ZJGG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擢筋割骨
成语解释
犹言擢筋剥肤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近义词
擢筋剥肤
成语造句
(1)成语擢筋割骨的形成和名人有关。
(2)凯凯写不出成语“擢筋割骨”,所以昨天考试只有99分。
(3)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“擢筋割骨”几个大字。
(4)拳戈哥哥给路赢和颖怡介绍了“擢筋割骨”的成语典故。
(5)小霖不会写成语“擢筋割骨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岳庙办岳庙初中的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擢筋割骨”。
成语出处
宋·苏轼《上知府王龙图书》:『自近岁以来,蜀人不知有勤恤之,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,而不免于刑罚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擢擢:zhuó 1、<动>拔;抽。《史记·范雎传》:『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,尚未足。』2、<动>提拔;选拔。《谭嗣同》:『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。』[擢第] 科举考试得中。[擢世] 超群出众。[擢秀] 草木茂盛地生长,比喻人才出众。
筋筋:[jīn] (1)<名>通『斤』,重量单位。《旧唐书·文宗纪上》:『每一石灰得盐地十二筋一两。』(2)<名>通『筯』,肌腱或附在骨头上的韧带。王充《论衡·书虚》:『举鼎用国,力由筋脉。』
割割:gē 1、<动>用刀截断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良庖岁更刀,割也。』2、<动>杀;宰杀。《论语·阳货》:『割鸡焉用牛刀?』3、<动>割取;割让。《过秦论》:『东割膏腴之地,北收要害之郡。』《六国论》:『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』4、<动>分割;划分。杜甫《望岳》:『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』5、<动>断绝。葛洪《抱朴子》:『割嗜欲所以固血气。』6、<动>剥夺;夺取。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『贪吏割其财。』
骨骨:gǔ 1、<名>骨头。《殽之战》:『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』[又] 指死人。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》:『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』2、<名>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风骨》:『结言端直,则文骨成焉。』[又] 人的气质、气概。《宋书·武帝纪》:『及长,身长七尺六寸,风骨奇特。』[骨力] (1)力气。(2)笔法雄健有力。[骨立] 人相当消瘦。
擢擢:《卯集中·手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直角切,音浊。《说文》引也。《扬子·方言》拔也。自关而西,或曰拔,或曰擢。《广韵》抽也,出也。《战国策》擢之乎宾客之中,而立之乎羣臣之上。《前汉·公孙弘传》天子擢对为第一。又《增韵》耸也。《班固·西都赋》抗仙掌以承露,擢双立之金茎。又《玉篇》去也,彻也。《礼·少仪》侍投则拥矢,不角不擢马。〈疏〉投壶,立筹为马,至三马而成胜。若□者虽得二马,亦不敢彻尊者马,足成已胜也。《庄子·骈拇篇》擢德塞性以收名声。〈注〉拔去自然之德。
筋筋:《未集上·竹字部》(古文)竻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举欣切《正韵》居银切,□音斤。《说文》肉之力也。从肉从力从竹。竹,物之多筋者。《礼·曲礼》老者不以筋力为礼。《周礼·天官·医师》凡药以辛养筋。《释名》筋,力也。肉中之力,气之元也,靳固于身形也。《博雅》北方之美者,有幽都之筋角焉。又竹名。《戴凯之·竹谱》筋竹,长二丈许,围数寸,至坚利,南土以为矛。其笋未成竹时,堪为弩弦。又药名。《本草》白茅根,一名土筋。又姓,出《姓苑》。又《集韵》渠焉切,音乾。大腱也。《篇海》俗作□。
割割:《子集下·刀字部》《唐韵》古达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居曷切,□音葛。《说文》剥也。从刀,害声。《尔雅·释诂》割,裂也。〈疏〉谓以刀裂之也。《玉篇》截也。《礼·乐记》食三老五更於大学,天子袒而割牲。《左传·襄三十一年》未能操刀,而使割也。又《前汉·扬雄传》东方朔割名於细君。〈注〉师古曰:割,损也。又《广韵》害也。《书·尧典》洪水方割。《大诰》天降割于我家。又分也。《杜甫·望岳诗》造物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〈注〉言崑仑山日月相隐避为光明。割者,分也。又叶吉列切,音孑。《韩愈·张彻墓志铭》世顾慕以行,子揭揭也。噎喑以为生,子独割也。为彼不清,作冰雪也。
骨骨:《亥集上·骨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韵会》古忽切《集韵》吉忽切,□音汨。《说文》肉之核也。《释名》骨,滑也。骨坚而滑也。《灵枢经》肾主骨,张筋化髓干,以立身。《周礼·天官·疾医》以酸养骨。〈注〉酸木味,木根立地中似骨。〈疏〉谓似人之骨立肉中者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精神者,天之分。骨骸者,地之分。属天,清而散。属地,浊而聚。又牲骨。《礼·祭统》凡为俎者,以骨为主。《仪礼·乡射礼注》以骨名肉,骨贵也。又姓。《隋书·骨仪传》骨仪,京兆长安人。又《唐书·东夷传》新罗,其族名第一骨,第二骨,以自别。又苦骨,苦参别名。又多骨,白荳□别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