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成语拼音:sǐ qiè bù xiǔ
成语注音:ㄙㄧˇ ㄑㄧㄝ ˇ ㄅㄨˋ ㄒㄧㄨˇ
成语简拼:SQBX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用程度:生僻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繁体:死且不朽
成语解释
指死而不忘恩德。
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
至死不忘
成语接龙
1、死且不朽→朽骨重肉→肉食者鄙→鄙俚浅陋→陋巷箪瓢→瓢泼大雨→雨旸时若→若涉渊水→水滴石穿→穿穴踰墙→墙头马上→上树拔梯→梯愚入圣→圣人之徒→徒负虚名→名过其实→实繁有徒→徒拥虚名→名标青史→史不绝书→书香门户→户枢不朽→朽木粪墙→墙花路柳→柳暖花春
2、死且不朽→朽棘不彫→彫章镂句→句斟字酌→酌古沿今→今雨新知→知止不殆→殆无虚日→日长似岁→岁比不登→登高去梯→梯愚入圣→圣君贤相→相依为命→命在朝夕→夕惕若厉→厉行节约→约法三章→章父荐屦→屦贱踊贵→贵壮贱老→老大帝国→国富民安→安家立业→业精于勤
3、死且不朽→朽木难彫→彫章镂句→句栉字比→比手划脚→脚不沾地→地动山摧→摧枯振朽→朽条腐索→索隐行怪→怪诞诡奇→奇光异彩→彩笔生花→花貎蓬心→心乱如麻→麻姑献寿→寿元无量→量入计出→出丑扬疾→疾雨暴风→风雨同舟→舟中敌国→国色天香→香消玉损→损己利人
4、死且不朽→朽木生花→花朝月夜→夜阑人静→静言庸违→违世乖俗→俗不可医→医时救弊→弊衣蔬食→食前方丈→丈二和尚→尚虚中馈→馈贫之粮→粮尽援绝→绝其本根→根深蒂固→固若金汤→汤烧火热→热火朝天→天命有归→归马放牛→牛童马走→走斝传觞→觞酒豆肉→肉眼愚眉
5、死且不朽→朽木生花→花晨月夕→夕寐宵兴→兴亡继絶→絶处逢生→生不遇时→时不我待→待价而沽→沽名干誉→誉不绝口→口说无凭→凭白无故→故态复还→还淳反朴→朴实无华→华冠丽服→服牛乘马→马瘦毛长→长生久视→视同拱璧→璧合珠联→联翩而至→至公无私→私淑弟子
成语示例
(1)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2回:『乞念先君一脉,愿留性命,长为匹夫,死且不朽!』
(2)…念一夕恩义,收儿骨归葬墓侧,使百年得所依栖,死且不朽。』生诺之。女曰:『人鬼路殊,君不宜久滞。』乃以…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◎公孙九娘
成语造句
(1)晨晨写不出成语“死且不朽”,所以昨天考试才考了99分。
(2)娇娇不会写成语“死且不朽”的最后一个字。
(3)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“死且不朽”几个大字。
(4)星汉中学的阮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“死且不朽”。
(5)子瞻叔叔给潘琴和谨靓讲了“死且不朽”的历史故事。
(6)妾虽烟花贱质,零落残姿,虽不敢自荐枕席,若得亲傍江相公丰肤,道得个蒹葭倚玉,则贱妾死且不朽。见清·吴中佩蘅子《吴江雪》十二回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『以君之灵,累臣得归骨于晋,寡君之以为戮,死且不朽。』
现代字典
康熙字典
不朽不朽:[bùxiǔ] 永不磨灭。不朽的功勋。
死死:sǐ 1、<动>死亡;失去生命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『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。』[又] <动为动>为……而死。《陈涉世家》:『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,等死,死国可乎?』2、<名>死去的人。《中山狼传》:『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』3、<形>坏死的;失去知觉的。《捕蛇者说》:『去死肌,杀三虫。』4、<形>拼死;竭尽全力的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『越使死士挑战。』5、<动>丧失;消失。《荀子·大略》:『流言止焉,恶言死焉。』6、<名>通『尸』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『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。』
且且:qiě 1、<副>将要;将近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『不出,火且尽。』2、<副>暂且;姑且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『且放白鹿青崖间。』3、<副>尚;尚且。《鸿门宴》:『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?』4、<连>又;一边……一边。表示并列关系。《伐檀》:『河水清且涟漪。』《中山狼传》:『先生仓卒以手搏之,且搏且却。』5、<连>而且;况且;并且。表示递进关系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。』《赤壁之战》:『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人,且久已疲矣。』6、<连>即使;即或。表示假设关系、让步关系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且庸人尚羞之,况于将相乎?』7、<连>或者;还是。表示选择关系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『岂吾相不当侯也?且固命也?。』
不不:bú 1、<副>不,表一般否定。2、<副>没有,表存在的否定。《毛遂自荐》:『今日出而从,日中不决,何也?』3、<副>不是,表否定判断。《卖柑者言》:『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。』fǒu通『否』。 1、<助>在句末表询问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『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』2、<副>用在句中表否定。《鸿门宴》:『不者,若属皆为所虏。』《师说》:『或师焉,或不焉。』[不齿] 齿,并列,并排。不与并列,不与同列。表示极度鄙视。[不佞] 1.无口才;不会巧言善说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『雍也仁而不。』2.无才,自谦之词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『寡人不,不足以称宗庙。』
朽朽:xiǔ 1、<形>腐朽。《劝学》:『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。』2、<形>衰老。《晋书·张忠传》:『年朽发落,不堪衣冠。』3、<动>磨灭。《<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:『可传世而不朽。』[朽钝] 衰朽笨拙。
死死:《辰集下·歹字部》《广韵》息姊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想姊切,□斯上声。《白虎通》死之言澌,精气穷也。《释名》死者,澌也,若冰释澌然尽也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人之生,气之聚也。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《关尹子·四符篇》生死者,一气聚散耳。《礼·曲礼》庶人曰死。《礼·檀弓》君子曰终,小人曰死。又《周礼·天官·疾医注》少曰死,老曰终。又《山海经》有不死国,在南海大荒中。《郭璞赞》赤泉驻年,神木养命。禀此遐龄,悠悠无竟。又圆丘山有不死树。《郭璞赞》万物暂见,人生如寄。不死之树,寿蔽天地。又《山海经》流沙之东,黑水之间,有不死山。又《刘孟会云》祖州海岛产不死草,一株可活一人。又姓。自、死、独、膊,代北四姓也。见《氏族略》。又叶息利切,音四。《宋玉·九辩》愿徼□而有待兮,泊莽莽与埜草同死。叶上至。《说文》从人作□。又□,同。
且且:《子集上·一字部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浅野切《正韵》七野切,□音跙。借曰之辞。《论语》且予之类是也。又未定之辞。《礼·檀弓》曾子曰:祖者,且也。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。又又也。《诗·小雅》君子有酒,多且旨。又此也。《诗·周颂》匪且有且。〈传〉非独此处有此稼穑之事也。又姑且也。《诗·唐风》且以喜乐。又将也。《史记·项羽纪》范增谓项庄曰:若属且为所卤。又苟且也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老子语南荣趎曰:与物且者,其身不容,焉能容人。〈注〉且者,姑与物为雷同,而志不在也。又姓。宋且谨修,明且□。俗误读苴。又通作俎。荐牲具。祭祀燕飨用之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子余切,音疽。《说文》荐也。又同趄。行不进也。《易·夬卦》其行次且。别作趦趄。又多貌。《诗·大雅》笾豆有且。又蝍蛆亦曰即且。《史记·龟筴传》腾蛇之神,而殆於即且。又《尔雅·释天》六月为且。《郭注》阙诂。或云:一作焦月。六月盛热,故曰焦。又巴且,见《司马相如赋》。《史记》作猼且,即巴焦。又语余声。《诗·郑风》士曰既且。《朱传》音疽。语辞,与乃见狂且,其乐只且,匪我思且,椒聊且,曰父母且,诸且字皆语余声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丛租切。与徂同,往也。又《韵会》七序切,徐去声。恭敬貌。《诗·周颂》有萋有且。《正字通》《说文》且从几,足有二横。一,地也。象藉於地形。音阻。阻诅谐且为声,余义皆假借。孙愐伪用子余切。《韵会》马韵且引《说文》义同俎,伪转鱼韵,为孙切所蔽,音同疽,音义相矛盾。又俎本作且,且字借义既广,故别加半肉作俎以别之。
不不:《子集上·一字部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逋没切,补入声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礼·曾子问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则有变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礼·夏官》服不氏,掌养猛兽而敎扰之。〈注〉服不服之兽者。又《广韵》《韵会》□分物切。与弗同。今吴音皆然。又《韵会》俯九切,音缶。与可否之否通。《说文》鸟飞上翔,不下来也。从一,一犹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负切《广韵》甫救切,□缶去声。义同。又《广韵》甫鸠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方鸠切,□音浮。夫不,□也。亦作鳺鴀。《尔雅·释鸟》□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陆玑云:今小鸠也。一名□鸠,幽州人或谓鷱鴡,梁宋间谓之隹,扬州人亦然。又未定之辞也。《陶潜诗》未知从今去,当复如此不。又姓。《晋书》汲郡人不准。◎按《正字通》云:不姓之不,转注古音,音彪。又《正韵》芳无切。与柎通。花萼跗也。《诗·小雅》鄂不韡韡。《郑笺》承华者,鄂也。不当作柎。郑樵曰:不象萼蔕形。与旉通。《陆玑诗疏》柎作跗。《束皙·补亡诗》白华绦趺。《唐诗》红萼青趺皆因之。又华不注,山名,在济南城东北。《左传·成二年》晋却克战于鞌,齐师败绩。逐之,三周华不注。《伏琛齐记》引挚虞畿服经,不,与诗鄂不之不同。李白诗:兹山何峻秀,彩翠如芙蓉。盖因华跗而比拟之。胡传读不如卜,非。又《古诗·日出东南隅行》使君谢罗敷,还可共载不。罗敷前致辞,使君亦何愚。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。〇按愚当读若吾,疑模切,与敷不夫叶。敷不夫本同模韵,《正字通》不改音符,叶夫愚,非是。又与丕同。《书·大诰》尔丕克远省。马融作不。《秦·诅楚文》不显大神巫咸。《秦·和钟铭》不显皇祖。□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。不显不承,犹书云丕显丕承也。又《韵补》叶补美切,音彼。《荀子·赋篇》□然易知,而致有理者与。君子所敬,而小人所不者与。所不谓小人所鄙也。《正字通》不字在入声者,方音各殊,或读逋入声,或读杯入声。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,今北方读如帮铺切,虽入声转平,其义则一也。考证:(《礼·曾子问》葬引至于堩,日日有食之,)谨照原文省下日字。(《荀子·赋论篇》)谨照原书省论字。(〈注〉谓小人所鄙也。)谨按原文无此注,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。
朽朽:《辰集中·木字部》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□许久切,休上声。木腐也。《诗·周颂》荼蓼朽止。《左传·襄三十一年》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又与殠同。臭也。《列子·周□王篇》飨香以为朽。《仲尼篇》鼻将塞者,先觉焦朽。又叶喜语切,音许。《陈琳·大荒赋》廓寥寂而无人兮,虽独存兮何补。追邃古之遐迹兮,惟德音兮为不朽。又叶许救切,音齅。《李贺·感讽诗》凄凉栀子落,山舋泣清漏。下有张仲蔚,披书案将朽。齅字原从二鼻,作鼻鼻。考证:(《左传·僖三十三年》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)谨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。