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tāo lán xiōng yǒng
成语简拼:TLXY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成语繁体:濤瀾洶湧
成语解释
形容波涛翻滚的样子。
成语造句
(1)安安写不出成语“涛澜汹涌”的拼音。
(2)朵儿不会写成语“涛澜汹涌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“涛澜汹涌”几个大字。
(4)清源镇河口学校的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涛澜汹涌”。
(5)晓怡大哥哥给婧潼和严斤介绍了“涛澜汹涌”的历史典故
成语出处
宋·苏辙《黄州快哉亭记》:『涛澜汹涌,风云开阖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汹涌汹涌:(水)猛烈地向上涌:汹涌澎湃;波涛汹涌。
澜澜:lán <名>大波浪。《岳阳楼记》:『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。』làn见『澜漫』。[澜翻] (1)波涛翻腾。(2)言辞滔滔不绝。(3)笔力雄劲奔放。[澜漫] (1)分散杂乱的样子。(2)痛快淋漓的样子。(3)色彩鲜艳。(4)广远的样子。
汹汹:xiōng <动>水往上涌。《韩非子·扬权》:『填其汹渊。』[汹汹] 形容喧闹或纷乱的样子。
涌涌:yǒng 1、<动>水向上冒。《观沧海》:『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』2、<形>升腾、滚腾的样子。《柳毅传》:『宫殿摆簸,云烟沸涌。』[涌裔] 水波腾涌的样子。
涛涛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徒刀切,音陶。《说文》大波也。《郭璞·江赋》激逸势以前驱,乃鼓怒而作涛。又《集韵》陈留切,音俦。义同。又是酉切,音受。与□同。水名,在蜀。或作涛。又大到切,音导。与焘同。《说文》溥覆照也。又《韵补》叶陈如切,音除。《柳宗元诗》蒸蒸在家,其父世渔。饮酒不节,死於风涛。
澜澜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唐韵》洛干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郞干切,□音兰。大波也。《尔雅·释水》大波为澜。〈注〉澜,言涣澜也。《释名》澜,连也。言波体转流,相连及也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郞旰切,音烂。义同。又澜漫,淋漓貌。一曰分散也。《王褒·洞箫赋》□恅澜漫。又澜汗,长貌。《木华·海赋》洪涛澜汗。又米汁也。《周礼·地官·稾人注》潘澜戋余,不可亵也。《礼·内则注》烂,力旦反。或作灡。又《韵补》叶陵延切,音连。《陆机·文赋》或因枝以振叶,或沿波而讨源,或虎变而兽扰,或龙见而鸟澜。
汹汹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集韵》与汹同。(汹)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许拱切,音詾。《说文》涌也。一曰汹涌,水声。又汹汹,鼓动声。《扬雄·羽猎赋》汹汹旭旭。又《集韵》笋勇切,音竦。义同。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正韵》许容切《韵会》虚容切,□音匈。义同。一曰水势。《左思·吴都赋》濞焉汹汹。
涌涌:《巳集上·水字部》《唐韵》余陇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尹竦切,□音勇。《说文》腾也。《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汹涌澎湃。又水名。《水经》江水至华容县,又东涌水注之。《集韵》或作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