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āo tiān dà huò
成语简拼:TTDH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滔天大禍
成语解释
滔天:漫天。形容遭到了极大的灾祸。
成语示例
(1)这一下惹出了滔天大祸。杂种们将我抓进承奉公馆,吊起来打了半天。▼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十五章
(2)…也是为她所杀,海老公去跟皇帝一说,岂不是一场滔天大祸!皇上如果杀不了太后,太后非杀皇上不可,那……那…——当代·金庸《鹿鼎记》
成语造句
(1)佳佳写不出成语“滔天大祸”,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。
(2)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滔天大祸”几个大字。
(3)小春不会写成语“滔天大祸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4)筱贝大哥哥给慧萦和暖倩讲解了“滔天大祸”的典故。
(5)玉龙乡玉龙中学的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滔天大祸”。
(6)这一下惹出了滔天大祸。杂种们将我抓进承奉公馆,吊起来打了半天。见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十五章。
成语出处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四十五回:『白玉堂年幼无知,惹下滔天大祸,致干圣怒,理应罪民寻找擒拿到案。任凭圣上天恩,相爷的垂照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滔天滔天:(1)形容波浪极大:波浪滔天。(2)比喻罪恶、灾祸极大:罪恶滔天;滔天罪行。
天大天大:[tiāndà] 非常大;极言其大。天大的事我顶着。
滔滔:[tāo] 〈动〉(1)使大水泛滥。舜之时,共工振滔洪水,以薄空桑。――《淮南子》。(2)云集一起地涌往。无器而民滔乎前。――《庄子》。
天天:tiān 1、<名>天空。《兰亭集序》:『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』《秋声赋》:『其容清明,天高日晶。』《敕勒歌》:『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』2、<名>天气;气候。《卖炭翁》:『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』3、<名>自然;本性。《庖丁解牛》:『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。』4、<名>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。《殽之战》:『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,天奉我也。』《子鱼论战》:『隘而不列,天赞我也。』《垓下之战》:『此天亡我也,非战之罪也。』5、<名>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。《史记·郦食其列传》:『王者以民人为天,而民人以食为天。』[天道] (1)自然规律。(2)天气。[天府] 自然条件优越,物产丰富,地势险要的地方。[天光] 日光。天空的景象。[天理] (1)自然规律。(2)天然的组织结构。(3)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。(4)上天主持的公道。[天伦] 天然伦次,指兄弟。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。[天年] 自然寿命。[天书] (1)帝王的诏敕。(2)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。(3)比喻难认、难懂的书和文字。[天作之合] 天生的配偶。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,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。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、特殊。
大大:dà 1、<形>与『小』相对。《鸿门宴》:『大行不顾细谨。』2、<形>重要的;重大的。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『故天将降大大任于斯人。』3、<形>年长的;排列第一的。《木兰诗》:『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』4、<副>表示范围广,数量多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『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。』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『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』5、<副>表示程度深。《董宣执法》:『帝大怒,召宣,欲箠杀之。』tài 1、通『太』,最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『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。』2、通『泰』,安定。《荀子·富国》:『故儒术诚行,则天下大而富。』[大方] 大道理。引申为专家、内行。《庄子·秋水》:『吾长见笑于大之家。』[大成] 1.太平,和平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『归之而质其大子,必得大。』2.大有成就。《老子·四十五章》:『大若缺,其用不敝。』3.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『孔子这谓集大。』
祸祸:huò 1、<名>灾难;灾祸。《老子》:『祸兮福所倚。』2、<动>危害;降祸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『子木有祸人之心。』
滔滔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唐韵》土刀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他刀切,□音叨。《说文》水漫漫大貌。《书·尧典》浩浩滔天。又流貌。《诗·齐风》汶水滔滔。又慢也。《左传·昭二十六年》士不滥,官不滔。又水名。《穆天子传》庚辰至於滔水。又八风之一。《吕氏春秋》东方曰滔风。又九土之一。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西南戎州曰滔土。又《集韵》徒刀切,音陶。聚也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。《说文》从水舀声。舀音由。凡慆蹈韬绦等字,皆从舀。上从爪,下从杵臼之臼。凡陷阎谄欿等字□从臽,音陷。与舀义别。考证:(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南戎州曰滔土。)谨照原文南上增西字。
天天:《丑集下·大字部》兲《唐韵》《正韵》他前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他年切,□腆平声。《说文》颠也。至高在上,从一大也。《白虎通》镇也,居高理下,为物镇也。《易·说卦》乾为天。《礼·礼运》天秉阳,垂日星。荀子曰:天无实形,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。邵子曰:自然之外别无天。《程子遗书》天之苍苍,岂是天之形。视下亦复如是。《张子正蒙》天左旋,处其中者顺之,少迟则反右矣。《朱子·语类》离骚有九天之说,诸家妄解云有九天。据某观之,只是九重。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,里面重数较软,在外则渐硬,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,那里转得愈紧矣。○按天形如卵白。细察卵白,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,第八重白膜稍硬,最后九重便成硬殻。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。今西洋历说,天一层缓似一层,此七政退旋,所以有迟速也。又星名。《尔雅·释天》天,根氐也。《周语》天根见而水涸。又古帝号。葛天氏,见《疏仡纪》。又神名。《山海经》形天与帝争神,帝断其首,乃以乳为目,脐为口,操干戚以舞。形一作□。《陶潜诗》□天舞干戚,猛志故常在。或作兽名,非。又地名。《蜀地志》蜀卭僰山后四野,无晴日,曰漏天。《杜甫诗》地近漏天终岁雨。又山名。《九州要记》凉州古武城有天山,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。一曰在伊州。〈注〉天山,即祁连山。又天,乐名。钧天广乐,见《史记·赵世家》。又署名。《唐六典》内阁惟秘书阁,宏壮曰木天。今翰林院称木天署。又景天,草名。《陶弘景曰》以盆盛,置屋上,辟火灾。又髡□。《易·暌□》其人天且劓。又姓。汉长社令天高。见《姓苑》。○按先韵,古与真文通,故天字皆从铁因反。考之经史皆然,惟《易》六位时成,时乘六龙以御天,与庚青通耳。《正字通》谓,至尊莫如天,天以下又莫如君父,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,所论颇正大。□,武后所造天字,似篆文天。
大大:《丑集下·大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徒盖切。《正韵》度柰切,□音汏。小之对。《易·乾卦》大哉乾元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域中有四大,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《庄子·天地篇》不同同之谓大。《则阳篇》天地者,形之大。阴阳者,气之大。又初也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天子视学,大昕鼓徵。〈注〉日初明,击鼓徵召学士,使早至也。又徧也。《礼·郊特牲》大报天而主日。又肥美也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士羞,庶羞皆有大,赞者辨取庶羞之大,以授宾。〈注〉大,以肥美者特为脔,所以祭也。又过也。《战国策》无大大王。又长也。《尔雅·释器》珪大尺二寸谓之玠。〈疏〉大,长也。又都大,官名。宋制有两都大,一提举茶马,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□序官。又措大,士也。《书·言故事》穷措大,眼孔小,与钱十万贯,塞破屋子矣。又唐大,弓名,见《周礼·夏官》。又四大,地、水、火、风也,见《梵书·圆觉经》。又姓大。廷氏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他盖切,音忲。易:大和大极。书、诗:大王大师。礼:大羹大牢。□音泰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唐佐切,音□。《杜甫·天狗赋》不爱力以许人兮,能绝目以为大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吐卧切,音拕。猛也,甚也。《礼·童子不衣裘裳注》郑康成为大温也。徐邈大音唾。又叶徒计切,音第。《诗·大雅》戎虽小子,而式弘大,叶厉泄愒败。《正字通》杨慎曰:大无音一驾切者,韵书二十二禡不收。考淮南子,宋康王世,有雀生鸇。占曰:小而生大,必霸天下。大叶下,古亦有一驾切之音。《说文》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象人形。《徐曰》本古文人字。一曰他达切,经史大太泰通。考证:(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士羞,庶羞皆有大,赞者辨取庶羞之大,以治宾。)谨照原文治宾改授宾。”
祸祸:《午集下·示字部》(古文)旤《唐韵》《正韵》胡果切《集韵》户果切《韵会》合果切,□和上声。《说文》害也,神不福也。《释名》毁也,言毁灭也。《增韵》殃也,灾也。《诗·小雅》二人从行,谁为此祸。《礼·表记》君子慎以避祸。又作旤。《前汉·五行志》六畜谓之旤,言其着也。又作祻。《晋书·文帝纪》□同发机。又叶后五切,户上声。《冯衍·显志赋》昔三后之纯粹兮,每季世而穷祸。吊夏桀於南巢兮,哭殷纣於牧野。野,音竖。又叶纸韵,虎委切。《荀子·成相篇》世之祸,恶贤士,子胥见杀百里徙。又叶支韵,许规切。《荀子·成相篇》论臣过,反其施,尊主安国尚贤义,距谏饰非,愚而上同,国必祸。义叶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