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ǐ sūn hòu dài
成语简拼:ZSHD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子孫後代
成语英文:posterity成语德文kommende Generationen
成语解释
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。
成语用法
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子子孙孙
近义词
子孙后辈、子子孙孙、世世代代
成语接龙
子孙后代→代拆代行→行数墨寻→寻风捕影→影单形只→只谈风月→月闭花羞→羞花闭月→月旦春秋→秋波盈盈
成语示例
(1)…式,正在挖着的万人坑将命名为「革命公园」,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些为国民革命献出生命的英灵……』白嘉轩…——当代·陈忠实《白鹿原》
(2)…明反被聪明误,近处讲会误了自己,远处讲会殃及子孙后代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译文
成语造句
(1)打开本子,上面赫然是“子孙后代”几个大字。
(2)叮铛不会写成语“子孙后代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莫城中学的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子孙后代”。
(4)我们要对子孙后代负责。
(5)小蕾写不出成语“子孙后代”的拼音。
(6)羽鄢叔叔给狱熙和果臻讲了“子孙后代”的历史故事。
(7)如果别的物种在我们的手中灭亡,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得到的将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星球,比我们现有的要荒凉得多。
(8)让我们同心协力保护他们以及子孙后代的创新成果。
(9)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,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,保护不可再生资源,时不我待。
(10)如果人做坏事是不会逍遥法外的,他始终会受到惩罚,即使他本人没有受罚,它也会影响他的子孙后代。
(11)为了生存,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衣食住行,人类和大自然不断进行斗争。
(12)…志,这样,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知道我们在摒…
(13)一位部长指责包括国家名胜古迹信托在内的活动推行者,称之为“无政府主义的自私自利”,宣称新住房的长期短缺只会伤害子孙后代。
(14)加拿大最新的研究显示,该国富翁都患上了“富裕病”,担心子孙后代变得游手好闲、好逸恶劳。
(15)因此,咱们就应施尽浑身解数,避免哪怕一点点的苦难,可能降临到咱们将会绵延许久的子孙后代身上。
(16)我们忙于及时行乐,哪里还顾得上子孙后代的生活质量。
(17)难道去做一个被子孙后代骂作猪狗不如的叛徒?
(18)树活皮,人活脸,他金家的子孙后代都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!
(19)电视上说,砍伐树木是损毁自己的家园,会使子孙后代痛恨的。
成语出处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22章:『树活皮,人活脸,他金家的子孙后代都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!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后代后代:[hòudài] (1)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。子孙后代。留传给后代。(2)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。这些远古的事,大都是后代人们的推测。(3)动植物的后裔。异种杂交的小麦后代。
子孙子孙:[zǐsūn] (1)儿子和孙子。子孙荷担者三夫。――《列子·汤问》。(2)泛指后代。子孙相继为王。――《战国策·赵策》。又:子孙侯者。人主之子孙。远者及其子孙。
子子:zǐ 1、<名>婴儿。《荀子·劝学》:『干、越。夷貉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。』2、<名>孩子。《桃花源记》: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。』[又] 〈名意动〉以……为子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『此二士弗业,一女不朝,何以王齐国、子万民乎?』3、<名>儿子或女儿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。』4、<名>对人的尊称。多指男子,相当于『您』。《为学》:『子何恃而往?』5、<名>泛指人。《过秦论》:『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,甿隶之人,而迁徏之徒也。』6、<名>特称孔子。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『子曰:「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」』7、<名>地支的第一位。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『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,余游巴黎蜡人馆。』8、通『仔』。作『仔细』的语素。《熟读精思》:『详缓看字,子细分明读之。』
后后:hòu 1、<名>君主;帝王。《殽之战》:『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。』2、<名>君王的正妻。《战国策·触龙说赵太后》:『太后盛气而揖之。』3、<名>后面;后边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新妇车在后。』4、<形>次序或时间在后的。《指南录后序》:『舟与哨相后先。』[又] <动>走在后面。《荷蓧丈人》:『子路从而后。』[又] <介>在……之后。《岳阳楼记》:『后天下之乐而乐。』[又] <形意动>以……为后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』5、<名>后代子孙。《训俭示康》:『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。』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『求太监后,得二从子。』[后土] (1)古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。(2)上后田官名。
代代:dài 1、<动>代替;取代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『何必劳神苦思,代百司之职役哉。』2、<动>交替;轮流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『择健卒十人,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,漏鼓移则番代。』3、<名>朝代。《活板》:『五代时始印五经。』4、<名>世代;父子相传。王维《王右丞集·李陵咏》:『汉家李将军,三代将门子。』[辨] 世,代。上古时父子相继为一世,『代』则指朝代,如『三代』指三个朝代,不指三代人,而『三世』则指祖孙三代人。唐太宗李世民避讳『世』字,从此,『世』的这个意义便被『代』字所取代。[代耕] 官吏以俸禄代替耕作,所以称为官受禄为『代耕』。陶渊明《杂诗》:『代本非望,所业在田桑。』[代庖] 代替厨人做饭,比喻代做他人分内的事。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『人主逾劳,人臣逾逸,是犹代宰剥牲而为大匠斫也。』
子子:《寅集上·子字部》《唐韵》即里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祖似切,□音梓。《说文》十一月阳气动,万物滋入,以为称。《徐锴曰》十一月夜半,阳气所起。人承阳,故以为称。又《广韵》息也。《增韵》嗣也。《易·序卦传》有男女,然后有夫妇。有夫妇,然后有父子。《白虎通》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。天子之子曰元子。《书·顾命》用敬保元子钊。又《仪礼·丧服》诸侯之子称公子。又凡适长子曰冢子,即宗子也。其适夫人之次子,或衆[音zhòng]妾之子,曰别子,亦曰支子。《礼·曲礼》支子不祭,祭必告於宗子。又男子之通称。《颜师古曰》子者,人之嘉称,故凡成德,谓之君子。《王肃曰》子者,有德有爵之通称。又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,见《礼记·曲礼》。又卿之妻曰内子。《仪礼·有司彻注》内子不荐笾。又《礼·檀弓》兄弟之子犹子也。又《前汉·严助传注》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壻,曰赘子。又人君爱养百姓曰子。又辰名。《尔雅·释天》太岁在子曰困敦。《前汉·律正志》孳萌於子。又《礼·王制》公侯伯子男,凡五等。〈疏〉子者,奉恩宣德。又左庶子,中庶子,官名。又国名。《括地志》子城,在渭州莘城县。又长子,县名。周史辛甲所封,后为赵邑,属上党。又姓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契,母吞鳦子而生,故曰子氏。又复姓。《左传》郑大夫子人氏,鲁大夫子服氏,子家氏。又子细,犹分别。《北史·源思礼传》为政当举大纲,何必太子细也。《正字通》子读若荠,方语别也。俗作仔细。又去声,才四切。《中庸》子庶民也。徐邈读。又与慈通。《礼·乐记》易直子谅之心,油然生矣。《韩诗外传》子谅作慈良。又叶济口切,音走。《前汉·班固叙传》侯王之祉,祚及孙子。公族蕃衍,枝叶畅茂。茂音某。又叶子德切,音则。《诗·豳风》既取我子,无毁我室。《杨慎·古音丛目》与朱传同。考证:(女子亦称子。《礼·曲礼》夫人自称曰婢子。)谨按自称曰婢子乃世妇以下之称,非夫人也。夫人自称曰小童,不曰婢子。据改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,见礼记曲礼。(《尔雅·释岁》太岁在子曰困敦。)谨照原书释岁改释天。
孙孙:《寅集上·子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思□切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苏昆切,□音飱。《说文》子之子也。从子从系。系,续也,言顺续先祖之后也。《尔雅·释亲》子之子为孙,孙之子为曾孙。《朱子曰》曾,重也,自曾孙以至於无穷,皆得称之也。又凡临祭祀,内事曰孝孙,外事曰曾孙。《诗·小雅》神保是飨,孝孙有庆。《书·武成》告於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,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。又物再生亦曰孙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孙竹之管。〈注〉竹枝根之末生者。又《番禺志》稻再生曰稻孙。又织女曰天孙。《前汉·天文志》织女,天帝孙也。又《博物志》岱岳亦名天孙。又青海旁马多龙种,曰龙孙。又矢名。《晋语》申孙之矢。又乌孙,西戎国名。又姓。又公孙,长孙,王孙,俱复姓。《广韵》卫公子,惠孙曾耳之后,因氏焉。又《集韵》苏困切,音巽。与逊同。《论语》孙以出之。《礼·学记》入学鼓箧,孙其业也。〈注〉犹恭顺也。又遁也。《春秋·庄元年》三月,夫人孙于齐。《闵二年》九月,夫人姜氏孙于邾。又叶荀缘切,音宣。《赵壹穷鸟赋》天乎祚贤,归贤永年。且公且侯,子子孙孙。考证:(《书·武成》告於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,曰惟有道曾孙发。)谨照原文发字上增周王二字。(《春秋·闵二年》夫人姜氏孙于楚。)谨照原文楚改邾。
后后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正韵》胡口切《韵会》很口切,□音后。《说文》继体君也,象人之形。施令以告四方,故⺁之从一,口。发号者,君后也。《书·仲虺之诰》徯我后。《易·泰卦》后以财成天地之道。《礼·檀弓》夏后氏堲周。〈疏〉夏言后者,白虎通云以揖让受于君,故称后。又《礼·曲礼》天子有后。〈疏〉后,后也。言其后于天子,亦以广后胤也。《白虎通》商以前皆曰妃,周始立后。正嫡曰王后,秦汉曰皇后,汉祖母称太皇太后,母称皇太后。又诸侯亦称后。《书·舜典》班瑞于羣后。又古者君称臣亦曰后。《书·舜典》汝后稷,播时百谷。〈疏〉国语云:稷为天官,单名为稷,尊而君之,称为后稷。又《毕命》三后协心。〈注〉谓周公君□毕公也。又《书·武成》告于皇天后土。〈传〉后土,社也。《左传·昭二十九年》土正曰后土。〈注〉土为羣物主,故称后也。其祀句龙焉,在家则祀中溜,在野则为社。《正韵》后土,亦取厚载之义。又姓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传》后处字子里。《前汉·儒林传》后仓字近君。又与后通。《礼·曲礼》再拜稽首,而后对。又《广韵》胡遘切《集韵》下遘切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胡茂切,□音□。义同。又叶后五切,音户。《蔡邕·胡黄二公颂》允兹汉室,诞育二后。曰胡曰黄,方轨齐武。《陆云·汉高盛德颂》咸阳克殄,既系秦后。峩峩阿房,乃清帝宇。○按诗本音云:《周颂》宣哲维人,文武维后,燕及皇天,克昌厥后。后后俱音户,后人误入四十五厚韵,故於《唐韵》正中正引经集证之。然自《玉篇》以后,后在厚韵相沿已久,不得不以后五切为叶音矣。
代代:《子集中·人字部》《唐韵》徒耐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待戴切《正韵》度耐切,□音岱。更也,替也。《书·臯陶谟》天工人其代之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许由曰: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俎而代之。又世也。《家语》古之王者,易代攺号,取法五行。又不还曰代。又国名。赵之先有代国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代郡亳丘有五原关。《应劭曰》古代国。又州名。汉代郡属幽州,魏攺为州。又姓。周代举,明代贤。又《方书》脉□有代。《史记·仓公传》齐侍御史成病头痛。脉法曰:代则络脉有过,其代绝而脉贲者,病得之酒且内。王叔和曰:来数而中止,不能自还,因而复动者名代。又叶徒帝切,音地。《楚辞·九章》虽有西施之美容兮,谗妒入以自代。愿□情以白行兮,得罪过之不意。又叶汤的切,音剔。《扬子·太□经》将军入虚,莫之得也。出险登丘,莫之代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