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áng zāi huáng zāi
成语注音:ㄊㄤˊ ㄗㄞ ㄏㄨㄤˊ ㄗㄞ
成语简拼:TZHZ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繁体:堂哉皇哉
成语解释
犹堂而皇之。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。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,堂堂正正,实际却不然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公然如此
近义词
堂而皇之
成语示例
(1)据说是曾和现代派的「主将」在「北京文艺界」上交过战了。好不堂哉皇哉。▲鲁迅《而已集·革『首领』》
(2)…秘密,却除了几个熟人之外,没有人知道,不象那堂哉皇哉收女弟子的。』我道:『不错。我常在报上看见有个甚…——晚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(3)…个假,暂时避避大帅的怒罢了。哪里有措资的人,堂哉皇哉,在上海打起公馆的?』…——晚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(4)…外的打点,格外的应酬,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,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,出京赴任。到了地头,自然有人办差,打…——晚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(5)…了,又不知在那里弄了几个房药的方子,合起来,堂哉皇哉,挂起招牌,专卖这种东西。叫一个姓苏的,代他做几…——晚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(6)…叫一个心腹老妈子,装做到外头洗衣服的样子,堂哉皇哉,拿出了大门,姨娘的兄弟早在外头接应着,跟着那老…——晚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成语造句
(1)叮铛不会写成语“堂哉皇哉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2)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“堂哉皇哉”几个大字。
(3)鲁鲁写不出成语“堂哉皇哉”,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。
(4)欣跃姐姐给撤美和文章讲了“堂哉皇哉”的典故。
(5)知一镇中学的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堂哉皇哉”。
(6)去往地潭江的时候,牵叔叔给建建和小朋友讲述了『堂哉皇哉』的历史典故
(7)据说是曾和现代派的主将在北京文艺界上交过战了。好不堂哉皇哉。见鲁迅《而已集·革『首领』》。
(8)后来药品越弄越多了,又不知在那里弄了几个房药的方子,合起来,堂哉皇哉,挂起招牌,专卖这种东西。
(9)他有了这个引子,就格外的打点,格外的应酬,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,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,出京赴任。
成语出处
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八回:『他有了这个引子,就格外的打点,格外的应酬,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,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,出京赴任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堂堂:táng 1、<名>正屋。古代房屋阶上室外叫堂,堂后叫室。《察今》:『故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,阴阳之变。』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『拜夫人于堂上。』2、<名>朝堂;殿堂。《木兰诗》:『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』3、<名>公堂;官吏办公的地方。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『退堂至密室,令从人退去,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。』《君子国》:『终日屈膝公堂,亦不顾及颜面。』《严监行和严贡生》:『汤知县正要退堂,见两个人进来喊冤。』4、<名>尊称别人的母亲,如『令堂』。5、<形>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,如『堂兄弟』、『堂伯父』等。[堂奥] 房屋的深处,比喻深奥精微的道理或境界。[堂官] (1)明清时中央各衙门的长官。(2)旧时茶馆、饭馆、酒店等行业的服务人员,也写作『堂倌』。[堂萱] 指母亲。
哉哉:zāi 1、<语助>表示感叹的语气,相当于『啊』。《秋声赋》:『噫嘻悲哉!此秋声也。』2、<语助>表示疑问的语气,相当于『呢』。《石钟山记》:『而此独以钟名,何哉?』3、<语助>表示反问语气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』
皇皇:huáng 1、<形>大。《诗经·皇矣》:『皇矣上帝,临下有赫。』2、<形>对已故长辈的尊称。《离骚》:『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赐余以嘉名。』3、<名>君主;皇帝。《阿房宫赋》:『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。』4、<名>传说中的雌凤,后写作『凰』。《涉江》:『鸾鸟凤皇,日以远兮。』5、<形>通『遑』。闲暇;闲空。《左传·昭公三十二年》:『不皇启处。』6、<副>通『况』,况且。《尚书大传·甫刑》:『君子之于人也,有其语也,无不听者;皇于听狱乎?』[皇古] 远古。[皇皇] (1)堂皇,盛大的样子。(2)光明的样子。(3)四通八达的样子。(4)通『惶惶』,心神不安的样子。(5)通『遑遑』,心神不安的样子。(6)匆忙的样子。[皇祇] (1)地神。(2)天地之神。[皇穹] 指天。
堂堂:《丑集中·土字部》(古文)坣《唐韵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徒郞切,音唐。《说文》殿也。正寝曰堂。《释名》高显貌。《演义》当也,谓当正向阳之宇也。《诗·豳风》跻彼公堂。又明堂,王者朝诸侯之宫。《礼·明堂位》明堂也者,明诸侯之尊□也。《前汉·郊祀志》武帝元封元年,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。又堂室。《尔雅·释宫》古者有堂,自半巳前虚之,谓之堂,半巳后实之,谓之室。又官署。《汉官仪》黄门有画堂之署,中书省玉堂。《扬雄·解嘲》正金门,上玉堂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。《唐书·百官志》初三省议事于门下之政事堂,其后裴炎迁于中书省。又户部有考堂,天下岁会计处。又《吴郡国志》郡太守堂,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。数失火,以雌黄涂之乃止,故郡治曰黄堂。《吕氏春秋》宓子贱鸣琴而单父治,故县治曰琴堂。又堂堂,盛也,正也。《论语》堂堂乎张也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堂堂之阵又衆[音zhòng]笑曰哄堂。《因话录》御史有台院、殿院、察院,一人知亲事,名亲端。公堂会食皆绝笑,左右不可忍,亲端笑而三堂皆笑,遂谓哄堂。又佛堂曰鴈堂。《释氏要览》毗舍离为佛作堂,形如鴈字,因名。文巫祭。《周礼·春官》男巫冬堂,赠无方无算。〈注〉冬岁之穷,设祭于堂,赠送万鬼也。又地名。《诗·鄘风》望楚与堂。〈注〉楚,楚丘。堂,丘之旁邑。又山之宽平处曰堂。《诗·秦风》终南何有,有纪有堂。又姓。《韩诗外传》堂衣若扣孔子之门。又复姓。汉儒高堂生,唐贞观诏从祀。又叶徒红切,音同。《屈原·九歌》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珠宫。
哉哉:《丑集上·口字部》(古文)才《唐韵》祖才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将来切,□音栽。《说文》言之间也。〈注〉《论语》君子哉若人。是为间隔之辞也。《尔雅·释诂》哉,间也。又《尔雅·释诂》哉,始也。〈疏〉哉者,古文作才。《说文》云才,草木之初也,以声近,借为哉始之哉。《书·伊训》朕哉自亳。又《康诰》惟三月哉生魄。又《玉篇》语助。《书·尧典》佥曰:於,鲧哉。又《韵会》柳宗元曰:疑辞也。《书·益稷》禹曰:兪哉。〈注〉口然而心不然之辞也。又与材通。《论语》无所取材。〈注〉古字材哉同。又音载。《书·武成》哉生明。《释文》徐音载。又《诗·大雅》□锡哉周。〈传〉哉,载也。〈疏〉文王能布□大利,以赐子孙。於是又载行周道,致有天下。哉与载古字通。○按《左传·宣十五年》昭十年引《诗》,哉俱作载。又郑笺云:哉,始也。与毛传异。又叶将其切,音赀。《诗·邶风》已焉哉。天实为之,谓之何哉。又《王风》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曷至哉。《说文》本作□。又□。
皇皇:《午集中·白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胡光切,音黄。《说文》大也。《风俗通》天也。《尔雅·释天疏》尊而君之,则称皇天。《书·大禹谟》皇天眷命。又《汤诰》惟皇上帝。〈传〉皇,大。上帝,天也。又三皇,伏牺,神农,黄帝是也。《尚书·序疏》称皇者,以皇是美大之名。言大於帝也。《风俗通》三皇道德元泊,有似皇天,故称曰皇。皇者,中也,光也,弘也。又有天下者之通称。《尔雅·释诂》君也。《白虎通》号也。号之为皇者,煌煌人莫违也。《书·吕□》皇帝清问下民。《诗·大雅》皇王维辟。《春秋·繁露》德侔天地者称皇帝。《蔡邕·独断》皇帝,至尊之称也。上古天子庖牺氏,神农氏称皇。尧,舜称帝。夏,殷,周称王。秦幷[同并]以为号,汉因之不改。《前汉·高帝纪》汉王即皇帝位,尊王后曰皇后,太子曰皇太子,又尊太公为太上皇。〈注〉太上,极尊之称。天子之父,故号曰皇。不预冶国,故不言帝。《明制》太子称皇,诸王以下不称皇,皇族各戚属宗人府掌之。又《礼·曲礼》祭王父曰皇祖考,王母曰皇祖妣,父曰皇考,母曰皇妣,夫曰皇辟。〈注〉更设称号,尊神异于人也。又《宋史·真宗纪》祥符五年,亲祀玉皇於朝元殿。〈注〉玉皇,天帝圣号。又《鸿苞博蒐》佛一称觉皇。又《博雅》美也。《诗·大雅》思皇多士。又《尔雅·释言》皇正也。《诗·豳风》四国是皇。又庄盛也。《仪礼·聘礼》賔入门皇。又美盛貌。《诗·大雅》穆穆皇皇。又犹煌煌也。《诗·小雅》皇皇者华。《尔雅·释言》皇,华也。〈疏〉草木之华一名皇。又犹荧荧也。《扬子·太□经》物登明堂,矞矞皇皇。又犹栖栖也。《礼·檀弓》皇皇如有,望而弗至。又於皇,叹美辞。《诗·周颂》於皇来牟。〈注〉於,音乌。又聿皇,疾貌。《前汉·扬雄·校猎赋》武骑聿皇。又遹皇,往来貌。《张衡·思□赋》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。又冠名。上画羽饰也。《礼·王制》有虞氏皇而祭。又屏风名。王坐所置也。《周礼·天官》掌次设皇邸。又舞名。析五采羽,持以舞也。《周礼·地官》舞师掌敎皇舞。帅而舞旱暵之事。〈注〉皇或为□。又凤皇,灵鸟也。《书·益稷》凤皇来仪。〈传〉雄曰凤,雌曰皇。皇,通作凰。《集韵》亦作□。又《尔雅·释鸟疏》皇,一名黄鸟。俗呼为黄离留。又《尔雅·释草疏》皇,一名守田。似燕麦子,如雕胡米,生废田中。又《埤雅》骊马黄白曰皇。《诗·豳风》皇驳其马。又星名。《前汉·天文志》岁星,十月出,名天皇。又国皇星,大而赤。又余皇,舟名。《左传·昭十七年》楚败吴师,获其乘舟余皇。俗作艅艎。又矞皇,神名。《前汉·司马相如传》前长离而后矞皇。《史记》作潏湟。又冢前阙曰皇。《左传·庄十九年》葬于絰皇。又寝门阙曰皇。《左传·宣十三年》履及于窒皇。又室无四壁曰皇。《前汉·胡建传》列坐堂皇上。《博雅》作堭,非。又□名。《诗·大雅》夹其皇□。又山水名。《山海经》皇人之山,皇水出焉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昭二十二年》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。又姓。《左传疏》宋戴公子皇父,其子孙以皇为氏。又皇甫,复姓。又《諡法》靖民则法曰皇。又与遑偟徨□通。《左传·昭三十二年》不皇启处。《诗·小雅》作遑。《尔雅·释训》作偟,暇也。《前汉·扬雄甘泉赋》溶方皇于西清。〈注〉犹仿偟也。一作彷徨。又《正韵》户广切,黄上声。《礼·少仪》祭祀之美,齐齐皇皇。陆德明读。又《正韵》于放切,黄去声。义同。徐邈读。又《集韵》羽两切,音往。皇皇,祭祀之仪。《礼·少仪注》皇,读如归往之往。〈疏〉谓心所系往,孝子祭祀,威仪严正,必有继属,故齐齐皇皇也。《诗·鲁颂》烝烝皇皇。〈笺〉皇皇,当作暀暀。犹往往也。《说文》本从自,始也。《徐曰》自,从也。故为始也。今省作白。考证:(《尔雅·释天疏》尊而君子,则称皇天。)谨照原文君子改君之。(《尔雅·释言》匡正也。)谨照原文文义匡改为皇。(《前汉·天文志》太岁,十月出,名天皇。)谨照原文太岁改岁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