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āo tāo gǔn gǔn
成语注音:ㄊㄠ ㄊㄠ ㄍㄨㄣˇ ㄍㄨㄣˇ
成语简拼:TTGG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繁体:滔滔滾滾
成语解释
大水奔流的样子。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。亦比喻声势浩大。
成语用法
作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说话
近义词
滔滔汩汩、滔滔不绝
成语示例
(1)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,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。◎李大钊《Bolshevism的胜利》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“滔滔滚滚”几个大字。
(2)成语滔滔滚滚和「偷偷摸摸」一样,都是叠字成语。
(3)康力叔叔给韵睿和馨俞介绍了“滔滔滚滚”的成语故事。
(4)蜜儿写不出成语“滔滔滚滚”的拼音。
(5)武邑县实验中学的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滔滔滚滚”。
(6)小都不会写成语“滔滔滚滚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成语出处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『他便把他父亲怎的半生攻苦,才得了个榜下知县……一五一十、从头至尾、本本源源、滔滔滚滚的对那女子哭诉了一遍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滚滚滚滚:[gǔngǔn] (1)大水急速翻腾向前。大江滚滚东去。(2)也泛指急速翻腾的样子。浓烟滚滚。开路的炮声像滚滚春雷,震撼着崇峻岭。――《太行青松》。
滔滔滔滔:(1)形容大水滚滚:白浪滔滔,无边无际。(2)比喻话多,连续不断:口若悬河,滔滔不绝。
滔滔:[tāo] 〈动〉(1)使大水泛滥。舜之时,共工振滔洪水,以薄空桑。――《淮南子》。(2)云集一起地涌往。无器而民滔乎前。――《庄子》。
滚滚:gǔn(1)滚动;翻转:荷叶上滚着亮晶晶的水珠;那骡子就地打了个滚儿又站起来。(2)走开;离开(含斥责意)。如:滚开。(3)(液体)翻腾,特指受热沸腾:锅里水滚了。(4)缝纫方法,同『绲』。
滔滔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唐韵》土刀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他刀切,□音叨。《说文》水漫漫大貌。《书·尧典》浩浩滔天。又流貌。《诗·齐风》汶水滔滔。又慢也。《左传·昭二十六年》士不滥,官不滔。又水名。《穆天子传》庚辰至於滔水。又八风之一。《吕氏春秋》东方曰滔风。又九土之一。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西南戎州曰滔土。又《集韵》徒刀切,音陶。聚也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。《说文》从水舀声。舀音由。凡慆蹈韬绦等字,皆从舀。上从爪,下从杵臼之臼。凡陷阎谄欿等字□从臽,音陷。与舀义别。考证:(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南戎州曰滔土。)谨照原文南上增西字。
滚滚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集韵》古本切,音衮。大水流貌。或作混浑。又古困切,音腀。滚滚,水流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