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zī qiǎn wàng qīng
成语简拼:ZQWQ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資溚p
成语解释
资历浅,名望小。常用作自谦之辞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
反义词
资深望重
成语接龙
资浅望轻→轻刀脔割→割据一方→方外之人→人事不省→省衣节食→食古而化→化被万方→方外之国→国土之风
成语造句
(1)本子的封面上写着“资浅望轻”几个大字。
(2)琮琮不会写成语“资浅望轻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美美写不出成语“资浅望轻”,导致语文测试只得了97分。
(4)牛角圩学校的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资浅望轻”。
(5)夏璇哥哥讲述了“资浅望轻”的故事。
成语出处
宋·朱熹《乞追还待制奏状六》:『伏念臣自去岁误蒙圣恩,擢置近列,使侍讲筵,即以迂疏寡陋,资浅望轻,恳辞四五,而不获命,遂已不敢复辞讲职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资资:zī 1、<名>钱财;物资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孤当续发人众,多载资粮,为卿后援。』2、<动>积蓄。《信凌君窃符救赵》:『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,如姬资之三年,自王以下,欲求报其父仇,莫能得。』3、<动>供给;资助。《祭妹文》:『汝来床前,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,聊资一次。』4、<名>资本;依托。《赤壁之战》:『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资也。』5、<名>天赋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『今陛下贵为天子……又有能致之资。』6、<动>通『咨』。询问。《礼记·表记》:『事君先资其言。』[资斧] (1)旅费。(2)征伐。[资望] 门第;声望。
浅浅:qiǎn 1、<形>(水)不深;浅。《庄子·逍遥逰》:『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』2、<形>泛指浅,不深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,不知其浅深。』3、<形>低;矮;不高。《钱塘湖春行》:『浅草才能没马蹄。』4、<形>(时间)短,不久。《过秦论》:『延及孝文王、庄襄王,享国之日浅。』5、<形>(颜色)浅;浅淡。《江畔独步寻花》:『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』6、<形>肤浅;浅薄。《隆中对》:『而智术浅短,遂用猖蹶,至于今日。』jiān见『浅浅』。jiàn见『浅浅』。[浅浅] jiānjiān水疾流的样子。[浅浅] jiànjiàn巧辩的样子。
望望:wàng 1、<动>远望;远看。《劝学》:『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』2、<动>盼望;希望;期望。《鸿门宴》:『日夜望将军至,岂敢反乎?』3、<动>埋怨;怨恨;责怪。《书博鸡者事》:『敢用是为怨望。』4、<名>月光满盈时,即农历每月十五日。《赤壁赋》:『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』5、<名>名望;声望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。』[望洋] 仰视的样子。
轻轻:qīng 1、<形>(分量)轻;不重。《报任安书》:『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』2、<形>轻便;轻快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。』3、<动>轻视;看不起。《望洋兴叹》:『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。』4、<形>轻率;轻易。《殽之战》:『秦师轻而无礼,必败。』5、<副>轻轻地;不费劲地。《琵琶行》:『轻拢慢捻抺复挑。』6、<形>次要的;不重要的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『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』
资资:《酉集中·贝字部》《唐韵》即夷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津私切,□音咨。《说文》货也。《易·旅卦》旅即次,怀其资。〈注〉必获次舍,怀来资货。又《易·乾卦》万物资始。《释文》资,取也。又《仪礼·聘礼》问岁月之资。〈注〉资,行用也。又《五经文字》齎,与资同。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资黍于羊俎两端。〈注〉资,犹减也。今文资作齎。又与咨同。《礼·缁衣》民惟曰怨资。《尚书》作咨。又姓。《玉海》资氏。《□留·风俗传》黄帝之后。《四明志》会稽有资氏。又《集韵》资四切。与恣同。秦刻石文恣作资。
浅浅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七衍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此演切,□千上声。《说文》水不深也。《诗·邶风》就其浅矣。又《荀子·修身篇》少闻曰浅。又虎皮也。《诗·大雅》鞹鞃浅幭。〈传〉浅,虎皮浅毛也。又凡兽之浅毛者,皆曰浅。《周礼·春官》巾车鹿浅□。〈注〉以夏鹿皮为覆笭。〈疏〉夏时鹿毛新生为浅毛,故云。又《广韵》则前切《集韵》将先切,□音笺。与溅同。浅浅,水疾流貌。《楚辞·九歌》石濑兮浅浅。又《集韵》在演切,音践。《古文尚书尧典》寅浅纳日。马融读。今作饯。又则旰切,音赞。与灒同。污洒也。又子贱切,音箭。与溅同。水激也。《仪礼·士虞礼注》盘以盛弃水,为浅污人也。又与翦通。《仪礼·士丧礼》用疏布缁翦。〈注〉翦,浅也。
望望:《辰集上·月字部》《唐韵》《正韵》巫放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无放切,□音□。《说文》出亡在外,望其还也。从亡,朢省声。《释名》望,惘也,视远惘惘也。《诗·邶风》瞻望弗及。又《诗·大雅》令闻令望。〈疏〉为人所观望。又《孟子》望望然去之。《赵岐注》惭愧之貌也。《朱传》去而不顾之貌。又《博雅》覗也。《韵会》为人所仰曰望。又责望。又怨望。又祭名。《书·舜典》望于山川。〈传〉皆一时望祭之。《公羊传·僖三十一年》望者何,望祭也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武方切《正韵》无方切,□音亡。义同。《诗·小雅》万夫所望。《释文》协韵音亡。又《释名》月满之名也。月大十六日,小十五日。日在东,月在西,遥在望也。《易·小畜》月几望。《左传·桓三年疏》月体无光,待日照而光生,半照即为弦,全照乃成望。《韵会》从壬,伪从王。《说文》日月之望作朢,瞻望之望作望。今通作望,而古文制字之义遂亡。
轻轻:《酉集下·车字部》《广韵》去盈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牵盈切《正韵》丘京切,□音卿。《说文》轻车也。《广韵》重之对也。又去声。《广韵》虚正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牵正切《正韵》丘正切,□音庆。《集韵》疾也。《左传·桓十二年》绞小而轻,轻则寡谋。又《僖三十三年》秦师轻而无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