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ǐ shēng róng rǔ
成语简拼:SSRR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死生榮辱
成语解释
指死亡、生存、荣耀、耻辱。
成语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处世观
近义词
生死荣辱
成语接龙
1、死生荣辱→辱国丧师→师出无名→名我固当→当局者迷→迷天大罪→罪应万死→死骨更肉→肉跳心惊→惊才絶艳→艳如桃李→李广不侯→侯服玉食→食日万钱→钱可通神→神采奕然→然糠自照→照本宣科→科班出身→身当矢石→石火光阴→阴凝冰坚→坚如磐石→石沉大海→海不波溢
2、死生荣辱→辱国丧师→师出有名→名利双收→收因结果→果刑信赏→赏立诛必→必不挠北→北门之管→管中窥天→天外有天→天崩地解→解囊相助→助纣为虐→虐老兽心→心术不正→正本澄源→源头活水→水宿风餐→餐风宿露→露面抛头→头昏眼晕→晕晕沉沉→沉痼自若→若有所亡
3、死生荣辱→辱国丧师→师老兵破→破镜重合→合浦珠还→还年卻老→老莱娱亲→亲如手足→足音跫然→然糠自照→照功行赏→赏同罚异→异地相逢→逢山开道→道弟称兄→兄死弟及→及第成名→名列前茅→茅茨土阶→阶前万里→里谈巷议→议论英发→发指眦裂→裂石穿云→云期雨信
4、死生荣辱→辱国丧师→师心自是→是古非今→今来古往→往古来今→今昔之感→感慨系之→之死靡二→二龙戏珠→珠沉玉碎→碎琼乱玉→玉碎香销→销声匿影→影形不离→离本趣末→末节细行→行尸走肉→肉朋酒友→友风子雨→雨顺风调→调嘴学舌→舌敝耳聋→聋者之歌→歌声绕梁
5、死生荣辱→辱国殄民→民不畏死→死不旋踵→踵趾相接→接踵而来→来去分明→明窗浄几→几次三番→番窠倒臼→臼杵之交→交臂失之→之死靡他→他山攻错→错综复杂→杂乱无章→章决句断→断缐鹞子→子为父隐→隐名埋姓→姓甚名谁→谁是谁非→非我族类→类聚群分→分香卖履
成语示例
(1)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0回:『死生荣辱,天心早已安排,何必此时预作楚囚相对?』
成语造句
(1)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“死生荣辱”几个大字。
(2)嘉剑大哥哥给秀鈅和静溪讲解了“死生荣辱”的典故。
(3)沙县大洛中学的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死生荣辱”。
(4)小欢写不出成语“死生荣辱”的拼音。
(5)小露不会写成语“死生荣辱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6)今死生荣辱,尊卑贵贱,此其一时也。
成语出处
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:『死生荣辱之道一,则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荣辱荣辱:[róngrǔ] 荣耀和耻辱。荣辱与共。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――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。
死死:sǐ 1、<动>死亡;失去生命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。』[又] <动为动>为……而死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,等死,死国可乎?』2、<名>死去的人。《中山狼传》:『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』3、<形>坏死的;失去知觉的。《捕蛇者说》:『去死肌,杀三虫。』4、<形>拼死;竭尽全力的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『越使死士挑战。』5、<动>丧失;消失。《荀子·大略》:『流言止焉,恶言死焉。』6、<名>通『尸』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『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。』
生生:shēng 1、<动>草木生长。《观沧海》:『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』2、<动>出生;诞生。《陈情表》:『生孩六月,慈父见背。』3、<动>生育;养育。《愚公移山》:『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。』4、<动>产生;发生。《劝学》:『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』5、<动>生存;活着。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『丐超余一年得生还。』[又] 〈名〉活着的人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『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。』[又] 〈动使动〉使……活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『吾见申叔。夫子,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』6、<名>生存期间;一坐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感吾生之行休。』7、<名>生命。《鱼,我所欲也》:『生,亦我所欲也。』8、<名>生计;生活。《捕蛇者说》:『而乡邻之生日蹙。』9、<形>没有加工煮烧的;不熟。《鸿门宴》:『则与一生彘户。』10、<名>读书人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『今诸生学于太学,县官日有廪稍之供。』11、〈副〉最;甚。《窦娥冤》:『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。』12、〈名〉通『性』天性;禀赋。《劝学》:『君子生非异也,善于物也。』
荣荣:róng 1、<名>花。《古诗十九年首·庭中有奇树》:『攀条折其荣,将以遗所思。』2、<动>开花。《采草药》:『朔漠则桃李夏荣。』3、<形>茂盛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『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』4、<形>光荣;荣耀。《训俭示康》:『众人皆以奢靡为荣,吾心独以俭素为美。』[又] <动>获得荣耀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『赠谥美显,荣于身后。』[又] <形使动>使……光荣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『否泰如天地,足以荣汝身。』[又] <形意动>认为……光荣。刘禹锡《子刘子自传》:『名浮于实,士林荣之。』5、<名>荣誉;名誉。《五柳先生传》:『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』6、<名>梧桐。《尔雅·释木》:『荣,桐木。』[荣路] 作官的门路。[荣养] 赡养父母。
辱辱:rǔ 1、<名>耻辱。《岳阳楼记》:『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。』2、<形>可耻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『其辱人贱行也,视五人之死,轻重固何如哉。』3、<动>辱没;受屈辱。《马说》:『故虽有名马,只辱于奴隶人之手。』4、<动>侮辱;欺辱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。』5、<动>玷辱;辜负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『屈节辱命,虽生,何面目以归汉。』6、<副>谦词。用于客套,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,可译为『承蒙』、『屈尊』、『劳驾』等。《报任安书》:『曩者辱赐书。』《殽之战》:『君何辱讨焉?』
死死:《辰集下·歹字部》《广韵》息姊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想姊切,□斯上声。《白虎通》死之言澌,精气穷也。《释名》死者,澌也,若冰释澌然尽也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人之生,气之聚也。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《关尹子·四符篇》生死者,一气聚散耳。《礼·曲礼》庶人曰死。《礼·檀弓》君子曰终,小人曰死。又《周礼·天官·疾医注》少曰死,老曰终。又《山海经》有不死国,在南海大荒中。《郭璞赞》赤泉驻年,神木养命。禀此遐龄,悠悠无竟。又圆丘山有不死树。《郭璞赞》万物暂见,人生如寄。不死之树,寿蔽天地。又《山海经》流沙之东,黑水之间,有不死山。又《刘孟会云》祖州海岛产不死草,一株可活一人。又姓。自、死、独、膊,代北四姓也。见《氏族略》。又叶息利切,音四。《宋玉·九辩》愿徼□而有待兮,泊莽莽与埜草同死。叶上至。《说文》从人作□。又□,同。
生生:《午集上·生字部》《唐韵》所庚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师庚切,□音甥。《说文》进也。《玉篇》起也。《庄子·外物篇》凡道不欲壅,壅则哽,哽而不止则跈,跈则衆[音zhòng]害生。〈注〉生,起也。又《玉篇》产也。《博雅》人十月而生。《谷梁传·庄二年》独阴不生,独阳不生,独天不生,三合然后生。又出也。《易·观卦》上九观其生,君子无咎。〈注〉生,犹动出也。又养也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五曰生以驭其福。〈注〉生,犹养也。贤臣之老者,王有以养之。《左传·哀元年》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敎训。又《韵会》死之对也。《孟子》生,亦我所欲也。《前汉·文帝纪》世咸嘉生而恶死。又造也。《公羊传·桓八年》遂者何,生事也。〈注〉生,犹造也。专事之词。又性也。《书·君□》惟民生厚,因物有迁。〈传〉言人自然之性敦厚,因所见所习之物,有迁变之道。又《左传·僖二十七年》於是乎出定襄王,入务利民,民怀生矣。〈疏〉怀生者,谓有怀之心。又《诗·卫风》既生既育,比予于毒。〈笺〉生,谓财业也。《前汉·高帝纪》不事家人,生产作业。又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矢人》凡相笴,欲生而抟。〈注〉相犹择也,生谓无瑕蠹也。抟谓圜也。又不熟也。《史记·项羽纪》与一生彘肩。又语辞。《李白·戏杜甫诗》借问别来太瘦生。《欧阳修诗》问向青州作麽生。又平生,畴昔也。《阮藉诗》平生少年时,赵李相经过。《杜甫诗》平生为幽兴,未惜马蹄遥。又《正字通》凡事所从来曰生。宋高宗朝,孙楙入觐,尝论公生明。上问何以生公。曰:廉生公。问何以生廉。曰:俭生廉。上称善。又所生,祖父也。《诗·小雅》夙兴夜寐,毋忝尔所生。〈疏〉当早起夜卧,行之无辱汝所生之父祖也。又友生,朋友也。《诗·小雅》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。又先生,师之称。诸生,弟子之称。《韩愈·进学解》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。《史记·郦生传》高祖谓郦食其,以万户封生。〈注〉师古曰:生犹言先生。文颖曰:诸生也。又先生,父兄也。《论语》有酒食,先生馔。又《仪礼·士冠礼》遂以挚见於乡大夫乡先生。〈注〉乡先生,乡中老人为卿大夫致仕者。《史记·五帝纪》荐绅先生难言之。又《诗·商颂》以保我后生。《朱注》我后生,谓后嗣子孙也。又门生。《裴皡诗》三主礼闱年八十,门生门下见门生。又苍生,民也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安石不出,其如苍生何。《张协亲诗》冲气扇九垠,苍生衍四垂。又《前汉·郊祀志》故神降之嘉生。〈注〉师古曰:嘉生谓衆[音zhòng]瑞。又《楚语》滞则不震,生乃不殖。〈注〉生,人物也。又水名。《山海经》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。生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。〈注〉即奢延水也。水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,东北流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汉生临,明生甫申。又微生,浩生,俱复姓。又与牲同。《前汉·昭帝纪》令破乌桓。斩虏获生有功。〈注〉获生口也。又与狌同。《汲冢周书》郭都生生。又《广韵》《正韵》所敬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所庆切,□音貹。产也。《字汇》俗谓鸡生卵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□所景切,音眚。育也。《论语注》四乳生八子。《陆德明·音义》生,所幸反。又如字。又《正韵》息正切,音性。《周礼·地官·司徒》以土会之灋,辨五土之物生。〈注〉杜子春读为性。又《韵补》叶师庄切,音商。《傅毅·舞赋》在山峨峨,在水汤汤,与志迁化,容不虚生。又叶桑经切,音星。《诗·小雅》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叶宁平。《东方朔·七谏》观天火之炎炀兮,听大壑之波声。引八维以自道兮,含沆瀣以长生。又叶尸连切,音羶。《黄庭经》内养三神可长生,魂欲上天魄入渊,还魂反魄道自然。考证:(《韩愈·进学解》诸生弟子事先生於兹有年矣。)谨按原文无诸生弟子句。今改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。
荣荣:《辰集中·木字部》《唐韵》永兵切《集韵》《正韵》于平切《韵会》於营切,□音营。《说文》桐木也。见桐字注。又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。《礼·丧大记》升自东荣,降自西北荣。〈注〉荣屋翼也。又荣华。《尔雅·释草》木谓之华,草谓之荣。不荣而实者谓之秀,荣而不实者谓之英。又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秋行夏令为华,行春令为荣。又荣者,辱之反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知其荣,守其辱。又人以血为荣,以气为卫。《内经》荣卫不行,五脏不通。又《諡法》宠禄光大曰荣。又州名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属犍为郡,唐置荣州。又杜荣,草也。《尔雅》莣,杜荣。注似茅,皮可以为绳索履屩。又姓。《史记·圣门弟子传》荣旗。《庄子》荣启期。又《集韵》维倾切,音营。义同。又叶以中切,音融。《越绝书》种留封侯,不知令终。二贤比德,种独不荣。《杨慎云》东韵宜收荣字。又叶为命切,音咏。《扬雄·太□经》宗其高年,鬼待敬也。牵羊于丛,不足荣也。鼎血之莸,信王命也。考证:(又杜荣,忘忧草也。《郭璞·尔雅注》一名莣,今芒草,可为索。)谨按杜荣非忘忧草,今改又杜荣,草也。尔雅莣,杜荣。注似茅,皮可以为绳索履屩。
辱辱:《酉集下·辰字部》《唐韵》而蜀切《集韵》儒欲切,□音蓐。《广韵》耻也。《礼·曲礼》孝子不登危,惧辱亲也。又污也。《左传·襄三十年》使吾子辱在涂泥久矣。又屈也。《礼·曲礼》君言至,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。〈注〉屈辱尊命之临也。又戮也。《说文》辱,从寸,在辰下。失耕时於封疆上戮之也。又姓,见《姓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